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900000033

第33章 加拿大电影中的女性形象(3)

体现女性觉醒的影片很多都选择震撼性和富有争议的题材,倾泻无以排解的沉默和压抑。在电影中,女同性恋是女性自我认同与变形的另一极致方式。极端的女性主义思想认为女同性恋包含着对女性的欣赏、膜拜和对男权文化的抵制与颠覆。如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所说,女性“通过身体将自己的想法物质化了,她用自己的肉体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利用“身体”本身摆脱和对抗象征秩序。这种极端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加拿大女性电影中常用来一方面反映挣扎着与社会体制对抗的绝望女性形象,另一方面反映出挣脱了社会体制束缚的,自我苏醒、自我追求的女性形象。

首先,我们来看挣扎着、与社会体制对抗的绝望女性形象。

在导演莱亚·普尔(Lea pool)的《意乱情迷》(Lost and Delirious,2001)中,当同性恋情曝光后,一方选择了屈服现实,向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男人交出自己的身体,得以过上平静的普通人的生活;但另一方无望后,选择单独用死来反抗现实。银幕中面对之人脸部线条柔美,而倔强的曲线从侧立之人的额头沿鼻梁穿越紧闭的嘴唇到达微翘的下巴,这也许预示着她们对待世俗不同的选择。《意乱情迷》表现了一个社会和个人心理下的双重悲剧。作为特定环境下的弱势群体,她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要么妥协,要么死亡。她选择了后者,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现实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女性的这种困境在加籍印裔女导演迪帕·梅塔(Deepa Mehta)的《爱火》(Fire,1996)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片中大胆镜头引起普遍争议。两名身陷不幸包办婚姻的中年印度妇女同病相怜,继而发展成同性爱人。其中一段对白揭示了在每个文化中都存在着传统和个人情感之间的斗争:Sita:这难道不令人惊异吗?我们这样被传统和礼节束缚。一些人只需按动我的按钮,这些标记为“传统”的按钮,我就像个训练有素的猴子一样做出反应。我的话让你吃惊了吗?

Sita:在我们的语言中找不出一个字可以形容我们。我们认为怎样呢?

Swamiji:我在卧室看到的是上帝和男人眼中的罪恶。再来看反映挣脱社会体制束缚的自我苏醒、追求自我的女性形象。由帕特丽亚·萝兹玛导演的影片《夜幕低垂》(1995)中,卡米拉(Camille)是这一类的代表。

女主角卡米拉是神学院的教授,在厮守多年的神学家马汀和突然闯入的充满热情活力的马戏团表演者帕特雷(Patra)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马汀和派翠是特别设计的对比角色。马丁代表着“男性、教会”这样的社会规范,而派翠代表着自由、热情、热爱生活的人们。神学院的院长,因为自己即将高升,强迫卡米拉和马丁结婚,以方便马丁接任自己的职务。电影进行到此,把教会架构成代表社会规范的压力来源,而卡米拉能否挑战禁忌,挣脱这些枷锁,保持独立意志,追寻真爱,则是故事的主线。于是在某种程度上,卡米拉的选择象征着社会规范和独立主体之间的对立。除了同性恋议题,卡米拉身上也表达了选择自己生活的意志。

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现实世界中女性的困境都逼人地呈现在银幕中。在一个由男性掌握话语权的社会里,女性被有意或无意地排挤在社会的边缘,找不到通往主流的路。同性恋和一些极端情愫有时是社会压抑下的心理悲剧,有时又被当成女性探索细腻的复杂情感、寻找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方式。

第三节纪录片中的女性形象

加拿大是一个有着非常好的纪录片传统的国家。在国家的长期支持下,加拿大纪录片一直在国际影坛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研究影像和文化关系的人类学学者杰·鲁比(Jay Ruby)认为,纪录片应该是“给失语的人发言的机会”,即描绘受压迫和其他被剥夺制作自身形象的群体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现实。从这一角度而言,纪录片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社会服务方式和一门政治艺术。20世纪70年代后,加拿大纪录片的一大特色是,随着女性主义向更大的社会视野发展,影片中的女性也转向关注更为广阔的社会问题。这在女性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中表现尤为突出。女性跨越了传统性别界限,不仅出现在传统的男性领域中,如政治和科技,而且在这些领域中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下面几个是加拿大纪录片中刻画鲜明的女性印象。

一、从政治社会生活的旁观者到参与者

女性视角不再局限于家庭或者自身,而是把目光投向大社会,关注并且积极参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从政治、和平到移民、色情业等社会问题。

在比佛莉·雪佛(Beverly Shaffer)监制的纪录短片《半壁江山》(Half the Kingdom,1989)中,一群来自加拿大、以色列和美国的优秀女性聚集在耶路撒冷的西墙祈祷。这一史无前例的时刻说明女性从政治和文化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犹太女性通过挑战她们在传统犹太教中的位置,努力在一个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身积极的社会身份。

具有强烈女性主义意识的女导演邦妮·希尔·克莱恩(Bonnie Sherr Klein)在塑造突破传统意义的女性形象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她的纪录片中,女性专家占据了传统中由男性把持的位置,谈论和平与社会公正。她们从主题、观点和市场观众方面,从女性主义观点对隐性制度偏见表示抗议。例如,在《讲述我们的和平》(Speaking Our Peace)中,一些女性政治高层人物和积极活动分子发动地区和国际抵抗暴力的和平运动;在《玛丽昂·德瓦:与政治的恋爱故事》(A Love Affair with Politics:A Portrait of Marion Dewar)中,前渥太华市议员和市长玛丽昂·德瓦(Marion Dewar)的政治生活被带到聚光灯下;在《核年代的作家:与玛格丽特·劳伦斯对话录》(Writer in the Nuclear Age:A Conversation with Margaret Laurence)中,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Margaret Laurence)针对核问题与和平发表评论;同样,在《核瘾:罗莎莉·贝特尔博士谈核威慑的代价》(Nuclear Addiction:Dr.Rosalie Bertell on the Cost of Deterrence)中,世界著名低辐射专家罗莎莉·贝特尔接受采访,谈论当今社会面临的核威胁。这些女性纷纷跨越了传统的性别领域,表现着女性的智慧、独立和自我表达意识。

色情业是个关于两性的古老社会问题。在克莱恩充满争议的获奖纪录片《非爱情故事:关于色情》(Not A Love Story:A Film About Pornography)中,脱衣舞女不再仅仅是男性泄欲的对象。她们不幸的命运,生活的困境和对感染传染病的恐惧成为影片的主题。传统观念认为制作色情电影是不侵害他人的行业,但是片中对脱衣舞女群体困境的揭露成功地引发社会反思——什么是色情?色情业怎样影响社会关系?

移民成就了加拿大多元文化的优势,早期移民的生活无疑是一部个人和群体的奋斗史,但少数族裔也是媒介中普遍缺失的群体。在这些女性纪录片中,更多地把焦点对准了外来女性移民的生活,如Alanis Obomsawin的纪录片《多子之母》(Mother of Many Children,1977)中的土著女性;Jennifer Hodge de Silva的《海伦·罗:移民妇女画像》(Helen Law:Portrait of an Immigrant Woman,1979)中来自中国的移民Law女士;莎伦(Sharon McGowan)的纪录片《苏珊娜:一位移民母亲》(Rosanna:A Portrait of an Immigrant Woman,1980)中,一位有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在1969年抵达加拿大后,如何适应新的婚姻状况、新国家和新语言。此外,在由Dora Nipp导演、Margaret Wong担任制片人的《寡妇树下:移居加拿大的中国女性开拓者》(Under the Willow Tree:Pioneer Chinese Women in Canada)中,描述了第一批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女人远离家庭,与家人永别,登船前往新世界,嫁给她们陌生丈夫的经历。影片从纯女性角度,探讨女人在演绎传统女性角色的同时,还要面对男性的性别压迫和多种形式的种族主义抗争。她们把语言、文化和价值观传输给孩子,确立华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身份。大多数同类纪录片在展示女性移民艰辛的同时,也展示了她们从受尽辛酸屈辱的角色,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和经济地位的新一代女性。

同类推荐
  •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概论

    公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公民学的发展史本质上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公民学是对公民生活的总结、提炼和概括,是对公民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理想表述和美好设想,起着传承思想、开启民智的重要作用。
  • 哈耶克社会理论

    哈耶克社会理论

    【编辑寄语:在现代学术空间中,论及自由,都绕不过哈耶克;在中国的学术中,论及哈耶克,都绕不过邓正来。】在西方自由主义或政治哲学领域中,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无疑是一位极为重要的人物,然而他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并不只在于他曾经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自由主义学术团体“朝圣山学社”的领袖人物.也不只在于他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而毋宁在于他对现代自由主义理论的转向或发展以及他对当代社会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所做的知识上的贡献,一如S.Gordon在评论哈耶克政治经济学时所指出的。“哈耶克要比罗尔斯、福里德曼、熊彼特或J·克拉克更重要。甚至比任何以经济学为基础而对政治哲学给出综合论述的学者更重要”。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束心缚魔:盛世风华

    束心缚魔:盛世风华

    一条灵源之链,一位无法看清容颜的男子,促使她来到陌生大陆,意外冒险,脱胎换骨,她成为了练武奇才,沿着奇才的路,她竟揭开了一个隐藏亿年的惊天秘密!吸血鬼的契约,她注定无法躲过!
  • TimeZ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TimeZ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刘冠希和李炯柱,身份,地位并不合适,可机缘让他们两个相爱,可,安逸的日子又能过多久!小说中有TimeZ成员和EXO的几名成员,欢迎大家发表看法!!!!!
  • 游过生活六道弯

    游过生活六道弯

    本书列举了生活河流中的六大弯道,即性格与能力、职场与事业、处世与交友、爱情与婚姻、心态与物质及心理与健康六大方面,在尘世奔走中,人们总是在这些方面存在困惑彷徨,书中用直入人心的事例、深入浅出的道理,一一给出了解答,在欣赏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时,又能给自己找到一条更适合的路。
  • 不与梨花同梦

    不与梨花同梦

    梨花多次被问到这个问题,后悔遇见陆生吗?然而每一次的答案却都是一样的,不后悔。人们总是这样有些事,明知道是错的,却还要坚持,有些人,明知是爱的,却还要放弃,有时候,明知道没路了,却还要前行。
  • 魔卫超神

    魔卫超神

    注:本文的剧情故事纯属虚构,请不要相信,如果出现问题,概不负责。神秘的魔族入侵现实中牵连到的神话故事就此成真真是刺激的仙侠之旅血脉的共鸣,前世的情缘智慧星?智慧女神?月球?异次元?这是我的命运,主宰一切
  • 逆天神阵

    逆天神阵

    原本没落的职业幻阵师。被一个人再一次发扬光大。战人,战妖,战神,战天。所有的元素都在他的计算与推演之中。斩天神器,不过是他阵中的一处阵眼。绝世天才,不过是他阵中的一记杀招。他就是这个世上最强的幻阵师。
  • 游戏世界大逃亡

    游戏世界大逃亡

    2020年,林剑从联邦监狱成功越狱,并盗取了刚刚研发出来的“禁1号”游戏系统,进入到了各大游戏世界空间躲避追捕。联邦调查局:林剑,男,24岁,华夏居民,通异术,国际一级刑犯,特级越狱犯,全球通缉对象。神盾局:钢铁侠、蜘蛛侠、绿巨人准备就绪,逮捕目标——林剑!X战警,银河护卫队,变形金刚联盟等纷纷加入了追捕林剑的任务当中!盖伦:我将代表德玛西亚正义裁判我的兄弟林剑无罪!《英雄联盟》张飞:林四弟快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一战!谁敢一战!《真三国无双》
  • 妖化界

    妖化界

    曲折人生,坎坷红尘情。心中无愧对他人,天算人,戏我一生,错背妖名。索性化妖,屠界与天争。
  • 劫天战神

    劫天战神

    神战时二郎神竟然不知所踪,恋人玄女为此背负红颜祸水之名。千年后满天神佛转世于现代都市,洪荒巨兽、上古妖魔亦纷纷觉醒,是否又一次轮回即将开始?没有保留神的记忆和法力,却为救人得罪地府主宰,无意中也发现了阴界的巨大阴谋!重生战神如何力挽狂澜,以正战神之名?千年等待如何再续前缘?善恶一念,战神劫天!
  • 花嫁初

    花嫁初

    她,本是天之娇子,为情所殇,死于心爱人之手。重生的她,褪去所有高傲,所有自负,拥有了一个异世界灵魂的记忆。这样的她,早以不是她了……至于美男吗……某沫:“我的美男怎么了?”某殇:“看你表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