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200000057

第57章 中国维基网站发展原因之初探(1)

索慧君

一、背景介绍

当前有关维基的介绍性文章较多,相关学术性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集中在维基在知识共享、企业管理、新闻传播、教育模式领域的应用和意义,少数关注维基在虚拟社群、传播方式上的特点,而鲜有研究探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

事实上,维基在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同时,它自身也面临着一系列生存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维基理念的引入和最初使用要归功于2001年创建的中文维基百科(其服务器在境外),但中国国内维基网站的兴起始于2003年网络天书的诞生,2004~2005年,一些国内元老级的维基网站(如维库、天下维客、互动维客)开始出现,从2005年下半年到2006年,专业化、特色化的维基网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中文维基百科遭遇禁封后,用户活跃程度锐减;而国内一些元老级的维基网站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后,也开始面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问题;新兴的专业化维基网站在赢得喝彩声的同时,也面临很多发展瓶颈。维基在中国如同雨后春笋涌现,然而多数维基网站也犹如昙花一现,天下维基站长曾表示过,“在中国出现的维基不下几万个,但多数如实验品,最后真正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目前不超过几十个。”

从个体层面和整个社会层面来看,维基在知识积累和分享、信息获取和管理等众多领域有极大的价值;然而,和其巨大的社会价值相比,当前维基在中国的影响力却是远远低于人们预期的: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维基,但是真正了解维基、使用维基的依然是小众阶级,在中国庞大的网民中,维基使用者或许还算不上是冰山一角。

鉴于此,本文将对维基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一次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为今后进一步了解维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参考性依据,试图对下面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维基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到底是何原因造成了维基在中国的发展缓慢?

二、研究对象

维基(WIKI)是一个动态变化的事物,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严格的定义。其中一种广为接受的看法是:“维基既指内容也指实现该内容的工具。维基是一个提供‘共同创造(collaborative)’环境的网络工具,它遵循‘客观’、‘自由’、‘开放’、‘协作’等理念,允许成员针对其中的主题或条目进行创作、修改、扩展或深入的探讨,从而使得更为客观的内容不断呈现出来,进而帮助在某一个社区内的人们共享知识或信息,由于维基采用完全自由共享、无壁垒交互和去中心化的全员参与模式,使得传播的结构更加扁平化,从而令信息和知识的传递更加迅速、直接、高效。”[张喜来:《对国内wiki发展的多元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5页。]

由于维基在中国仍处于初始阶段,多数人对维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往往错误地将维基等同于维基百科。事实上,维基的范畴远远超出维基百科,维基不仅可以用于百科,还可以用于组织项目管理、个人知识管理,百科只不过是维基的具体应用之一。

本研究以中国的维基网站为研究对象,是指中国境内诞生的维基网站,既包括百科类维基(如网络天书、维库),也包括专业类维基(如天下维客),中文维基百科作为重要的参考系,会常常出现在本次研究中。

三、文献综述

传播学者罗杰斯把创新(innovation)定义为:“一种被个人或其他单位视为新颖的观点、实践或事物。”[〔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他对创新特征做了以下分类:相对优越性(relative advantage)、情感满足(emotional gratifications)、文化和价值的相符性(compatibility)、相对不利性(relative disadvantage)。[金兼斌:《博客:—个人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在谈到创新扩散的时间周期时,罗杰斯在新事物发展的S曲线理论中指出,几乎大部分新思想、新事物的创新扩散过程都是呈S形曲线:开头人很少,扩散的进程很慢,当人数增加到居民的10%~25%时会突然加快,曲线呈迅速上升趋势,而在接近于最大饱和点时再次慢下来。[杨庆晶、龙华:《Blog与创新扩散》,《新闻前哨》2006年第1期。]

互联网使用环境对互联网的使用行为有着重要影响。正如Ajzen&Fishbein(1980)所指出的,决定人们行为意向的各种信念(beliefs)是因行为的具体对象和环境而有所不同的。就创新采纳决策而言,创新本身的特点以及创新采纳的社会环境,可能对人们在采纳决策中采纳哪些“行为信念”和“规范信念”产生深刻的影响。互联网使用环境中,媒介政策法规、社会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环境都会对网络使用行为产生影响。[金兼斌:《我国城市家庭的上网意向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在中国互联网扩散的研究中,Timothy.J.Rogers引入了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指出文化因素对互联网扩散的影响。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表明,不同国家文化在特定指标上有所不同(Hofstede,1991)。其中五项突出的文化指标包括: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IDV),男权主义(Masculinity,MAS),长远目标(Long-Term Orientation,LTO),权力位阶(Power Distance Index,PDI),以及避免未知指数(Uncertainty Avoidance Index,UAI)。这项研究的重要之处在于,通过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各项指数的比较,可以推测这些文化指标对中国互联网以及IPTV扩散的影响(Timothy.J.Rogers,2006)。[〔美〕Timothy.J.Rogers:《从文化、教育和能源角度对中国互联网采用及扩散的研究》,普度大学学期论文,2006年。]中美两国在其中四项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个人主义、长远目标、权力位阶以及避免未知指数。在有关博客发展面临挑战的研究中,网络研究学者金兼斌指出,社会文化在博客创新扩散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博客之能否成为未来普通民众一种理想的个人网络出版方式,最大的挑战,也许将不是来自技术,而是来自于其所认同的固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金兼斌:《博客:—个人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金兼斌还指出,对于博客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文化价值的培养,以及政策法规的调整和检讨,并指出这在中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从社会层面上看,博客想要真正成为社会公民的一种情感、意见和生活的记录和表达方式,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培养,以及一系列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和价值评估体系(如博客与新闻媒介的共生关系)的重新调整和检讨。前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博客兴起的社会层面的精神基础,而后者则可以称之为社会层面的物质基础。这种博客交流流行的社会层面的精神和物质基础的培养,在中国,可能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而我们对博客这种看似简单的互联网应用功能的真正潜力及其可能的深远影响的认识,也有待时日。”[金兼斌:《博客:—个人出版的理想、现实与未来》,《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在谈到国内维基网站远远滞后于国际发展水平时,中国维基的革新者和早期采用者提到了网民素质、维基内容不足、技术应用不成熟等因素。网络天书的创始人和站长叶群峰指出,用户规模过小制约了维基在中国的发展,“国内其他主要维基站点的参与者大多由技术爱好者组成,崇尚开放源代码,也就是一批所谓的互联网精英在尝试维基,还远远没有达到Blog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而中文维基百科奠基人之一的时昭认为,跨语言交流的能力以及维基入门时的技术门槛,都是阻碍国内维客群体壮大的因素。[陈琼:《维基的中国理想》,《互联网周刊》,2005年12月12日。]天下维客的创始人和站长韩玉文表示,内容不足是国内维基网站发展的瓶颈,“国内的维基站点在内容方面有两大瓶颈,一是很多维基站点中的内容太过一般化,没有阅读价值。二是虽然维基百科是第一个获得大家认可的成功维基范例,其模式宽泛而松散,但这样的‘柴草堆模式’很难复制”。[陈琼:《维基的中国理想》,《互联网周刊》,2005年12月12日。]此外,叶群峰认为,国内维基技术应用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国内维基发展缓慢的原因。[陈琼:《维基的中国理想》,《互联网周刊》,2005年12月12日。]

四、研究假设

维基允许所有人(登录或匿名)添加、改变或删除内容。它提倡的是一种草根精神,但事实上,在中国现阶段,维基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民间精英文化”。此外,维基对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维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到底是什么阻碍了大众参与到维基中?维基在中国如何能改变“精英参与”的现状,将其“人人可以参与”的理念变为现实,正是本次研究所关心的议题。

本次研究假设如下:

维基在中国发展的主要受制因素可以从个体采纳、社会扩散两个角度来衡量:

个体采纳层面:中国广大网民使用维基较少,主要受到技术(接触维基的技术能力)、文化(参与阅读和书写词条的知识水平)、意愿(乐于和他人分享智力成果的态度)三个要素的制约。

社会扩散层面:维基之所以在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最大的阻力来自政治监管的制约。

五、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集中探讨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出于研究需要,笔者主要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并以焦点小组为辅助。

2007年初,笔者对14位维基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这14位访谈对象包括中国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官员、维基网站的管理者、网络研究领域的学者,以及维基使用者。其中,维基网站管理者包括四类人群:国内影响力较大的三家维基网站创始人及站长、中文维基百科奠基人、国内维基网站创建者、维基网站管理员。维基使用者又包括三类人群:资深维基百科人、活跃维基使用者、一般维基使用者。焦点小组的对象包括两类人群:一是维基一般使用者,二是未曾接触过维基但听说过维基的潜在使用者,目的是通过两类人群的对比,观察不同用户对于维基的不同认识与态度。

由于立场不同,各位访谈者对维基网站在中国的运作机制、发展缓慢的原因,有着不同的视角,带来了多元化的声音,为开拓本次研究的思路,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

本次深度访谈采用半框架结构,设立宽泛的问题,如“您认为是哪些因素造成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根据受访者要求和研究的伦理道德标准,本文中出现的访谈对象一律隐去真实姓名。

六、研究发现

当被问及“是何原因造成维基在国内和国外发展两重天的情况时”,不同访谈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通过汇总各方意见,笔者发现,维基在中国发展缓慢的原因远远超出笔者在访谈之初的假设:维基在中国发展滞缓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政治监管是其中的一项影响因素,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文化传统中“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利他主义”的不足、“分享”意愿与“共同协作”的微弱、中国网民整体素质的不高、以浏览为主的网络使用习惯、娱乐至上的网络文化、急躁功利的社会环境、对著作保护权的淡漠、对创新缺乏认可和激励的机制、开源理念和运动处于初始阶段,以上种种因素共同导致了维基网站在中国发展的缓慢。

Geert Hofstede的文化模型对文化因素的影响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避免未知指标可以解释“宽容、共识、妥协”理念的缺乏;权力位阶指标可以解释中国网民整体素质的低下;个人主义指标可以解释“分享”意愿与“共同协作”的微弱。

1.政治监管:并不是维基在中国发展最大的阻力

政治监管在中国似乎是一个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不愿提及的话题。在访谈中,很多受访者对这个话题也持有很谨慎的态度。人们对政治监控这种讳莫如深的态度似乎在暗示政治监管力量的强大与无所不在。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是来自政治监管吗?政治监管到底有多大影响?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谈了政府部门相关官员、维基网站管理者、网络研究学者、维基用户、维基的潜在用户(没有使用过维基,但是听说过、对维基有一定了解的网民),倾听不同立场者的声音,力图从不同角度看待政治监控对维基发展的影响。当被问及“您认为政治监控是维基在中国发展的最大阻力吗”,不同身份的访谈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同类推荐
  •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

    《中国生死智慧》主要探讨人类的生死问题,将立足于中华民族生死哲学之血脉的基础上,从分析生命与死亡之本真出发,顺次探讨生命本真、生死观念、生死态度、生命困顿和生命教育等问题,试图从合理性的角度提出一些看法,让人们在较为轻松的阅读中从容地思考生与死这样严肃的问题,获得某种生死智慧的启迪,以最大的包容度和开放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以因应我们每个人终究会遭遇的生死大事,获得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
  •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反腐败研究(第七集)

    本书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研究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反腐败工作的特点,分别从法律、经济、制度、文化、体制、政策等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讨论反腐败的工作策略和措施。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当务之急:2014—2017年中国的最大风险

    未来三年,将是推动改革的关键时期,本书紧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热点,对房地产调控、医疗改革、行政改革、自贸区建设、人才危机、世界能源格局、国际贸易规则等问题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观点独到,语言犀利。作者或援引、或驳斥了吴敬琏、郎咸平、林毅夫、迟福林等多位名家学者的观点论断,分析了中国将在未来三年遇到的难题和风险,讨论了中国面临的改革和转型困境。
  •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奥克肖特的公民联合体理论研究

    公民联合体理论是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1901—1990)政治思想的内核,经验及其模式是公民联合体理论的哲学基础。不同模式在经验中具有特定的前提和界限,它们是不可混淆的。个人总是追求经验的统一性,只是在不同时刻统一的具体程度不同而已。政治哲学与现实始终保持距离才能丰富思想源泉,规避利益驱使与诱惑。哲学追求从整体上理解经验,而政治活动的目标是改变短暂的条件。如果政治哲学仅限于思考政治问题,就会沦为政治的奴隶。
热门推荐
  • 从宠物到祸水:妖颜惑君

    从宠物到祸水:妖颜惑君

    她,刚穿越成富家千金,却遭受变身为妖的境遇。他,翩翩公子,遭遇家破人亡之变故,为求报仇不计任何代价,甚至包括送她入虎口。他,当今天子,遭遇丧后之痛,独宠于它,竟是借物思人。误食异果,她由花季少女变幻成妖物,从此她踏上寻找还原之路。据闻冷无尘是有名的怪医,专治怪病,却从无人能活着被他治好,但她还是决定去寻找。怪只怪,她太过可爱,太过异常,沦为宠物。他虽待她好,但她不甘只是宠物一只,想尽办法逃出去寻访冷无尘。不知是不是上天的捉弄,她千辛万苦寻找的人竟然一直就在她的身边。怪医的治疗规则,她是否也将遵守?
  • 乖妻要夺权

    乖妻要夺权

    沈君圣是她的老板,是她的男人,是她的全部,是她一生的贵人,同时,也是她最致命的伤害。他给了她温暖的家,给了她花不完的钱,也给了她最纠缠的宠爱。可,却偏偏又是他,将她伤得最体无完肤,伤痕累累,甚至到了苟延残喘的地步。痛彻心扉的少女,带着对他的恨意以及泪水,慢慢后退,消失于无尽夜色中。再次归来的妖女,已经变成绝望凶狠的眼神,笑意更寒冷如冰,她一步步将他逼死,将曾经施加在她身上的伤痛全部还给他。她羞辱他的尊严,把他变成玩宠。曾经,他是魔鬼,现在,她才是真正的魔鬼!
  • 若此生亦如初见

    若此生亦如初见

    那年,他用一张机票了断了他和她之间所有的关系,而她接受不了他离开的事实出了车祸。。。。五年后,她回来了,他也回来了,他的回归犹如晴天霹雳,而她对他仍恋恋不忘。。。她的眼眸中充满了当年对他的爱慕之情,而面对他的冷眸却无人能懂!他告诉她可以让她再做他司子韫的女友,只不过,这一次是期限的!而她,甘愿做他的期限女友,只因心里还爱着他。在期限结束之际,他转眼将要和另一个女人订婚,只留下她独自在原地里哭泣。。我回来了,你是否还会在原地等候!!!
  • 魔王腻宠:鬼才先小姐

    魔王腻宠:鬼才先小姐

    她是墨家大小姐墨雪姬,一招穿越……【好我墨家由我撑起】。他是君临国家的七王爷君临天下在七岁之时变身傻子。【你丫的给我起来】【娘子惹了火就想走,嗯-(-延长音)】
  • 游戏式人生

    游戏式人生

    如果把整个世界变成一场游戏,而唯一的玩家只有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天降奇缘:太子殿下别高冷

    天降奇缘:太子殿下别高冷

    “太子殿下,你那么多貌美如花的侍婢,为什么要缠着我不放啊!”某女已抓狂!某高冷太子:“因为近日本宫口味清淡。”某女……“你敢再跑去招惹国师,信不信本宫给国师乱安个罪名斩了。”“太子殿下,你吃醋的样子一点都不高冷了哦”某女笑的正开怀,奈何突然黑影覆盖。“是吗?本宫不仅能高冷,也能热情似火。”某女无力反驳…男主女主身心干净1V1
  • 背向世界

    背向世界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谁来决定的,我们总是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些什么,也许,这是一种乐趣,也许这不过是那未知的一部剧,不管是悲,不管是喜,不管是你,不管是我,只是一个角色,跳出这份制约,是不是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 傻丫头撞上冰山校草

    傻丫头撞上冰山校草

    他,平日里冷漠得像一座冰山,直到遇到她,他才改变。“她回来了,我也该走了”花雪柒忍着心撕裂而带来的痛冷羽晨惊慌的看着花雪柒,他不相信她会这么狠心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