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06

第6章 中国近代著名报人成长规律探析(5)

从这三例平常事件的报道中,提出了发人深省的“民命”、“治本”、“活路”等重大社会问题。这些报道用来说明作为新闻界战士的邵飘萍具有政治思想家的远见,也是适当的。

1903年12月19日,林白水在上海创办《中国白话报》,他大力宣扬天赋人权、人类平等、百姓合群等新观念,在第一期的“论说”栏目中,他就明确地提出:“天下是我们百姓的天下,那些事体,全是我们百姓的事体。”在第四期“论说”《争百姓自己的事业》一文中,他更进一步指出:“民众不晓得这国家两个字,到底是怎样解说,往往把国家当做皇帝的产业,随便什么事都不去管理,可皇帝本来是我们大家捧他的;倘使他一旦弄了弊,我们便撵他去,把一切权收回来,再换一个公公正正的人办事。”到了1904年2月16日,他又在第七期“论说”栏目中发表《国民的意见》,指出“凡国民有出租税的,都应该得享各项权利,这权利叫自由权,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用白话办报,是中国办报史上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林白水民本主义思想在办报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报纸因采用白话文而在更大程度上成为“社会公共言论机关”,更好地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替老百姓说话。

(三)公共机关,自由主义,客观公正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的新闻业曾有过短暂的繁荣,旋即因以袁世凯为首的大小军阀的摧残,落入了低潮。军阀们你方唱罢我登场,首当其冲遭受厄运的就是报纸。为躲避和生存,为争权和夺利,报纸或噤口结舌,或参与党派。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则因局势动荡而愈加迫切,可是报纸的总体状况却令人失望和担忧。有人做过如下的概括:一是“议论与事实不相分离,好逞不衷事实不着边际之空论,复不知注意新闻之采访”;二是“一方面虽受政府之压迫钳制,而不能得言论之自由,一方面却具有无上之威权,可以任意污蔑人之名誉”;三是“主观之议论多,客观之议论少,又常以主观之主张,武断客观之舆论,以主观之见解,混淆客观之事实”;四是“因经济鲜能独立,不得不与某一方面,发生某种关系”,于是以“少数人之利益”,“抹杀多数人甚至一般之利益”,“丧失主张公道之勇气”。这种概括,重点抨击了那些政治性报纸。实际上,当时还有一类报纸属于戈公振所称的“自好者流”,如不喜党派、以求经济之独立的商业化报纸,他们唯利是图,连报纸的基本职业精神都不能守持——捏造专电、传假新闻,等而下之者更是内容低下,诲淫诲盗,恰如有人对当时北京报纸所做的概括:剪刀、糨糊、红墨,成为报纸的“新闻胆”或“报之素”,剪剪贴贴,“三者之妙用神,斯办报之能事毕矣”,“十而八九者,形式与精神均不成为一种报纸”。如果以此再来审视邵飘萍、徐宝璜的办报观,比如以传播新闻为天职、社会的公共机关、要具高尚的品性等,就全然明白其矛头之所向了。

邵飘萍认为办报要有指导性。他痛感当时小报的弊病,从而锐意改革,刷新版面。他反对所谓“有闻必录”和“趣味至上”,主张凡属花柳猥亵一类的品评纪事、淫秽小说以及不堪入目的广告、文章等应彻底清除,即使暂时牺牲报纸之发行量,也决不同“黄报”同流合污,决不以“桃色新闻”招徕读者。他“宁可牺牲一部分之销路,决将此类稿件一扫而空”的坚决态度,在当时金钱至上,且自费办报的条件下,确实难能可贵。

邵飘萍还十分注重采访艺术,重视调查研究,主张新闻要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每次采访都能做到“亲临现场,细致观察”。张季鸾称赞邵飘萍的采访艺术为“发问不多,使言者无所遁饰”,“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他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特派记者,在担任《申报》特派记者驻北京期间,两年内就写了251篇总计22万字的北京特别通讯,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同行们的称赞。担任《京报》社长后,他继续采写“五卅”惨案、“三.一八”事件等重要新闻,连夜赶写消息、评论,力争在最短时间里提供“事实不欺阅者”的真实新闻。

邵飘萍论及报纸的“公共性”,更多地是与言论独立联系在一起的。这也许与他自《汉民日报》正式踏入新闻界,期间不断受到大小军阀的压制、迫害,对于言论自由有切肤之痛有关。他认为,“夫新闻社为社会公共机关,在社会上有独立之地位,且此种独立地位,与国家任何机关,皆属平等……不承认言论机关独立平等之地位,为新闻界所当抗议。”另一方面,报纸应发表社会各方面不同的思想言论,以使读者扩充其思想和眼界,得到各种参考依据。言论甚至不必与报纸自身意见完全一致,即便遭到同行攻讦,也不必马上“以牙还牙”,这不仅是因为“恶声相加”,争论无法平息,更在于它有损报纸公共机关之形象,“报馆或通信社乃社会的公共机关,非私人争骂之武器”。

他在论著和课堂讲学时多次强调:记者“以品性为第一要素”,要把自己培养成“铁肩”、“道义”一身两任的社会活动家,“为弱者吐不平之气,使豪暴之徒不敢逞其志,不能不屈服于舆论之制裁”。他告诫记者要“主持公道,不怕牺牲”,“恪守人格、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不乱其志”。他以切身的经验、强烈的事业心感染学生,并组织学生去报社实习,练笔投稿,培养了一代报人。北大新闻学研究会的毛泽东、罗章龙、高君宇,平民大学报学系的张季鸾、左笑鸿、徐凌影等后来都成为了办报的骨干。

林白水认定报社是“公共言论机关”,“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在他看来,报馆要坚决捍卫民国法律所赋予的言论自由,坚守独立不羁的新闻立场,决不攀附任何势力集团,也决不顺从某个铁腕人物的意志。

在徐宝璜看来,报纸要成为不依靠一人一派的社会公共机关。然而,民国后一些报纸的“商业化”带来的却是卑劣低下、唯利是图的庸俗化。像邵飘萍的《京报》那样坚守品性的报纸,实在是凤毛麟角。徐宝璜对此头脑清醒,把防止报纸堕落的希望寄托在“公共性”上,希望用“公共性”来制约它,在道德上予以正面引导:报纸系“私人独立经营或集资经营之物,而非社会之公有,自亦不能无私之一面”。但报纸毕竟是社会之公器,理应以社会之利益为利益,因而必须考虑“如何方能公私兼顾,复不能以私而害公也”。徐宝璜则再三告诫:“夙昔执新闻业者,辄以新闻纸为其个人私产,此殊失当。夫吾侪献身于社会时,即当视此身为社会所有,遑论其所执业”,“新闻纸既为社会之公共机关,故其记者亦为社会之公人。”唯有如此,记者“布一消息,定力求正确与完全”,“凡正当之议论且将予各方面平等发表的机会”,记者自己的议论,“亦必诚矣”。不仅如此,徐宝璜还以为,“公共化”是报纸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报纸进步的征兆。如何让私有的报馆公有化,戈公振提出了自己的措施:先由团体报来取代私人办报,然后达到报纸的公有化,以此“将报纸由私人的机关,变为公共的机关,实行报纸的公有化”。

报纸既然是社会的“耳目”,当然就不属于个人或团体,而是社会的公共机关。任白涛把“公共性”视为报业的第一特质,以及报业与其他事业的根本区别。“彼营利的或名誉的事业,只计及少数人之利害荣辱。而新闻事业,则以大多数人之利害荣辱为标准”,报纸是与公众福利有关的事业,“绝对当以公众为本位”。否则,就是“造成一种社会的罪恶者”,是“新闻事业的叛徒”。

从任白涛的以公众为本位,到徐宝璜的公共性,到邵飘萍的言论平等和独立,说法不一,内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却基本一致:报纸是社会的工具,公众的工具。用戈公振的话来概括,就是全社会“精神的集合体和联络机关”。正因为如此,他们认为,作为一个新闻记者,必须具有一定资格。戈公振说:“医生、药剂师,因为人命关系,所以要受科学的训练,就是兽医也有如此的规定。但是新闻记者,若是并不曾证明他的知识已经成熟,就交付他一个更宝贵的生命——一个国家或许多国家的生命,这是极不合理的。”邵飘萍也认为,记者“决非仅恃天才者所能胜任而愉快,是其资格之养成,必经种种繁复之准备”。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道,就是经过学校,尤其是大学的教育。对于一个以社会服务为宗旨的报纸而言,此举尤显必要和重要。戈公振明确指出:我们对于新闻记者的大学教育,不仅以为“可以”就够了,且应该以为“必要”。设若我们将报纸当做一个团体利益的代表来看待,或是政党,或是教会,如此,新闻记者只需熟悉此一个团体的情形和流畅的文笔就够了,大学教育可以不必要。但是我们若认为报纸是代表公众的利益,那就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新闻记者才能胜此重任。就是在这样的新闻职业化思想推动下,中国的大学新闻教育终于启动,中国新闻学的学术研究也因之显露端倪并初结成果。

(四)出国求学,视野开阔,知识渊博

近代中国,外受列强凌辱刀俎,内有军阀割据纷争,政治动荡,山河破碎。特别是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难以承受的割地和赔款条约。华夏莘莘学子,痛恨本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落后,决心发愤图强,于是离开故土,远涉重洋,负笈东洋、西欧和北美,寻求强国富民的新知识和良方。“东亚风云大陆沉,浮槎东渡起雄心。为求富国强兵策,强忍抛妻别子情。”吴玉章的诗,表达了中国知识界出国留学的壮志豪情。

与当时整个知识界的情形相似,众多活跃在民国初年舞台上的著名报人,大都有着出国留学的背景,“探求真理、学习科学、爱国救亡、振兴中华”的主线贯穿着他们的一生,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完备的知识结构,更是以先进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进步。

1913年《汉民日报》因揭露袁世凯而遭到查封,邵飘萍也被捕入狱,后来,他被夫人汤修慧营救获释。为探求真理,他东渡扶桑,攻读于日本政法学校。到日本后,他除了做大阪《朝日新闻》的特约记者外,还用大部分精力研究各国的政治思想动态,着重学习和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这次留学经历,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使他以后的办报实践深深地刻下了共产主义的烙印。1920年7月,邵飘萍回国,同年9月17日《京报》复活。在头版显要位置,他为自己在日本撰写的专著《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新俄国之研究》作了广告。这两本专著,前者对马克思的唯物论、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作了详细介绍;后者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历史,“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制度和政策。这两本书出版后很快就销售一空,风行全国。1923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105周年,《京报》专门发行了纪念特刊。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它大量报道了列宁的后事,并出版《列宁特刊》一张,大量刊登有关列宁的新闻、通讯及图片,向国人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成就。

同类推荐
  •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优秀班级管理的智慧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生动有趣的并且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展开论述。阐述了教师除了要有高度的热情与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巧等全面素质能力。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文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艺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但梁晓声一直坚持创作,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推出自己的作品,其中饱含着充沛的人文主义情怀,一直为大众所喜爱和尊敬。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作家、大学教师、读者等立场,对这个时代的文艺、文学等问题作了多维度的沉思。
热门推荐
  • 大明湖

    大明湖

    长篇小说《大明湖》,以男主人公杨明峰与汪淑莲、王丽莉和柳晓燕等女人之间的情爱纠葛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及其伴随而生的新的矛盾、困惑和遭遇为副线,从传统文化和生命状态的深层进行了挖掘和探索。格调是积极向上的,歌颂了真、善、美,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其中揉进了少量的旧体诗词——既有前人的,也有自己创作的,还有联句、题咏、散文诗、歌词和打油诗等;有点《红楼梦》的韵味,追求的是纯文学和雅俗共赏的品位。
  • 嗜血重辉吸血鬼

    嗜血重辉吸血鬼

    直到最后一抹阳光消失在狭隘的窗口,灰色的窗帘才被拉开。夜色笼罩,房间里却也是一片漆黑,仿佛天生的。她冰冷的双眸在黑夜中幽幽的,发着瘆人的光,一闪而过的复杂。镰刀般的弯月露出来,惨白的光照出了她的模样。苍白的皮肤,夜一样的黑发,缠缠绵绵,散乱着,顺着床边的台阶,倾倒在地面。她的眉毛极淡,理所当然的让下面深不见底的黑眸多去了光泽。异常嫣红的嘴唇干裂的紧抿着。这应该是一位美丽的小姐,当然如果是忽略她右脸上一块蝴蝶胎记。她永远都忘不了那些愚蠢的族人。。什么永远的平等,从她离开的那天开始,就没有了平等,十五年很短,对于吸血鬼来说,仿佛只是一瞬间。。但是她却知道,这十五年究竟是何等的漫长,最终你们所得到,原来就是这样一个远超出她年龄僵硬而充满着仇恨的灵魂。。她冰冷的抬起唇角,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后悔,让你们明白我维多利亚才是真正的强者,才是一道真正的光!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财富管理员

    财富管理员

    来自地球股神的传承,带你一起改变命运。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黑帮小姐撞上冷酷校草

    一个隐瞒自己是黑帮小姐的女生,不小心撞上了新转学来的校草,他们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 婚途漫漫:陆总裁请离婚

    婚途漫漫:陆总裁请离婚

    我一生渴望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我惊,免我苦,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无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会再回来了??------龚玥龚玥曾经感谢命运,让她遇见陆笙,当他给她极致的宠爱,温柔的陷阱将她牢牢圈住,当云雾散去真相显露才发现不过是水月镜花一场梦。人都说京城陆家少奶奶何其幸运能够遇到陆笙,能够得到陆笙终其一生的宠爱。然,他们并不知情的是,这一切的一切并非是她所想要的。都说京城是个追梦人的城市,但好过上海没有上海那么冷漠。如果可以她宁愿自己没有来过这个城市,这样这一生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波折。三年的放逐,他以为只要他把他们的家守好,万千灯火、只要她一回头她就能看见有一盏灯始终为她而亮。却不想,等来的却是一份离婚协议。三年的离别,她以为时间可以把一切冲淡,她可以像个普通人一样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待一切尘埃落定,她可以挥手告别过去。陆笙27岁以前觉得一切以家族利益为重,27岁后的陆笙觉得人生短暂,当他真正遇见时只想牢牢抓住幸福,殊不知,有些人如手中流沙攥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 九霄神域

    九霄神域

    神魂界,只属于众神的世界。寂灭轮回咒的使用,将叶风带到了神魂界,意外遇上不灭神尊残魂。从此,叶风走上了通往九霄神域的道路。
  • 末世重生之创世记

    末世重生之创世记

    有人说末世预言只是一场闹剧,有人说世界末日马上来临。我们,该信谁?如果末世来了,又该怎办?坐着等死?但是,末世真的回来吗?一个25岁美丽女人在被害死后带着怨气回到了15岁,且看她如盗宝!看她如何征服世界!
  • 爱似深深

    爱似深深

    赵深深是一个从小县城来的,具有顽强打不死的小强精神!阎琛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帅气总裁!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人,心却慢慢在靠近。他们能不能抛开世俗的眼光?他们能不能共同抵达幸福的彼岸?他们要有多勇敢才能将幸福紧握手中?
  • 微光:不是青梅没有竹马

    微光:不是青梅没有竹马

    人这一辈子,深爱的机会只有一次,我已经遇到了,就不会再遇见了。既然你已让我失去了爱其他人的能力,那你就只属于我所有。顾语湘,我苏桐再也不会让你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