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淡效应(dimming effect)
暗淡效应是指在光线比较暗淡的场所,交往双方因为彼此看不清对方的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的心理现象。
暗淡效应产生的心理实质在于人们的自我保护心理,更多见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活动中。在人际交往中,作为非语言符号的面部表情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交往双方往往会根据对方的表情、语言来判断其真实意图。初次进行交往的双方容易带有戒备心理,不愿意过多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在光线明亮的地方,交往双方更容易有意识地掩饰自己,这便影响了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但是在光线比较暗的环境中,双方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不易被察觉,戒备感会下降,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会高于光线比较明亮的场所。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有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总觉得谈话不投机。一天晚上,他约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结果这次谈话比较融洽。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将约会的地点都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公共场所。几次约会之后,他俩终于决定结下百年之好。
中国的传统文化普遍看重一个人是怎样做的,而不是怎样说的,尤其是不重视“推销式”的演讲,羞于表现自我,宣传自我,致使许多人面对公众时常感拘谨,接受媒体采访时紧张、呆板,不能应付自如。因此,在新闻采访中,可以适当借助暗淡效应来减少采访对象的戒备心理。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比较敏感的采访对象,如果在光线非常明亮,彼此距离又很近的场合,会加剧采访对象的紧张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一个采访对象熟悉的或者光线较弱的环境,都会有效地降低采访对象的不安全感。
电视访谈类节目对演播现场灯光的适当选择或采用其他方式也可以形成暗淡效应。比如,当遇到一些敏感话题,被访谈者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时候,如果在演播现场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比如让被访者戴上墨镜,或者给以侧影镜头,则有可能使其紧张情绪得到缓和。央视《心理访谈》栏目在2008年3月2日播出的《谎言拆穿之后》节目中,被访谈者母子戴着鸭舌帽和墨镜,实际上也起到了暗淡效应的作用。由于戴着墨镜,被访者在讲述的时候,其主观上感觉到的是比较暗的光线,加上帽檐的遮挡,观众看不到她的面部表情,这样使被访者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更能够放得开,愿意讲述比较敏感的话题。(牛新权)
2.暗示效应(suggestion effect)
用间接的话语使人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接受某种信念与意义的心理过程。其特点在于暗示实施者不需要说理论证,只是动机直接的移植;暗示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地接受。[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在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大众传播中,传者常有意识地利用暗示效应来达到宣传的目的,与曾经大张旗鼓、明明白白地“割掉资本主义尾巴”、“打出来,堕出来,流出来,就是不能生下来”(计划生育宣传口号,宣传宁可堕胎也不能生第二胎)的标语相比,如今的传者常把自己的倾向性暗含在传播的内容之中,不露声色地影响受众,避免生硬的说教引起受众产生逆反心理。
暗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受众,比如在平面媒体中,编辑通过词语的选择、利用版面样式、栏目设置、头条位置、标题大小等说明自己的意图,使读者领会编辑对专刊的设想及要表达的思想。
例如《扬子晚报》有个副刊叫“繁星”,该副刊的名字对此刊的定位有着明显的暗示作用。星星不同于太阳的耀眼,让人联想到微小但是仍然闪烁的光芒。而以“繁”来修饰“星”,“繁”又与“凡”同音,意味许多的星星,而不是一家之言,读者很容易联想到这一版不是刊登一两位名家之作,而是选取平凡百姓的来稿,意在让众多平凡的“星星”也闪烁出光芒。再从版式来看,它的版式很普通,显示了与平民百姓的生活有关;此外,每位作者名字前有所在省份的名称,说明是向全国征稿的;再就是报眉上留有E-mail地址。这几点是对有意向这个版面投稿的作者最好的“稿约”[裘小桦:《浅谈报纸专副刊组稿中的暗示手法》,《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第51~52页。]。
编辑用这种手法说明刊物的定位、表达了他对稿件的要求,可以省却许多解释工作以及繁复的约稿、退稿、筛选工作,这种方法已被作者和编辑认同,利用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比如2007年3月31日的《新京报》娱乐周刊的第一版,整版以许多刘德华的照片为背景,又用4/5的版面呈现出一张刘德华微笑的脸,而在版面的右下角则是杨丽娟对着很多话筒流泪,表情悲伤的照片。在杨丽娟照片的左边,红色飘带般的一段底色上,用白色字印着小标题:“本报记者赴甘肃、香港调查杨丽娟的生活真相见B版03页到B版06页”,以及白色字的大标题:《悲剧,与刘德华无关》。
虽然整个版面的文字只有这样一个标题,但其中暗示的信息非常丰富。从版面来看,整版上并没有给别的新闻留出条目,可见这则新闻是当日娱乐周刊的重头戏,很可能不是一篇文章,而是通过一组稿件进行系列报道,这点我们可以从小标题中的B版03页到B版06页,即文章占据B03到B06四版这一信息得到证实。其次,编辑选择了杨丽娟哭泣的照片和刘德华微笑的照片形成鲜明对比,与哭泣相关联的“悲剧”一词镶嵌在大标题中,而小标题中的“真相”、大标题中的“无关”,无不暗示出这一组稿件的基调:杨丽娟的悲剧是自己造成的,需要探讨她的内因。报道的着眼点不会关注刘德华的反应和他的经纪公司的表态以及读者的观点上,而会从杨丽娟的生活本身去寻找这一事件的症结。文字为白色,那种惨惨的白,印在红色(暗暗的红)的底色上,这样肃穆但是鲜明的颜色让我们联想到血和太平间的寿衣,联想到杨丽娟父亲的惨死,进而想去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暗示手法在编辑组稿中虽然不可或缺,但也常常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这种手法的使用需要先决条件,即读者群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并且有一定的阅报经历。由于大多数读者存在着选择性理解,当被暗示的人群没有接受暗示时,编辑也就无能为力了。暗示的含蓄特性使稿件更加温和,但是也可能达不到“明示”的效果。因此,使用暗示需要注意在适当的环节,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并且要注意技巧。(范璟)
3.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一种被试变量。最初是在医学研究中发现的。在对病人进行某一种药物处理后,病人就报告病情有所好转,但这种药并不能医治病人的病。如告知某病人注射的是葡萄糖,病人反映精神好些了,其实注射的是蒸馏水。这是由于病人自我暗示心理作用产生的一种效应。[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安慰剂效应指媒体的传播内容如同给病人注射了安慰剂一样,对受众的心理带来了正面影响。安慰剂效应强调的是受众实际接收到的信息(类似蒸馏水)与受众理解的信息(类似葡萄糖)之间的差异性,也就是说受众由于其心理预期而产生的对信息的“误”读,反而对其心理起到了正面的效果。安慰剂效应只有在受众相信其作用时才会有效。
每日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对有些受众而言,不同程度地应验了安慰剂效应。保健品广告在介绍产品的疗效时大多采用医学专家和权威部门认证、影视名人推荐、使用者现身说法等各种方法,培养受众对该产品的信任感。受众在使用该产品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安慰剂效应,认为药品确实有好的疗效,有效地改善了自己的健康状况。其实经一些专家证实,保健品并非药品,其疗效远远不及它所宣传的那样。另外,在化妆品广告和服装广告的传播中,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安慰剂效应。这些广告多采用名人代言的方式,极力体现品牌的个性特征,给消费者造成“只要使用该品牌的化妆品或服装,就能和代言的明星一样美丽动人”,实际上,一个人的美丑和气质与是否使用哪一品牌的化妆品或服装并无直接联系,而因消费者对广告产品坚信不疑的态度,使他(她)们在使用该产品后常常产生自己变得漂亮、变得有气质的感觉。鉴于安慰剂效应对受众心理的深刻影响,该效应在广告营销策略中常常被采用。(石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