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900000006

第6章 加拿大媒介制度与女性(2)

多伦多妇女文学俱乐部成立于1876年,创立人是加拿大第一位女医生爱米莉·霍华德·斯托爱米莉·霍华德·斯托(Stowe,Emily Howard,née Jennings,1831~1903),医生,加拿大妇女权利运动领导人。1856年,她与约翰·斯托(John Stowe)结婚。由于丈夫患有肺结核,爱米莉想学医,在当时,全加拿大的大学都不接收女学生,所以她只好去纽约女子医学院学习。1867年,她毕业后在多伦多开设诊所,但是,直到13年后,也就是1880年,她才拿到医师执照。由于强烈的进入医学领域的愿望,1883年,爱米莉曾组织多伦多女子医学院的人为拥有专业资格而斗争。1876年,她建立了多伦多女子文学研究会——加拿大首个争取妇女选举权组织。她也是1889年成立的加拿大女性解放组织协会(The Dominion Women's Enfranchisement Association)的发起人和第一任主席。该组织虽在初建时怕遭诽谤冠以“文学”二字,但实际上是加拿大第一个争取妇女权益的协会。到1883年,该组织终于剥去了保护伪装,公开称做“多伦多妇女争取参政权委员会”(The Toronto Women's Suffrage Association),1889年则成立了加拿大女性解放组织协会。爱米莉和她的女儿安·奥古斯塔·斯托—古伦在安大略领导妇女争取参政权运动达40年之久,在她们母女俩的领导和影响下,安大略省和马尼托巴省的妇女们分别于19世纪80和90年代成立了妇女争取参政权委员会。

到1893年,加拿大全国妇女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of Women of Canada)正式成立,开始推进妇女在公共卫生、教育、成人扫盲、工厂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进步。1900年,该委员会编写了一份报告,题为《加拿大的妇女》(Women in Canada)。这是一本关于加拿大妇女及其工作情况的入门书,书中评述了加拿大妇女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受到的性别歧视,以及所从事的所谓妇女“特有”的职业。到19世纪末,各种妇女组织遍及全国,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妇女新闻工作者办定期专栏或者编辑妇女报刊,当时的加拿大人非常关注那些早期妇女组织的活动。

尽管有以上可喜的变化和进步,但在法律面前,妇女仍处于男人的附属地位。虽然绝大多数省份在19世纪都通过了《已婚妇女财产条例》,允许妇女掌管自己的财产,但却没有关于婚姻破裂或丧偶后公平分配财产的规定,也没有改善妇女经济状况的条文。妇女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离婚母亲也很难获得监护自己子女的权利。在公共事务中,妇女仍然被排除在外,没有任职的资格和权利,没有选举权,没有当陪审团成员的权利。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妇女们逐步意识到虽然法律是确定妇女处于附庸地位的工具,但法律也是争取改善妇女地位和生活状况的手段。只有运用现行法律,同不合理的法规条文作斗争,才能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很多妇女和一些男性中的有识之士对严格限制妇女应享有权利的有关法律提出质疑,为争取妇女的各种权利而努力奋斗,多次请愿,多次提交议案。到19世纪末,许多妇女和一些男性公民对严格限制妇女应享有的权利提出质询,女性主义者也为赢得妇女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而努力奋斗。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马尼托巴、艾伯塔和萨斯喀彻温的妇女终于在1900年获得选举权。

通过宣传,通过斗争,人们对妇女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时期女童入学率有了很大提高。有些城市,如多伦多,女童入学率达到七成。到1871年,随着地方公立学校的建立,很多省份如安大略,入学的男女学生比例已相当接近。更值得一提的是,1875年,安·洛可哈特成为第一位在加拿大获得学士学位的妇女。

这时期的妇女所从事的职业也有了变化。大量在师范学校接受过培训的妇女进入教师队伍,成为首批职业妇女。

19世纪中期,特别是在自治领成立之后,公立学校开始雇佣女性教师,但工资却只有男性教师的一半。19世纪最后的20多年,中小学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女性。妇女在卫生护理行业是中坚力量,女医生的先驱爱米莉·霍华德·斯托于1867年开始行医。除了医疗、教育这些所谓传统的“妇女职业”外,历来被认为是男性独霸的律师行业也有了女性。

1894年,克拉拉·布雷特·马丁成了加拿大第一位女律师,并于1897年进入加拿大律师协会。

随着加拿大工业步伐的加快,很多服装厂和纺织行业雇佣了大量的妇女劳动力,有的妇女也从事家政、洗衣、妇女用品制造和销售。到19世纪末,妇女们所取得的成就已非常引人注目。妇女组织的大量增加和迅速发展反映了妇女参政议政的愿望,妇女意识逐步觉醒,妇女的法律地位、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都比以前有了提高,很多人意识到了妇女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妇女从传统的家庭主妇和农场劳动力的角色逐渐转向工人、医生、教师,甚至律师的角色。

妇女已大量从事经济活动,占当时劳动人口总数的13%,主要从事家政(41%)、制衣、教书、缝补、洗衣、妇女用品制造和销售。

在20世纪前,女权主义在加拿大还没有形成气候。虽然女权意识较之过去有所觉醒,争取男女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各方面平等的呼声不断,但与同期的英、美、法等国的情况相比,19世纪加拿大的女权运动还缺乏恢宏气势和批判锋芒,但它却为20世纪妇女状况的大为改观、女性意识的进一步觉醒以及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拿大早期的政治法律制度对女性的歧视

加拿大早期的法律,是其欧洲母国——英国、法国法律的翻版,这种法律,是以对父权和男权的强调为基础的——男性是法律主体,而女性是法律标的物。

在人类社会早期,对女性并没有特别的歧视。《圣经》中,亚当与夏娃之所以被逐,是因为他们一起受了引诱,而亚当又对上帝撒谎之故。而到了5世纪初,《圣经》经罗马教会修改,被引诱的就变成了夏娃一人,她不但意志不坚,容易受引诱,还欺骗了男性,人类被逐出伊甸园的罪责,全部落到了女性的头上。

西方哲学家康德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二元论、先验论和不可知论的代表,有重大贡献的自然科学家。曾说,女性是满足男性需要的手段,她们缺乏独立,依附男性,是男性“财产的一部分”,“妇女一般来说……不具备公民人格”,是法律意义上的“非人”,是生产、生育和性的工具。政治权、教育权、财产权与她们无缘,甚至连人身安全权也很难得到保证。

1767年,英国颁布的普通法允许男人在肉体上严惩妻子,只要他使用的棍棒不粗于自己的拇指。“普通法赋予丈夫几乎无限度的权力以控制他的妻子的财产;他事实上是她一切财产的有称号的所有人。他也控制着她的人身,且有权惩戒她……‘丈夫可适度纠正自己的妻子’,正像他‘获准可纠正他的学徒或孩子’”。法国的《拿破仑法典》,也确定了妇女在法律和社会地位上对丈夫的屈从地位。

当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到达加拿大时,这种法律传统也被带入。在早期加拿大的法律条文中,妇女的法律身份是丈夫法律身份的组成部分,丈夫伤害妻子(通过诽谤中伤、强奸或暴力)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不可能侵扰攻击“他自己”,相关的诉讼也就无从谈起。

在加拿大历史上,女性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按照加拿大法律,这个弱势群体没有投票的权利,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没有担任专业人士的权利,没有在大学任教的权利,没有在政府中任职的权利;这个弱势群体中的已婚女性,没有拥有自己财产的权利,没有使用自己姓的权利,一旦离婚,没有监护自己孩子的权利;按照加拿大移民法,想到加拿大工作的加勒比女护士必须向政府缴纳必需品,做家政的男性移民因为从事的是“女性工作”而无法得到语言培训,嫁给男性移民的女性无法获得加拿大身份。在与性侵犯有关的法律条款中,只有男性有被保护的殊荣,男性无需承担照料孩子的工作。

直到1985年,一系列有关社会性别中立法案得到了《加拿大权利宪章》的认可后,这种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变。

二、加拿大女性运动与加拿大政治法律制度的变革

加拿大妇女地位的改变,经历了漫长的三次运动:第一次运动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成果是为女性争得了包括选举权、平等受教育权等在内的男性中心主义文化意义上的“平等”;第二次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其成果为:对男性中心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和颠覆;第三次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

1.第一次运动:争取财产权,争取选举权

女性的政治经济具有两个经久不变的特点:一是对女性生产活动的封建组织,二是在现金交易关系中对女性的实际上的排斥。这两个特点均植根于西方经济关系的历史之中。经济货币化以及私有财产制度的形成都基本上没有影响到这些特点。而且它们始终非常抵制法律改革。

在现金交易关系中实质性地排斥女性可追溯到在资产阶级经济关系中对货币的利用。在封建制度下,男女将绝大部分时间投入生产性生存活动。他(她)们还经常共同控制劳动进程、劳动中对工具的使用以及劳动所产生的成果。大约在13和14世纪期间,随着日益形成的资产阶级从以物易物贸易制度发展为涉及货币的制度,这一共同行为随之让位于新的社会、经济和法律组织原则。显然,这一新的原则就是男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到17世纪和18世纪时,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在展开,但并未实质性地改变妇女的地位。男女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非互惠和利用式的。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这些关系被描述为“依附”关系,以转移对非互惠和为人利用的注意,而后者正是用来证明在男人中间摈弃封建关系为合理正当的理由。人们构建了自由主义父权制的政治和经济理念,用以证明在家庭单元内的基于性别的据为己有为合理正当,即使与此同时,男人正在明确地挑战国家的父权组织。

至20世纪,工业革命对于男性而言几近完成,他们中的多数已脱离封建生存关系而进入货币化经济。但妇女仍主要被排斥在现金关系之外。只有12%的加拿大妇女拿工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统治阶级妇女为本阶级男性所享有的特权艰难奋斗,她们有时获得了一些特权:财产所有权、参与公共事务、进入职业领域以及控制她们自己的收入。但对于多数女性,她们既不可能拥有也不被允许使用现金。正如某位妇女,她的丈夫即便在今天也不让她见到或摸到现金。对于多数妇女,她们的经济身份和政治身份是通过在家庭单元的依附关系得到建构的,她们是妻子、母亲、女儿和未婚姨母。

我们现在可看到,在所谓的私有关系中,对女性的身体的主宰和在早期父权制法律中将女性排斥于薪金、财产以及生产资料之外,两者相结合,使几个世纪以来男性将女性的生产能力据为己有的现实达到极致。这一据为己有在当时的法律文本中几乎是看不出来的。当我们注意到女性贫困的持续事实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是性别中立地利用法律——主要是家庭财产法,但也包括刑法、所得税和就业法——以保护目前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以及利用现代立法(诸如报酬平等法)以不完全地纠正经济鸿沟的一小部分,如被认为是工资歧视等。

关于无数不挣工资的妇女的赤贫——也因而是真正意义的依附,法律却只是保持异乎寻常的沉默;奴役女性是父权制法律——包括自由主义的立法——的焦点所在,也因而从未被认为是一个重大的法律问题。由此,不足为奇的是,当代法律改革由于种种原因,在干预男性用来控制女性、阻止女性逃离家庭以及惩罚那些敢于对抗的女性的暴力和虐待行为时,始终是众所周知的无力。

加拿大妇女最早为自己争取到的是财产权。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加拿大妇女往往没有独立的财产权,结婚前依附父亲,结婚后依附丈夫,必须像寄生虫一样寄生在男人身上才能生存,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选择权,很多女性因为没有经济自主权,很难有自己的生活。

同类推荐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本书是一本教育随笔。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与生活、课程与教学、师生学习与成长等内容。全书分为爱心花圃、草根教育、等待花开、守望麦田、烛光摇曳、我思我在六辑。
热门推荐
  • 误惹总裁大人

    误惹总裁大人

    从小学开始就经常不顾他人的冒冷汗自称美少女的点点,终于在25岁的时候遭遇了她人生中的滑铁卢——被相恋6年的男友甩掉了。过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之后,终于从以前的天真慢慢蜕变成如今的冷静与理智。虽然平时还是会一副看起来天真浪漫的样子,失恋失业的她是如何成功获得事业与爱情的呢?
  • 行星兽

    行星兽

    当人类之血染上异血;当行星化为一张巨口,向地球吞噬而来;当地球体系全面瘫痪,人类未来该何去何从。
  • 凶武独尊

    凶武独尊

    不受家族待见,被逐出师门的少年,无意间触发了母亲遗留下来的血玉,靠着血玉之中的传承,他修为一步步增长,逐渐成为凶名赫赫的存在。被人欺被人辱,怎么办?杀了他便是!………………………………………………………………………………每天两更,雷打不动,求收藏,求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妾本惊华皇叔丶请自重

    妾本惊华皇叔丶请自重

    允你情深,与你天荒地老。许你缘深,与你白头偕老。那时情且深,奈何缘之浅。童言无忌,私定终身。一道圣旨,一句说的云淡风轻的历练,从此一别十年,待君十年之后一袭白衣归来,君已非当初的君,妾已非当初的妾。如今,她已不是当初那个跟随君的女孩,妾本惊华,只求岁月静好如初,你我且如初,奈何岁月不饶人,大婚当天,他白衣归来,恶病缠身,她已坐上他人花轿。“花轿里的新娘是本王的,谁敢娶?!”他拦在队伍前,启唇缓缓道来。新娘一袭红装,冲出来木讷的看着那一袭白衣,片刻便泪眼朦胧,“皇叔……”婚礼毁矣。花树下少女红衣随风飘,百花飘落,轻声念着当初的誓言,待卿归来,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 逆天宗

    逆天宗

    踏先天三境,步玄阳玄阴。聚丹元、涅元神。混元之体,不渡修罗不成佛。太乙大道万年空,莫谈神罗莫谈魔。————————袁家有子名天宗,誓要开拓一条壮志凌云的逆天之路。炼最强法宝,唤至尊圣兽,修无上武学。诛仙灭佛,风卷残魔!
  • 云上人间不见不散:九鱼图

    云上人间不见不散:九鱼图

    富家公子白八斗出生时,北斗七星正好路过,从此注定了他非凡的人生。他天赋异禀,发誓将来要治理黄河,救民于水火,可河伯镇守却视他为情敌,骑胯下甲血蛟龙,与他种种对错纠缠,凌乱云上人间。他爱着的女孩,生在杏子黄的时候,美丽的名字叫婉贞。两小无猜时,他赠给了她亲手所画的《九鱼图》,一分别,竟是经年。婉贞把这图视作爱情信物。他和婉贞,他和仙界。婉贞和他,婉贞和仙界。《九鱼图.》含有什么天机?这是他们爱恨情仇的故事。
  • 瞬零之爱

    瞬零之爱

    从小便是孤儿的她,被有钱的养父母收养。在开学第一天便成了学校女生的公敌与恶魔校草打赌,后来被告知养父养母便是亲生父母,这个与其打赌的恶魔竟是自己的未婚夫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和莫名其妙的婚姻被迫与恶魔同居,从此开启了戏谑的同居生活:“冷幕枫,把手拿开”“冷幕枫,你干嘛(⊙o⊙?)”“冷幕枫,你离我远点!”“(⊙o⊙)哦?这样?”他故意离她更近了“你……”“我?我什么?_?”冷幕枫看着李慕雪那涨红的脸,嘴角挂起一丝玩味“你,……你无耻”“哦?我说了多少遍了我有齿,不信你来感受一下!”说着他……
  • 毕竟话少

    毕竟话少

    有什么挥之不去,一切都可以很单纯。一些偏灰色的街道,一群远去单薄的鸟,一捏就破碎到不行的回忆。而这些都变成一个点,时不时勾起一网又一网执念,不知不觉陷入深渊。
  • 末世之穿越而来的受

    末世之穿越而来的受

    末世只是背景墙哦亲,主受文,无虐,1v1,修真小受穿越时空而来,只为了一个能双修的小攻(小朱雀:为什么我也要去!无良师傅:没有为什么,我说了算。小受:所以说我的穿越是有预谋的?小朱雀:是的。无良师傅:为师是为你好,漫漫修仙路,一个人多无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