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22

第22章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5)

香港中文大学最早开设基础通识教育课程,学生手册中明确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推行均衡教育,以扩展学生的视野,训练其抽象和综合思考的能力,使其处于瞬息变化之现代社会,能内省外顾,高瞻远瞩。”其在社会科学、商务行政管理、人文科学、信息工程以及计算机科学方面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员在国际传播、新媒体、流行文化以及汉语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一直很活跃,为东西方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浸会大学向来重视专业通识教育,在传理学院的前身传理学系成立初期,即在新闻专业内部加入了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课程,以期学生成为学有专精的高级新闻专才,并实行传理学院共同必修课程,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拥有共同或相通的基础知识。

树仁学院新闻系学生入学后并不立即划分专业,而是在三年级以上分为新闻专业方向和公关与广告专业方向。

树仁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课程:

大一学院的必修课:汉语I、II,英语使用I、II,基本普通话I、II

新闻系核心课程: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导论,媒体、技术与社会

选修课:香港的当代社会议题,视图资讯传播

大二学院必修课:英语写作

新闻系核心课程:大众传播理论,高级汉语新闻报道与写作I、II,数字化摄影新闻

选修课:电视制作与实践,西方世界大众传播史,文化研究导论,计算机制图设计与出版,网络新闻史,香港的行政管理,媒体的公共关系

大三学院必修课:英语新闻写作与报道

新闻系核心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大众传播法,报纸实践

新闻专业课:新闻编辑,网络新闻与大众传播,广播新闻报道,电视新闻与公共事务报道

公共关系与广告专业课:公共关系准则,广告学基础,公共关系写作

选修课:公共观点调查,新闻翻译,杂志写作与策划,商务与金融报道,传播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国大陆报道

大四新闻系必修课:大众传播法,职业化实习,新闻伦理,荣誉项目(学位论文)或荣誉项目(深度报道/电视制作),数字化与相互作用的多媒体

新闻专业课:深度报道与调查性报道

公共关系与广告专业课:公共关系写作,整合行销策略与策划,公共关系与广告中的视听节目制作

选修课:编辑与解释性写作,中国大陆的媒体政策与法律,剧本写作,娱乐与高端文化,深度报道,广告文本写作

(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种门类的选修课)

三、专业技能培养途径灵活

香港高校在新闻传播专业技能培养上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创新课程设置,二是鼓励新闻实践。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为适应香港企业界对传播人才的需要,特别开设了企业传播硕士课程;2000年又顺应网络媒体的发展,开设新媒体理学课程;2003年预见到未来媒体融合的趋势,开设集传播、广告、出版、电视制作各类课程于一体的创意媒体专业,使学员始终处于香港传媒教育的最前沿。学院还有5个职业化培训的硕士学位:整合传播社会科学硕士、新闻文学硕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广告社会科学硕士、全球传播文学硕士。

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不仅拥有首个亚洲记者在职人员学习项目,还在2000年秋季首次开设为期12周的“媒介法学习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媒介法主要领域的最新信息,包括诽谤、信息源的机密性、蔑视法庭、隐私权、信息的获取、审查制度、版权、无线电通讯、猥亵、新媒体以及新闻技术的合法性(对象如隐性报道、欺诈和隐藏摄像机)等。2003年为了应对当时席卷香港及亚洲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推出了“大众健康传播”计划,目前该计划的研究重点是媒体中的风险传播和健康问题的报道。同年还推出了“中国传媒研究计划”,借助香港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和单独的法律体系(包括言论自由),直接与内地各类媒体的编辑、作者、出版人合作,记录并分析中国内地的新闻改革。

中心还设有毕业再学习项目,没有大学本科学位的硕士学习申请人可以出具在业界的工作经验证明,表明优秀的新闻操作能力以及英语的使用能力,并且参加一个资格考试。学习时间为期1~2年,获得毕业再学习证书要通过笔试。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近年来也在不断地加强传媒新科技的培训和研究。为了及时监测新专业、新课程的运作情况,该系还建立了专门的委员会来实施课程检查机制,全面负责开设新课程的申报、审核、试讲、试听、评估、立项等一系列工作。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拥有报刊编采室、广播录音室、电影录影厂、特别效果室以及影像编辑室等。该院还拥有电脑室和桌上排版室,供学生作中英文排版、资料统计分析、电脑写作、电话调查以及日常上网学习之用。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使用该院的多媒体制作实验室,接受多媒体制作及设计训练,可以使用该院的专业摄影暗房和各类摄影、摄像设备,用来处理各类黑白和彩色照片、数码照片以及电影胶片。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拥有自己的电脑机房、图像处理机、印刷机、制版机、图片制作仪器,还拥有编辑、配音的设备以及广播电视制作室、摄影室和冲印暗房等丰富的设施。香港树仁学院在教学设备方面,也已建立起包括报纸排版中心、广播实验室、电视编辑机房、小型演播厅及暗房等一系列实验场所。

良好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的丰富机会。在校内实习方面,几乎各大新闻传播院系都办有自己的报纸、刊物,都拥有相当齐全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设备。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学线月刊》和VARCITY分别是学生主办的中、英文实习刊物,所有主修生均需在实习刊物工作。该院设有网上电台,为修读广播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主修广告与公关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完全由学生主管的“信雅达广告社”管理广告公司,接触广告客户。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学生自办了两份报纸:英文报THE YOUNG REPORTOR和中文报《新报人》,这两份报纸是香港学生实验报刊中历史最长且从未间断出版的报纸。学生在二年级后就必须参加校内自办实验报纸或实验广播电视的实践活动,该系的“学生工作坊”由学生自行管理运作,安排学生各类型、各方面的校内实习工作。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由于经费充足、设施较新,一系列的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实践均可顺利展开,兼之该学院所有专业课程均无须考试结业,仅以专业课作品形式予以评分,所以一部分校内实践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同样办有自己的报纸和杂志,也拥有自己的广播录音设备和电视演播厅,向学生全面开放以促成他们的校内实践计划。

在校外实习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般会在学生毕业前的一年由学院统一安排实习计划,包括在香港或国外的传媒机构体验前沿的传播工作。

香港浸会大学新闻系所有学生在大二暑假要参加职业化的实习项目。实习结束以后所有学生要申请参加新闻实习这门课的学习。汉语新闻专业和国际新闻专业的新闻实践由San Po Yan和《青年记者》(TYR)提供新闻操作间,这两份报纸是实验性报纸,分别以英、汉两种语言制作出版,一学期出版四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实践由广播电视新闻公司(BNN)提供,每学期都有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这里做新闻记者、编辑以及播报员,制作一定数量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和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的学生校外实习都安排在第二学期结束以后。相比于其他院校,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更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树仁学院学生可以到商业性或教育性的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日报、广告公司以及各种国营或私人公司参与实习。该学院原新闻传播系主任刘其中谈中国内地、香港、美国新闻教育的异同时指出:“在香港,新闻系学生实习的机会比内地学生多。三四年级的香港学生,一般都会到新闻界找一份兼职工作,晚上或周末上班,当记者,当编辑,或做公关小姐、公关先生。通过这些工作,他们既获得了专业工作经验,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拿到了一份不错的薪水,解决了部分学习费用。此外,在三四年级之间的暑假,新闻院系和香港社会还组织学生到报馆、电台、电视台实习。这些新闻机构都把接受、指导学生实习作为一种社会义务,并根据自己的经营状况付给实习学生实习工资。与此同时,新闻院系也把这种实习当做必修功课,学生只有通过了这种实习才能正式取得学位证书。我觉得,这种硬性规定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安排,它既有助于新闻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四、师资建设富有特色

香港高校新闻传播专职教师有三大特点:一是待遇高,二是学历高,三是竞争激烈。专职教师由两类学者构成,一类是内地及香港本地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另一类就是在全球通过公开招聘而录用的外籍教师。

香港文科教授年薪在130万~180万港币之间,还不包括房租补贴和其他福利待遇。一个助理教授(讲师)的年薪都远远超出一个大报总编的年薪,大学教师是社会上令人羡慕的职业,所以很多在欧美获得高学历的人都愿意到香港高校就职。香港高校的专职教师有严格的考核聘任制度,不合格的教师会被解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之下,专职教师的岗位竞争很激烈。

香港高校有很好的学术氛围,很多学者不是把学术研究当做任务,而是当成一种乐趣。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师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副教授都有自己的专著和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学术研究讲求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香港高校还很盛行聘用兼职教师,以香港中文大学为例,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2/3左右。兼职教师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新闻传播业界,大约每周为学生授课3节左右,分别承担1~2门课程,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信报》总编辑陈景祥,《明报》主笔刘进图,《香港经济日报》社长麦华章及副总编辑曾仲荣,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台长杨吉玺,纵横财经公关公司董事、总经理曾立基,香港商业电台主持人梁志健,专栏作家冯礼慈等。他们可以及时将业内最新的知识及经验传授给学生,同时也极大地拓展了该院课程设置的选择空间,使得学界与业界之间的关系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之中。

总体上看,在香港各新闻与传播院系中,中文大学和浸会大学理论研究水平较高,私立学校相对更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术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香港新闻业一直处在新闻专业精神与商业利润的双重影响之下,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发现学校里讲授的新闻伦理原则在现实中很难定位。面对这种矛盾,香港各高校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浸会大学陈玉玺博士认为,传媒业的商业化趋势加深了新闻教育与传媒业的矛盾,但坚持新闻操守是新闻教育的职责;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认为,应将香港的新闻法、新闻伦理、新闻道德与国际传媒业进行比较,借以让学生得出自己的是非判断;浸会大学新闻系俞旭教授认为,“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的设立,有助于提升香港新闻界的职业操守水准,拓宽本地新闻教育的视野,并促进新闻实践的提升。

第四节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综述

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国民党政治部在1950年开办过一些与新闻相关的课程,为宣传系统培养干部。1951年7月,政工干部学校开设了新闻组,当年招收学生100人。1954年10月,迁台后复校的政治大学(原“中央”政治学校)复办新闻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55年8月,政治大学复办新闻系(始办于193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20世纪60年代后,台湾的新闻与传播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并鼓励建设私立大学。在这一时期,先后有艺术专科学校、文化大学、辅仁大学、铭传商业专科学校等涉足新闻与传播教育。这些院校在系科专业的设置上与政治大学等老校不同,它们另辟蹊径,开设了广播电视、传播学、印刷学等一些新的系科专业。1966年,成舍我创办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开设了报业管理、广播电视、电影制作、印刷摄影、宣传等专业。院校的增加和系科专业的扩展,使台湾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基本框架得以形成,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同类推荐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季羡林谈师友(典藏本)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语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民族所望尘莫及。——季羡林 交友之道,盖亦难矣。其中有机遇,有偶合,有一见如故,有相对茫然。友谊的深厚并不与会面的时间长短成正比。——季羡林 我主要论述的是寅恪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也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似乎有点离了题,可是我认为,并没有离。一个学者的基本人生态度怎么能够同他的学术思想截然分开呢?以陈先生的人生基本态度为切入口来求索他的学术思想,必能有新的收获。——季羡林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

    《文化与社会转型:理论框架和中国语境》是一个多年项目的成果,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当代中国急剧的社会变动,特别是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经验事实,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文化与社会转型间的关系,转型的性质和动力,特别是实现转型的机制和未来走向,足资借鉴。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热门推荐
  • 重生六年前

    重生六年前

    回到六年前2010年,许乐抄抄书,谈谈爱,开始了一段惬意、悠闲的人生生活。
  • 花香依旧:王爷的娇宠毒妃

    花香依旧:王爷的娇宠毒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看这桂花多美!”荷霜踮起脚尖,笑着凝望着泽轩深邃的双眸。泽轩只是浅浅一笑,心里却暗自道着:桂花再美,也比不上阿霜你的回眸一笑……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阿霜,再笑一次好吗?”泽轩挑起他那好看的眉……——待我拾起记忆碎片,忽而发现你已在眼前。
  • 我与外星女友

    我与外星女友

    小说的主人公是“我”与“我的女友”淑珍,故事由他们小时候的爆笑趣事说起,途中淑珍不明真相地失踪了,后来竟遇到生活在2335年,来自离地球4348万光年的星球的科学教授“疯爷”,他将运用最新的科技尝试找回淑珍,途中的过程跌宕起伏,有触目惊心的镜头、有幽默滑稽的片段、有让你看起来似懂非懂的未来尖端科技原理......让你沉浸于三、四维甚至五维空间的扑朔迷离与扭曲变换之中,让你感受硬科幻对你想象、视觉的强烈冲击,让你探索90后大学生的奇妙科幻世界。小说是笔者的处女作,融合了笔者多年来的“胡思乱想”、“天马行空”、“浮想联翩”的未来科幻妙境,每一样高新科技都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有着有理有据的科技理论基础,同时又添加了不少幽默的配菜和出人意料的情节,文似看山不喜平,希望亲爱的读者们可以一路看尽笔者为你精心炮制的非一般的科幻奇景。
  • 【星淳之恋Ⅱ恋之终曲】(完结)

    【星淳之恋Ⅱ恋之终曲】(完结)

    执着于悲怜身世,他无法面对,封闭自己。她的出现,如同生命花的再次绽放,给了他重生……曾经发誓自己绝对不会相信爱情的他,却为了她,放下面具,脱下铠甲,用心去呵护她。而她,却终究无法面对自己的真心,天意弄人,在最无可挽回的时候,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爱他的。她的谎言,令他几近疯狂,无法释怀……亲情的破碎,爱情的欺骗,让他,曾经天真烂漫的花丛美少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新晋黄金钻石小开……而她,对于自己曾经的愚昧,曾经任性妄为,开朗天真的千金大小姐,却变得沉默寡言……三年后,在他的阴谋下,她沦为了市井最落魄的平民……三年来,他执着于对她的仇恨,孰不知,在无尽的仇恨里,自己早已深陷沉沦……面对昔日恋人的轮番报复,曾经是高高在上、人人羡慕的千金大小姐的她又将会如何面对?是妥协?还是抗争到底?黑色曼佗罗在盛夏绽放,吞噬着仇恨的心灵……月桂树飘香于过往曾经,蛊惑着漂泊的回忆……香槟玫瑰留恋昔日恋人,追求着美好的未来……Secret Bond Of Love 为何执着?他们之间的一切又将何去何从?
  • 凤凰令:妖临城下

    凤凰令:妖临城下

    有人说久走夜路会遇鬼。在慕家被当作女仆使唤的她不过是第一次夜宿山洞,便遇见女鬼,被封印在碧凤镯中的公主一枚。从此开启修炼法术,降魔伏妖,扑倒狐妖之路。于是……考入云水派,有公主帮忙。躲过刁蛮富家小姐的暗算,有公主帮忙。扑倒高冷狐妖,厄……不用公主,她会自己上!
  • 不灭霸决

    不灭霸决

    简介:巫鬼妖魔,诸子百家,皆可修行,通灵悟道!这是一个大世,在这个世界里!诸天的功法,绝世的神器,无尽的丹药,皆属我!!!洪荒的异兽,古老的妖魔,传说的仙神,皆服我!!!“上厄老巫,把荒巫魔龙的龙源给我拿来,我要吞了那十方圣子。”“等等,我给您找找!......”一个从乱尸坑走出的神秘少年,重生太玄大陆,异界修真,掀起一片风云!管它世家、帝国、仙宗、古族、八荒、六域。欺我者,杀!!!辱我者,杀!!!前世碌碌在凡尘,今生踏歌入鸿蒙!书群【2402506870】
  • 穿越的和亲公主:不入深宫门

    穿越的和亲公主:不入深宫门

    献给皇上的和亲公主,还没入宫就赐给了太子,还没拜堂就被太子活活掐死,单妮穿越过来成了没有肉体的灵魂,看见地上的尸体正好合二为一,从此单妮就背负起和亲公主奸细的名。
  • 悠然生活

    悠然生活

    刚走出校门的悠然在北京这个大城市结识了一帮朋友,在与他们的交往生活中有欢喜也有悲伤。几个逗比搞笑的朋友,一段感情的开启,她将何去何从。
  •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中国式饭局口才术

    本书是一本专门讲解饭局说话技巧的实用类指导书,在现实社会中,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想在社会立足,拥有更多的机遇,人脉是相当重要的一点。成人社会里,结交朋友大多的方法会选择吃饭,而带有目的、利益以及各种社会元素的饭,常被称为“饭局”。当饭多了“局”以后,这将再也不是一次简单的吃饭。而是一种生活在社会里,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交活动及社会构成。在饭局里,以吃为辅,以说为主,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传统。 所以饭局上说话显得尤为重要,本书详细的讲解在社会交往中,在不同场合、会见不同的人,该说什么话、改怎样说话,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