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200000053

第53章 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1)

贺建平、赵晓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以网络游戏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繁荣,使得人们的目光投向了网络这一新的生存空间。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的第一页中曾提出“不同的传媒以不同方式被指控负有五种责任”,其中就有一项为“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梅尔文·德弗勒、埃雷夫特·E.丹尼斯:《大众传播理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第1页。]那么,作为人际互动性、情节开放性以及刺激性强的网络游戏是否也像德弗勒所说的那样,能提高青少年的犯罪率呢?

南方网讯:弓宪民等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在半年内,作案60多起,其中盗窃汽车9辆、强(轮)奸妇女6名、抢劫作案40多起。出人意料的是,该团伙10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其中,“一号人物”弓宪民沉溺于“CS”紧张、刺激、血腥的虚拟的世界里。该团伙成员整日沉溺在网络游戏世界里,日子久了,便开始模仿游戏里的人物,踏上了疯狂作案的道路。[记者来信:警惕暴力游戏“培养”网虫劫匪,南方网,2003年8月8日。]

2006年1~5月底,瀍河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7案74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3岁以下)17案43人,占受理案件数的46%,占受理人数的58%。在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为筹措上网资金而实施抢劫、盗窃犯罪的有12案30人,占受理青少年案件数的70%。[郭延伟、王俊彬:《浅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中国经济文化网洛阳版,2006年6月21日。]

上海警方在一些涉及青少年的案件中发现,网络游戏引发青少年犯罪居高不下,80%以上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网络暴力游戏成为他们违法犯罪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上海警方在青少年案件中发现八成犯罪与暴力游戏有关,青岛新闻网,2004年10月17日。]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网络游戏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安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中探讨网络暴力游戏的研究很少,以往关于网络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人口统计学、医药学、心理学、传播学等角度来分析网络暴力游戏与玩家攻击性行为的关系,这为进一步研究网络暴力游戏提供了基础。如Sorensen调查发现,网络游戏群体具有层级性,且各群体之间经常发生言语或身体冲突。Griffiths、Davies和Chappell调查了网络游戏玩家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比较了青少年和成人在玩网络游戏方面的差异。[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及德国亚琛大学的克劳斯·迈西亚克从医学方面研究了游戏和人的行为关系。[研究指出,大脑对待暴力视频游戏与现实无差异,太原新闻网。]20世纪60年代格伯纳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并且发现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于现实社会的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他的研究从传播学角度给我们提供了重要思路。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建立在实证基础之上的、冷静的科学研究很少,而网络暴力游戏对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又迫切需要这种研究。陈美芬、陈舜蓬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他们通过实验考察了网络暴力游戏对内隐攻击性的影响;[陈美芬、陈舜蓬:《攻击性网络游戏对个体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而郑宏明、孙延军通过分析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影响的测量方法和实证研究结果,得出这种影响的心理机制和特点。[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国内外研究发现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认知有影响,但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是否有影响以及其影响如何产生等问题尚有深入研究的空间和必要。

本文第一部分通过抽样调查,探究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性;第二部分是以已有的“玩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新闻报道”为样本,分析青少年因玩网络暴力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第三部分以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第四部分分析青少年迷恋网络暴力游戏的原因;第五部分为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的全过程。

相关理论:

本研究以传播学的“教养理论”、社会学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原型批判”为理论支撑,以玩网络游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青少年因玩网络游戏导致的犯罪的类型、特点以及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乔治·格伯纳是教养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通过对美国社会的暴力和犯罪问题的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内容对青少年犯罪具有“诱发效果”但无必然联系。而且,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226页。]而麦克劳德的“扩展的教养假说”和“新闻折射假说”可以说是对教养理论的发展和修正。他们对电视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进路,也从另一方面揭示了网络暴力、色情游戏对青少年影响的机制。

以阿尔伯特·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是一种被动地受影响的过程。相反,人的学习具有主动观察与模仿性。他认为,许多犯罪的行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在环境中观察后模仿的。[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郭占基等译,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在网络暴力游戏中,游戏者的暴力行为不断受到奖励,青少年因看到榜样行为而受到的强化,或唤起情绪反应,并可能对以后实行类似行为时起着向导作用——复制从榜样情景中所观察到的行为。

“原型批判”是一种文艺批评的方法,它的代表人物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是一种通过遗传而留传下来的先天倾向,是一切心理反应所具有的普遍一致的先验形式,它使个体以其原本祖先面临的类似情境所表现的方式去行动。[冯川:《荣格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115页。]从本质上说,原型是一种稳定的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方式、认识角度和认知结果。网络暴力游戏中沉淀着诸如“英雄”、“灾难”、“死亡”等诸多人类的原始意象,它们使青少年沉溺其中。但对这些原始意象的曲向解读,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当青少年在现实中遇到类似情景时,可能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假设与研究方法:

根据相关理论及媒体报道文本拟定如下假设:

〔假设1〕网络暴力游戏对年龄低的人影响更大。

〔假设2〕玩网络暴力游戏影响青少年对现实的认知。

〔假设2.1〕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暴力赞成程度也越高;

〔假设2.2〕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越认同游戏中对暴力、犯罪的鉴定。

〔假设3〕网络暴力游戏会对青少年犯罪行为起示范作用。

〔假设3.1〕长期玩网络暴力游戏会使青少年产生愤怒、报复、进攻的情绪;

〔假设3.2〕暴力行为在网络游戏中获得越多的奖励,现实世界就越倾向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假设3.2〕长期接触暴力游戏的青少年会采取网络暴力游戏的游戏规则处理现实问题。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在读的中学生进行调查,来检测玩网络暴力游戏是否是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因素,以及用以证明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2.文本分析法,对青少年因网络暴力游戏而导致犯罪的新闻报道的典型案例进行定性分析。

3.个案分析法,以平舆特大杀人案的新闻报道为文本,分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影响。

二、网络暴力游戏与青少年犯罪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1.网络暴力游戏的定义

暴力:20世纪60年代,格伯纳及同事在对电视暴力进行系统研究时,将暴力定义为“公然宣称以武力征服自我或以其他强迫性行为改变人们对伤害、杀戮所带来的看法”。[Gerbner,G.,“Living with Television:The Violence Profile”,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72,p.32。]

本文将“网络暴力游戏”作为操作性概念定义为:网络暴力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脑游戏;是多个游戏者参与其中的互动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并带有描绘游戏人物试图对其他游戏人物造成伤害的电子游戏。从暴力程度来说,网络暴力游戏可以分为:(1)用言语攻击(攻击性为“低”),(2)不运用武器的身体攻击(攻击性为“中”),(3)运用武器进行身体攻击(攻击性为“次高”),(4)不运用武器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高”),(5)运用武器的团体性攻击(攻击性为“最高”)。本文主要研究后三种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前,网络暴力游戏可分为付费和不付费两种;还可分为角色扮演类如《反恐精英(CS)》、《征途》、《奇迹》、《千年》等,策略类或战略类如《魔兽世界》系列、《帝国时代Online》系列等。其中《反恐精英》、《魔兽争霸》和《奇迹》是青少年最喜爱的网络暴力游戏。这些网络暴力游戏都表现了射击或者武打等,充满了暴力、破坏、攻击性的内容。

所谓青少年,是犯罪学研究中的概念,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蒋小燕:《试分析新时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及其防范措施》,《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按照我国刑法规定,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少年,只对8种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负刑事责任。本文的青少年犯罪仅指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而引发的犯罪。

2.数据与发现

笔者对三所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65%的学生玩网络暴力游戏,其中初中阶段经常玩和每天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占57%;高中阶段经常玩和每天玩网络暴力游戏的占35%。男性玩网络暴力游戏占59.7%,女性玩网络暴力游戏的为19.2%。可见,玩网络暴力游戏的青少年集中分布于男性群体和初中生群体。研究还发现,玩家的年龄越小,玩网络暴力游戏的时间越长。

调查还显示,与学校和家庭的关系越融洽,暴力赞成度就越低;普通家庭玩网络游戏的学生(34%)明显少于特殊家庭(单亲或离异家庭)(59%)的学生。有兄弟姐妹的学生比其他学生少接触网络游戏。

有3年以上网龄的学生中,35%赞成用暴力手段解决现实问题;有1~3年网龄的学生中,只有19%的赞成。由此可推断,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其暴力赞成程度越高。调查还发现,玩暴力游戏的青少年在对游戏中暴力角色行为评价时,有1~3年网龄的学生认为是犯罪行为的比例最高,而3年以上网龄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选择作为榜样模仿或以相同方式处理类似问题。这说明玩网络暴力游戏时间越长,青少年越认同网络暴力游戏对暴力、犯罪的鉴定(如在网络游戏中,使用暴力手段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不会造成犯罪)。

长时间玩游戏后,会回忆起游戏,计划玩新的游戏的学生占43%,会产生难以区分现实和网络世界的幻觉的占16%,而24%的学生感觉焦虑、情绪化、报复、攻击或是易怒。同时还发现,青少年在玩暴力游戏中获得奖励后最可能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55%的初中生认为现实中的问题可以用游戏中的规则解决,而只有32%的高中生会采用游戏中的规则去解决实际问题。当和朋友产生矛盾或受到欺负时,模仿游戏中的处理方式的初中学生也明显高于高中学生。可以说,网络暴力游戏中暴力内容已影响到青少年处理现实问题的方式而且对年龄低的学生影响更大。

每月玩网络暴力游戏的费用为100元以上的青少年占55.8%。当问及无钱上网的解决方式时,有55%的学生选择向父母要或向同学借,16%选择不玩了,有29%的学生表示会采取暴力手段。网络暴力游戏的玩家,在玩暴力游戏后,已引发犯罪的冲动。

就接触网络暴力游戏而言,有53%的学生是通过朋友介绍,媒体(包括网络论坛、海报、电视)介绍的占15%,网吧推介的占23%。可以推断,网络暴力游戏传播媒体和已参与游戏的玩家是主要传播者。且后一种传播者作用更大,范围更广,影响更深刻。

同类推荐
  •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中国舆情报告(2013-2014)

    本书综合权威机构、专家、媒体的前沿观察和深度解析,并及时提供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用老百姓关注的视角全方位解读当下热点问题。全书分为时代大舆情、改革大舆情、网络大舆情、社会大舆情、政务舆情年度大回顾五个部分。
  •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要靠人民去发展。《人民史观论》是从历史篇及现实篇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 历史大搏杀

    历史大搏杀

    这是一本诠释中国帝王集团政权博弈的大作。作者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两千年的帝制发展,揭示了隐潜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潜规则,即围绕着帝王,外戚、太监、士人官僚集团以及其他势力为了争权或合纵或连横,乃至兵戎相见的残酷血腥。作者这样说过:“研究中国帝王史,上要看政权操控者即不同的统治集团,下要看基层组织,同时更要看到历史大势的变迁,这才是研究历史的初衷,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读过《历史大搏杀》,你会惊奇地说:“原来故事中还有故事!历史可以见证未来!”黑格尔认为,中国文明是静止的,停滞的,是没有历史的。
  • 柏林墙

    柏林墙

    本书作者提供了柏林这座城市简要的发展历史,描述了冷战在柏林的表现,从东西方的对垒、前东西德的成立、柏林墙建造的前因后果,围绕柏林墙发生的种种事件,一直到冷战结束和柏林墙的倒塌,包括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的关于“我是一个柏林人”的著名演讲等。
  • 中美人权之争

    中美人权之争

    本书以研究中美人权斗争的历史轨迹为先导,论述了中美人权斗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中美人权斗争的实质、斗争的根源等。
热门推荐
  •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学弟我还在等你哦

    摸摸大我是黎姬欧尼呀。原文是在我是学霸这个app上更新的。现在在书城里也开始更新了。不过这里可能更新的要比较慢,毕竟很少会上电脑。想看的可以到学霸app里关注黎姬欧尼这个号来看。然后谢谢各位的支持啦~
  • 会计学

    会计学

    本教材共10章,主要讲述了会计学基本理论、账户与借贷记账法、会计循环以及会计核算形式,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方法。
  • 异能少年之此生最爱

    异能少年之此生最爱

    一个拥有俊美容颜的异能少年,但一生却不能爱上任何人;一个呆萌看似柔弱的人类少女,内心却无比坚强;自幼与身患疾病的母亲生活,家境简陋,每天除了上学,还要拼命打工赚钱养活自己和母亲。当一个呆萌善良的人类少女遇到几乎没有情感的异能少年时,会邂逅一场怎样的浪漫爱情;还是会成为彼此生命的一个过客呢。。。敬请期待
  • 未来点将台

    未来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 养成未来星

    养成未来星

    浑浑噩噩度过五年的李毅,在一次加班之后,意外的回到了过去,假如时间重来,他才发现自己能做的事情是如此的少。在哀叹自己碌碌无为的五年时光,一个名为未来之星的外星系统,带给了他希望。2010年以后,一代天骄横空出世。“文学大师?集团老板?灵魂歌手?金牌编剧?李毅先生这些到底哪一个才是你的本职呢?”某某电视台记者“都不是,这些都是我的副职!”李毅摆了摆手说道。“那你的本职是什么呢?”李毅捂着头想半天,这才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只是一个学生。”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被外星科技调教的故事,这是一个未来之星成长的道路。
  • 凶灵宝藏

    凶灵宝藏

    凶灵行孽,是谁的狂妄;秉剑除魔,是谁的衷肠;破灵寻宝,是谁的贪念;拭泪阖目,是谁的心伤。是谁的刀剑绽放寒意,是谁的法力挥洒飞扬,是谁的咆哮祭奠忠正,是谁的眼泪播撒情殇。是人是魔,是正是恶,都来这混沌的俗世中喧闹一场!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王俊凯之我哭了你知道吗

    王俊凯之我哭了你知道吗

    王俊凯,我们还能重新开始吗?……“铃铛,你回来吧,我想你了”王俊凯
  • 禁忌契约

    禁忌契约

    2050年异族入侵,世界末日降临,全球人口锐减,各国人类放下斗争变得空前团结,借鉴上古先人的修炼方法,创造出了契约系统,签订契约得到超乎想像的力量,历时三年的不断完善,最终成为对抗异族的主要力量。但是天上不会白掉馅儿饼,在获得力量的同时也会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的故事也将在这里展开开……
  • 穿越之麻辣江湖行

    穿越之麻辣江湖行

    乘上穿越末班车来到古代,人家不是当上皇妃就是当上公主,咱滴命咋这么差劲捏?过气王爷的下堂妾都捞不着当,还得被贬到酒楼里当烧火丫头!靠!TNND!为什么俺没帅哥泡还经常被人打得满脸开花,没银子赚还经常被人卖了换银子花?从今儿起,本姑娘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咱苦练太极八卦连环掌、亢龙有悔打狗棒,且看咱如何咸鱼翻身、屌丝逆袭,在江湖上扬名立万,顺带拐带几个帅哥花差花差!正太小弟、温暖大叔、阳光帅哥,一个都不能少!
  •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我的青春我做主(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