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900000042

第42章 加拿大广播电视中的女性形象(4)

小结

本章通过检视电影、报纸、杂志和广播电视媒介传递的语义、听觉和视觉信息发现,不管是在以文字为主的印刷媒介中,还是以声音和图像刺激为主的视听媒介中,呈现的女性形象与女性实际社会生活相比,无论在数量上和还是在多样化方面都普遍缺失。自女性意识兴起,这种从量或是质上把女性边缘化和平凡化的现象虽然有所改进,但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媒介性别描绘的主要问题有:

·女性和男性没有平等地参与媒介行业,虽然从事传媒行业的女性增加,但是很少有女性在报道中充当权威性角色;

·媒介没有公平描绘女性的多元生活和社会生活变化;

·较少听到女性声音,女性角色受到限制。刻板描绘女性形象现象普遍,女性重要问题和观点被边缘化。暴力、物化和性化描绘仍是一大问题。

这些模式不是新闻内容或新闻价值观的独特产物,而是更基础的社会文化理念和观念的反映。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既是一种商业,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因此不可能脱离性别的刻板印象而存在。媒介对女性形象的架构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文化中所具有的刻板印象。在社会文化的运作中,透过对女性理想举止(她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及外表看起来该如何)的界定,媒介对女性实施巧妙而有力的导向与控制。

如在新闻中,女性无论是作为制作者还是被报道的新闻对象,比例都长期徘徊在较低的水平线,在大多情况下,甚至不及普及率33%。GMMP从1995到2005年的监测报告都显示,加拿大女性新闻制作者和女性新闻人物一直未超过1/3。以女性新闻人物为例,1995年比例仅17%,5年后的2000年比例几乎没有改变,为18%,10年后的2005年,监测结果显示仍是18%。

女性角色大都仍局限在刻板印象框架中,经常和家庭、服饰、服从等符号相联系。她们更多地出现在社会、教育健康、名人艺术等主题中,于是,女性呈现的身份普遍是教育健康相关人员、名人或者普通人。但政治、经济、体育这些领域几乎成为了看不见女性的世界。据GMMP(2000)监测,有21%的女性新闻人物被提到婚姻状况和家庭地位,但被提及婚姻和家庭状况的男性新闻人物仅有4%。具体到政府和政治报道中,有17%的女性但仅有1%的男性新闻人物被提到家庭地位。女性只在一个类别中占绝大多数,那就是主妇/父母。当受访者是科学家、政治人物或者运动员时,几乎难以寻见女性,受访比例分别是12%、10%和9%。当受访者为女性时,大多数(44%)身份被遗忘,或者没有提及,说明她们的地位或发言并不具有权威性。这些数据在前后5年中都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

自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把社会性别平等描绘写入媒体报道规范当中,于是,媒体开始面临压力,在报道中加入了更多的女性声音。但要把女性的声音打入男人的传统势力范围——公共领域——还有一个持续的斗争过程。报道中反映了这样的思维定势:女性角色不论在新闻还是广告、戏剧节目中都很少作为权威人士和专家出现。即使是作为被采访者时,她们一般只是被视作代表个人出现。如GMMP(2005)显示,女性被采访者中,50%作为目击者发表意见,34%作为普通人发表意见,缺乏权威性。由此,女性声音的缺失使占加拿大人口总数略多于一半的女性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女性观点被公然忽略了。这种忽视女性或者说最多是谈论女性,而不是跟女性交谈或通过女性交谈的倾向深嵌在标准的文化惯性中,从而也体现在媒体新闻收集和总体制作程序中。

换句话说,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软硬新闻的分界上。“软”问题比“硬”问题被认为更适合女性。软新闻似乎是“女性”新闻的专利,包括社会问题、消费问题、健康、教育、育儿和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被视为适合女性的,并且通过媒介的反复强化,被建构成女性问题。而硬新闻则几乎是男性垄断的领域,包括政治、商业、军事、科技和犯罪。社会传统文化和媒体建构相互影响,强化了刻板印象。调查显示,公众普遍相信男性更善于处理如经济和外交这样的“难”问题,而女性更善于处理家务、教育和福利问题。媒体也倾向于展现男性的强壮和女性的敏感。

正如女性主义思想者所说,男女不平等似乎成为了一个规律而非意外。在绝大多数考察指标中,男性指数都高于女性。但在一些固定的项目中,女性却是大量涌现。大量研究显示,比例超过普及率33%的情况出现在电视女播音员(49%)和电视女记者(39%)中。女性在加拿大报纸图片中单独出现的几率(22%)明显高于男性(16%)。女性被描述为受害者的几率是男性的2倍。此外,女性以家庭身份出现在新闻中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多(17%比5%)。17%的女性被描述为妻子、女儿、母亲等,而只有5%的男性被描述为丈夫、儿子、父亲等。即便是作为权威人士,例如发言人或专家,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仍然会被报道。由此可见,当与视觉外表形象或者弱者、家庭这样传统女性文化符号相关联时,女性受到的关注顿时明显提升。其结果是,男性被视为独立的个人,并且因此受到尊重,而女性的地位却要依靠与别人的关系来定位。

所以,检视的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地重复着女性主义批评的“陈词滥调”:妇女作为一个群体是被忽视的、歪曲的,而这一切都归根于权力的缺失和男权视角的统治。

当然,随着女性意识的不断深入,媒介在呈现女性形象时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提高女性可见度,加入现代女性特色符号。但是性别差异描绘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各种形式架构,如语言、镜头、声音的选择,转入更为微妙但是也更加阴险的建构方式。这在大量对体育和政治领域中女性人物的相关报道的检视中尤其得到体现,比如通过私化或情感化描述弱化女运动员或政治人物的职业能力,把公众注意力引向私人领域。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积极因素。随着女权主义的兴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甚至跨越传统界限的女性形象,都得以在媒介中呈现,如电影中加入许多现代女性文化符号。女性电影的涌现使女性情感和诉求得到表达,也扩展了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呈现比例虽然仍低于实际比例,但在过去数十年中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就GMMP(2005)数据来看,加拿大特别关注于妇女的新闻占很小一部分,仅有23%,但这个比例已远远高出全球平均比例(10%)。甚至在性别描绘差异一向显著的体育新闻中,报道传统认为不适合女性运动的一些比赛项目(如举重、棒球和其他一些团体项目)时,也把不少的女运动员包括在内。性别差异描绘方式也从公开转向隐蔽,许多研究都发现,近些年中悍然贬低女性的语言很少出现在媒体中,即使在性别差异突出的体育赛事中,许多报道有偏离传统报道模式的趋势,不再过多刻意地描述女运动员的外貌、化妆、服装而忽视她们在体育方面的成就,如在CTV对1994年冬奥会的报道中就未见明显的语言差异。这体现了社会状况、意识和媒体实践之间的互相渗透,虽然媒体投射的内容还滞后于实际发展的状况。

与许多国家相比,加拿大在性别描绘规范方面的工作是出色的。加拿大规定了非常细致的性别描绘行为条例和有效的执行机制。长久以来,加拿大政府、媒体产业和非政府组织之间合作加强媒体自律和政府、社会监控。这种处理性别和媒介政策方法一直被视作国际行为范式。

从1981年开始,媒介监测组织Media Watch定期向规范管理机构CRTC递交媒介性别描绘规范的监测报告。例如,Media Watch曾发起长达四年的活动,要求解雇煽情的性别歧视者美国播音员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活动最终获得成功,霍华德·斯特恩在2001年11月停止了在加拿大的播报。然而,Media Watch等媒体组织仍然监测到许多性别与媒介问题,如物化、性化、幼龄化、家庭化、牺牲、性别角色定型和性骚扰。

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缓慢而又长期的过程。尽管现阶段媒介信息中还充斥着对女性的忽视或者轻视,我们仍可看到女性角色无论在量还是质上的呈现上的发展趋向。女性形象的嬗变最终取决于女性社会经济状况发展、社会思想意识教育和媒体的引导,我们充满期待。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双色羽翼的神冥公主

    神冥公主蓝铃因为一些原因跳入转生池神王让她的哥哥朋友老公门下来找她可是蓝铃已经失忆了外貌也变了他们嫩找到她吗?他们又在人界发生什么事
  • 穿越之水晶莲花

    穿越之水晶莲花

    最后悔的事就是把喜欢的人介绍给了自己的闺蜜.......美丽的好似水晶一般的女孩,本以为穿越到了古代,可谁知道居然穿越到了一个........额额,好像是魔法世界....这个小美女到底会引起怎样的风暴!我们拭目以待.......<者作很懒,更新很慢,大家耐心等待,千万不要拿鸡蛋打我。>
  • 总裁盛宠:重生影后太腹黑

    总裁盛宠:重生影后太腹黑

    才刚参加完国际电影节走完红毯被封为影后,林颜颜就出车祸死掉了。绝对是因为被人陷害的好么?!于是林颜颜重生了,她微微一笑,势必要将自己上辈子没来得及发挥完的腹黑本性这辈子继续发挥,还要带狠!让那些胆敢算计她的孙子们吃尽苦头!这时候,旁边看完明星报纸的总裁抬起头来,宠溺道:宝贝,这次将谁搞垮你才开心?林大影后数了数自己的仇家,随后报上了一个天大的数字。总裁淡淡一笑:天凉了,让他们都破产吧。
  • 倾城倾国之全系召唤师

    倾城倾国之全系召唤师

    做为杀手的魅影,在一次执行任务时被自己的伙伴背叛,遭遇了死亡,穿越到了丞相家的废物四小姐身上,废物?那自己天生的橙色斗气是怎么回事!没有召唤兽?超神兽算不!没有晶石?不好意思!那边儿堆成山的晶石全是我的!丹药师稀少?对不起!她正好是!!且看她如何玩儿遍整个大陆!!
  • 一群逗比孩子

    一群逗比孩子

    她们,是一群高中生,也是舍友,每天都要自己的一片天空,不在乎别人的目光,正如管别人怎么说,自己玩的开心就是了。她们是一群逗比孩子,犯二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在她们的世界里玩的开心的才是最重要的。
  • 宠宠欲动:BOSS大人吻上瘾

    宠宠欲动:BOSS大人吻上瘾

    被好友和妹妹算计,她从陌生男人的床上醒来,对上的是一双含笑的凤眸。“禽兽!”她怒。他邪魅一笑,倾身压住,声音低沉魅惑:“擒的就是你!”她一次次逃脱,他一次次追逐,他把她压在墙角,“我讨厌追逐!”“我们之间扯平了!”“我睡你一次,你还没睡回来,怎么会扯平?”他勾唇。然而,他要的不是一次,不是两次,而是一辈子……
  • 邪魅校花的花心男友

    邪魅校花的花心男友

    “你,你,你,哼,风尚源,我不理你了!”梵颜雨气急败坏的说。“媳妇不哭,来来来,脑公带你去玩。”风尚源一脸调皮的说。“哼,不理你就是不理你”梵颜雨赌气的说……当他们在一起,虽然经常打打闹闹,但是可是真心爱对方的,五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竟然让梵颜雨变得讨厌风尚源?
  • 穿越之我本三国一路人

    穿越之我本三国一路人

    陆仁,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奇遇,原以为可以从穷吊丝转变成为高富帅,从而逍遥人间的家伙,却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汉末三国的时期。可惜他没有过人的武力,也没有出众的智谋,当然金手指还是有一些的。而他,又会引发出一些怎样的故事?严重声明,本书不会是爽文,或者说不会那么爽,很多地方会有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的虐主情节。如果您是个喜欢看爽文的书友,就还是不要看瓶子的这本《三国路人》了。
  • 智慧谋略文库·中兴名家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中兴名家智慧谋略文库

    在东南沿海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抗倭英雄有两个:一个是戚继光,另一个便是俞大猷。俞大猷,福建晋江人,他出生在海边,熟悉沿海防务,家乡人民受到倭寇的侵犯他也耳闻目睹,十分痛恨倭寇的罪行。自幼习武,准备随时保家卫国,报效自己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