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900000062

第62章 创新引领未来(2)

24.3到英国去学创意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魏文彬都算不上一个“洋派”的人。刻薄一点,甚至可以说他是个标准的“土老帽”。他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没有任何国际化的背景,出国考察也极少,没见过几回“洋世面”,英语自然不会,一辈子一口常德普通话,在集团开会讲话,口里常多俚语俗话。他的生活方式也决不“洋派”,能够不到外面吃饭就不到外面吃饭,家里的餐桌上永远是几样家乡小菜,老腊肉、霉豆渣、剁辣椒一类,到外面出差,超过三天没有辣椒,他就觉得人生简直濒临绝境。他唯一喜好的运动是国球乒乓球。曾有部属“忽悠”他打高尔夫,从来没有成功过。他最喜欢的牌戏,也是家乡的“跑胡子”。他在偏僻乡村的老家,是他永远的度假胜地。他的搭档欧阳常林也颇有类似的背景和习性。但偏偏是这样一些“土”人,搞出来的事情却挺“洋”的。换言之,生活方式的单纯、质朴甚至保守,一点也不妨碍他们有先进的思想和开放的胸襟。

在2005年的创新研讨会上,魏文彬用这样一组数据显示了他的国际视野:

今后5到10年,传媒界的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甚至异常残酷。半数的媒体有被兼并的危险。为什么?市场利益的驱动。多大的市场?算算账,现在美国的GDP11.66万亿美元,我们是1.64万亿美元;美国的传媒市场是一千多亿美元,我们是1000亿人民币,是它的1/10。假如10年翻一番,中国传媒市场有1000亿的增长空间。1000亿的大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面对这场竞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是超前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超前意识,必然是好景不长。超前,不是脱离实际,恰恰相反,是看透了实际,吃透了实际,从眼前的实际中悟到了未来的信息、趋势。有了这种超前意识,我们就会主动、理智地去研究两个市场、两种需求,即眼前的市场、未来的市场,眼前的需求、未来的需求。

就是在这个会上,魏文彬宣布了一个很“洋”的决定:每年派送一批人到英国去进行电视节目创意与创新的强化培训。负责培训事宜的英国电视专家Kim Gordon后来在一篇文章中评论道:“这是颇有先见之明的投资行为,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中国本土媒体竞争日趋激烈,高品质节目短缺严重,电视媒体面临创意危机。”当时,与湖南广电采取了同样决策的,还有上海文广。直到现在,湖南广电的这一项目仍在继续。Kim Gordon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说:“我从2000年开始组织中国电视界的同仁去英国学习电视节目创意与创新,中央电视台、北广传媒、上海文广、湖南广电还有四川电视台先后都有参与。湖南广电是其中最积极的一家,派员批次最多,派出总人数最多。我听说他们是中国最具创新激情、最有创新活力的广电集团,我觉得是真的,他们的创新欲望很强烈,在创新学习方面的投入比较慷慨。”从2005到2007年,湖南广电连续3年派员赴英,培训人数超过40人,人员类别丰富,层级多样,行政高管、频道总监、部门主任、制片人、主持人以及一线记者和编导都有。

2007年12月,Kim Gordon飞赴长沙接引第三批赴英培训学员。魏文彬前往培训班“探班”,Kim客气地请他“作指示”,魏文彬笑答:“在你这个课堂上我不敢讲,我要是讲得好的话,就不用花大价钱送他们去英国了。”

湖南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聂玫是赴英培训的具体组织者,也是第一批赴英培训的骨干成员之一,她认为去英国学创意是一个完全正确的选择。英国被称为世界电视节目样式的创意发电站,在世界电视节目样式市场上,英国产品几乎占去一半,而规模5倍于英国的美国电视产业仅仅占10%多一点。与此同时,英国电视的管理体制比美国更值得中国借鉴。与美国电视的普遍商业化截然不同,英国最主要的电视台BBC是“官办”媒体,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社会责任被突出强调在商业利益之前,这与中国媒体的性质与追求有相通之处;但是中英电视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英国是世界电视节目创意的富矿,中国的电视创新能力却还偏于弱小。英国以BBC为代表的公营电视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同时也容许ITV、SKYTV等商业电视机构的存在,营造一个适度竞争的环境并且保证文化传播的多样化,同时还有大量独立节目公司使整个电视界保持着蓬勃的生机,这为中国电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种参考模式。BBC实力雄厚,研发力量强大,有播出平台,无疑是优秀节目创意产出的重要源泉。但是BBC并未能够垄断整个电视市场,在创意方面也非一枝独秀,也就是说,由于电视机构性质的多样化,整个英国电视的行业生态系统是比较健康的。

湖南卫视的著名节目《变形计》,被视做湖南广电第一次派员赴英培训的直接成果之一。该节目的创始人李泓荔曾对中国日益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深有感触,并曾设想在电视屏幕上通过阶层互换和流动的方式来折射一些东西,譬如让一个农村姑娘和一个天天穿丝袜高跟鞋坐写字楼的白领丽人互换,但没有找到恰当的表现方式。到英国培训时,她了解到“角色交换”在英国已是流行的节目类型,这令她深受鼓舞。回国之后,《变形计》很快出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变形计》并非英国“角色交换”类节目的简单复制,而是根植于本土文化、切中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符合中国人当下情感需求的一档节目。它的主创人员确曾受到英国同类节目的启发和鼓舞,但在节目程式上,它甚至比英国的同类节目更加完善或者说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收视心理。Kim Gordon说,《变形计》“成形”以及“变形”的过程,正是他的培训所希望达成的效果。跨国培训并不是带领一批人去国外抄袭别人的创意,而是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创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鲜明的独特产品。

湖南广电宣传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肖枭是湖南广电第二批赴英培训人员之一,他最大的感受是英国电视对受众的研究之深透。譬如收视调查,无论BBC还是ITV,都不是简单地统计有多少人看了某个频道某个节目——不只要问看了没有,还要问在什么状态下看,是无意地浏览、不经意地停留还是守候性观看;不只要问喜欢不喜欢,还要问喜欢哪个环节,要判断观众偏爱的节目元素是什么。这些详尽的数据,就是调整、修正以及创办新的节目的依据。他说,我们是被市场牵着走的,他们是真正被观众牵着走的。我们所谓的尊重受众,实际上是尊重广告商,而英国电视给予受众的是真正的尊重与竭尽全力的洞察、理解与服务。

24.4抢先机:一俊遮百丑

有意思的是,魏文彬喜欢读书,但几乎从未读过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他讲话很少引经据典,某某大师怎么说,某某专家怎么讲,他讲的大多是他自己的思考与认知,偶尔运用一些他的“情报”部门给他搜集的数据。他的部属评论他的讲话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极富个性,到处都是“朴素的真理”在闪光。

更有意思的是,尽管不读现代企业管理方面的书籍,他的说法和做法却又往往与世界上流行的管理学理论若合符节。

譬如,他曾这样阐述“抢先机”之于创新的重要性:

做任何事情,先机太重要了,抢了先机事半功倍。我举手机的例子。第一代手机是块“砖头”,难看至极,但却是中国最贵的手机。现在的手机非常精巧,但再精巧价格上也不能超过那块“砖头”。这个就叫抢先机,叫事半功倍。

同类推荐
  •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尖子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本书介绍了尖子生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内容包括给学生一颗仁爱之心、发挥自身魅力使课堂讲解更精彩、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欲、纠正学生的攀比心理、编排座位不以科学性为标准、带领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等。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热门推荐
  • 豪门蜜宠百味妻

    豪门蜜宠百味妻

    婚礼上被未婚夫和好友当众背叛,沐桐转身遭遇车祸‘身亡’。再度醒来,她沦为了失忆的哑女,还错惹上了冷若冰山的恶少。“除非我喊停,否则你这辈子都只能是薛太太!”男人如帝王般冷酷地宣判。
  • 豪门蜜爱

    豪门蜜爱

    倒插门父亲抢公司,继母设计卖女儿,还威逼胁迫要股票?就连男票也被妹妹抢走,光明正大晒幸福!简直不可忍!她迫不及待酒吧买个醉,竟然被陌生男人拐走?宿醉醒来,谁知……她扒上的竟然是新任顶头上司?!完了!这下惨了!
  • 唤醒沉睡的人

    唤醒沉睡的人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在硝烟弥漫的战火岁月里,人的命运如同蝼蚁般轻贱,只有对爱情的憧憬,对幸福的追求才是永恒不变的。一对初恋的少男少女,来不及品尝爱情的甜蜜,少女却突然失踪了,生死未知;男孩寻寻觅觅朝思暮想,十二年后与女孩重逢时,容颜还是那样的容颜,人却已不是那人。一封血写的密信,十几年无法破译,究竟隐藏了怎样惊天的秘密?一位年轻的姑娘,孤身深入敌营,数年后邂逅自己的初恋情人,但此时他已成了自己的敌人,爱恨情仇中,她将如何自处?三位美丽天真的少女,在残酷的战争中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肉体与灵魂饱经摧残,她们将各自谱写一曲怎样的人生?
  •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法华十妙不二门示珠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普法义经

    佛说普法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原始

    道原始

    当行属有简至繁是否会回归初始?当人念充斥已身是丧失自我还是掌控真我?当面对至理是胆怯还是兴奋?当行属已透,人念已破,至理已悟是否会有另外的巅峰?
  • 傲立玄影1

    傲立玄影1

    一个为兄弟所抛弃的少年。从稚嫩温和到成熟冷峻.......“我叫陆帆,大陆的陆,扬帆起航的帆!”
  • 暖男成神记

    暖男成神记

    一个从小被当成战士培养的风水双系法师在得知自己有法师天赋的时候悲催地发现,自己的风水双系是暖水和暖风!既然如此,我就是暖男,暖男就是我!看我撰写暖男成神的历史新篇章!
  • 逆袭女天师:捡只僵尸当老公

    逆袭女天师:捡只僵尸当老公

    宋秒秒的人生是非常悲催的。在学校,她是一个相貌平凡并且头脑简单的学渣,原本只想得过且过,却不料一朝穿越,来到军阀割据,山河动荡的民国时期。时代不安宁也就算了,还成了一个女天师?有没有搞错,她从小到大都很怕鬼的好吧,让她去捉鬼,干脆让她死了算了!最让她无语的是,这个女天师居然跟她长得一模一样,一样相貌平凡,一样没人追求。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奇帅无比的追求者,却是一只千年僵尸!她真得很怕鬼,更怕僵尸啊!宋秒秒欲哭无泪,僵尸帅哥,能不能求求你,不要再纠缠我了?
  • 禹黄魂

    禹黄魂

    有巢氏构民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八卦,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年少颠沛流离的逃亡,终究逃不开敌人的追杀。痛失双亲,他立誓报仇。从懵懂少年如何一步步蜕变成绝世武者,惊险、奇遇、复仇的同时也逃不开属于他的历史使命……希望喜欢本书的书友能够收藏一下,作者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