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忌讳与祈求效应(taboo and petition effect)
忌讳与祈求效应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由于受到民族传统、宗教信仰、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一些特定的忌讳与祈求,并由此而引发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心理倾向。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日常生活中都有各自不同的忌讳与祈求。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忌讳与祈求带有强烈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比如中国文化中对颜色的认知,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黄色在古代则被皇家所垄断。丧葬一般用白色和黑色,因此,在喜庆的场合就忌讳使用这两种颜色。欧美人忌讳数字“13”和“星期五”,中国人忌讳“4”,墨西哥人忌菊花,法国人忌黄色花朵,日本人忌荷花。英国人忌大象,认为它象征愚蠢;也忌仙鹤,把它视为淫妇的象征。美国人忌蝙蝠,而中国人则把蝙蝠视为“福”。祈求的东西也很多,随国家、民族、地域及个人而异。例如,中国过去祈求喜鹊叫而厌恶乌鸦叫,祈求瑞雪而厌恶淫雨,视仙鹤、青松、乌龟为长寿等。对数字的祈求尤其明显。广东、海南人普遍喜欢“8”字,乃取谐音“发”之故。“6”为六六大顺,也是吉祥数。这种心理效应的实质在于人们寻求安全感的需要,也是人们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的反映。群体内的忌讳与祈求一旦被打破,则会影响群体心理的稳定,甚至可能会引起社会震荡和失衡。
在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很多特定场合都会有一些忌讳,如谈话者之间的距离,目光的交流,手势的运用等。熟悉和尊重这些忌讳有利于双方更好地进行沟通和交流,防止误解的产生。作为面向全社会成员的大众传播,更要注意避免产生这一心理效应的负面影响。在对新闻报道的把关上,要尊重社会的、民族的和文化的禁忌。
在国际新闻传播和文化传播中,尤其要注意避免忌讳与祈求效应的不利影响。2006年的“丹麦漫画事件”之所以引起穆斯林世界的强烈抗议,甚至发展到影响双方国际关系的地步,就是忌讳与祈求效应的体现。“丹麦漫画事件”起因于2005年9月30日,丹麦最大的报纸《日尔兰邮报》刊登了12幅以亵渎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主题的讽刺漫画,遭到伊斯兰会议组织和伊斯兰世界联盟的严厉谴责。为了显示对刊登这些漫画的丹麦报社的支持,2006年1—2月间,挪威、法国、德国、美国、英国等多国的媒体纷纷对漫画进行转载,从而在伊斯兰世界引发强烈抗议甚至暴力冲突,丹麦和挪威驻叙利亚、黎巴嫩的大使馆被示威者焚毁,在阿富汗和尼日利亚等国,游行抗议演变成血腥冲突,导致43人丧生;在伊朗,贸易部宣布暂停和丹麦之间所有的贸易和经济联系,并禁止丹麦产品进入伊朗。一时间,伊斯兰世界掀起反欧风潮,由此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政治危机[林如鹏、朱文丰:《“丹麦漫画事件”解读:从博弈到冲突——反思全球化语境下的传媒责任》,《新闻知识》2007年第3期。]。12幅漫画会引起如此大的风潮,这可能是丹麦这家报纸始料未及的。漫画因为对伊斯兰教先知的讽刺,触犯了伊斯兰教不得亵渎先知的禁忌,从而引起了穆斯林的反感和抗议。作为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的记者,要了解所在国的民族和文化禁忌,尊重所在国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对于报道中出现的一些敏感话题,应该采用相应的技术性手段操作,尽量避免涉及民族、宗教和文化的禁忌。(牛新权)
45.激将效应(goading effect)
用反语激励他人,使其决心做出正向行为的心理效应。其心理机制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荣誉感,但有时因某种原因,人的自尊心受了压抑,因而出现了自卑、气馁的心态。此时,正面开导和说服不能让他振奋,而有意识地用反语刺激,反倒可以让其自尊心从自我压抑里解脱出来,改变原有状态,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乍看,这与新闻记者毫无关联。然而在采访中如果记者对一些特殊对象运用“激将法”,有的时候不但可以帮助记者解难题,而且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激将法的使用可以针对两类采访对象。一类是非常谦虚不愿意讲自己事迹的人,另一类是戒备心很强的人。据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介绍,有一老人闲来无事,办了一张老年人报,自己既当编辑,又当记者。为了办好报纸,他经常深入老年人中采访,常有一波三折的情况。如有一次,他采访一位虽已退休但仍做了很多好事的劳模。但这位劳模不愿意接受采访,他一再对记者说,算了,别提它(做的好事)了。记者就采用激将法说,既然你没做好事,那有人说“你做的好事都是假的”就是真的了。一听这话,这位劳模急了,“没假没假”,于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郭倩:《激将法与自尊心》,《中华家教》2004年第8期,第24页。]。
对于那种戒备心很强的采访对象,记者要了解真实情况,打破采访对象的思想禁锢,也不妨采用“激将法”,用言语触动对方要害,“哪壶不开偏提哪壶”,对方会迫不及待地做出解释,而记者采访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著名法国记者法拉奇有一次采访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基辛格先让她坐了半小时“冷板凳”,见过面后又视若无人,背过身看电报、文件。法拉奇见此情景,就以基辛格最不愿谈的越南问题“激”他:“很多人认为您和尼克松接受那个协议是对河内的投降,对此您也不愿意谈论吗?”基辛格这时如果不反驳,就等于承认法拉奇的观点,于是不得不认真对待法拉奇的提问[徐向明:《记者采访被婉拒的成因及对策》,《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第62~65页。]。这一事例充分说明,记者要注意研究自己的采访对象,特别是那种可能会不与自己很好合作的对象,既要明确需要采访的内容,又得把握采访对象的“弱点”,必要时“施以小计”,以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范璟)
46.激惹效应(irritation effect)
在人际交往中,因有意或无意触到对方的隐私,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时,就可能引起对方强烈不满,从而影响了人际沟通的效果,即“激惹效应”。在传播过程中,为了避免产生激惹效应,需要传播者掌控好现场,调节好气氛,比如主持人的访谈,记者的提问等。
2004年6月,因追问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视主播导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突然发火,这是克林顿第一次因性丑闻当众生气。
当时,克林顿的新书《我的生活》开始发行,为了给这本个人自传做宣传,他除了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还专门参加了英国广播公司电视访谈节目的录制。在长达50分钟的时间里,克林顿回答了该节目著名主持人戴维·丁布尔比的不少提问。但是,当丁布尔比在克林顿与白宫女实习生莱温斯基当年的性丑闻上穷追不舍地问克林顿:“是不是真的很为此感到忏悔?”时,克林顿原本“阳光灿烂”的脸转眼间“阴云密布”,从他恼怒、气愤、不耐烦的表情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问题令他大为不悦。克林顿的发火大概持续了几分钟,节目气氛也因此变得冷淡和尴尬。幸亏丁布尔比赶紧“打圆场”,最终将访谈节目的气氛重新扭转过来。可是,节目中已经留下了克林顿的“恼怒一刻”。[张春燕:《“拉链门”让克林顿恼羞成怒》,《中国日报》2004年6月21日。]
类似的情形在记者提问时时有发生。在冯小刚导演的《夜宴》宣传会上,一位女记者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你先看张艺谋的《千里走单骑》,而不是陈凯歌的《无极》?”当时陈凯歌就坐在旁边。这句话一下子就激怒了冯小刚,面对众多媒体,冯导一把火没压住,暴了粗口[宗珊:《被追问〈无极〉冯小刚爆粗口》,《北京娱乐信报》2006年1月5日。]。且不说冯小刚骂人正确与否,单说这位女记者,当着当事人的面,问了一个这么不合时宜的问题,这就犯了冯导的忌讳。
可见,身为一个称职的记者或主持人,要深谙什么是被采访者不可触及的伤疤,怎样才能尽量不去激惹到嘉宾,防止产生“激惹效应”,在和谐的气氛中完成采访任务。(赵自然)
47.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
该效应属于听觉注意现象。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的现象。因常见于酒会上而得名,如在各种声音嘈杂的鸡尾酒会上,有音乐声、谈话声、脚步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当某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对周围的嘈杂声充耳不闻时,若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或者朝说话人望去,或者注意说话人下面说的话等。[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9页。]
鸡尾酒会效应的实质在于,无论外界的信息多么嘈杂,人们的注意力都会去选择与己相关的或者自己熟悉的信息。比如,有的电视广告,其内容和形式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很容易被浩瀚的广告海洋所淹没,但有的观众恰好非常需要这种产品,于是他会在众多的广告中将之捕捉。
该效应启发传播者,要想提高传播效果,就必须特别关注那些受众感兴趣的信息。不仅要根据百姓的需要设置媒介内容,还要根据百姓利益选择的热点、焦点问题,真正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该栏目主要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新闻,反映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其新闻强调贴近性、亲和力,追求内容的百姓视角,大量报道市民消费投诉、生活服务资讯,建立信息网络、充分发动群众提供新闻线索,听取观众对社会事件的意见。自2002年开播后一年多时间里,最高点收视率曾达到17.7%。
《南京零距离》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是因为这个栏目实现了新闻关注点的人本主义的回归,真正能够做到关注民生,服务公众,反映民意,报道民情。
根据鸡尾酒会效应,媒体只有多报道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才能牢牢吸引住受众的眼球。(杜丙辰)
48.记忆术效应(mnemonics effect)
采用特殊的方式进行识记,人为地改善识记效果的技巧和方法。主要用于识记较大数量的无意义联系的项目。识记者在一定知识的指导之下,有效地发现识记项目中的一些隐藏的联系,或者采用一定的规则人为地赋予识记项目一种特殊的联系,建立人为的联想结构,以提高记忆的效果。如地点法、字钩法。它们都巧妙地运用言语和表象对识记材料进行适宜的组织。由此产生的效应就是记忆术效应。[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52页。]
要想让受众购买某种产品,就需要首先让受众记住该产品的品牌。播放广告可以利用记忆术效应,让品牌和某些容易记忆的事物相联系。
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1.根据产品的功效命名,如奔驰(汽车)、飘柔(洗发水)、波音(飞机)、佳能(相机)、捷豹(汽车)、媚登峰(内衣)、美加净(香皂)、舒肤佳(香皂)、汰渍(洗衣粉)、护舒宝(卫生巾)、固特异(轮胎)、好味思(面包)、锐步(运动鞋)、快捷(相纸)等等。
2.以产品能带给消费者的精神享受来命名,如登喜路(服装)、金利来(服装)、贺喜(巧克力)、美的(家电)、百威(啤酒)、家乐氏(食品)、七喜(饮料)、富豪(汽车)、吉利(刀片)、万事达(信用卡)。
3.以姓氏人名作为品牌名,如广州陈李济药厂创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即公元1601年),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广东南海县的陈体全、李升佐两人联合创办的。名称取陈李两人姓氏,同时含“同舟共济”之意,以示永久合作。与陈李济同期创立的马应龙眼药,也是以其创始人马应龙的名字命名的。在国外,以姓氏人名作为品牌名的做法也非常盛行。例如福特(Ford)、百威(Budweiser)、飞利浦(Philips)、爱立信(Ericsson)、卡迪拉克(Cadillac)等,莫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