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08

第8章 中国近代著名报人成长规律探析(7)

(3)提供观点市场。言论自由是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的本质属性,也有利于人们知识的增进和真理的获得,它是思想发展、知识探求与自我认识不可或缺的部分。约翰.密尔顿曾指出:“真理是通过各种观点、意见和思想的公开辩论和自由竞争获得的,……让真理参加自由而公开的斗争,正确的、积极的思想观念必然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新闻传播活动与社会生活发生着最直接、最生动的联系,中国近代的报人们在相对自由的舆论环境中发表对国家、对民族和对民众的思想看法,真理与谬论在这里交锋,最终又不断修正他们的思想认识,在反复的磨合、碰撞中,达到对于真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在那个时代,新闻文化战线涌现了一大批贤人志士,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实践历程铺就了我国新闻事业前进的道路。

(二)社会责任是记者成才的生命之本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较之学识和专业能力,社会责任感对于媒体人更为重要。可以说,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秉笔直书,为民请命”的社会良知;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是一种将笔端聚焦群众,关注百姓疾苦的新闻敏感和职业追求。

社会责任感,无论是对记者的新闻生命、对所在媒体良好形象的塑造,还是对整个社会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社会的耳目喉舌,更是社会的良心。首先,社会责任对记者的新闻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就如徐宝璜所言:“新闻纸既为社会之公共机关,故其记者亦为社会之公人,责任匪轻,处之宜慎,遇事当求其真,发言应本乎正,本独立之精神,作神圣之事业,信仰取得,权威自立,尊严立见。”邵飘萍自称“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身以之”(1929年4月24日《京报特刊》)。为了办好报纸,他时而进出府院,时而亲临前线,甘冒锋镝,进行深入采访;曾经三被追捕,两入牢狱,最终以身殉报。戈公振在《时报》工作了十五年,孑身一人,以报为家,边干边学,从校对、编辑,一直到总编辑,创办和策划了多种专刊、副刊和画刊,并两度自费到国外考察,为报纸的革新,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次,记者的社会责任对媒体良好形象的塑造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就媒体而言,形象就是声誉,声誉就是权威。新闻媒体的天职是对舆论的正确引导,这种引导力来自于报道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而这样有价值的报道又是出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记者之手。

近代中国,在军阀、官僚的黑暗统治下,新闻界内部的一些人,不够自爱,品质低下。清末和袁世凯统治时期新闻界中存在的腐败堕落现象,更为严重。部分人卖身投靠,不顾人格,办报成了他们赢利谋私的手段,到处伸手要钱,谁给钱就替谁帮腔,为舆论所不齿,被称为“报流氓”。还有些报人为了谋利,竟与鸦片烟馆勾结,以报馆充当私卖鸦片的秘密营业点。“1917年到1918年在广州出版的36家报馆中,就有20余家兼卖鸦片。”至于借办报结交显宦,混迹官场,成为军阀、官僚的走卒和帮凶的,以及借手中的言论权,进行敲诈勒索的,更是不胜枚举。见此情景,徐宝璜忧心如焚,将拯救新闻界形象的希望寄托在新闻教育上,认为当务之急是大规模培养具有独立品格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的编辑、记者。实践证明,徐宝璜的主张是正确的,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闻界的形象,净化了新闻界极度污浊的空气。黄天鹏在追念徐宝璜的贡献时感喟不已:“在一二十年以前,新闻记者在社会上被认为是无聊的文人;新闻纸一般人认为消闲的读品。先生众醉独醒,大声疾呼,以改造新闻事业为己任,于是国人始知新闻事业之价值,新闻记者乃高尚的职业。新闻界风气的转变,这是先生提倡的效果啊!”

最后,记者的社会责任对国家、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真正的社会教育者在传媒那里,而不是在传统的学校或教会。他认为:“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印刷术这种人的延伸产生了民族主义、工业主义、庞大的市场、普及识字和普及教育。因为印刷品表现出可重复的准确的形象,这就激励人们去创造延伸社会能量的崭新的形式。”印刷品在文艺复兴时期释放出了巨大的心理和社会能量,民国初年的报纸杂志也起到了这种作用,它把个人从传统的群体中解放出来,同时又提供了一个如何把个体凝聚成一股强大力量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徐宝璜提出了相似的见解,他说:“惟新闻纸者,近代文明中势力最雄伟之物也。其力足以维持政府,亦足以颠覆政府;足以促进,亦足以破坏外交;足以造成一人之名誉事业,亦足以毁坏一人之名誉事业;足以激起一时之怒潮,亦足以惊醒世人之迷梦。”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新旧势力激烈较量,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新闻记者作为社会守望者,更需要彰显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推动社会进步。在封建军阀的刺刀威胁下,新闻事业遭到了极大的摧残,但是,一些爱国的、正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仍然利用手中的笔,与封建军阀钳制言论出版自由、禁锢思想的反动政策进行斗争,反映人心的向背,发挥了报刊的舆论工具作用。

1916年,当段祺瑞纵容张勋等军阀破坏国会、干涉宪政时,上海《民国日报》和北京《中华新报》著论加以抨击。同年9月27日,《中华新报》以《诛张勋》为题发表社论。1917年6月,张勋带兵入京时,《中华新报》等多家国民党报纸自动停刊,以示抗议。段祺瑞把持中央政府以后,竭力扩大皖系势力,一面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大借外债;一面整军备战,排除异己。对段祺瑞专权卖国的行为,新闻界也进行了揭露和斗争。北京《晨钟报》和上海中外报纸揭露了有关中日秘密谈判军事协定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大中华日报》将中日军事协定全文刊出。之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纷纷爆发了学生反对军事协定的示威请愿活动。

这些报纸反复辟、反卖国的宣传,在当时起到了进步作用,正如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所慨叹的:“民国以来之报纸,舍一部分之杂志外,其精神远逊于清末。盖有为之记者,非进而为官,即退而为营业所化。故政治革命迄未成功,国事窳败日益加甚。从国体一方面观,当筹安时代,号称稳健之报纸,多具暧昧之态度,其是否有金钱关系虽不可知,若使无民党报纸之奋不顾身,努力反抗,则在外人眼光中,我国人之默许袁氏为帝,似无疑义。”

(三)新闻实践是记者成才的坚实土壤

新闻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信使”,他们以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身份出现在社会生活领域,以社会为活动舞台和服务对象,广泛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社会心理是他们工作的基础,以新闻手段向全社会提供第一手材料是他们的天职。

新闻工作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工作,以调查研究为基本功。他们通过深入实际,从事客观的、科学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材料,观察、分析、判断客观事物,理性审视客观世界,传播新闻信息。新闻工作者从事的是快节奏、高难度的创造性工作。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寻求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永远不落窠臼,不墨守成规,不走老路,努力为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奉献最新的精神产品。求“新”与求“真”是这一职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

中国近代的著名报人,他们从实践中一路走来,在实践中成才。梁启超对办报始终抱有一种思想激情和政治激情,早年在强学会和《中外纪闻》遭清廷查禁后,他曾追忆说:“流浪于萧寺中者数月,益感慨时局,自审舍言论外未由致力,办报之心益切。”及至《时务报》开办,年仅23岁的他,竟一人担负起全部的编撰事务。黄远生的记者生涯是从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在短短四五年的时间里,他参与了很多报刊的编辑和采访工作。他还具有超常的新闻采访能力。由于他中过进士,留过学,又在前清做过官,得以周旋于民国总统、内阁总理、各部部长和各政党要人之间,对民初政坛十分熟悉,因而能采访到许多别人采访不到的重大新闻和内幕新闻。他在《政界内形记》、《最近之秘密政闻》、《借款里面之秘闻》等通讯中,披露了袁世凯、唐绍仪、熊希龄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各政党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以及袁政府不惜以领土主权为抵押向六国银行团借款的内幕,对当时的政坛风云作了真实而详尽的记录,既是新闻,又是信史。

邵飘萍先后受聘于《汉民日报》、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和新闻;1916年8月,他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并以此为依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新闻采访报道活动;1918年10月,他又在北京独立创办大型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并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复刊后的《京报》一反当时报刊颓唐畏缩、吟风弄月的风气,勇毅地承续“文人论政”的传统,以持论激烈和酣畅淋漓的评论为旗帜,以真实全面的新闻报道为军阵,威风凛凛、浩浩荡荡地向腐败和专制拼杀过去。实践的磨炼,使邵飘萍既精通新闻采写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新闻工作的实践性特征表明,记者要深入实践,反映实践,在实践中成才。人民群众是社会生活的创造者,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新闻源泉的提供者。新闻传播者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事实,才能丰富自己的营养,拓宽自己的视野,发掘事物的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把握真相,确保事实的真实性。

新闻工作的实践性要求记者无条件地、主动地、经常地到实际中去,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体察民情,了解民生,代表民心,排解民难,使新闻报道真正取信于民,取悦于民。同时要求新闻媒体与时俱进,更好地把社会现实中最丰富、最深刻、最生动、最符合人民群众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内容,准确、及时、生动地传达出来,润物细无声地强化我们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借以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推动社会更好、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同类推荐
  •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访谈的艺术(第10版)

    行销美国30年的经典教材,一本关于“职业谈话”的必备手册。作为人际传播与交往的重要手段,本书对访谈实现了两个层次的构架:第一层次着眼于访谈的一般规律(第1章到第4章),从宏观方面对访谈所涉及的重要问题——访谈的基本理论、人际传播过程、提问的设计和应用、访谈构架作了简练深刻的论述。从第五章开始.八种主要访谈类型.包括探查性访谈、调查性访谈、招聘式访谈、面试访谈、绩效访谈、说服访谈、咨询性访谈、医患交谈,都在书中得到了切实而生动的阐释。
  • 触摸教育的美

    触摸教育的美

    本书记录了发生在校园里孩子和老师及校长之间的事。分为”举报的分量“、“滑稽的新生传”、“故事进行曲”、“教育即生活”、“返老入童”等篇章。
  •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通志·凉州卷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面积3.3万平方公里,人口 200万,居住着汉、藏、土、满、回、蒙古等25个民族。辖凉州区和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武威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西夏辅郡,佛教圣地,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驰名的白牦牛产地。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

    央视少儿频道是全国少儿频道的“领军人物”,是专业化的“绿色频道”,她的品牌化建设与形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成功经验。《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研究: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以“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从电视研究微观入手,以小见大,以真实个案展示整体全局。以品牌栏目为关注点,以精品节目为切入点,从电视实务的角度,探讨频道从定位、理念、改版、构成体系、管理手段、节目设计和编排以及核心竞争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展示了央视少儿频道专业化、品牌化的进程。
热门推荐
  • 异闻记

    异闻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前秦猛士

    前秦猛士

    关中良相唯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时人相称已如此,而今几人能记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

    《留在大学里的青春》主要讲述了主角叶泽多经历高考失利的严重打击,被迫报考了专科院校,从一开始的不情缘,不理解,到最后懂得了人生的真谛,主人翁从经历到懂得,从幼稚到成熟,点点滴滴都收录在此,故事的发展是从一场不言而语的散伙饭开始的,描述了大学里同学之间友谊,活泼,团结,积极向上的真实故事,主人公最后也得到了浪漫的爱情。
  • 中原奇案

    中原奇案

    这是一部奇异的案中案的侦探小说,其中充满了神秘色彩,迷幻、惊秫叠出。更有爱情细微的描写,真实而匪夷所思。
  • 大恶魔赖上我!

    大恶魔赖上我!

    有些无知可笑的人总说着天使会守护你的但有谁知道当天使的羽毛都脱落了剩下的只有狰狞在我还未经历长大就变的疲惫苍老但有谁知道我是多么的不情愿自己变成这样的悲观在外人面前总装的很开朗很活泼但有谁知道在装的时候我有多累有多孤独有多可悲
  • 东风谷的忧虑

    东风谷的忧虑

    寒风飘走落叶,一叶知秋的时期,纵使手里拿着一片叶子又能做什么呢?
  • 幽影诡魅

    幽影诡魅

    名为”无情”的游戏即将开始,赌注是互相的生命。只有毫无生命的木偶在一旁观看,无处可逃。在生命的赌注之下他们又将如何抉择?后悔?无奈?反抗?这是生与死间人性的考验。虚伪的面孔,残酷的生活。“我也是有好好努力过,好好地生活过了啊!”谁能保证游戏的公平?生与死的轮盘即将开始转动,下一站会是天堂?亦或是地狱?没有人知道答案,唯一的真相只藏在闪烁的十字瞳孔之中
  • The Letters of Mark Twain Vol.1

    The Letters of Mark Twain Vol.1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却染红尘多纷扰

    却染红尘多纷扰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沉香亭畔,梨花十里,两人许下那样美好的誓言。十年后,仍是十里梨花,两人不期而遇,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已然是相见如陌。有的爱,虽然从未提及,却刻在心间,浮生若梦,梦境终究是会破碎的。红尘滚滚,有缘无分之人太多,徒增纷扰罢了。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