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800000036

第36章 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美学思考——以“12”汶川地震的报道为分析对象(2)

舍己为人,将对个人之爱转化为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之爱,这种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载的传统价值观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电视媒体对地震灾难进行的报道中,无论是放下自己的孩子给别人的孩子哺乳的女警察,或是忍着丧子之痛坚持为病人手术的医生,或是家人下落不明却还不眠不休执行任务的战士,这样一个个平凡、朴素的典型人物,传递给他人的都是一种真实的力量。这种榜样的力量牵引着人的情感,升华为哲学意义上的美感。从审美学的角度看,美的事物往往就是典型的、先进的人和事,人们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典型就能起到更大的参照作用,从而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二、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应当把握的美学尺度

审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审美主体获得审美愉悦,也就是美感。美感是审美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综合心理效应,其本质特征“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愉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灾难性报道本身是具有破坏性的。灾难性新闻会冲击受众原有的平衡心理,造成压抑、悲伤、痛苦等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弥漫,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悲观消极的影响。因此,电视在对灾难进行报道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讲究技巧,把握好报道的美学尺度。对灾难性报道进行美学尺度的把握可以起到如杠杆一般的平衡作用,帮助电视新闻工作者找到新闻报道的平衡点,使受众在“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上产生积极的综合心理效应。对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进行美学尺度的把握,就是要使电视新闻报道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伦理尺度

在灾难面前,记者是该遵从职业精神还是做人良知的争论,在新闻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在我国,新闻伦理是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范,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度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既存在某些记者为了自己想要获取的新闻素材,多次采访追问当事人的惨痛经历,反复对其身心造成伤害的情况;也能见到电视里有些记者不分场合地递上麦克风,追问救援人员或幸存者“有什么感受?”甚至人们在灾后通过电视,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大片垮塌的房屋、神情哀伤的受灾群众、迅速救治伤者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还有那一个个被砸得面目全非的逝者,甚至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直击”受众的眼球。那么,电视媒体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究竟该如何取舍?是新闻价值更高,还是生命至上?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进步,伦理学已经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显学”,它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康德认为,道德法则对所有理性的生物都有着无条件的约束力,我们不能忽视这个存在,为了一己私利而去违背规律。电视媒体对汶川地震的报道提醒我们,作为电视工作者,绝对不能以有违新闻伦理的方法来进行报道活动。电视报道任何新闻,都要努力在满足公众需求和保护受访者之间寻求平衡。如果单纯为了满足占绝大多数的公众,却不顾伤害处于弱势的受访者,就是有违新闻伦理的。电视记者一定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多个角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推理,既要最大限度地把新闻真实地报道出去,更要尽量减少对无辜者的伤害。新闻报道要遵循人类普遍倡导的美学伦理原则,达到伦理公正。

2.心理尺度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有很多血腥的残忍的文字、图片和画面出现在电视媒体上。这些灾难的展示会对具有健康审美观的受众造成一种侵犯,同时也是对审美观正在形成的青少年的一种心理误导。这种刺激人的感官,挑战人的心理极限的报道方式,是电视媒体用来增强新闻冲击力的一种方法。但是,过多过滥的灾难报道会造成受众对真实环境把握的失衡,认为灾难无处不在而陷入惶恐不安之中,丧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美学角度来看,感官层次的审美感受是不牢靠的,具有短暂性和变异性,利用灾难报道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和冲击受众的感官,受众会产生“审美疲劳”,最终对灾难报道冷漠视之。这与“韦伯定理”所指向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外界刺激一有增加,感觉便随之增加,但一旦达到某个饱和点之后,外部刺激即使呈几何级数增加,感觉反而会变迟钝”是一个道理。因此,在电视对灾难性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要注意从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度”的把握,让新闻报道的顶点停留在心理承受的饱和点之下。要让受众在心理层面上达到“主体深入到审美对象的意义层次,体验、领悟着审美对象的意义和情感,并且在‘物我同一’的境界中体验、领悟着自我生命的意义和情感”的境界。

电视新闻报道所具备的感染力不是越强越好,它必须和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成正比。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要做到对灾难事件进行全方位的真实的报道,重视各个切入点、各个层面的衔接,使受众真正理解整个事件的意义。然后,电视记者深入灾难现场,亲身体验灾难,把亲历的情景和感受传达给受众,用人文关怀展示灾难事件中的人性光辉,与受众产生心灵的契合,使之产生情感共鸣。

3.透明尺度

面对灾难性事件,特别是重大灾难性事件,受众的信息需求会较之正常情况猛增,对政府和新闻媒体在及时、准确、充分地发布相关信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一旦发生突发性灾难事件,媒体总是习惯于遮遮掩掩,不报道或不及时报道。主观上似乎是在维护国家形象,但实际上得到的效果往往是负面的。上世纪70年代我国新闻媒体对唐山大地震的报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封锁消息,不准报道,让老百姓闭目塞听,实际上等于封锁了自己,给谣言的流行提供了市场。

电视媒体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灾难带给人们的情感情绪反应是悲痛、颓丧、焦虑、不安、恐慌等,但处理恰当的灾难新闻却可以转变受众的这些消极不良的情感和情绪,使悲痛得到安慰,焦虑得到舒缓,惊恐得到平复,从而使受灾的人们在困难中振奋起精神。”电视灾难新闻报道在美学层面上的终极目标也就在此——用美的力量升华悲情。

汶川地震是一场历时长久、灾情严重的空前灾难。面对灾情,中国领导层对震情的报道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度公开化的举措,不封锁消息,不限制采访,及时主动地公布灾情,特别是其中的伤亡数字。媒体信息的透明、公开,使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开放、有高度人道主义精神和成熟的公民意识的中国,产生了极为正面的国际影响。反观此次地震的电视新闻报道,大量信息经电视媒体与广大公众直接见面,因而使得小道消息、惑众谣言和各类传闻失去了流播的市场,社会秩序稳定,救灾工作井然有序,从而有力地证明了重要信息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的极端重要性。电视媒体透明公开地发布信息,不仅有效地传播了信息,还将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演绎得淋漓尽致,实现了传播过程中美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小结

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体的新闻报道通常潜沉在特定的结构方式之中,这种潜在因素只有通过受众的审美接受才能取得其显在的效果。因此,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不能只停留在情感的诉求上,更重要的是把悲伤、怜悯、愤懑等情绪转化为对灾难的理性反思,正视电视媒体自身乃至整个人类存在的问题。同时,不要因此而悲观失望,要看到人的本质力量的强大,充满勇气地去追求自我完善。电视工作者要不断提高审美意识,提高创作水平,要担当起严肃理性的思索者的角色,用公正和负责的态度去思考灾难的原因以及暴露的问题;电视在进行灾难性新闻报道时,尽量做到不让“末世情怀”笼罩在自己的报道中,应通过报道人们与灾难的顽强抗争来充分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给人以超越的勇气和信心。由此可见,美学在电视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反映灾难中涌现的美,而且是一种高境界的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语文知识小丛书:词与短语

    我们说话是一句一句地说,为的是一句话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一句话又常常是由几个小单位组成的,每一个小单位能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这样的小单位便称作“词”。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新论

    本书由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处组织编写,作为重庆市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我国及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学位管理、研究生思政建设及专业学位发展等方面,对研究生创新教育进行了系列的理论探讨。
  •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历史足迹:项孔言新闻作品选

    新闻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毋庸讳言,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尤其是其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新闻作品,政治色彩是十分强烈的,是那个时代中剧烈动荡的政治在他新闻作品中的折射,反映了那个时代中社会变迁的某些方面。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新闻事业,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的社会变迁,如果日后有学者要研究那个时代中普通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项孔言先生的新闻作品是值得一看的。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热门推荐
  •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是一个遗腹子,贪婪凶狠的后父把大卫送去给他舅舅抚养,大卫的童年和佩格蒂和其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莉和汉姆一块度过。不足十岁时,大卫又被后父送去当童工,心地善良的姨婆贝特西小姐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访问佩格蒂一家,已经和汉姆订婚的艾米莉受到阔少爷斯蒂福斯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斯蒂福斯私奔国外,这门亲事被斯蒂福斯的母亲拒绝,因此艾米莉流落伦敦街头。汉姆在海上救起一个濒临死亡的游客,那就是斯蒂福斯,但是两人都没能活下来。艾米莉怀念汉姆,去澳大利亚后在劳动中寻找安宁,终身不嫁,成为了受人尊敬的人。大卫和美貌的朵拉结婚,但婚后才发现她头脑简单。
  • 2010年代的爱情

    2010年代的爱情

    非虚构日常。一首歌【1980年代的爱情】。总章节1001则,预计15W-20W。
  • 青玄纪

    青玄纪

    五行,金木水火土,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同时又象征着事物的孕育、诞生、鼎盛、衰败和湮灭。无穷宇宙、芸芸众生,就在五行的循环中轮回不休,纵有覆灭天地、重塑乾坤的法力,不得超脱,终成尘土。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 一世歌

    一世歌

    能再活一世,即使是穿越到了古代,也已是莫大幸运。虽然不得不做个被各种束缚的后宅女子,甚至要缠绵病榻十余年,郭瑶仍感到心满意足。然而,这个世界大大的超出了她对于古代的想象。未来,到底该如何选择,才能不辜负这难得的穿越,高唱一曲一世歌?
  • 妖女不妖不倾城

    妖女不妖不倾城

    妖怪,哪里跑?!错了错了,是“妖女哪里跑!”啥?妖女?不不不,我怎么会喜欢上妖女呢?你怎么就不会喜欢上妖女呢?你要是不喜欢我,我就......你就怎么样?我就吃了你!嘶~++++++++这是一个妖女的故事,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妖的故事。好吧说明了就是一个网游加欢喜冤家的故事。。。
  • 千世轮回只为遇见你

    千世轮回只为遇见你

    她们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是她们变为好闺密,感谢上天让我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你们,世人皆笑,皆骂,没背景?姐姐告诉你我可是英国皇室的公主!没才华?告诉你我是华夏国最高组织的王牌特工!没势力?我父亲可是响彻国际的音乐大师!一次偶然的合作使她们和他们彻底碰撞,看这四姐妹如何闯荡世界,找寻幸福!情节片段:“王源,抬起你高贵的脑袋,别吃了!”一男子咆哮着说。“小凯你真啰嗦。”,“你俩别闹了吓着楠楠了!”千玺立刻喝止。四姐妹齐刷刷的扭过头去表示不认识这三二货……
  • 战天宇

    战天宇

    远古时期,天地动乱,万族争霸,征战天地!这里神通震天,体碎苍穹,拳破星辰,脚踏日月,各族尽显不世辉煌!这里远古凶兽横行,太古遗种耀世,万古神族盖天,弹指之间星河破碎!这里人族势弱,举步维艰,夹缝求存,饱受欺凌…..但他们无惧,昂首屹立天地之间,脊梁挺拔如山岳,从不屈服,从未低下过自己的头颅!这便是人族,我们的先祖,流淌着沸腾的热血,永远不会冷却!这如同一首战歌,响彻万古苍穹,震动天地九霄,吟唱着那永不磨灭人族之魂!
  • 选择背后的故事

    选择背后的故事

    顾元海想要的是什么?顾元风想要的又是什么?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知道的又会是谁呢?
  • 问世天骄

    问世天骄

    本是街上乞讨的孤儿,却卷入天下争霸的大潮。是求民族大义还是只为一己之私?各路英雄争雄,江湖已经不只是江湖。当站在天下的顶端,他又会如何选择?——收藏每过100加更5k字,比如100收藏加更1章,200收藏再加更一章,上不封顶,多谢大家支持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妃:舞凌天下

    妃:舞凌天下

    她,本是顶级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宰相府的废柴三小姐,任人欺辱。他,集万千光芒为一身,狠辣无情,却不知何时被她惹上,把她吃得死死的。说好的冷酷无情呢?这般妖孽是要闹哪样!“护我者,我必十倍报之:欺我者,我必百倍还之!”就算是个废柴,毫无灵力又何妨?欺辱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既然到了这个世界,她就要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