自古以来,总结已经发生的事情,并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和理论,以此来解释事物的变化,虽非易事,但仍可为之。但对于未来的预测,却是一件不可为之事。原因在于诸多今日“不可能”的变化,在未来也许成为现实,政治环境、行业政策、科技的发展等很多无法预测的因素都将影响着媒体发展。但若从模式论的角度看,无论科学如何发展,媒体的商业模式都将遵循其特有的规律前行。
电视在未来很长时间仍将是媒体的主流,最大的改变无非是接收方式的改变,画质更好、声音更好,图像要么变得更大如电影,要么变得更小如手机电视。电视行业中广告产品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将会是媒体赢利的主流。对于频道的管理在维持现有政府管理格局的情况下,中国的卫星电视中真正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媒体数量会大大减少,能让全国观众收视的综合性频道应该只会有五家左右的卫星电视,而且这些电视的节目定位还会有一定的区隔。在完全数字电视时代,像现在这样让观众弹钢琴似地转换频道的局面不会再出现。强势频道对于资源的垄断,观众对于强势频道的品牌忠诚度都会让弱势频道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在媒体竞争压力下,区域性的电视媒体一定会出现。在城市频道或者是省级频道的发展中,由于全国性,或者是区域性新闻联播网,或者是娱乐节目联播网的出现,会让这些区域的电视频道数量大大减少。
付费电视的发展要依靠传输网络之间的竞争,当直播卫星网和公共有线网,或者是当电信网和广电网为了争抢用户而激烈竞争时,付费电视的推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当然如果短期之内没有竞争,付费电视与网络公司的深度合作、相互持股也许是解决付费电视困局的一种办法。从现在资源配置的情况看,网络公司办付费电视也许还更有优势。渠道模式下的购物频道由于国家对于购物节目的规范管理会获得跨越式的发展,中国的传媒巨头,起码是营业额上的超级频道也许会诞生于购物频道。届时的购物频道也许不是现在这么具象的一个频道,而更可能是在一个购物频道品牌管理下的中国虚拟通路连锁企业。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营业额上千亿的购物频道还是可以想象的。手机电视这种新兴媒体完全不可能是现有电视节目和运营模式的延伸,现在想象不到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或者是运营方式随着市场的发展会突然诞生。
网络的冲击会让一部分没有竞争力的报纸退出市场,但是无法完全替代报纸。在电视出现之后,就有人预言电视将代替报纸和广播,但是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的财经类报纸可能会发展成为中国的全国性大报。对于许多城市激烈的报纸竞争,一城多报的格局,随着报纸竞争背后报纸发行主体之间的理性博弈和利益权衡,在许多城市可能会出现垄断竞争的格局,全国性报业集团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但是单一城市的报纸竞争数量反而会减少。
杂志仍然有大的发展空间。全国性、区域性、行业性、小众化甚至仅仅针对某个城市的杂志将不断涌现。
网络媒体已经改变了我们现在的生活,而且还会在未来更加深刻地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甚至整个社会的作业形态。
广播依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潜力。随着汽车时代的到来,交通频道将继续迅速发展。针对年轻人的音乐频道或许需要思考如何在与互联网的结合中实现进化。
我相信无论世界如何发展,媒体依旧是最富有想象空间和投资价值的产业,它将继续不断吸引更多的精英参与其中,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