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100000008

第8章 网络媒体的发展(7)

第五节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目前关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的冲击与影响及媒体的未来发展的研究中,存在不少错误的观点,笔者认为有必要予以厘清。

一、典型的错误观点

1.纸质媒体便于携带吗

有人认为,传统的纸质媒体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便于携带、直观性强、阅读方便。果真如此吗?这种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纸的信息存储的密度大大低于新媒体,新媒体体积小、容量大、存储密度极高。事实上,在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新媒体远比纸质媒体更容易携带。

从便携性的角度看,一张重量只有几克的DVD光盘可以存储4.7G的信息,相当于4.7×1024×1024×1024=5046586572.8字节(Byte),即可以存储2523293286个汉字。若以一本书平均20万字计算,一张DVD光盘可以存储12616册图书。试问,几克重的光盘与1万多册图书,到底哪个更容易被携带?

事实上携带方便、阅读方便自由,正是手机媒体、电子图书阅读器的优势。所谓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3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重要存在形式,但不是全部,也不代表未来的方向。

2.纸质媒体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真实性吗

有人认为纸质媒体权威性强。理由是纸质文献经历了上千年的洗礼,已建立起完善发达的编辑、生产、发行系统;在新闻报道方面,大多数纸媒体有着严密的新闻采编和发布流程;在科学评价方面,出版社、期刊社建立健全了学术评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来保证出版文献的学术水平。

笔者认为,在各类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上,我们需要具体对象具体分析。我们不否认发布在BBS、个人博客上的信息,其权威性、真实性在整体上不如传统媒体,但是,谁能否认在雅虎、MSN等知名网站上发布的信息的权威性与真实性呢。在纸质媒体方面,难道一些格调低下的小报上的消息也具有权威性与真实性吗?还有人认为新媒体的报道缺乏深度,但是这同样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无论是新媒体还是在传统媒体,都不难找到在深刻性方面的正反案例。新媒体发布信息的迅速性与深刻性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矛盾关系。事实上,在一些突发与敏感事件的报道方面,手机所拍摄的画面不仅具有真实性、准确性,而且比传统媒体具有更高的即时性。

有人认为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只有转载与编辑权,缺乏原创新闻。但是,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只是中国特定时期的特定政策,事实上在娱乐、体育等新闻的采访报道方面,国内各大门户网站已经能够发布原创内容。

在学术评价方面,国外不少高校、研究机构已经开始逐步认可在学术性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献的学术性,因为这些学术性网络媒体跨越国界,聚集全世界顶尖的同行专家,他们借助互联网十分便捷讨论各类学术问题。

3.纸质媒体经济吗

有人认为,纸质媒体不需要专门的阅读工具,价格便宜,阅读成本低。

但是,笔者认为,在社会总成本方面,纸质媒体远不如新媒体经济。

新媒体的传播省去了制版、印刷、装订、投递等工序,不仅省掉了印刷、发行的费用,而且避免了纸张的开支,使总的成本大大降低了。

纸质媒体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同时在纸张生产过程也造成了严重污染。有人计算,一棵树平均可以制作成15900张A4规格纸张,或31800张B5纸。一本书平均280页,一棵树平均可做227本书。中国目前有在校中小学生2亿多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需砍伐1100多万棵大树。从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是极为浪费的一件事,显然增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成本。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字技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而森林资源会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纸质媒体会越来越昂贵。

此外,价格只有几元的DVD光盘可以存储相当于12616册图书的信息。请问,到底哪个更经济?

4.纸质媒体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吗

有人认为,人类对纸质媒体的依赖、依恋及其千百年来形成的线性阅读的习惯,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就彻底改变。纸质媒体伴随着人们跨越了近两千年的风雨历程,人们已经习惯于它,并且对其充满了感情。

笔者认为,感情与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对于从小就只接触纸质图书的年长者来说,纸质媒体的确符合阅读习惯,但是对于从小就接触新媒体的新一代读者来说,阅读新媒体甚至比传统的图书报刊更习惯。在发达国家,不仅携带笔记本电脑上学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正在推行电子书包计划,刚入小学的学子就开始接触新媒体。电子书包不仅存储了大量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讲义,可以上网更新最新的教材版本,还可以在上面批注、圈点,记录上课笔记。显然,经过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后,新一代的读者会更习惯、更喜欢新媒体阅读方式。

5.纸质媒体对读者身体健康影响小吗

有人认为,人们阅读纸质书刊,除了接收书刊中的信息之外,还可以非常直观地得到美的享受。纸质媒体美观,墨与纸的对比度大,分辨率高,字符稳定性强,图像色彩效果好,很适合读者阅读,对他们身体健康,尤其是眼睛的影响很小。

但是,这只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判断,目前并没有科学权威的医学对比数据可以证明,纸质媒体对读者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小于新媒体。其实,长时间地伏案阅读,不管是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会对人的健康有所损害,与其说是屏幕损害了读者的眼睛,倒不如说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损害了健康。目前大多数读者的近视眼恰恰是人们从小阅读纸质媒体造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越来越人性化,如人体工程学的大量运用、显示屏技术的改善,阅读新媒体损害健康的观点很难成立。

6.纸质媒体便于保存吗

有人认为纸质媒体便于保存,有收藏价值,我国在古代就有许多收藏家,由于他们孜孜收藏,使大量纸质媒体能流传至今。读者阅读纸质媒体,从中除接收信息、汲取知识外,还可以直观地欣赏到崇高美和朴素美。如宋代书版,盛行骨架挺拔、秀丽悦目的宋体字,所印图书成为读者喜闻乐见的千古珍品。而光盘、磁带、磁盘易损坏,任何污渍、划伤、磨损,甚至阳光、有机溶剂都可能导致载体损坏;存在病毒,计算机系统容易被破坏。

不过,笔者认为,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信息存储密度极高、单位信息存储成本极低,因此,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迅速对数字信息进行大量的复制,作为备份,以防不测,而这是纸质媒体无法做到的。例如,《人民日报》有史以来的所有报纸内容可以制作成几张DVD光盘,而其成本不超过100元人民币。事实是,难以大量备份的纸质媒体更容易损毁。纸质媒体的确有收藏价值,但是这恰恰证明其要消亡。

还有人认为,纸质媒体具有美感。笔者要问,难道新款的电脑、手机不也具有高科技、人性化的美感吗?

二、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目前学术界、业界的普遍观点是新旧媒体将长期共存,但是笔者深信纸质媒体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让数据说话

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纸质媒体正日薄西山。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9月发布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国民阅读率正在持续下降。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为48.7%,首次跌破50%。1999年首次调查的该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中国人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从1999年的3.7%,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目前,已经有超过10%的中国人有网上阅读的习惯。而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网民比例则占网民总体的19.0%。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9.8%,传统的新闻信息获得渠道变化巨大,而且正在影响年青一代的新闻信息获得方式。《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8月30日第6版。

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报纸广告总额为313亿人民币,广告同比增长率6.19%,比2005年上半年的7.68%增长率退低1.49%。一些纸媒体已经出现亏损的情况。同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这说明报纸广告的增长没有分享到国家经济增长的迅猛力度。与2003年相比,2006年北京市的报纸读者减少了4%,流失的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其中,有16%是转向新兴的网络媒体和电子媒体。年轻读者的流失,让中国综合性报纸面对读者老龄化的现象。以北京为例,几乎所有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都在42岁以上。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07年1月23日。

日本电通、读卖新闻社、朝日新闻社的多项统计数据说明,目前日本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读报,日本纸质媒体读者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

美国美联社和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2007年8月联合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名美国成年人中有一人承认,他们在过去一年(即2006年)中完全没有阅读任何书籍。美国人平均每人在过去一年中读了4本书。美国近年的书籍销售率欠佳,书籍销售量递减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等其他媒体的兴起造成的。新加坡联合早报网,2007年8月27日。

美国哈佛大学2007年7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12岁至17岁的中学生有28%不闻天下事,另有多达46%的中学生完全不读报。调查显示人们阅读习惯已全面转移至互联网。《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12日。

美国报业联合会2007年3月的一份报告称,由于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巨大冲击,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美国报业市场上,报纸及其网站的广告总收入下降了2.2%。该报告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报纸网站媒体的广告收入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5%,达7.455亿美元,而报纸印刷媒体的广告收入下降了3.7%,达132亿美元,报纸及其网站的广告收入整体表现为下滑,下滑幅度达2.2%。《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3月20日第4版。

2006年上半年,美国期刊报摊零售遭遇50年来最惨重下滑。在发行认证机构ABC和BPA所认证的期刊类别中,发行总量下跌3.5%,零售收入下降2.8%,发行整体收入下降了4500万美元,被业界认为是迄今5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10月13日第4版。

2005年,欧洲消费者用于上网的时间首次超过读报和看杂志的时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06年10月9日。同年,英国报纸发行量下降了3%,比2004年的下滑幅度高出一个百分点。英国《经济学家》,2006年1月27日。

2.让事实说话

电子词典是目前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事实证明电子词典正在取代纸质辞书,这是新媒体全面取代纸质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

电子辞书作为与纸质辞书截然不同的辞书形体,有着彰显独立的秉性,优势十分明显:(1)检索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纸质《汉语大词典》只有笔画、部首、拼音三种检索途径,而光盘版则提供了20多种检索途径。(2)容量大、体积小、存储密度高。纸质《中国大百科全书》有74卷,而光盘版只有薄薄4张光盘。(3)功能多,资源丰富。电子辞书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读可视可听。特别是一些电子辞书的即指即译功能,对于纸质辞书是不可想象的。(4)修订方便,知识更新快。电子辞书由于其开放性,吸收新知易,数据更新亦快,特别是各种网络辞书,更是日新月异,修订完善都颇为快捷。(5)价格优势。纸质《大英百科全书》需要1500美元左右,而光盘版只要125美元,网络版只需85美元。纸质《中国大百科全书》需要4000~5000元人民币,而光盘版只需50元,价格优势明显。

同类推荐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百岁隽语

    周有光先生一生工作有三个阶段:五十岁前是金融工作,期间也教书;五十岁后,是语言文字工作;八十五岁之后是研究人类史、文化史、文明史。三个阶段一以贯之的理念是:“语言使人类有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有别于野蛮,教育使进步有别于落后。”这三句话可说是他生命的纲领,核心是启蒙。而作为启蒙思想家,第三阶段无疑是最亮的亮点。因为,还在延续的第三阶段,老先生已经达到了横扫中外,贯通今古的境界,并且仍在扩展和提升。他的历经前清、北伐前民国、北伐后民国、人民共和国的丰富的人生经历,他的百科全书式的厚重的知识结构,加上惊人的终身学习的毅力和效果,经过疏理、锤炼、融合、升华,使他当之无愧,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

    《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国际传播受众理论、方法和实务的专门著作,也是一本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有三大特点:一、对中外国际传播受众的概念、特点、研究演进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二、详细介绍定量与定性受众调研方法,并对互联网受众测量和调研方法进行了创新性探讨;三、总结归纳国际传播媒体受众工作的特点、原则和反馈等管理机制,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动向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对于从事或有志于从事受众研究、国际传播受众研究、国际传播研究或相关领域工作的研究人员、实务工作者,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均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武战圣域

    武战圣域

    圣元大陆!宽广无尽!宗派林立!圣域独尊!南疆西域北岭东陵环中州落地而起!在这片缤纷绚丽的土地上演绎着一份传奇!
  • BOSS强袭:重生娇妻有点懵

    BOSS强袭:重生娇妻有点懵

    她无意中救下了他,不感恩戴德也就算了,反倒对她步步紧逼,占了她的身。不是说,重生都是美好的吗,为什么,她却那么的倒霉。某男却还一脸淡定,要不是他强势的将她拉进他的世界,她需要每天都和人斗智斗勇吗。最后,她的日常生活就成了,得罪她的人,往死里搞,看着不爽的人,踩两脚。可是为什么,他受了委屈,还要她出面啊。”老婆,有人欺负我。“某男委屈的说道。”哦。“某女随口应道。”老婆,你欺负我。“某男控诉道。”我怎么欺负你了?“某女无奈道。”别人欺负我了,你都不帮我报仇。哼,我不理你了。“某男傲娇道。”额......"某女无语道。
  • 冥界之争

    冥界之争

    冥冥之中我们注定在一起,无法分离,就算你跑到天涯海角,我都能找到你。冥王之子演绎王位之争,婚姻大事岂能尽如人意,偏偏最小的儿子要执意迎娶意中人依儿,那样不起眼的小女子究竟能不能帮他登上王位,他们的爱情之路是否一帆风顺。
  • 秦时明月之月冥星如

    秦时明月之月冥星如

    十五年前的一场巨变,十五年后的诸子百家揭竿而起。皆是因她而起,却不因她结束。星和月的异象,开始了……
  • 异乾坤

    异乾坤

    天杀七现,地煞凌空,真龙困池,草龙升天,再临人世,我塑乾坤。
  • 黑恶势力

    黑恶势力

    布满辐射云的荒唐未来,朝灭亡大路上狂奔的过去;神秘莫测的异界,疯狂且畸形的幻想世界,它们都不太欢迎我……我叫楚塞北,我的身后,主神在躁动,它敦促我毁灭,敦促我创造。
  • 魔语星

    魔语星

    一个生长在与神界最近,与人间最近,梦城的公主。从小无忧的生活了七年,幼小的她却在冥界魔王一时的狂妄之心,走上了一条漂泊流浪的生活。就在以为自己无父无母的孤独世界里,她在她的守护神的庇护下与她一起存活的哥哥相遇。从此以后她不在是一个平凡的人,于是她痛苦的放弃她拥有的一切一切,就这样在悲伤的浪潮中进行着漫长的复国之旅。
  • 穿越成侠客

    穿越成侠客

    忽然一夜之间,段凡的世界烽火硝烟起,身着长衫宝剑,人们称它大侠,原本生活在平凡世界的他终于实现了梦想,独步天下,万夫莫敌。只是心中却莫名的有了些感伤。
  • 穿越之轮回缘起不再灭

    穿越之轮回缘起不再灭

    他,是魔族的圣子,腹黑多情,她,是貂族幼女,高冷清纯,一千多年前,他伪装成人类与她相遇,紫竹林中,他说:“夜儿,等着我回来。”殊不知此去却碰上仙魔大战,他被众仙囚住,封了记忆……一千年后的再次相遇,他与她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艾翎翎,我们要不要在一起

    艾翎翎,我们要不要在一起

    她,艾翎翎,爱尔兰皇室血统的公主,茶褐色的眼瞳,冷然的周身气息是她的标志,但她不喜欢这个所谓的豪门身份,她从小就没有享受过一般人都有的来自父母的关爱,所以她自小时候就比较叛逆,在别人眼中,她是坏到极致的坏女孩,坏事做尽,没人能看透她的内心,直到某一天,她厌倦了这种生活,想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然后,她遇到了他;他,韩俊浠,一个无条件包容她,对她好的男生,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相处或许还不够融洽,但绝对有趣,直到大学毕业,直到真正独立步入社会,他们,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