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200000027

第27章 2006年中外国际传播研究界的关注议题一瞥(1)

2006年中外国际传播研究界的关注议题一瞥——以若干中外有关学术刊物为例

张咏华、秦晴

在当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因特网的迅速崛起把世界性交往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环境空前开放,不同民族文化的国家之间日益频繁的传播活动,以其日益凸现的重要性,吸引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试图透过若干有关学术刊物的窗户,通过对其内容的梳理,考察2006年中外国际传播研究界的关注议题,并分析其异同。限于时间和论文的长度等原因,本文选定的考察对象极为有限——国外的两种刊物和国内的一种刊物。学术研讨会是观察学术动态的另一窗户,本应对之也进行考察。而2006年,就笔者所知,在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界所召开的学术会议中,10月在北京召开的,由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美国杜克大学和东方卫视共同主办的“全球新闻传播研讨会”和8月在北京召开的、由外文局主办的“跨文化传播论坛”就是聚焦于跨国界、跨文化传播的一系列话题的研讨会,它们显示出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者对于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和对外传播效果的高度关注。但由于对在国外召开的同类会议的资料的可获得性方面的困难,难以展开中外比较,笔者因而只得放弃梳理有关学术会议论文的计划。有限的选择必然带来大量放弃。因而,本文的局限性和疏漏在所难免,只是一种对窥见2006年中外国际传播研究界的关注议题一瞥的有限尝试。

考察对象的选择

如前所述,限于时间和论文长度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仅选择了三家中外有关学术刊物作为考察对象来透视2006年中外国际传播研究界的关注议题。这三家学术刊物分别为:我国的《国际新闻界》和国外出版的英文刊物《全球传媒与传播》(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简称GMC)及《国际传播公报》(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简称ICG)。

以此三种刊物为考察对象,虽然与期刊名中均有“国际”或“世界”字样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出于对其内容的考虑。我国的《国际新闻界》长期重视“透视环球传媒”,具有研究外国传播的传统并突出“国际的”内涵,虽然现已将研究领域拓展至“大传播”,成为“新闻传播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但依然明显具有重视研究外国传播、重视透视环球传媒的特色。因此,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该刊物较之其他刊物更能反映出中国学术界在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关注议题。而根据张咏华2006年的论文《试析2005年中国大陆的国际传播研究》中对《国际新闻界》、《现代传播》、《新闻大学》、《新闻记者》、《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战线》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七家中国内地新闻传播学术刊物2006年各期内容的梳理,其中《国际新闻界》中有关国际传播的内容所占比例最大。这也可以看做是《国际新闻界》在国际传播研究方面较有代表性的佐证。国外的《全球传媒与传播》由著名跨国出版公司Sage出版社出版,每年三期,分别在4月、8月和12月出版。其网页上宣称,该刊物的创办,旨在为“表述不断变动着的全球传媒和传播环境中的发展极重要的有关论争”提供一个“主要论坛”;为交换该领域的思想和多种视角提供一个“平台”;它讨论“新鲜的和引起争论的研究议题”,意在“促进该领域内跨国和跨学科的学术对话”。[参见《全球传媒与传播》网站上的有关介绍,http://gmc.sagepub.com.]其四位编辑来自英、美和加拿大的高校。该刊物“提供有关国际传媒和文化进程的来自全球的研究资料”。其“特色栏目包括:访谈录、对传媒最新发展的考察阐述、对传媒政策文献的解读和来自各国的数据”。《国际传播公报》(双月刊)也是由Sage出版社出版的,其主编为荷兰著名国际传播学者哈梅林克(Cees J.Hamelink);由29人组成的编辑顾问委员会来自18个国家:法国、西班牙、加拿大、美国、巴西、立陶宛、英国、芬兰、日本、波兰、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秘鲁、以色列、南非和匈牙利。根据该刊网站上的介绍,该刊物刊载“来自国际上传播学界的覆盖范畴广泛的学术性文章”。[参见《国际传播公告》网站上的有关介绍,http://gaz.sagepub.com。]

要透过这三家刊物2006年的内容考察国际传播研究的关注议题,首先就得从中确认出国际传播研究的文章,这就涉及对该领域的界定的了解和对其主要范畴的判断。关于国际传播,不少中外学者,其中包括美国学者罗伯特·福特纳(Robert Fortner)、约翰·梅里尔(John Merrill)、英国学者达雅·屠苏(Daya K.Thussu)、芬兰学者诺登施特伦(K.Nordenstreng)、日本学者鹤木真、我国学者关世杰等,都对其定义有所阐述,虽然并未得出学界普遍认同的界定,却共同认可这种传播的关键属性——“穿越国界”。我国学者关世杰将各种界定归纳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并概括说“广义的国际传播包括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狭义的国际传播仅指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本文基本上限于从狭义上来理解国际传播。

笔者通过对美国的国际传播学协会的网站网页和国际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简称ISA)下设的国际传播研究分会的网页的考察发现,二者都既纳入国际研究的视野又纳入了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就国内来说,一些有关论著也倾向于将这两种研究视野同时纳入国际传播研究领域。参照这些情况,并鉴于国际传播研究和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天然重叠,本文在从2006年上述三种学术刊物中梳理国际传播研究内容中,也纳入了这两种视野。另有一点要说明的是,除了包括研究路径为比较研究的文章外,本文在对这三种学术刊物的梳理中将探讨外国的媒体传播的文章也包括进国际传播研究内容中,因为后者往往体现一种国际化视野的关注。

对选定的中外新闻传播学刊物(2006年)内容进行梳理的发现

对所选定的三家中外新闻传播学刊物(2006年)内容的梳理发现,《国际新闻界》2006年一共发表了198篇文章和消息(“百草园”栏目下的短消息未计算在内),其中属于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的文章有54篇,所占比例为27.27%。《国际传播公报》和《全球传媒与传播》上发表的文章基本都与该领域有关,文章数量共计47篇。

就这些研究国际传播的文章所关注的议题而言,《国际新闻界》(2006年)刊载的研究国际传播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如下7个主题/范畴:大众传播教育/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新闻报道/传媒制品研究,国际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研究的国际学术交流,全球化视野下的传媒(文化/产业)/传媒史,传媒政策与跨文化/跨国传播策略和技巧。

同类推荐
  •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转型期执政党的整合功能

    “政治前沿新知识文库”以“资政”为视角,聚焦于“国家治理”中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与政党权威、文化、政治与网络、国际问题与国际战略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将各学科研究的前沿知识与“国家治理”实践中的重要政治、政策问题结合起来,以中高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为读者对象,致力于更新其执政理念,提升其执政能力,努力打造一项影响深远的出版工程。
  •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纪录片《中苏外交档案解密》在上海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苏关系对中国当代历史的影响非常重要,本书的出版,迎合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被多家媒体关注。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章百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沈志华等专家也为此书写了推荐。”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形式研究

    本书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理论,说明这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理论原则。同时,本书也论述了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重视和贯彻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在实践形式上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统一战线仍然是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法宝所在。
  • 源于实践的思考

    源于实践的思考

    本书收集的是作者近年来承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宁夏大学等单位的研究课题和一些自选课题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有的还获得了不同层次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书中具体收录了:《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浅谈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实现途径》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提前进化之旅

    提前进化之旅

    在一次全球性的瘟疫爆发过后,世界上的人口数量骤减,人类社会的格局再次重组,不在以国家为单位,实现了全球统一模式,科技已将人类从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人类的欲望也发生着变化
  •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庶民百姓的故事

    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 开拓视野。
  • 克鲁索孤岛学院

    克鲁索孤岛学院

    酷暑下迎来的却是一场无趣的考试,冥冥中注定那‘无趣’的一天会成为死亡的舞台,“我们无处可逃,却无法停下脚步,在末世的人间地狱徘徊”他们的目标是什么?死去的亡魂,最终的栖息之所又是哪里?
  • 复仇公主的完美恋

    复仇公主的完美恋

    十年前,她,她,她都遇到了相同的事情,父亲搞外遇,小三被领进门,妈妈被杀……她们发誓一定会复仇,如今她们回来了……
  •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智慧

    本书运用古代案例解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宝库中的经典,并称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双璧”。《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全书脉络清晰、结构严谨。不仅是一部不朽的军事着作,而且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作品,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 黄道十二宫再临

    黄道十二宫再临

    震动美国的黄道十二宫杀手之谜沉积数十年后的中国某个城市又一次出现了黄道十二宫这个名字的恶性杀人事件。和美国的案件一样,嚣张的罪犯公然调戏这中国警察。也模仿者美国黄道十二宫的手法打电话给警局,写信给新闻媒体。一时间整个城市人心惶惶。黄道十二宫更是在电话中和信件中写到要集齐十二个被害人亡者的灵魂,在天国永远做自己的奴隶。警方布置着天罗地网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这个“魔鬼”。而黄道十二宫还是一如既往的布置着自己的杀人事件。三张密码信,被杀害的无辜群众数量增多,整个城市陷入恐慌。公安干警们要如何面对,是成为有一个迷案,还是将“恶魔”绳之于法。
  • 传说:弑神

    传说:弑神

    传说在远古大陆,神占据了这个世界,西灵金陆被五大元素之金木水火土之王,占据,东圣神陆被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占据,南殇绝陆被四大自然之力风雨雷光占据,北寒级地充满未知,极度恐怖。弑神者的出现让大陆重现生机、自由。
  • 异世之小白逆袭

    异世之小白逆袭

    如果你害怕温暖,那我就为你冰冷自己;如果你害怕触碰,那我就为你保持距离;如果你害怕杀人,那我就为你沾满鲜血;如果你害怕异能,那我就为你回归本真;如果你害怕自由,那我只能把你困在我的怀里……
  • 一箭指天涯

    一箭指天涯

    一支寒箭指天涯,两心相随定真情。一个21世纪的三无人员,机缘巧合穿越至东晋时期,成为谢安的侄子,一心要干一番大事,却屡屡受挫。离家远行只因两世为人,一事无成想要出去闯出一片天。历经艰险不断的失败之后,他看到了那一刻她柔媚哀怨的眼神,决心此生只要做一件事-让她快乐。但强权在凌驾于他们之上,他只能重新拾起他的雄心壮志,带领东晋大军击溃前秦100万大军。可是,这一刻,他才明白,原来真爱不在那里,而在自己身边,她一直陪伴自己的身边......
  • 艺海无涯

    艺海无涯

    1.小说定位:国内第一部剖析艺考的长篇网络文学小说。2.语言特色: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特色相结合。语言幽默,讽刺意味十足。3.情节特点:情节以小见大,处处发人深省。4.故事内容:以一普通艺考生为视角,讲述了在应试教育下,在家庭矛盾中,在亲情,友情中挣扎且成长的故事。5.小说目标:挑战韩寒反应试教育小说《三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