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情境效应(context effect)
情境效应又称“前后关系效应”,是指已有的经验对当前知觉的影响。与过去经验中相似的情景会使人产生“似曾相识”之感,引发对相应事件或情景的回忆。[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44页。]
情境效应的产生是和刺激的泛化紧密相连的,与以往经历过相同或接近的外界刺激强度和刺激量有助于认知主体记忆的唤醒。
首先,在新闻采访中,记者可以利用情境效应使采访对象回忆起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况。2006年10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20多名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老摄影家们,组团来到唐山参观访问。老摄影家们来到位于河北理工大学的唐山地震遗址参观时,随团的记者注意到有一位老人独自来到了断壁残垣跟前,随手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轻轻投了进去,撞击声在空旷的废墟里显得异常清脆。记者很诧异老人的举动,便对他进行了采访。老人告诉记者,当年作为野战军某部摄影干事的他,除了要真实地反映当时唐山震灾的实况,更重要的就是帮助寻找搜救那些被压在废墟下的伤员。连续几天不休不眠的搜救工作,使他们已无力去搬动那些巨大的水泥砖块,但大家并没有因此放弃。累极了的他们或躺或坐在瓦砾上,向废墟内投掷石块,并不断地在身边四周敲击,当听到有回应的时候,他们就会一跃而起。他们就是用这种方法又从废墟中救出了20多个被困群众。在当年的救援现场,老人的记忆异常清晰,他说自己清楚地记得,当时一个伤员被救出后对他说,就是解放军那一下下投掷、敲击的声音,让人有了生的希望。说到这里,老人已是泪流满面。记者在地震遗址对老人的成功采访,情境效应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见,尽可能地到现场采访目击者,是避免由于当事人记忆的不完整或差错而导致新闻失实的有效方法。
其次,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或者在正式场合接受采访容易产生紧张情绪的采访对象,记者可以提出要求换个环境进行采访,比如和被访问者到户外走走,舒缓一下紧张情绪,或者直接到采访事件所发生的现场或他们的工作单位,这样因触景生情很容易产生情境效应,被访问者也往往会因为环境的再现而说出一些在自己家里不易说出来的东西。
再者,在一些电视访谈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约请嘉宾追述往事的情况,如央视的《艺术人生》、《东方之子》等。在节目摄制过程中,有时候由于年代久远或者当事人不习惯面对镜头谈话,会出现记忆间断或空白,突然一时回忆不起来当年的情景。如果事先能够营造出当事人比较熟悉的场景,找来一些当事人熟悉的物品如老照片、当年用过的东西等,甚至让其多年未能相见的老朋友突然出现在演播现场,都很容易激发当事人的记忆再现。又如,在演播现场播放当年流行的音乐和相关的影像资料,也会激起当事人的兴奋点,使其有一种重新回到往昔的感觉,从而为记者提供更翔实的材料。
最后,很多电视广告中经常出现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场景,比如药品广告中老年人活动的普通社区,牙膏、洗衣粉等日用品广告中的普通家庭,观众在有意无意间收看到此类广告的时候,由于对场景的熟悉而易于记忆,而且在遇到类似场景刺激的时候也容易回想起来。在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中,也可以利用情境效应增强记忆效果。例如,在农业科教片的拍摄中应尽可能再现农田果园环境,多出现科技人员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流的镜头,避免在演播室内过多的说教,这样会有利于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牛新权)
77.去敏感化效应(desensitizing effect)
在看过很多恐怖的暴力情景之后,个体对他人的疼痛和苦难变得冷漠,相对于真实情况,他们对这些线索产生更少的情绪反应,导致去敏感化效应的产生,这将减少他们抵制参与攻击的自我克制能力。[〔美〕R.A.巴伦、D.伯恩:《社会心理学》(第十版上册),黄敏儿、王飞雪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3页。]
去敏感化效应在青少年群体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无时无刻不处在大众媒介的包围之中。流行影视剧中泛滥的暴力情景,电脑游戏中暴力血腥的打斗场面,都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经常接触此类虚拟的暴力情景后,便对这类暴力情景的敏感度降低了(阈限值升高),也即导致去敏感化效应的产生。他们对真实暴力给他人造成的痛苦反应麻木,进而降低了自我克制力,更容易参与暴力行为。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打人者甚至将施暴过程制成视频短片在网络上传播。这些以学生为“主角”的视频揭示了校园暴力事件的真实存在。2005年6月6日,广州曾发生一起初中女生群殴小学女生的暴力事件,施暴的高年级女生仅仅认为某个小学女生曾说过她坏话,就纠集近10名同学对这个女生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逼供”,其间还多次殴打,致其皮外淤伤。打完人后这些大女生还满不在乎地抽烟嬉戏,而男生则在一旁起哄看热闹。与其说他们在制造暴力,倒不如说他们在表演暴力,在欣赏暴力[新浪网:《女生被拖入小巷遭打准暴力游戏侵入校园》,http://games.sina.com.cn/y/n/2005-06-08/1130109485.shtml。]。施暴者之所以会表现出这种令人震惊的道德冷漠,与大众传播中暴力情景的泛滥而导致个体的去敏感化效应有很大关系。
2006年底,北京一名17岁男孩与同学互殴后,模仿网络游戏情节,不仅结伙打伤对方,还用汽油焚烧这个同学。造成受害者全身55%烧伤,其中38%深三度烧伤,已构成重伤。在接受检察人员询问时,他说火烧同学的“灵感”来源于网络游戏的情节[新华网:《17岁男孩模仿网络游戏情节浇汽油烧同学》,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7-07/23/content_6415967.htm。]。“我们没什么大矛盾,只是吵吵嘴。”在法庭上,该男孩称只是因为在打扫卫生时和被害同学碰了一下。他说,自己平时爱玩电脑游戏,特别喜欢用火攻击别人的游戏情节,看到电脑游戏画面中的人被火焚烧之后感觉很过瘾,有一种快感。当记者问他知不知道现实和虚拟是不一样的时候,他说玩多了,也就分不出来了。[网易新闻:《中学生模仿游戏场面泼油点火重伤同学》,http://bj.163.com/07/1220/14/405MN550003800C8.html。]
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不容小觑。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使得青少年有机会便会在现实生活中“复制”甚至予以“创新”。2004年3月,意大利医疗协会的几位著名神经科医生联合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号召,希望青少年不要过度沉迷于带有暴力倾向的电脑游戏,因为从小受到这些电脑游戏的影响,他们很可能成长为带有严重暴力倾向的人,从而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些医生们还为电脑游戏和人们危险的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科学依据。他们认为,长期沉迷于有暴力倾向的电脑游戏中,会使大脑中能抑制冲动和暴力的神经区域功能减弱,直至丧失,结果会使人们,特别是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变得越来越倾向于暴力。要防止去敏感化效应的产生,需要对大众传播中的暴力情景加以合理限制,比如对影视作品和有暴力倾向的电脑游戏进行分级制管理等,净化传播环境,尽可能减少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牛新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