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网络恐怖主义
“9·11事件”成为美国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恐怖分子利用网络进行攻击的预言又成人们新的梦魇。在网络化的社会,发生“数字珍珠港”事件不是没有可能。数千个生命在2001年9月11日的那场恐怖袭击中消失了。爆炸、劫机和其他大规模破坏活动等恐怖分子常用的手段一度成为人们的话题,也成为一些国家的防范重点。但在当今的网络世界,计算机也会成为恐怖分子利用的重要武器,数字珍珠港的预言决非毫无根据。
1998年3月,美国马塞诸塞州的一位少年通过侵入Bell Atlantic电话公司的网络,切断了对当地机场控制塔的重要服务,一度使该机场引导飞机降落的控制系统失灵。2000年,澳大利亚人利用Internet、无线电台和盗窃的控制软件,将100万公升的污水排放到昆士兰州的河流与沿海水域中,以报复当地政府拒绝聘用他。他45次尝试进入控制系统都失败了,但最后一次却成功进入。设想一下,如果机场控制系统完全被恐怖分子所控制,如果排放出的是有毒液体,而且排入城市的供水系统,可能又会是另一种结果。虚拟的网络攻击同样也会造成血淋淋的教训。
同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恐怖分子可能已经考虑了此类网络攻击行动。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调查人员已经发现了无数的匿名刺探行为,主要是针对有关美国的紧急电话系统、供水网络和电网等基础设施的关键部分。
与一般的恐怖主义不同的是,网络恐怖主义以网络为战场,通过网络上的漏洞进行破坏,达到危害人类的目的。现在全球网络恐怖分子已经蠢蠢欲动,他们正在寻找导致全球恐怖的漏洞。制止网络恐怖主义需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甚至每个人合作,从预防入手,在每个环节采取防范措施,这样才能使网络世界安全。虽然网络恐怖分子已在暗地里磨刀霍霍,但是人们仍旧没有意识到防止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紧迫性。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可能被网络恐怖分子进入。因此,必须首先对网络进行检查,发现漏洞并进行补救。此外,必须对网络不同层次进行安全保护,设立防火墙,安装防毒软件,不给网络恐怖分子可乘之机。
网络安全应该采取的三大步骤:首先是确定责任和范围,其次是选择可行的安全保护措施,最后是找到漏洞,及早预防。对付网络恐怖主义,人们必须拿出更大的耐力和精神,才能战胜对手。
5.警惕网络暴力
2006年,一个发生在中国多家网站上的“网络追杀”事件,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事件的起因是,一个丈夫在网上发帖,谴责妻子与网名叫铜须的大学生有一夜情,并公布了两人的网络聊天记录和铜须的QQ号。他的帖子很快激起了热烈的反应,攻击偷情主角的“哄客”队伍迅速由数百人发展到数万人,相关网站的点击率飙升。
央视对这一事件作出了反应,批评网民的行为是“网络暴力”,但避免就第三者事件本身作出道德评价。而网民则在“天涯”组织起了新一轮的反击运动。“铜须事件”引发海外媒体的严重关切。《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在西方人看来,这场虚拟事件正在演变成大规模群体性暴力,并已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不和谐音。
在事件的整个进程中,在各相关网站,网民的反应几乎是一边倒地愤怒声讨偷情主角。相反的声音十分微弱,被淹没在众口一词的声讨之中。一些网民肆无忌惮地侵犯事主的隐私权,通过各种手段搜出铜须的真实姓名、所在学校、手机号、家庭和学校的电话号码、父母的住址、他的求职简历、他在国外的女友的姓名、他的照片、女事主的照片,把这一切都公布在了网上。凭借这些信息,人们对他及其家人进行无休止的骚扰和羞辱,使其身心受到严重伤害。网民的语言充满暴力色彩,有人叫嚷“以键盘为武器砍下奸夫的头,献给受害的丈夫做祭品”,有人诅咒让偷情者“死无葬身之地”,有人发布“江湖追杀令”,呼吁全社会封杀铜须,堵死他大学毕业后求职的路。一些网民组织虚拟审判,在虚拟世界中以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形式集体声讨事主。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具有的“善恶双重品格”。在2001至2004年间,“互联网之善”一度表现出某种令人激动的特性。面对孙志刚案及其一系列侵犯百姓权益的案件,正是互联网民意促成“暂住证”的取消,改善了底层民众的生存状况,显示出互联网的强大能量。但是从“陈易卖身救母事件”、“虐猫女子事件”直至这次“铜须事件”,提示人们,有必要建立起合理的网络规则,其核心是划清言论自由与侵权的界限,对侵犯个人权利尤其是隐私权的网上言论,应该有一套有效的机制进行监督,使侵权者不能逃脱应负的法律责任。
五、网瘾症分析
互联网充斥着形形色色、无穷无尽的信息,能满足不同个体对信息占有与索取的需求。另外,互联网是一种开放、平等、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能使人产生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产生的亲密感、无时空感和无压抑感,因此容易导致使用者上瘾。
网络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获得自己所要的物品、想要的信息,可以让网民交到一些网友,可以聊天,可以听音乐、看电影,在虚拟的世界中网民的生活似乎比在真实世界更丰富多彩。然而,网络却使网民与生活现实的距离进一步拉大。长期沉溺于网络当中的网民们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其性格变得孤僻,与他人距离疏远,对人冷漠,容易变得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长期沉湎网络,易产生空虚的感觉,引发心理常见病,如躁郁症、厌食症、强迫症等。痴迷网络者,与现实世界接触机会减少,与家庭成员缺乏沟通,造成精神抑郁、情绪低落,生理、心理都受到影响。习惯于网上的指令式,回到现实世界,有可能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的不和谐。
2000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发现,全球约有20万网民患上“强迫性上瘾”病。在德国,2400万上网人口约占德国总人数的1/3,其中约有600万是网上聊天室的常客。有关“网瘾失调症”这种时髦病,目前德国医学界还来不及确定具体的诊断标准,但网上聊天已经风靡德国,成为一种群众性的信息交流活动。也有专家认为,网上聊天者中有一族可能是内心充满孤独感的心理障碍患者,他们发现互联网是克服胆怯和寻求友情的最佳途径,因为在虚拟空间与不谋面的对方交谈比在任何一个具体场合都更加简便、快捷、保密、刺激和不受约束。
凤凰网2002年8月14日报道,根据一项大型民意调查的结果发现,美国约6%的互联网用户均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上网瘾”。发起进行这项调查的治疗兼研究员戴·格林菲尔德和美国广播公司合作进行了这次调查研究,透过美国广播公司的网页发放及回收了1.7251万份有关使用互联网情况的问卷。问卷的问题多是改自用来测试“赌瘾”的问题,包括问受访者曾否透过使用互联网来逃避烦恼,是否无法克制减少使用互联网的失落感,和是否觉得自己不是在使用电脑时仍幻想着上网等。如受访者在10个问题中有5题或以上的答案是“是”,他们便算是有“上网瘾”了。调查的结果发现有990名受者,即5.7%人已成了“上网瘾君子”。
目前的研究发现,普通人变成“网虫”大约经过了对网络的好奇、喜爱到着迷等三个阶段。但是,着迷网络是否会导致网络性心理障碍与个性特征有很大的关系。这主要表现在此人的性格、平常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一般认为,性格内向不太爱与人交往的人以及想从网络中得到某种答案或追求完美的人,往往会在接触了网络后过分沉溺,以至于产生不同程度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女性想通过网络来抒发、宣泄自己的情感,以弥补在现实生活中感情上的空缺。如果在网上有呼应,便会产生共鸣,似乎找到了知己。但一旦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的标准有太大距离时,便会情绪失落,产生抑郁甚至厌世的情绪。
据中新社北京2001年10月17日报道:一项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的抽测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在被试者中占到6.4%。据新华社2002年6月21日报道,上海一些名牌大学里,近年来因成绩不佳而被退学的大学生中,最突出的“病症”是无节制地使用电脑上网、聊天、看光碟、玩游戏。据《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9日第1版报道,一名17岁的高南昌三学生几个月来逃学,因沉迷网络游戏而猝死网吧。
据新华社洛杉矶2002年8月26日电,加拿大心理学家在最近召开的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指出,当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许多不堪重压的网络用户就会躲避到网络上来,结果是影响工作效率。美国Websense公司于美国时间2002年8月21日公布了关于在公司浏览Web网站情况的调查结果。“25%的职员感到自己患上了因特网依赖症,但只有8%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这一问题有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和生产效率方面的问题”。多数企业在禁止职员访问上述Web网站方面做得不太成功。例如,虽然78%的雇主封锁色情网站以防止职员访问,但只有47%的雇主封锁赌博网站,20%的雇主封锁购物和拍卖网站,4%的雇主封锁新闻网站。
上网成瘾不仅危害到网民自身的身心健康,还对家庭、社会造成危害。据《新民晚报》2002年2月6日报道,据明略市场策划公司本月的最新调查发现,近三成夫妻曾因为上网而发生口角,网络引发的家庭问题已不容忽视。经过调查2216对22至35岁、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的年轻伉俪,研究人员发现,有56.3%的夫妇经常上网,其中43.86%的网民表示不介意爱人上网,持反对意见的占14.09%,还有一部分人不赞成爱人的上网时间过长。至于网络对家庭的影响,虽然33.86%的受访者认为爱人上网可以丰富生活,但也有23.26%的人觉得上网会影响夫妻间交流,还有逾两成的人认为上网会影响家务和教育孩子。由此可以看出,上网就像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丰富生活、学习充电,也可能造成夫妻关系冷淡并影响孩子的教育。研究还发现,网络对夫妻生活的影响取决于每个家庭的协调和控制能力,以及夫妇间的信任和关怀。
为了有效克服网瘾症,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利用业余时间上网,上网时间每天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千万别打破正常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上网要有明确的目的,有选择地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不要漫无目的;上网过程中应保持平稳的心态,消除猎奇心理,不宜过分投入;千万别深更半夜上网,不要为了省几个钱而搅乱自己的生物钟;别迷信网络爱情,要知道爱情是在现实中的;不要为了打发时间而泡在网上。
六、数字鸿沟加剧
信息技术的发展还造成贫富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即所谓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这在网络传播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在家庭计算机拥有量较高的西方国家,网络传播发展迅速,个人获取网上信息非常便捷;另一方面,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温饱问题与教育问题尚未解决,更谈不上入网或从网上获取信息。这就造成富国容易获得信息,从而能获取更多财富;而穷国信息闭塞,经济更为落后。
目前,世界各国范围较大的基础网络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布局并兴建的基础性信息设施。各国综合国力、技术水平各异,网络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传播和技术已日益冷酷无情地把世界隔离成两个营垒。一座营垒由那些受到良好教育且极具经济实力的信息精英把持盘踞,他们是计算机系统的经营者,控制着传播工具。另一座营垒则属于传播圈的“下层阶级”,这里的成员文化水平有限,他们在巨大的传播机器的摆布下过着物质与精神双重贫困的生活。信息成为能迅速接触它,并能有效地处理它的人的力量源泉。互联网则加速了弱势更加弱势,强势更加强势的进程。
尽管中国互联网络在短短时间内有着突飞猛进,但如果以网络用户占国民总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横向比较,就会发现我国网络用户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不仅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很大。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取决于综合国力以及国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国作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平衡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将始终面对信息时代数字鸿沟这一严峻问题。
数字鸿沟首先表现在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上,中国不仅与北美、欧洲诸国差距巨大,而且与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差距也甚大。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也存在很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