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20

第20章 论民国初期道德问题之争论(1)

张卫波、王瑞

民国初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新旧思想更替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不仅国家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而且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大大不同于以往。道德观念的变化便是其中的一部分。民国初期道德观念变化的重要表现,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此时不再认为圣人之言和传统的伦理纲常是天经地义的道德规范,相反他们认为传统道德会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以道德建设为切入点,当时的思想界主要围绕着道德与民主、道德与法律、新道德与旧道德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

一、道德与民主之辩

关于道德与民主之间的关系,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比较早地进行过专门论述。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他认为,民主、君主、专制三种政体的特点分别是“共和国需要品德;君主国需要荣誉;而专制政体则需要恐怖。”其中道德对民主政治的存亡至关重要,即所谓“维持或支撑君主政体或是专制政体并不需要很多的道义。前者有法律的力量,后者有经常举着君主的手臂,可以去管理或支持一切。但是在一个平民政治的国家,便需要另一种动力,那就是品德。”当公民都具有良好的品德时,民主政治便能够正常运作,“当品德消失的时候,野心便进入那些能够接受野心的人们的心里,而贪婪则进入一切人们的心里。”此时,人们目无法纪,争权夺利,“共和国就成了巧取豪夺的对象”。可以看得出,在孟德斯鸠的思想中,国民道德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国初期,中国社会也面临着如何在民主政治环境下建设国民道德的问题。由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因而当思想界在探讨国民道德建设问题时,孟德斯鸠的道德论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在华美国人丁义华就是以孟德斯鸠的理论来论证国民道德的地位的,他说:“法儒孟德斯鸠曰:国民道德,为共和之基础,至哉言乎!吾得更续一言曰,共和无他,惟有道德者能之,诸公果欲缔造坚固之共和国,道德心切不可不有也!”严复在提醒国会议员要有“士君子之风”时,也曾指出:“法儒孟德斯鸠作为《法意》一书,奋其己意,区古今时代为三世:曰民主之精神以道德,宪政之精神以荣宠(此宠字与俗义异),而专制之士君子,乃至熙熙攘攘,莫不有士君子之行焉。”康有为更以孟德斯鸠思想为依据,强调道德的重要作用,说:“何谓崇奖道德也,孟德斯鸠谓专制之国尚威力,立宪国尚名誉,共和国尚道德。”显而易见,民初许多人把孟德斯鸠关于道德与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论述,看成了他们重建道德主张的重要思想基础。

为了使更多人关注道德问题,当时一些人还对孟德斯鸠的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其中有些人认为,道德是共和政治的精神和灵魂,指出:“共和国以道德为精神”,也有些人把道德和共和政体看作民主政治的两个方面,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声称“道德者,诚共和之元素,而民权之灵魂也。”“共和国之与道德,犹车之有轮,舟之有舵。车无轮则跬步莫行,舟无舵则乱流而溺,国无道德,终将沦胥而亡也。”更有些人甚至提倡以道德为标准来确定一个人的国民资格,说:“欲为共和国之国民,必先具共和国民之道德心,其不足以言道德者,皆不具共和国民之资格者也。”总之,他们认为,共和政治离不开道德,只有以道德为本去建设共和国,民主精神才能得到真正体现,即所谓“盖共和者,道德问题也,人人能自由,人人皆平等,刑法务从宽简,阶级悉予化除,全恃各人自守其范围,以受治于人人应守之共和法律之下,而后共和乃有真精神,共和民国之基础,于是乎立。”在他们看来,没有道德的共和政治比君主政治更危险,指出“共和国民,无道德心,其俶扰之情,乱亡之祸,固较君主专制君主立宪之末流,为更烈也。”孟德斯鸠的理论在民国初期被广泛引用和发挥,表明当时的思想界已经开始从较深层面探讨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民国初期,在法制还不十分完备的情况下,中国人果真能以孟德斯鸠的理论为依据,致力于国民道德建设,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未必不是件好事。但是,如果继续分析时人关于国民道德的理解,则会发现,他们心目中的国民道德,与孟德斯鸠所说“公民品德”存在很大偏差,甚至是背道而驰。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是这样解释“公民品德”的内涵的,他说,公民品德“就是热爱法律与祖国。这种爱要求人们不断地把公共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它是一切私人的品德的根源。”在共和国里,品德“就是爱共和国。……在民主政治之下,爱共和国就是爱民主政治;爱民主政治就是爱平等。”很明显,孟德斯鸠所提倡的公民品德实际上就是公民的法制观念和热爱平等自由的民主精神。然而,在当时许多人看来,公民品德,或国民道德,根源于礼教或孔教,认为“西儒孟德斯鸠有言,共和国家以道德为元素,道德之原,盖即寓于礼者也。”“共和国以道德为精神,而中国之道德,原本孔教。”他们中有的人甚至将三纲五常视为道德的根本、共和的保障,指出“今时欲人实行八德,敦重五伦,必先整顿三纲,以为道德根本,然后纲举目张,一唱百和,同游于熙熙皥皡之天,人道昌明之世,乃谓之真共和,乃谓之真自由,乃谓之大平等。”

考察民初思想界关于国民道德内涵的理解,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关注道德与共和政治的关系,也只是在形式上与孟德斯鸠的观点相似,在本质上两者截然不同:孟德斯鸠强调道德的重要作用,目的是为了让公民具备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并养成遵纪守法的法制观念;而思想比较保守的人过多地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主要是在为提倡尊孔和恢复旧道德寻找理论根源。不可忽视的是,思想界对孟德斯鸠道德论的普遍曲解,在当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负面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舆论视听,使传统道德的落后性更加模糊难辨。毋庸讳言,民国初期,许多人之所以支持尊孔,或者要求恢复旧道德,就是因为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这种片面理论的误导。如《大公报》当时刊登的一些文章就在字里行间反映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认为“礼也者,道德之极,而不可须臾离者也。”“道德为救亡之本也,道德维何?不外乎三水胡氏所谓平理、近情、顺道、公量八字而已”,等等。

关于国民道德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提倡新文化的知识分子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认为道德对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指出“无论人类进化至何程度,但有二人以上之交际,当然发生道德问题。愚固深信道德为人类之最高精神作用,维持群益之最大利器,顺进化之潮流,革故更新之则可,根本取消之则不可也。”在他们看来,民主政治和国民道德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一方面,民主思想的宣传和共和政治的推行有利于国民道德发展,“共和思想流入以来,民德尤为大进。黄花岗七十二士,同日为国就义,扶老助弱,举止从容。至今思之,令人垂泪!中国前史,有此美谈乎?”另一方面,民主政治正常运作又需要良好的国民道德作保障,即“立宪国民之仪度,当以自由、博爱、平等为持身接物之信条。”鉴于民主政治和国民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要求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以维护民主政治的正常运作,认为要避免国会辩论过程中的打闹混乱现象,“惟在上流阶级,以身作则,而急急以立宪国民之修养相劝勉。立宪国民之修养维何?即依吾儒忠恕之道,西哲自由、博爱、平等之理,以自重而重人之人格,各人均以此惕慎自恃,以克己之精神,养守法循礼之习惯,而成立宪国绅士之风度,于是出而为国服务,自能和衷共济、一心一德而为正当之主持,绝不致演出议场挥拳、白宫斗口之象也。”

不过,和主张保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相比,新文化知识分子并不认为国民道德就是中国的传统道德,相反,他们相信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国民道德主要是指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内容的新道德。针对思想界普遍存在的曲解孟德斯鸠道德理论的倾向,新文化知识分子正本清源,据理反驳,认为孟德斯鸠所强调的道德不是平时所说的伦理道德,而是指政治道德。如高一涵就说:“孟氏(孟德斯鸠)已承认道德与法律及元首,是分开的了。他虽说过共和政府以道德为原理,然他所谓‘道德’,乃是政治的道德(political virtue),即是爱国与爱平等是也,绝不是那关于伦理的道德与宗教的道德(notmoralor Christianvirtue)。”蔡元培也指出,所谓公民道德,就是“法兰西革命也,所标揭者,曰自由、平等、亲爱。道德之要旨,尽于是矣。”新文化知识分子对公民道德的解释忠实于孟德斯鸠的原意,有利于知识界更准确地把握道德和共和国之间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把当时的道德问题争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类推荐
  • 开心小辞典

    开心小辞典

    本书是从知识性、趣味性出发,内容包括国际纵横、历史溯源、地理考究、地域仿真、经济法律、邮政、历史集锦等内容。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幼学琼林)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空谷足音:扬州八怪书法

    为利于广大读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华文化之美的无穷魅力,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特别聘请了相关专家学者编撰了《文化之美》这套书。这套书包括自然景观、考古发现、艺术精品、珍贵器物、历史遗存、民风习俗和文化艺术等内容,可谓是洋洋大观,精彩纷呈。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热门推荐
  • 向着阳光去爱你

    向着阳光去爱你

    【耽美】高一七班的宫野向阳作为全班最怂的男生在开学的第一周成功的被体育老师铃木健一郎盯上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你背弃了最爱你的人去幻想着本不该有的未来
  • 超能纪元

    超能纪元

    一名从荒野成长的少年,机缘巧合被第三纪元的外星生命附体,超越地球原始生命,凝结基因符文,走出一条独一无二的超能进化线路……
  • 临界双生

    临界双生

    相传上帝赐予了恶魔一族最美的容颜,可却只给了她们一次说“我爱你”的机会,一旦选定了人,就终其一生。可是,如果我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错误的人,说了错误的话“我要怎么办?”“为什么!你从来不肯说一句我爱你!”“对不起。”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我的青春纪念册

    我的青春纪念册

    “知道吗,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相信我的朋友和家人,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晓菲离我越来越远”在曾经的青春校园中,你是否欣喜过拥有知己,又是否后悔错过几个过路人。三个女生,为你们讲述他们的纠葛,有眼泪还有欢笑
  • 摆脱不了的罪恶

    摆脱不了的罪恶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学校、社会都教会了我们怎么犯罪,怎么做一个完美的罪犯,只不过是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而已。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孰是孰非,所有的评判所有的犯罪以及所有职业所从事的一切,是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被你带在身上,属于你自己的,命格……~~~~~~刚从警校毕业的唐韵在一次杀人案中认识了以神探著称的陆逸尘,两人逐渐从一开始的不和到后来的相见恨晚中越走越近,却不知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这究竟是人为的犯案,还是如同市民所说,是恶魔的惩罚?这一切,到底该从何说起……
  • 十方星空

    十方星空

    天地之始!东来紫气!耀眼星空!血染衣襟!在诸强争霸的武道中,少年披荆斩棘,踏破星空,触摸混沌!一切的一切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还是有幕后操纵的主谋?这所有的一切都将颠覆甚至超出人们的认知.
  • exo沙漏

    exo沙漏

    光是一种眷恋,也是一种毒药本以为简单的重生,却布满了危机不知我赶到的时候,你可还在
  • 嚣张公子爷

    嚣张公子爷

    “本书无简介,内容为神作!”“这就是嚣张公子爷!”
  • 妖月天狼

    妖月天狼

    我是一只狼,一只孤独的狼,来自遥远的妖神大陆。我悲伤!因为我亲眼目睹我的亲人、朋友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之中,我无力!只能负伤逃走,来到这人类的世界[荒古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