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补充对空间的想象
音响效果可以补充人们对于空间的了解。众所周知,人们认识空间主要是靠视觉,因为视觉能够相当精确地辨别出一定范围内空间景物的体积、形态、层次与纵深。其实听觉也有这样的识辨能力,那就是根据音波中的音调、音强与音色的不同进行识别。同时,声源辐射后激发形成的混响时间,与空间的大小有关,当距离不同时,声源的频谱特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声音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空间感和距离感。人们通过耳朵感觉到的不同刺激,判断出物体的空间体积与远近距离。“每一个声音都具有它独特的空间色彩。同一个声音在小房间里、在地窖里、在空空的大厅里、在街上、在森林里或在海面上听起来都不一样。”[5]同样,从远处或近处发出来的声音给听者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声音,当它实际发生在某一地点时,必然便具有某种空间物质,如果我们想利用声音来再现环境,就必须注意这一非常重要的特质”[6]。声音既然有这样的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描写或揭示空间环境的大或小、深或浅、空旷或狭窄等。
在剧本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有这样的提示性语言“有距离感”、“有较强的距离感”等,这就是作者为演播广播剧时提出的空间的感觉要求。导演和演员在演播时也就有意识地创造空间的环境,使广播剧更加立体化。因此,我们在编写剧本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使用什么样的音响效果,同时也要考虑在使用特定音响效果时所能造成的空间质感。这样可以有助于听众的想象,创造更为真实的效果。
五、转换、连接场景
话剧利用大幕的起落、暗转等手段转换场景;电影利用画面的蒙太奇组合使场景连接;广播剧是由声音构成场面,在转换、连接场景时,是由语言、音响效果、音乐三种手段巧妙地运用来完成的。这说明音响效果有转换和连接场景的作用。因为音响效果对环境的描写比音乐更具体,场景特征表现得也最为明显,运用音响效果连接、转换场景也更为合适。广播剧中运用音响效果转场,更像电影中的“叠化”方式,自然、流畅,不露痕迹。因此,有的广播剧工作者将这种运用音响效果转场称为“声音蒙太奇”。运用蒙太奇技巧转换、连接场景,可以达到凝练、简洁、鲜明、生动的效果,比起一般的对话交代更容易唤起听众的想象。
第二节 音响效果的种类及在广播剧中的运用
许多研究声音学的专家把声音划分为许多种类。电影故事片的声音一般分为语言、音响效果、音乐三种。英国电影理论家雷蒙·斯波梯斯伍德认为:声音可以分为两种主要部段,这就是写实的与非写实的。所谓写实的声音,指的是能在画面上见到其声源的或声源虽不在画面上出现,但可使人相信它在现实中存在的声音。非写实的声音,如背景音乐就不是这样,在画面上既没有声源出现,而且也不可能使人相信现实中存在这个声音。物理学上又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类。总之,众说纷纭,这些对于广播剧来说,意义不大。英国广播剧作家兰斯·锡维金把广播剧的音响效果分为“完全不同性质”的六种:(1)现实的、写实的音响效果;(2)现实的唤起情景想象的效果;(3)象征性的唤起情绪的效果;(4)习惯性效果;(5)印象性效果;(6)作为效果的音乐。[7]
兰斯·锡维金的这种分类显得比较重复和繁琐,而且把音响效果的类别、作用和使用等问题都纠合在一起也不便于理解。笔者认为,为了有利于理解、记忆和使用,可以将戏剧艺术中的音响效果大体分为三大类:(1)现实性的;(2)动作性的;(3)模拟性的。
一、音响效果的种类
(一)现实性的音响效果
1.自然界中的各种音响效果,如风声、雨声、雷声、海浪声、江河流水声、瀑布声等,一切自然界无生命的物质发出的声响,以及有生命的鸟类、兽类、草虫类发出的各种叫声。
2.交通运输方面的音响效果,指各种不同种类的陆上车辆、水中航行的各种运输船舶、空中飞行的各种飞机发出的声响等。
3.工矿企业方面的音响效果,指各种类型的机械、机床的声音等。
4.农业方面的音响效果,指各种农业机械、兴修水利、耕地造田等劳动场面的声音等。
5.军事方面的音响效果,指各种武器射击或爆炸声,陆海空各军、兵种作战声,军号声音等。
6.体育方面的音响效果,如指各种球类、体育项目的比赛实况,观众的各种反应等。
7.时事政治活动方面的音响效果,如敲锣打鼓放鞭炮、游行集会呼口号、送往迎来的欢呼声、各种场面的鼓掌声等。
8.文化教育方面的音响效果,如学生上下课铃声、课间活动玩耍声、幼儿园小朋友嬉闹声等。
以上这些音响效果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音响效果在剧中一般是起到描写环境、烘托气氛的作用,能造成戏的立体感、真实感。
(二)动作性的音响效果
戏剧是行为艺术,剧中人物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动作。虽然广播剧是看不见的听觉艺术,但要从听的过程中体现出人物的动作,除了语言的动作性之外,还要以人物动作时的音响效果来烘托人物的表演。这类音响效果往往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由人物动作直接发出的,如格斗、厮杀、走路、跑步、开门、关门、吸烟、喝水、打电话,等等。凡是剧中人物根据剧情要求,需要出现动作性的音响效果都归在这一类里。
(三)模拟性的音响效果
由于广播剧的题材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神话、科幻等内容的出现,也给音响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类作品离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往往采用模拟性的音响效果。例如:广播剧《珊瑚岛上的死光》中的激光发射器发出的音响,就是用一种特殊的电子音乐来模拟的。因为激光发射器究竟会发出什么样的音响,谁也不知道,有没有声音大家也不清楚,因此用一段电子音乐来模拟激光发射器的声响,给作品增添了一定的神秘色彩。科学幻想广播剧本身就是一种假定性的文学作品,所以,使用假定性的音响可以立得住,而且也增加了科幻作品的神秘色彩。
模拟性的音响效果不仅在表现神话、科幻等题材的剧目中经常被运用,在一些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广播剧中,对于某些特殊的音响效果,也往往采用模拟的手段。比如:震耳欲聋的地震声音,山洪暴发的轰鸣声响,烈火熊熊的燃烧声,沙漠中的狂风大作声响等,这些音响效果虽然也是现实中存在的,但是由于录制的困难也只好用模拟声响来代替。
二、音响效果的作用
在广播剧中无论是使用自然界发出的音响,还是剧中人物动作性的音响,都必须要求准确,要选择最富有特征的声音。准确是指剧中音响一定要符合剧情的情势。比如“雨声”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究竟剧中的情势是要求暴雨呢,还是大雨呢?这在剧中要写得准确,不可随意写个效果的名称就行了。作为导演也要依据作者的创作意图,比如:有的广播剧作者写的解说词是“一列内燃机车驶出上海站”,如果在使用音响效果时用的却是蒸汽机车的声音,这就不合适了。左漠野说:“声音的表现力是很强的,研究和运用声音是一门学问。英国是广播剧的摇篮。我们前年参观英国BBC电台的时候,电台的一个管理音响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研究和运用音响的情况。BBC有一万多件音响资料和道具,还设有用电子仪器制作各种音响的部门。他说,他们有一次播了一个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故事的广播剧,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制造的大炮的音响,被听众听了出来,受到听众的批评。搞广播剧要很好地研究声音,巧妙地运用声音,用声音构成场景,用声音塑造人物,用声音感染听众,使他们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声音听出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从而产生共鸣。”[8]因此说,在使用音响效果时一定要选择准确的声音,要考虑它的真实性。
英国广播剧理论家罗伯特·麦克雷什在其论著《广播剧——若干原则》中说:“通过追求真实性和准确性,认真注意细节的准确真实,监制人可以省掉许多回复爱显示自己知识的听众所来投诉的时间。有些人可能恰恰知道,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使用的一种枪弹,发射时的声音非常特别。当然还有人知道,澳大利亚飞行医疗服务队使用的某些飞机,是三台引擎而不是两台。而谁又听到过英格兰布谷鸟在二月份啼叫?!监制人要么不要把音响搞得太详细明确,要么就必须准确无误。”[9]
另外,音响效果的语汇要明确、清楚、易懂,易于引发听觉的联想,克服广播剧一听而过的局限性,使听众产生共鸣。山东台制作的广播剧《内当家》中选用的牲畜的喷鼻声、哞哞的叫声、马车铃铛的叮当声以及凿石头声、舀水声、滑车上下滑动声,等等,这些声音形象由于人们常常听到就比较熟悉。相反,英国广播剧《复仇》中有些音响效果就不明确、不易懂,这样不仅不能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还会破坏艺术的效果。在运用音响效果时,要根据广播剧的情势的发展,造成各种不同的意境,给听众以联想的余地;要抓住特定情境下的典型声音,将音响效果融入戏剧的冲突中去,让它和人物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
自然主义的音响,虽然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但是当它们不是与剧中的主题、场面、情节有机联系起来时,不但不能起到“渲染”的作用,反而会扰乱和破坏听众的注意力,这样使用音响效果就失败了。
总之,使用音响效果一定要让它在有限的时间里高度发挥它的艺术职能,完成它本身的艺术使命。
广播剧是听觉艺术、声音艺术。听觉形象可以唤起视觉形象,声音可以引起听者的想象和推理。声音也可以不依靠其他辅助力量,直接打动听众的心,这种生活经验是人人都有的。所以,从事广播剧创作的作者,在坐下来构思剧本的时候,就应该把在生活中观察时所获得的声音因素尽量融入剧本中去,使各种因素有机地配合起来,共同推进剧情的发展。
广播剧作者在创作剧本的时候,写好音响效果的要求是很重要的,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他所描述的生活是否熟悉,构思是否成熟。音响效果配制的具体意见和要求,虽然话剧剧本上也有,但广播剧另有它的特色。我们以广播剧《乡音》中的描述为例:
〔音响效果:远处传来一声公鸡报晓,它的同类们此起彼应。近处,忙碌觅食的各种小鸟发出各种频率的啼鸣,像有着许多声部的优美悦耳的混声合唱。少顷,林间小路上轻轻飘来石榴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脚步声(渐近),歌声也渐渐清晰起来。几只山雀在石榴姑娘的头顶上叫个不停。〕
……
〔音响效果:石榴奔跑声……推开竹篱笆门,院中的鸡群惊吓地扑打着翅膀,“咯咯”、“嘎嘎”地叫着,石榴推开屋门,扑到桌上恸哭起来……一只小猫咪蹿上桌子围着石榴亲热地“咪咪”叫着……石榴哭声渐弱、抽泣声。〕
从这些音响效果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表现动作方面广播剧比起话剧有更大的空间。
音响效果的写作之所以反复强调,一则是过去的剧作者对它常常是忽视的,使得导演和制作音响效果的艺术工作者缺少依据;二则广播剧剧本现在出版的机会较多,出版文字性的读物就应该用文字的语言来表现内容,音响效果写得富有文学性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天地,它比起那种简单化的描述有更大的艺术价值。
思考题:
1.为什么说音响效果是广播剧艺术表现手段之一?
2.音响效果在广播剧中可分为几大部类?
3.在广播剧中应如何使用音响效果?
注释:
[1]引自《电影文化》1980年第12期,第74页。
[2]陈犀禾:《电影的画面与声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80页。
[3]《广播剧选》,广播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4]〔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11页。
[5]〔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26页。
[6]〔匈〕贝拉·巴拉兹著,何力译:《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26页。
[7]蔡子民编译:《广播剧的特点和方法》。
[8]《广播剧选集》,广播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8页。
[9]上海台俞非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