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700000045

第45章 中国对外图书版权贸易(4)

出版本土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员本土化、选题本土化和机构本土化。

1.人员本土化

目前外文局在美国的三家公司共有员工16人,除了少量国内派来的人员外,绝大多数都是当地员工。长河出版社和中国书刊社的董事长、总裁都是由外文局的领导和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领导兼任,定期向董事会报告。当地员工有美国人,有美国出生的华人,也有从中国留学回来的“海归”,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情结。对于他们来说,供职于此,一方面是谋生,更重要的是兴趣所在。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当地员工能沟通两种不同的文化,并熟悉当地的环境与市场,更容易做好本土化出版发行工作。因此,人员本土化是实现本土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软件”环境。

2.选题本土化

选题涉及题材、内容、写法、翻译、编辑、设计、印刷、装帧、开本、推广等多个方面。选题本土化要求,首先必须是美国人想要了解的或喜爱的题材,同时在内容、语言表达、制作形式等方面也尽量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本土销售,也就是要以市场定位选题。对于国内提供的选题,由于目标读者是中国人,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到适应外国人的价值取向和阅读习惯,虽然含金量很大、信息非常有价值,但为了在国外推广,必须对之进行改造,删掉不便于理解的东西,增加背景材料和必要的解释,并在语言和表达上进行加工。在图书装帧上通常也要花大力气进行改造,如果说一本书看不出是中国出版的书,而更像美国书店里的书,那就成功了一半。从中国作品翻译过来的,要花很多力气来进行改造,使其本土化,这中间并非一个简单的翻译问题;而美国本土的作品,编辑起来相对要容易得多,市场接受程度也要高得多。十多年前,日本讲谈社在美国成立美国讲谈社,他们做到了人员和机构的本土化,但选题没有本土化,很多图书都是由日文直接翻译过去的,加工不多,最后没有成功,退出了美国市场。

3.机构本土化

机构本土化,是指把出版机构建成一个百分之百的美国公司。这里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外部环境。在美国,实行出版社登记制。成立出版社与成立其他公司一样,程序十分简单,可以通过律师或会计师,也可以自己上网申请。出版社成立后就可以马上申请ISBN书号,书号的多少由出版社自己决定。在美国注册的书号会自动地进入美国的图书数据库(BOWKER BOOKS IN PRINT),出版者只要在网上把图书的书名、书号、作者、出版时间等基本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所有的发行公司、书店、图书馆即可通过图书数据库来检索和采购图书。另外,出版社还要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发放的CIP号,这有利于图书馆订购。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资料进入数据库后就会收到订单,有时书还没有出版便已接到订单。这是图书进入主流发行渠道的必要条件。

第二,内部管理。在美国设立出版公司,雇佣当地员工,实现出版本土化,首先必须按照美国的通常做法,如果把国内的一套搬到美国来,肯定不会成功。公司运营要有一种民主的氛围,遇事要大家商量,部门之间要有协作精神,还要虚心听取当地员工的意见,尤其在选题、推广和设计方面。与其他美国公司一样,出版公司要有严格完整的规章制度、完备的员工工作准则和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

长河出版社近几年的出版发展历程值得中国图书“走出去”工程参与者好好借鉴。2002年是长河出版社成立的准备和铺垫阶段。从2003年起,长河出版社开始将国内出版的比较适合美国读者的出版物进行翻译再加工或重新包装。到2004年,长河出版社开始接受英文原创作品,并开始与中国国内的出版机构合作,出版适合美国本土的出版物。

现在,国内各省出版社都先后成立了出版集团。各省出版集团完全可以与外文局及其所属海外公司积极合作,探索以多种合作形式共同将中国的文化推向国外,让中国的出版真正“走出去”。2006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长河出版社偕同美国中国书刊社共同设立了展台,中国外文局、香港联合出版集团和长河出版社还在展会期间举办酒会,盛邀国内出版界的领导与同行,共商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合作与发展大计。

(二)中英图书版权贸易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诞生在英国。英国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版权保护的国家,也是版权贸易最发达的国家和版权贸易历史最悠久的国家。英国的版权代理业极为发达,其版权代理公司有200多家,居欧洲第一。

英国与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关系极为密切,英国是中国引进外国版权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加入国际版权公约之前,中国出版的英国图书就已占相当大比例。1989年中国内地出版了超过353种的英国图书,在出版的外国图书中排名第四位。1995年,中国内地出版的英国图书超过208种,英国版图书排名上升到第二位。这一排名一直保持到现在。1998年和1999年,中国内地出版社分别从英国引进了594种与860种图书版权,引进数量不断攀升。北京是中国内地引进英国版权最多的地区,1997年引进的英国版权达300余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与英国的版权贸易非常密切。上海引进英国版权的数量也呈增长态势。上海版权代理公司近年来代理引进英国图书近50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丛书》、《世界百年掠影》、《当代世界前沿思想家系列》、《剑桥插图历史系列》等都是该公司代理引进的。由于中国版权贸易市场的巨大潜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英国出版社对中国市场发生兴趣,剑桥大学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公司、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社、培生教育出版集团、DK公司等是与中国开展版权贸易合作的代表出版社。像DK公司,与中国出版社开展业务交流已达八年之久,他们不仅授权中国出版社出版了500多种图书,还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

相对于版权引进而言,中国向英国输出版权数量很少。1998年为1种,1999年为20种,2000年为2种,2001年为1种,2002年为6种,2003年为2种,2004年为16种。2005年为74种,是近年来输出版权数量最多的一年。

(三)中德图书版权贸易

德国是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重要伙伴之一。在中国加入两个国际版权公约前,中国翻译出版的两德(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图书种类在中国翻译出版的外国图书中位居第六位。20世纪90年代,中国引进德国图书版权数量不断增加。据北京歌德学院德国图书信息中心柯乐迪的有关报告,1992~1996年,德国图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的由28种上升到135种。1996年,中国内地与港台出版社从德国引进图书版权135种(占德国对外输出总数的3%)。这些图书以少儿图书数量最多(28种),依次为艺术类、自然科学类与文学类。1998年以来,中文图书市场(主要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已成为德国出版社输出版权少数数量较多的几个市场之一。1998年,中国内地与台湾地区的出版社共从德国引进版权369种(占德国所有输出版权的8.9%)。其中,儿童和青少年书籍93种,文学类书籍60种,

历史和艺术史书籍44种。1999年这个数字又上升到471种,其中,157种为儿童和青少年书籍,哲学和宗教类书籍52种,文学书籍44种,自然书籍27种,艺术书籍2种。而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1998年,中国内地出版社从德国引进版权301种,1999年引进389种。在版权引进方面,1999年在美、英、日之后,德国在中国图书版权引进地排名中位列第四位。

与引进相比,中国出版社向德国输出版权数量非常少。据柯乐迪的报告,1996年中国(包括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向德国输出图书版权仅33种,占德国全部翻译书的0.3%。其中13种为纯文学书籍,其他为实用书籍。1999年,中国出版社对德国输出了13种图书的版权(其中一本是小说)。另据国家版权局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1991~1996年,中国内地出版社共向德国输出了27种图书版权,德国居内地对外国输出版权排名地的第四名。根据国家版权局年度统计,1998年和1999年,中国内地出版社分别向德国输出版权7种与1种。

2004年的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共有参展商约6000家,其中276家来自亚洲。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参展商为28家,他们多以联合展台的形式参展。中国台湾曾是海外出版商进入中国图书市场的门户,但是现在中国内地已取代台湾成为国外出版社最感兴趣的市场。在德国所出版的每8本书中就有1本是翻译的书(即版权引进书),而引进版图书中又有一半是英语图书,法语引进版占第二位。由德国引进的日本版权书占其整个引进量的0.4%,排在第十位。中国排在第18位,占德国引进版权书总量的0.1%。

2003年,中国成为德文版权的引进大国。当年德国共输出7022种版权书,仅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就引进660种,占整个贸易量的9.4%。自1998年以来,中国从德国购买图书版权的数量一直排名世界第一,直到2002年被韩国超过。

与其他欧美国家相比,德国出版社对预付金和版税的要求不高,他们更看重的是把自己的作家们介绍到国际图书市场上去。近几年来,中国的出版社从德语出版市场引进的“冒险小虎队”系列、《游戏中的科学》和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耶利内克的作品《钢琴教师》等,都成为中国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

与英语相比,德语是小语种,中国出版界熟练掌握德语的版权经理和编辑很少,所以在中德版权贸易中需要双方做出更多努力。德国政府和出版业深知这一点,他们非常重视德文书在国外的推动。歌德学院及其德国图书信息中心(BIZ)在中国均设立了分院,更有利于与中国文化界、出版界交流,加强合作沟通。

据德国书商及出版商协会分析,在整个图书行业的全球化趋势之下,总体上德国版权输出进展迅速。1994年,德国仅输出版权有3869种,2003年,德国向全球输出图书版权6989种,而到2004年,共输出7022种,十年间的增长率是80%。

从版权输出的种类来看,青少年图书比例最高。2003年输出的6989种图书中,有1804种都是少儿图书。近几年位居版权输出第二位的是文学图书,占15.6%。

从版权输出对象来看,2004年德国向中国输出版权占全年输出总量的9%,韩国占7.5%,西班牙占6.8%;翻译成英文输出到英语国家的占6.7%,波兰占6.6%,意大利占6.6%,捷克占5.9%,俄罗斯占5.9%,法语国家占5.8%,匈牙利占5.4%,其他语种国家占33.8%。1998~2004年间,除2002年外,中国皆为购买德国版权图书最多的国家(2002年为韩国)。从2004年开始,德国图书信息中心举办了“全球化国际书展”、“德国哲学书展”、“德国最美书巡展”等,还在上海国际儿童图书博览会上成功地举办了德国少儿图书市场论坛。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更是不遗余力地组织大型国家展台,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德国出版社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德国图书版权输出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出版社自行向全球版权贸易伙伴发送自制的版权书目录。与英语相比,德语属于小语种,因此很多出版社都将版权书信息翻译成英文。很多出版社网站都是德文的,但版权书这一栏会单独做成英文。每年春、秋两季,出版社都很有规律地通过互联网或以纸质形式将版权书目录发给全球版权贸易伙伴。二是通过书展贸易平台。德国出版商每年在国家组织下或自行参加大约25个国家的国际书展。

近年来,德国政府在版权输出方面也有新动作,即推出了“Litrix项目”。Litrix.de是向全世界介绍德国当代出版物的权威媒体之一,它于2003年7月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文化基金会的支持下诞生。其目标是增进全世界对德国当代出版物的认识和了解,使德国和其他国家在当代图书领域的交流更加深入和活跃。文化基金会初步计划为这个项目提供至2005年底的财政支持。Litrix.de的办公地点设在慕尼黑歌德学院,它的另一个合作伙伴是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为了更好地向国外推荐优秀的德国新出版物,Litrix.de每年都会选出一个地区作为工作重点,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步骤组成:

1.从德国当代出版物中精选优秀作品

Litrix.de与一个高水平的评审委员会委员会由五位独立的专家组成,其成员都是享誉德国内外的文学评论家,以及一位在德语和德国文学领域都有较高造诣的国际成员。Litrix.de还在选拔过程中设立了第二个评审委员会——当地委员会。这个“当地委员会”由三名委员组成,他们都生活在当地,属于那里的文化圈。作为日耳曼学学者和翻译工作者,他们对德国文学也非常熟悉;作为“活动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人”,他们也有资格评价,哪一些题材和论点会引起当地读者的兴趣,综合考虑该国的文化审查和社会、宗教禁忌,判断这些书在该地区的翻译有没有可行性。合作,以“图书是否在文学方面、专业方面和风格方面具有高质量”,“作品所涉及的主题是否具有全球意义”以及“文章是否反映社会现实或者德国社会中个人的心理状态”为标准,每年从文学类书、非文学类书和少儿读物三大类图书中精选出30~40本新出版的优秀书籍,然后在其网站(http://www.Litrix.de)上用多种语言选登作品的内容节选、详细书评,并同时介绍作者和出版社等背景资料。

同类推荐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 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热门推荐
  • 还好,曾有你

    还好,曾有你

    “丫头…我回来了。”“为什么,你知不知道我很恨你!”再热热不过初恋,再冷冷不过人心,再远远不过生死。这么多年,这么多事,为的只是证明那句“我是真的喜欢你!”
  •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大圣天欢喜双身毗那夜迦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必只是故事

    未必只是故事

    本书内容:夜幕即将来临时,我利用魔鞋回了一趟家,准备了一些利器防身,然后才去找圣杯。 耳边一阵强风刮过,我已置身于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物前,透过窗户往里窥探,只见屋里灯火通明,人影晃动,似乎是在开一个舞会。再仔细一瞧,上帝,不是开玩笑吧?那长长的餐桌上少说也放着200个同样的水晶杯! 我觉得自己快昏倒了,到底哪一个才是我要找的圣杯啊?我揉揉太阳穴,毅然决定潜进去看个仔细……
  • 为什么男人爱发誓,女人爱相信?

    为什么男人爱发誓,女人爱相信?

    爱情不是单行道,一相情愿的爱不是爱;以为付出就能得到爱,那是傻瓜做的梦!面对爱情,女人需要一点理智,一点智慧;所以,女人在付出身心之前,不要陶醉遐想,不要蒙蔽迷思,要学会读懂男人,保护自己。男人爱发誓,是因为女人爱当真;男人爱吹牛,是因为女人爱捧场。总之,男人明白女人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女人也就乖乖的成为了他们的猎物。本书告诉女人,你该如何在爱情中不让自己吃亏,如何识破男人的谎言和欺骗,如何走出情感所带来的伤害,如何正确地看待婚姻,如何做一个独立和爱自己的女人等,帮助女人在情场上从被动变到主动。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清澈如年:茉莉花开的夏天

    清澈如年:茉莉花开的夏天

    她叫顾惜茉,是顾氏集团的千金,倾国倾城···他叫皇甫澈,是皇甫家族唯一的继承人···她曾在高三时受过巨大的心灵创伤,最爱的人姜若年在高考那天出了车祸,永远离开了人世;而他,也曾经有过一段曾经,而那个女孩,并不是死去,而是几年前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他心里,还有她------尹淇。顾惜茉和皇甫澈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神妻

    神妻

    三千年前一曲凄婉动人的爱情悲歌:满族先民虎尔哈部的奴隶芍丹与富察真诚相爱了,谁知却引来了杀身之祸,酋长穆克什喀、瑷珲女罕、茑萝格格,共同编织了他们的悲惨命运。十六年后。宿命般的命运似乎重新降临。芍丹之女小芍丹再度陷入情感与生命的困境: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生离死别接踵而至。情殇、弑父、决斗、仇杀、洪水。美丽的芍丹何去何从呢?作家将满族萨满传承的族源神词、神歌、神舞。秋祭、人头大祭、雪祭等文化元素,巧妙地揉和在野合、婚育、斗兽等满族先民部落原生态的书写中,故事神秘多姿,扣人心弦。
  • HP:作为哈利我很方

    HP:作为哈利我很方

    在这个魔幻危险的世界中作为主角真的不容易。如果想要追寻所有好人都能够平安幸福的未来,就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觉悟,做好万全的准备。这不是游戏,更不能闹着玩。这是一场与命运的对抗赛,与死神的赌博战。在这个所有人都热爱着的魔幻世界,一场大无畏的冒险就此开始。
  • 笑逗江湖

    笑逗江湖

    我叫唐吉,字诃德。虽然我有字,但其实我是个江湖人。我有一个奇葩的师傅,有一群奇葩的师弟。我身处一座江湖,但我却看不懂这座江湖。
  • 爱你在心,口难开

    爱你在心,口难开

    自己默默的付出着一切就是想有一天你能回头可你从未回头过可我从未后悔过因为我爱你我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我的生命可是你却利用我对你的感情......为了自己爱的人,被逼下了悬崖,我从未后悔过,因为我爱你,即使你不爱我。可当我以另一种身份出现时,你对我的态度却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