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300000024

第24章 构建“公共舆论空间”——试析和谐社会建设下传媒舆论引导实践创新(1)

曾英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平衡社会心理的过程。社会领域的任何变迁都会投射在社会心理上,并通过一定的舆论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和改变社会的进程。传媒作为公共传播工具,在集合社会舆论、监测舆论客体、引导舆论走向、平衡社会心理上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舆论引导而言,改善意见环境、影响舆论主体、转变舆论客体是三大基本途径,其中以舆论客体的转变最为关键。我国正处于严峻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的分化和重组带来许多深刻的社会问题,各种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使得具体舆论的客体愈加复杂多变。本文试图从“公共舆论空间”建构这一角度出发,探讨传媒如何发挥自身环境监测与社会协调功能,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提供一个新的观察与实践思路。

“公共舆论空间”理论溯源

一、关于“公共舆论”

近年来,“公共舆论”这一概念随着“公共领域”研究在我国的兴起开始频繁进入研究视野,并常与“公众舆论”相混用。在公共领域研究者看来,公众舆论亦为“公共舆论”,两者不分彼此,指的是“有判断能力的公众所从事的批判活动”[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108页。](如《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文版中亦出现对“公众舆论”与“公共舆论”的混用)。笔者倾向于将公众舆论与公共舆论予以分开[国内就李普曼的Public Opinion一书有过两个翻译版本,一是《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版;二是《公众舆论》,阎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6月版。翻译的不同导致用语的差异。这里,无论公众舆论还是舆论实际均指同一个对象。],因为从语言学角度考察,公众舆论中的“公众”指大多数人[见《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公众舆论即为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公共舆论概念中的“公共”更多的代表着“共同”、“为公共利益而发言”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因而笔者认为,这两个概念不宜混为一谈,以免引发理解歧义。公众舆论当指大多数人的意见,它不一定是理性、具有公共精神的;而公共舆论则指具有较多的理性特征,体现公共精神,表达公共利益的舆论,但它却不一定在人数上占有多数。[关于“舆论”向“公共舆论”的概念演变,具体可参见程世寿《公共舆论学》一书。笔者注。]本文提出的“公共舆论空间”的含义之一便是指传媒为公共舆论的形成所提供的空间。

舆论作为众人的意见,其运动过程具有内在的发展规律性,不受强力主宰和控制,只能顺势而为,因而在社会运作系统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其发展规律决定它的一切组成部分发展的规律。社会舆论是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一个要素,所以对这个总原则也不例外。它的形成和发展、职能和意义也是由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法〕奥舍罗夫(Oшеpob,M.C.),〔苏〕斯皮里多诺夫(Спиридohob,JI.H.):《社会舆论与法》,新华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4页。]作为一种“软控制”,舆论本身携带有巨大的威慑力量甚至摧毁性影响。“它虽然不具有硬控制的强制作用,但它能与社会的政治力量、法律力量配合,共同发挥调节社会、规范人们行动的作用。有时,舆论甚至可以发挥政治、法律等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具有特殊的精神力量和道义力量。”[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第92页。]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在其《传播与社会影响》[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30页。]一书中论及舆论时这样写道:“公共头脑有三个分支——传统、理性和舆论;在三者之中,舆论是最后形成的,但也是稍后最容易成长的,而且它的成长要以牺牲其他两个分支为代价。没有一个全民的制度能够抵挡舆论间歇性的进攻;没有任何人的任何判断不在它的威胁或要求面前战战兢兢、结结巴巴。”正由于舆论的这种强大威力,当舆论体现为代表理性、公正精神时,就能恰当为人们所用,发挥其强大的社会进步推动功能。公共舆论作为一种基本摆脱了私利、狭隘局限的舆论形态,正是通过其公开一致的力量监督、抑制社会生活与行为,其精神能量具有无法抵御的揭露力量和全民公审的强大威力,因此恰堪担当此任。一如塔尔德在该书中的推断:倘若舆论把自己限定在普及理性的范围内,以便让理性成为传统的一部分时,那就会万事如意。

“舆论的形成反作用于原来的客体,促使原客体变化。”[丁柏铨、王雄等:《新闻舆论引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15页。]公共舆论空间正是主要通过发挥公共舆论的威慑功能来推动舆论问题(客体)的变化,并通过这一变化改变舆论这一社会表层意识走向的。

二、公共舆论空间的理论溯源及其含义

笔者以为,公共舆论空间内含两重意义:首先它是指一个公共的舆论表达的空间,其次它还指旨在形成体现公共利益的公共舆论的空间。

公共舆论空间的理论资源主要来自于德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公共领域理论。该理论认为,公共领域所发挥的是民主调控公共权力的作用,强调公民在政治过程中的互动。公共领域需要提供能够保障参与者充分沟通的媒介。这一媒介作为有效沟通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中介,能够同时向需要沟通的双方发出有意义的充足信息,在保证理性思考与批评论辩成为可能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维权的公众和主张个人利益的私人受到选择上的强制。因此,最能有效地传播意见和信息的平台首先被民众选择为理想的公共领域。如18世纪欧洲的公共领域主要表现为沙龙、剧院、博物馆、咖啡馆等。而“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王雄:《新闻舆论研究》,新华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12页。]但哈贝马斯同时认为,媒介已经不再是供大众批判和理性论争的理想场所,“国家和私人开始对传媒进行控制,导致了公共领域的再封建化”。[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三联书店上海分店2001年9月版。]

1998年,哈贝马斯在访问中国时说:“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梁光严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向所有人开放、理性辩论、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在这一意义上,公共领域与笔者所引入的公共舆论空间具有重合性。“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但是依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公共领域是一个中性的区域,于其间关于公众利益的相关问题可以公开讨论,所有的讨论脱离了国家机器的干预,所有参与的公众基于一个平等原则基础之上”。[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2003年第6期。]由于要求媒体在国家权力范围之外,因此哈氏公共领域理论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政治与媒介语境。

事实上,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国家权力与资本市场是媒体的凭借与依托,大众媒体与权力整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媒体完全脱离国家权力或资本权力几乎是痴人说梦”。[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2003年第6期。]正如哈贝马斯自己所担忧的,“媒体与权力或金钱的联姻使之成为新的话语权威”。[张纯晖、李红伟:《现代传媒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界》,2003年第6期。]我国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传媒业发达的现代社会,作为信息和意见得以有效传播的平台,处于“国家权力范围之内”不仅不妨碍传媒在公共领域建构中承担重要责任,而且也只有在国家权力范围之内,才能避免被个别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完全丧失其“公共性”的命运。

简言之,笔者将要引入探讨的“公共舆论空间”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区别在于:大众传媒掌握在国家权力手中;这一空间既有批判功能也有沟通、解释功能。即,它(the space of public opinion)是指一个由对话组成的、向所有公民开放、以大众传媒为主要运作工具、对公共事物进行评议,旨在通过形成公共舆论从而监督权力部门运作及修正社会观念与行为的交流空间。在这一空间里,实现舆论的正向发展有两种情况:第一,通过批判性公共舆论的形成,促使某一具体舆论客体发生转化,从而使具体舆论得到转变,实现传媒对具体舆论的引导(在建构过程中可能会随着议论所提供的有益意见主动被吸收、采纳而较快实现舆论朝正向发展,也可能舆论问题一直没有进展,这时通过逐渐形成的强大的批判性公共舆论,迫使舆论客体改变,使舆论转化为正向形式);第二,在信息的充分公开和人们的意见交流中改善意见环境,提升舆论主体的认识和思考,促成舆论的正向发展。

如前所述,公共舆论空间内含两重意义:公共舆论表达的空间与旨在形成公共舆论的空间。公共舆论表达空间即为大众意见充分交流的空间。这里笔者需对“舆论”定义进行修正:它不是指已经具有某种一致性或大多数人持有的意见,而是对大众意见的整体描述。当未对“舆论”进一步给予修饰和限定如“公众舆论”、“新闻舆论”时,它仅仅指舆论的初始状态,即大众意见开始公开表达的阶段。因此,公共的舆论表达空间就是共有的大众意见的表达空间,而非已经形成某种一致性或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表达空间,是无数个体意见,而非某类集中意见的表达。它强调个体不被整体轻易吞噬,强调单个意见在集体意见中的地位与价值。在媒介所构建的这个公共舆论空间上发表的不是某一类人观点的提炼(提炼往往意味着省略、过滤和改造),而是公民个体通过媒介直接发言。

近现代中国公共言论空间的探索

一、传媒与精英话语的“公共空间”

近现代中国曾经围绕报纸、学会、学堂一度出现过短暂的公共言论活跃时期,其中1896年8月9日于上海创刊的《时务报》作为戊戌时期改良派的机关报和维新运动的重镇,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最为耀眼的士大夫知识分子议论风生之地。学者许纪霖在其《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在传统政治地图中找不到位置的上海在1843年开埠以后,借助租界带来的特殊地位和八方汇集的欧风美雨,到19世纪末,短短半个世纪之间,就成为京城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城市。西方人带来的新型事业,洋务运动所形成的商业氛围,使得上海在建构公共领域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19世纪末,上海就拥有了全国多项之最:数量最多的中外报刊,发行量最大的中文报纸《申报》、《新闻报》,历史最悠久的西书出版机构广学会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全国数量最多、办学最成功的新型学校广方言馆、格致书院等。还有邮政、电报、电话、现代印刷技术、公共图书馆、戏院、电影院、公共园林等,在全国也处于遥遥领先的水平。这一切,为新型士大夫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别的地区无法比拟的优越环境。

同类推荐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精典教育:教育漫话

    本书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体育,洛克认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家长不要对孩子们娇生惯养,而应该主动引导让孩子们锻炼出强健的体魄第二部分论述德育,洛克认为,在人的各种品行中,德行应占第一位,洛克指出,德育的基本原则是以理智克制欲望第三部分论述智育,洛克认为,“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他主张在读、写、算之外,还要学习天文、地理、历史、法律、几何等,也要学点儿工农业、园艺的知识和技艺。
  •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

    《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以写作的基础知识为主线,以其艺术性、技巧性为点,实例佐证为辅,选例准确,讲明要领。
热门推荐
  • 武极剑尊

    武极剑尊

    一个大学生,从现代穿越到异界。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穿越代表什么?天命之子?穿越后又发生什么异变?附身一个废材少爷,此次一步步的崛起,一柄剑攀向武至极致成就一片天地的主宰。
  • 错惹极道女

    错惹极道女

    这个世界,不是只是男人的天下了。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不论是在商场,情场,还是工作……女人照样可以顶起一片天。而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的女流,比起只会遵守三从四德远古之人要活的更是精彩百倍。当然,偶尔也会累一点……所以,夜吧……专门排遣现代都市女郎寂寞的极夜场所便油然而生。不过别误会,男人们的夜总会那是用来花天酒地的。而夜吧,全然只为女士开放。清一色工作人员全是美男。可聊天,可带出场。可陪着客人娱乐……当然,前提是不卖身。不过,若是两厢情愿那就另当别论。夜吧之内,“五翼”为顶梁台柱。翼然,翼声,翼云,翼承,翼霖。五个男人,五种不同的类型,让若干女人疯狂,迷醉。
  • 冽月夕影之星皇重生

    冽月夕影之星皇重生

    她,夜凌星,作为堂堂第一杀手居然穿越了?还是被自家的逗逼喵以极其逗逼的方式害得穿越,却还宠如旧。
  • 晴川记 (原名:红颜风尘记)

    晴川记 (原名:红颜风尘记)

    本书背景:现代都市现代社会的拼搏闯荡关键词:晴川桃林魔才叛逆复仇人文道德中心思想:传统文化观念与社会各类人物言行举止的意识纠结。上季排名是第20位,现已参加下季大赛,请喜欢这部小说的读者们推荐收藏和投票。移动手机发送短信:5153208到10666110200也可为本书投票,同时您将获赠50个红袖币。短信收费:0.2元/次因作者本人要对本部小说进行调整,不再传稿,何时继续上传,请等待作者本人通知。
  • 古星

    古星

    少年宇宙太空探险却发生意外,不死而得奇遇,未来究竟如何…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旋风少女之重回的爱恋

    旋风少女之重回的爱恋

    重回的爱恋,百草和,若白的爱恋又该何去何从?
  • 专宠一身,总裁爱妻成瘾

    专宠一身,总裁爱妻成瘾

    豪门情变系列之六——沈卿卿VS霍靖琛世人都知道,那个美的让人侧目的沈卿卿是所有男人的心头宝。她是A市的焦点,她的衣着是A市流行的风向标,她的未婚夫温文尔雅相貌出众,她的一切,似乎都完美的让人嫉妒不来。但一周年的纪念日上,未婚夫突然在媒体前单方面宣布解除婚约,甚至当场宣布身侧那名素面朝天的女孩已经怀孕。她在众人面前脸色平静,笑容完美,甚至大度的恭喜他们白首偕老。可是没人知道,那天晚上,她穿着漂亮的晚礼服从城东一直走到城西,眼泪未曾停过一刻。*未婚夫单方解除婚约的第十天,沈卿卿忽然挽着霍靖琛出现在媒体前。霍靖琛——霍家长子,传说中富可敌国,水深的吓人的豪门贵胄之家的未来继承人。镁光灯闪烁的嘈杂中,他的唇贴在她的耳畔含笑轻喃:“我霍靖琛从不做赔本的买卖,沈小姐既然占了我霍某人这般天大的便宜,拿什么来回报我……”他话音未落,身畔女人浅浅一笑,眼波流转,踮脚吻在他唇上,吐气如兰:“我这个人都赔给你了——难道还不够?”*她是A市的传奇,从平民女儿到A市的头号名媛,以一己白身嫁入权势赫赫的财阀霍家,不知让多少女人羡慕嫉妒恨。一场豪华到极限的婚礼震惊全球,而更让人艳羡的却是,霍靖琛对她毫不掩饰的宠。“只要卿卿喜欢,只要我霍靖琛做得到。”一句话,要她跌入温柔乡再不会醒。也许会丢掉这条命,她却仍是执意为他怀了孩子。但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腹内孩子成为其他女人产子的挡箭牌,她方才幡然醒悟,原来繁华三千,不过是梦靥依稀,原来枕边温存,不过是穿肠剧毒。他有多宠她,那最后刺向她的刀锋就有多么的冷酷。原来,饶是她风华绝代,一顾倾城,却到底,依旧抹不去他心头的那一道白月光。*传说霍靖琛对外承认的妻子只有一人,传说霍靖琛因为没有子嗣即将丢掉继承人的位子,传说霍靖琛酒醉之时曾经含混的重复念着一个名字,而传说里那个名字,却是早已消弭在时光里的那一朵姝色丽花——沈卿卿。*有女卿城,君可愿一顾再顾,靖守岁月,与子情琛?
  • 快穿之只此一世

    快穿之只此一世

    人生嘛,总有那么多遗憾的事,让人执念未消。顾惜嘛,就是那么个消除的人,以消除执念为生。什么炮灰青梅,悲情公主,倒霉龙女,什么后宫男主,玄幻修仙,娱乐大咖,还不是通通拈手而来!那个谁?怎么看你这么面熟,唉唉唉,怎么每个世界都有你!对于这样不要脸的反派大boss,顾惜表示——大神求包养啊!!!【ps:总的来说就是小白成神记,前两个试练任务是过渡,第三个开始雄起,主角1vs1,甜蜜追妻,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