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500000014

第14章 小说演播训练材料与提示(4)

(六)“我很愿意活下去”

1943年11月24日给我送来了新的辛酸。在报纸上登出了五张照片,是在斯摩棱斯克附近波塔波夫村外一个被苏军击毙的希特勒的军官身上找到的。德国人把残害卓娅的景况和她的最后几分钟全拍了照片。我看见了雪中的绞架,看见了我的卓娅,看见了我的女孩子在德寇包围之中,看见了挂在她胸前写着“纵火犯”的那块木牌……也看见了那些残害她的人。

……可是舒拉一直没有信。又过几天,我打开《真理报》,忽然在第三版上看见了这样的消息:

“前方军报,10月27日(电讯)。某部正在激烈战争中,扫荡着德寇第一九七步兵师的最后残匪。1941年11月在彼得里斜沃村残杀了英勇的女游击队员卓娅的,就是这一个师的官兵。在《真理报》上刊登的五张德国人残害卓娅的照片,掀起了我们的战士和军官的新的愤怒的热潮。在这里,卓娅的胞弟、青年团员、坦克手、近卫军少尉舒拉正在英勇奋战,为姐姐复仇。在最后一次战斗中,‘卡威’坦克在舒拉同志的指挥下首先闯入敌人阵地,击毙和用齿轮轧毙很多希特勒匪徒。少校维尔什宁。”

舒拉活着哪!

为姐姐报仇哪!

从此我又常接到舒拉的信了,但不是由和平的乌里扬诺夫斯克,而是由最火热的战场上寄来的。

1944年元旦,很响的门铃声把我惊醒了。

“这是谁呀?”我纳闷地说,开门之后,意外的事就使我愣住了!舒拉站在我眼前了。

我觉得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巨人了,英俊、宽肩,穿着带有严寒气味的军大衣。他的脸由于风吹和疾行发红了,冰霜在他的浓眉和睫毛上融化着,他的两眼欢喜地闪烁着。

“为什么这样看呀,不认识我了吗?”他笑着问。

“我看这是伊利亚·木罗米茨俄国民间传说中的大勇士来了!”我回答说。

这是最出乎意料的、最宝贵的新年礼物。

舒拉也无限地欢喜。他一步也不离我,如果他需要到街上去买香烟或散步,他一定像小孩那样请求:

“咱们一块儿出去吧!”

他每一天重复几次同样的话:

“你告诉我,你生活得怎样?”

“我都给你写去了……”

“写算什么呀!你讲给我听吧。人们还照旧给你写信吗?你把信给我看看……来,我帮助你写回信……”

这样的帮助正是需要的,无数的信件依然像河水一样地流来。人们直接给我写,往卓娅的母校写,往报馆写,往青年团区委写。

(七)壮烈地牺牲了

4月20日我在信箱里接到一封信。信封上是舒拉的战地邮政号码,但是地址并不是他的笔迹写的。我怕拆开这封信,拿着它愣了很久。以后终于拆开它读了最前的几行。眼前发黑了。我换了一口气之后重新又读,仍是读不下去。以后用尽所有的力量,咬紧牙,勉强读完了。

1945年4月14日。

亲爱的柳鲍娃·齐莫菲耶夫娜!

很痛心地给您写这封信。我求您:集中勇敢和坚毅。

您的儿子、近卫军中尉亚历山大·阿那托利维奇在反德国侵略者斗争中壮烈地牺牲了。他把自己的青春的生命献给我们祖国的自由和独立了。

我告诉您:您的儿子是英雄,您可以因他而骄傲。他曾忠实地保卫祖国,他堪称为他的姐姐的好弟弟。

您把您的仅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儿女,都献给祖国了。

在哥尼斯堡郊外的战役中,舒拉的战车在4月6日首先强渡了30米宽的水渠,猛轰敌人,消灭了敌人的炮兵队,炸毁了军需仓库,并击毙希特勒匪军官兵60人。

4月8日他的战车首先闯入克尼根·路易金堡垒,俘敌350人、完整坦克9辆、汽车200辆,并获得燃料仓库一处。在战斗中,舒拉由战车指挥员升为中队指挥员。他虽年轻,但是指挥中队很胜任,并且在执行一切战斗任务上都可称为模范。

昨天他在争夺哥尼斯堡西方的非布鲁定克鲁格村落的战斗中牺牲了。那一村落已经落在我们手里。您的儿子在最前头的队伍中间闯入了那个村落,击毙希特勒匪徒40余人,并轧毁反坦克炮四门。爆炸的炮弹永远地夺去了您的亲爱的,也是我们的亲爱的舒拉的生命。

战争与死亡是不可分离的,但是死于我们的胜利的前夕,就令人特别惋惜。

紧握您的手。希望您勇敢。

(衷心尊敬您和同情您的近卫军中校列盖札)……

4月30日我飞到了维尔纽斯,由那里乘汽车到达哥尼斯堡。空虚,周围的一切都被破坏了。片瓦无存。哪里也不见人影。以后来了一串一串的德国人:他们徒步走着,推着独轮或四轮小车,载着家产,他们不敢抬头,不敢正视……

以后涌现了我们的人的洪流,他们是返回故乡的。他们有乘马车的,有乘汽车的,有步行的,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是欢喜的,幸福的。由这一切都可以看出:胜利并非道远路遥,它很近了。它就挨着我们了。

舒拉问过我若干次:“妈妈,你怎么想象胜利那一天呀?你以为那是在什么时候?真是在春天吧?一定在春天!倘若在冬天,那么,雪是一样要融化的,花一样要开的!”

现在胜利临近了。这已经是胜利的前夕,幸福的前夕。可是我坐在我的孩子的棺材旁边,他像活人一样躺着:容貌是安静的,明朗的。我没预料到我们会这样见面。这实在是超过一般人所能忍受的事……

后来,我的眼睛不知不觉地离开了舒拉的脸,往上看了看,我看见了另一个青年的面孔。我仔细地看他,可是想不起来过去在什么地方见过他:那时很不容易思索什么,回忆什么了。

“我是沃洛嘉·奇托夫。”青年小声地说了。

马上我就想起了那年4月,当我回到家来遇到舒拉和他的朋友们在高兴地谈话的那一个晚上。“将军还亲自请我们吸烟哪……我们到乌里扬诺夫斯克坦克学校去……”我仿佛又听到儿子的声音了。

“其余的人们呢?”我勉强地问。

沃洛嘉告诉我说,尤拉·布娄多和瓦洛嘉·尤里耶夫牺牲了。他们也像舒拉一样,没等到胜利就牺牲了……多少青年,多少好人都没等到这一天就牺牲了!

……

……恐怕我不能有系统地、详细地把在哥尼斯堡的两天的事述说出来了。但是我记得人们曾怀着什么样的敬爱谈论舒拉。

我听见人们的一些话:“他勇敢……是一个谦虚的人,是多好的同志呀!年轻,可是一个真正的指挥员!我永远忘不了他!”

以后我就回来了。舒拉的坦克的射击手萨沙·斐基柯护送着我。他一路上像照顾病人那样照顾我,像儿子那样关切我;不问我他就猜到了需要做什么。

……

5月5日在诺伏捷维奇公墓安葬了舒拉。卓娅的坟的对面又添了一座新坟。他们死后和生前一样,仍在一起。

这是胜利之前四天。

5月9日我曾站在自己的窗前看着人像长河一样流过去:走过的有儿童也有成年人,大家像一个整个家庭,全是狂欢的、幸福的。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

……

我的孩子们永远不能再看见蓝天了,不能再看见鲜花了,他们永远不能再迎接春天了。他们为了别的孩子,为了在渴望已久的这一刻在我眼前经过着的孩子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训练提示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家喻户晓的前苏联作品。它从一位母亲的角度记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自己的两个儿女为了祖国,为了和平,离开课堂,走上战场,牺牲在敌人的绞架上和战火纷飞的胜利前夜。他们以自己年轻的生命书写了什么是英雄,什么是生命的永恒。书中有母亲对儿女的亲情、惦念、痛苦与欣慰的真诚袒露,情感细腻、自然,生活细节丰富,是一部难得的动人的自述体作品。我们仿佛从中看到了充满朝气和坚毅的卓娅,在漫天风雪的夜里,光着脚,身着单衣,带着满身的伤痕,在敌人的刺刀威逼下行走在野外;我们看到卓娅脖子上套着绞索,却仍大声怒斥敌人,呼唤人民起来斗争;我们看到年轻的舒拉闪动着温柔的目光劝慰母亲;我们看到身着军装的舒拉指挥着坦克屡屡冲毁敌人的堡垒,冲向敌群;我们看到母亲望着女儿被处决时拍摄的照片心痛无比;我们看到母亲坐在儿子的棺材旁注视着已经离去的年轻指挥官——为了祖国和自由,母亲在短短的时间里失去了至亲至爱的一双儿女。她虽有普通人的心痛与悲哀,更有英雄母亲的坚忍与胸怀。当时全苏联有千千万万的年轻人给她写信要做她的儿女。20世纪50年代,英雄的母亲还来过中国,受到我国人民的尊敬。当时,也有不少中国青年纷纷给她写信表示要向她的儿女学习!

这部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应当还有两点:一是它记录了真实的时代、人生历程、人物心理;二是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英雄人物,也使我们体验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激起我们反对战争的强烈心声和坚定信念。

值得关注的是,书中不仅写出了卓娅和舒拉这两位青年英雄,同时也表现了战地记者彼得·里多夫及舒拉的同学们等等同样在战争中献身的英雄们(因为篇幅所限,我们没能选取这些内容)。正是彼得·里多夫这位《真理报》的战地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前去采访,首先报道了卓娅的英雄事迹,起到了在残酷斗争中鼓舞人心的作用。然而,他却牺牲在胜利前夜,是在波尔塔瓦郊外的飞机场,他要看看战士们如何抗击来袭的敌机就由掩蔽部下边跑出来了,他打算写一篇记事,一切都想亲眼看一看。这是一位真正的战地记者!遗憾的是,他没能兑现给卓娅母亲的承诺:战后一定写一部关于卓娅的书。

我想,我们之所以要选择这部自述体的作品,不只是为了训练学生们对这类作品的表达技巧,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历史,知道今天,感悟责任。

1.应当阅读全书,了解时代、地域与人物。对卓娅和舒拉有一种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热爱人物,抓住人物,表现人物。

2.把握自述体的语言表达特点。

3.把握母亲的心理、心境的变化,应注意分寸,不能基调一沉到底。

4.叙述中的基调、风格应统一,但也要随不同内容、情绪有微调。

5.表达语速不宜快,因是回忆性质、哀痛心境。

6.注意区别叙述语言与书信内容的表达。书信语言表达也要有人物感。

7.注意作品中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的转换和有机结合。

8.可将作品语言做适当修改,进行润色、“移位”等处理。

9.书中的不同人物,都要有相应的语言声音造型,但重在神似。

母亲:用女中音来表现,声音温厚,音色不宜亮,语言内在、多感、稳实。

卓娅:声音明亮、有力度,语言坚定、热烈、内涵深。

舒拉:声音年轻、热情,语言活泼,富于感情。

高山下的花环(节选)

李存葆(一)雷军长甩帽

眼前,这“雷神爷”为何又甩帽?人们目瞪口呆!

只见他在台上来回踱了两步又站定,双手拤腰,怒气难抑。

终于,炸雷般的喊声从麦克风里传出:“骂娘!我雷某今晚要骂娘!!”

谁也不晓得军长为啥这般狂怒,谁也不知道军长要骂谁的娘!

他狂吼起来:“奶奶娘!知道吗?我的大炮就要万炮轰鸣,我的装甲车就要隆隆开进!我的千军万马就要去杀敌!就要去拼命!就要去流血!!可刚才,有那么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她竟有本事从几千里之外,把电话要到我这前沿指挥所!此刻,我指挥所的电话,分分秒秒,千金难买!可那贵妇人来电话干啥!她来电话是让我给她儿子开后门,让我关照关照她儿子!奶奶娘,什么贵妇人,一个贱骨头!她真是狗胆包天!她儿子何许人也?此人原是我们军机关宣传处的干事,眼下就在你们师某连当指导员!……”

顿时,我脑袋“嗡”地像炸开一样!军长开口骂的是我妈妈,没点名痛斥的就是我啊!

骂声不绝于耳:“……奶奶娘!走后门,她竟敢走到我这流血牺牲的战场上!我在电话上把她臭骂了一顿!我雷某不管她是天老爷的夫人,还是地老爷的太太,走后门,谁敢把后门走到我这流血牺牲的战场上,没二话,我雷某要让她儿子第一个扛上炸药包,去炸碉堡!去炸碉堡!!……”

排山倒海的掌声湮没了“雷神爷”的痛骂,撼天动地的掌声长达数分钟不息……

军长又讲了些啥,我一句也听不清了。

那一阵更比一阵狂热的掌声,送给我的是嘲笑!是耻辱!!是鞭笞!!!

……

我差点儿晕了过去。我不知是梁三喜还是谁把我扶上了卡车,我也不知下车后是怎样躺进连部的帐篷的。

当我从痴呆中渐渐缓过来,我放声大哭。

“哭啥,哭顶个屁用!”梁三喜愤慨地说,“不像话,你母亲实在太不像话!她走后门的胆子太大了!”

我仍不停地哭。梁三喜劝慰我说:“谁都会犯错误,只要你能认识到不对,就好。仗还没打,战场上有改正错误的机会。”

眼泪哭干了,我又处于痴呆的状态中。

天将破晓了,一片议论声又传进帐篷:

“军长骂得好,那娘儿们死不要脸!”

“战场上谁敢后退,就一枪先崩了他!”

是谁们在这样说啊,声音嘈杂我听不真。

“奶奶的!说一千道一万,打起仗来还得靠咱这些庄户孙!”是靳开来在大声咋呼,“小伙子们,到时候我这乡下佬给你们头前开路,你们尽管跟在我屁股后头冲!死怕啥,咱死也死个痛快!”

“哼,连里出了个王连举,咱都跟着丢人!”啊,那又尖又嫩的童音告诉我,说这话的是不满17岁的司号员金小柱!我下连后,小金敬我这指导员曾像敬神一般!可自打我拿到调令那天起,他常撅着小嘴儿朝我翻白眼……

“别看咱段雨国不咋的,报效祖国也愿流点儿血!咱决不当可耻的逃兵!”啊,连“艺术细胞”段雨国也神气起来了……

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滚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着我的心!

我乃七尺汉子,我乃堂堂男儿!我乃父母所生,我乃血肉之躯!我出生在炮火连天的沂蒙战场上,我赵蒙生身上不乏勇士的基因!我晓得脸皮非地皮,我知道人间有廉耻!我,我要捍卫人的起码尊严!我要捍卫将军后代的起码尊严!!

我取出一张洁白的纸,一骨碌爬起来冲出帐篷。

我面对司号员小金:“给我吹紧急集合号!”

小金惊呆了,不知所措。

“给我紧急集合!”

梁三喜跟过来轻声对小金说:“吹号。”

面对全连百余之众,我狂呼:“从现在起,谁敢再说我赵蒙生贪生怕死,我和他刺刀见红!是英雄还是狗熊,战场上见!”

说罢,我猛一口咬破中指,在洁白的纸上,噌!噌!噌!用鲜血写下了三个惊叹号——“!!!”

说到这儿,赵蒙生两手捂着脸,把头伏在腿上,双肩在颤动。我知道,他已陷进万分自责的痛苦中。

“咔”的一声响,又一盘磁带转完了。过了会儿,我才轻轻取出录好的磁带,又装进一盘。

良久,赵蒙生才抬起头来,放缓了声调,继续对我讲下去——

同类推荐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热门推荐
  •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恶女当家:人间晚晴

    【本文纯属虚构】穿越?好啊。可是,你只能穿成灰姑娘……的后姐。欺负灰姑娘是你的责任……切记,不能抢了灰姑娘的王子。后姐?恶人?好吧,后姐就后姐,恶人就恶人……只是,她不抢灰姑娘的王子,可保不齐,王子舍灰姑娘来就她这个后姐啊……
  • 笑傲一曲

    笑傲一曲

    一段江湖恩仇誓不休,一曲生死爱恨终不悔。
  • 异世冥河

    异世冥河

    冥河,先天魔神,却一时大意得罪了原始天尊,然而冥河却带着血海到达了一个新开的天地。是屠戮亿万生灵,以杀证道?是默默无闻苦修,以力证道?是寻找鸿蒙紫气,以身合道?其实不然,冥河自从到达异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的逐道之路,异世仅仅是起点而已!
  • 鱼跃仙华

    鱼跃仙华

    她是北冥深渊重生的一条小鱼,求仙问道,唯盼渡劫成仙。他放弃渡劫,若无她相伴,独自成仙,又有何意。千百年来,只为和她重逢,这一次,绝不先走一步,绝不放下一刻,定要相守相伴,共赴寻仙。纷纷扰扰,大千六界,仙亦不古,妖亦有情。在这求仙之路,唯有与卿相伴,才不负了这浮生一遭。
  • 逍遥天下:王妃不二嫁

    逍遥天下:王妃不二嫁

    未来特工一朝穿越,成为了一个寡妇,而且是后娘!虽有刁儿123456789只,幸得身有异能。不怕不怕。丞相月下吟诗,将军夜半爬墙。管家抄起棍子:夫人说了,哪儿个敢把腿迈进战王府,打断他的第三条腿!
  • 圣手狂医

    圣手狂医

    秦浩是隐世家族秦家的长子,为了早日达到要求回到家中,他纵横于花都,行医救人,磨练医术,发扬中医!
  • 将军难追:狂宠娇萌小郡主

    将军难追:狂宠娇萌小郡主

    前生你费尽心思强娶我进门,这一世换我千方百计调戏于你,还不是为了你早日倾心于我?可前世明明很容易就被你得逞,这一世却为什么这么难?怪就怪在事与愿违,贱人发难挡也挡不住,那么只好联手打败坏人再你侬我侬吧
  • 古巷道

    古巷道

    一个名叫“亭头村”的村子里有一条老巷子,近百年来这条巷子都没发生什么事故,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然而,突然有一天……
  • 幽公主玩转皇室学院

    幽公主玩转皇室学院

    她,是他们家的掌上明珠,她,是他的生命,她,为了那苍老的老人,放弃一切,她的命运将会怎么被旋转?是好,还是坏………
  • 你就是自己的公司

    你就是自己的公司

    本书从工作、思想、责任、竞争力、品牌、客户资源、财务等方面告诉我们,公司经营的这几个要素正是人生规划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只有这些方面做到位了,公司的经营才正常,人生的发展才更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