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刻板效应(stereotype effect)
亦称“刻板印象”、“社会定型”。社会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对某人、某一社会群体或某事的一种笼统、概括和固定的看法。[车文博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李普曼在分析大众媒介时认为:大众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大众传媒通过对某一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一定形象的塑造,使人们形成关于该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印象。
刻板效应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时候以非常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在2005年上半年,深圳龙岗区的民警在辖区内的大街上悬挂“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的横幅[李海鹏:《河南人拒绝歧视》,《南方周末》2006年2月16日。]。
在北京惠新市场卖菜的吴敬芹对歧视也深有体会。由于讲一口浓重的河南话,她和家人有时会遇到麻烦。“人家要是有点儿不乐意,也不骂你,就说一句‘你是河南人’,这就成了一句骂人的话。”
无论是民警挂出的横幅,还是别人对吴敬芹的称呼,都是由于人们对河南人的刻板印象导致的,而且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对一个地方的人常常有一个整体的概括,比如把上海人和小气,温州人和精明联系在一起,这些联系,往往都是负面的,使人们对一个群体产生不佳的印象,并给其中的个体带来极为不适的感受。有的人不堪这样的偏见便奋起反抗,比如在横幅事件中,民警就被一较真的郑州市民以“侵害名誉权”告上法庭。
那么,这样的刻板印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作为民警或者众多的普通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河南人毕竟有限,他们是怎么得出“河南人”有“种种劣习”的印象呢?在上文所提的横幅事件中,新闻媒体受到了指责,人们认为大量有关河南的负面新闻损害了河南人的形象。的确,这一事件凸现了在新闻传媒中的地域歧视现象,“四川人”、“安徽人”、“江西人”、“湖北人”,当这样的称呼加诸于某一群体的时候,报道中的态度显出惊人的相似性。
李永健、谭思花曾对《四川日报》、《解放日报》、《河南日报》、《深圳特区报》2004年全年对于以农民工内容为主的报道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四家报纸对于农民工的报道总在工资被拖欠、农民工春运返乡返工等“既定”的狭小范围内迂回,难以突破[李永健、谭恩花:《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不谐和音——大众传媒中的农民工刻板印象浅析》,《新闻记者》2006年第4期。]。
于是,在一些城市人眼中看到的往往是农民工愚昧、落后、素质低劣等,而看不到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的纯朴农民工所具有的诚实、知报、勤奋、简朴等传统美德。
可见,媒介的报道会影响人们对某些群体的印象,从而形成了刻板效应。李普曼在他的《自由与新闻》、《舆论学》等著作中提出了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而成了对新闻媒体所建构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
反观新闻媒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报道呢?可能来源于隐藏在媒体工作者内心的“刻板印象”。一方面,他们同样受到其他媒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接触到的少部分人的确具有类似的特征。比如一名记者在多次采访过程中,接触到的都是素质低下的农民工,因此就得出了农民工都是素质低劣的结论。
就刻板印象的原意而言,通过部分类推至整体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简便的手段,但是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讲,应当有意识地克服刻板效应的消极影响,更加客观、真实地报道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物。(范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