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7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在人类社会迈向新世纪之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为单元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近20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以版权、影视、演出、会展、动漫和游戏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由文化产业的兴起而引发的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贸易亦蒸蒸日上。图书及版权贸易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产业内容,其在国际经济贸易格局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一、国际图书及版权贸易概述

美国的图书与版权产业已经超过批发业和建筑业,其产值大约是制造业的一半。2001年版权产业增加值已经达到了7912亿美元,占美国GDP的7.1%,该产业在1977~2001年间,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达7%,是美国经济年增长率3%的两倍多。

在英国,以版权产业为主体的文化创意产业是英国发展得最快的产业,1997~2001年间年增长率达到8%,是同期英国总体经济增长率2.6%的三倍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超过8.2%,创意产业产值2001年已达到1125亿英镑。在伦敦,创意产业是该市的第二大产业,仅次于商业服务业,已经超过制造业、零售业等行业,产值已达到250~290亿英镑。

当今文化产业巨擘贝塔斯曼(Bertelsmann)就是在19世纪以出版开始起家的,图书出版与版权产业现在仍是其主要利润来源领域,目前贝塔斯曼在全球60个国家拥有300多家下属公司和8万多名雇员。其业务范围之广涉及图书出版、图书音乐俱乐部、杂志与报纸、信息、教育、娱乐、影视音乐、广播电视、印刷、媒介服务、电子商务等传媒业的各个生产、服务领域。2004年贝塔斯曼集团总收入达到170亿欧元。其收入来源主要为四大部分:图书和音乐直销(占23%)、内容销售(占29%)、媒体服务(占26%)和广告收入(占22%)。从下属六个子集团的贡献来看,RTL集团的贡献最大,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28%,其次为欧唯特服务集团(Arvato Services)占21%,BMG占15%,古纳亚尔(Gruner+Jahr)占14%,贝塔斯曼直接集团占12%,兰登书屋(Random House)占10%。从区域分布来看,贝塔斯曼集团的主要收入来自欧洲和美国,其中德国本土占30%,其他欧洲国家占42%,美国占22%,还有6%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激发民族生命力,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创造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二、中国图书与版权产业

21世纪将是文化生产的时代,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将直接决定国家的整体实力。因而,发展文化产业就变成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抉择。文化产业的这种战略意义,已经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同时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这种战略意义,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方案。中国也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并积极探索着文化产业的振兴之路。

2007年10月9日至14日举办的第59届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共吸引了7400多家参展商和近30万参观者。中国展团在本届书展上输出版权1928项(2006年1364项,2005年615项)。在本届书展上,中国出版集团成立了“中国出版(巴黎)有限公司”和“中国出版(悉尼)有限公司”,其下属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世界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共同签署了在美国合资成立“中国出版(纽约)有限公司”的意向协议备忘录。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中国图书出口已不再是单纯的图书贸易和版权输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与国外出版商共同策划选题或合作出版发行图书。中国图书的国际市场之路呈现出梯次推进、多样化的特点。与外方成立合资公司创造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全新商业模式。

中国的图书版权产业的发展严格来讲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其发展步伐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而逐步向前迈进的。

(一)起点——对外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中国图书版权首次对外合作是在1978年9月与日本讲谈社商定中日合作出版《中国之旅》画册。在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之前,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和外国出版商对中国市场的顾虑,我国的版权贸易主要以输出为主。《中国之旅》就是这样一部版权贸易的开山之作。该画册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卷,主题是反映当时现代中国的面貌,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面和日本讲谈社合作,讲谈社派摄影师和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工作人员一起在中国各地采风拍摄,先以日文出版,后又出版英文版。1979年,在南斯拉夫评论社召集的“莫托文集团”(由欧美几十家中小出版社组成)会议上,中国和“莫托文集团”谈成合作出版大型画册《中国》,该书由上海美术出版社和“莫托文集团”合作,以英、法、意、日等7种文字出版,海外发行10万册。

这一时期版权输出的另一重要事项,是1984年英国培格曼出版社(Pergamon Press)出版了《邓小平文集》的英文版,第一次把邓小平的理论传播到西方乃至世界。

版权引进方面的开山代表作之一,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从美国购入版权,出版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这一阶段,我国尚未颁布《著作权法》,也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很多人还不知道版权为何物,版权贸易活动存在着诸多障碍:一是信息来源的局限,国内出版界对海外出版市场的信息缺乏了解,外国出版界也不了解中国;二是对外交流访问比较受限制,出国很困难;三是外汇限制,外汇少,管制严格,出版社付汇购买版权几乎不可能。

(二)成长——以港台地区为主要合作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92年)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1986年首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举办。在当时中外出版界缺少联系的情况下,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搭建起一个让中外出版人直接对话的平台,把众多国际著名出版公司引到了中国出版人的家门口。博览会的功能从开始以原版进口图书订购为主,逐渐发展成以版权贸易和对外合作交流为主。每届博览会上成交或达成的版权贸易协议逐年增长,直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版权贸易事业的总体发展。

此时,中国的版权贸易仍是输出大于引进,合作伙伴也集中于亚洲国家和地区,与欧美的联系较少。特别是祖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合作,在此期间正式大规模展开。以1988年10月第一届“海峡两岸图书展览”在上海举办为起点,标志着两岸出版合作正式启动。

在后来与台湾的合作交流和版权贸易中,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下属的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起到了重要的组织和推动作用。1988年2月25日,经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批准,“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在北京成立。从1989年开始,促进会开始连续举办两岸的“合作出版洽谈会”。当时和台湾合作的重要项目《中国美术全集》的出版协议,就是在首届洽谈会上签署的。

和台湾的合作交流模式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第一种是合作出书。比如前文所说的《中国美术全集》,此全集共60卷,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牵头,联合文物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上海书画社等五家出版社,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合作出版发行。该全集在台湾销售了3500套。锦绣文化企业董事长许钟荣当时和内地有许多版权合作项目,除《中国美术全集》外,还有300卷的《中国美术分类全集》、74卷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另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台湾光复书局合作出版的《中国古建筑大系》10卷本繁体版,共发行2万套。当时的合作主要是把内地的图书输出到台湾,也从台湾购进少量版权,比如从台湾光复书局购买了30卷本《大美百科全书》的简体字中文版权。

第二种合作方式是两岸出版界人员互访。中国内地出版界首次组团访台是在1993年5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下属国际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率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林尔蔚、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陈早春、人民美术社社长陈允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周谊等一行12人访台。此次访台就扩大两岸出版交流达成五点共识:第一,两岸定期轮流举办出版学术交流研讨会;第二,定期互相举办书展;第三,组织双方编辑人员互相往来、培训;第四,双方互相提供图书出版信息;第五,互相提供印刷技术协助,并加强出版印刷交流。

1994年3月,中国内地的图书首次在台北展出,展览规模宏大,共展出内地版图书17万多种,参展内地代表团成员近百人。

和台湾的第三种合作途径,是双方定期举行研讨会。为此,1994年9月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海峡两岸出版界商定设立“华文出版联谊会议”,由内地、香港、台湾每年轮流举办。1995年5月,第一届“华文出版联谊会议”在香港举行。

这一阶段,许多对外合作输出的项目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和经济效益。如《中国长征》由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摄影出版社和澳大利亚的开文·威尔顿公司合作,于1985年底出版,在海外发行4万多册。1987年,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又和长城出版社合作,以7种外文出版了《俯瞰中国》,海外发行7万多册。新华出版社则因和瑞士尤尔根公司合作输出《熊猫》获益颇丰。当时的对外版权输出,一度为国内出版社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这种设立重要项目、政府大力支持、集中力量策划出版的做法,某种程度上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天推广中国图书“走出去”时予以借鉴。

在版权引进方面,为克服外汇缺乏对版权贸易的限制,商务印书馆巧妙地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创新了当时的版权贸易模式。198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精选英汉汉英词典》,由于当时不能付外汇,商务印书馆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达成协议,采取“补偿贸易”的形式,由商务印书馆把一定数量印刷好的书芯运送到香港,由对方在香港加上书封后直接在海外市场销售。就这样,我国的出版者克服当时的种种困难,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我国开始进入出书、培训、人员交往的快速成长期。

这一时期对外合作交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模式:一是与国外合作出版了一些大型的出版物。二是建立起中外出版交流和相互培训的合作方式。如继《中国》合作项目之后,每年,日本以及西方国家都会派团和中国互访,从1980年开始,日本讲谈社每年都接收20位中国的编辑赴日本进修、培训。三是和海外出版界之间互相举办图书展览,并在展览期间组织讲座,积极参加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改革开放初期只有中国国际书店一家代表中国出版界参展,后逐渐扩大到各出版社纷纷派员参展。

但是,当时大多数中国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工作仍处于被动等待的懵懂阶段,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随意性较强。在出版社内部管理和机构设置上,很少有像科学出版社那样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立专门的国际合作室。即使版权贸易工作起步较早、版权贸易数量较大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成立了版权贸易工作小组,开始由副总编辑分管,设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正式成立国际合作室则是在1992年。

而这一时期,出版社彼此竞争也不明显,出版专业范畴不交叉,出版社之间相处融洽,版权贸易数量虽然不大,但都认真完成。版权贸易工作起步较早的出版社有科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图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

(三)向规模数量型转移(1992~2000年)

1992年9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会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博士。鲍格胥说:“今天,伯尔尼联盟的人口有25亿,然而,当时钟的分针指向1992年10月15日这一天的时候,伯尔尼联盟的人口将猛增至37亿到38亿,因为中国的人口在12亿到13亿之间,而《伯尔尼公约》于1992年10月15日在中国生效。”

对于中国出版界来说,1992年的确是版权贸易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的版权贸易工作从此纳入了世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外国出版商开始放心地和中国做生意。现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辑的张惠珍将这一阶段定义为“中国的版权贸易从小打小闹向规模数量型转移的初级阶段”。

这一阶段出版社引进和输出图书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引进版图书逐年增加,输出版图书则有所减少。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计,1992年前,版权输出数量大于引进,从1992年起,版权引进数量开始大于输出。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图书情报学论集:续编

    本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利用图书情报发展状况,包括论现代中国图书馆发展的初创阶段、浅谈电子报纸的发展前景、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科研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惑世妖妃:绝艳邪女撩帝宠

    惑世妖妃:绝艳邪女撩帝宠

    一个被全球通缉的变态连环杀手在一次高空跳伞中华丽丽的跳进了虫洞里,穿越时空,她成为了架空大陆声名显赫,绝色倾城的外姓“王爷”,乍一睁眼,就看见有女人欲对她行不轨,老天,我可是个正常的女人,你派这么个满脸“面粉”,一身狐骚味儿的女人来干什么?一不小心把人家来和亲的公主给扇死了,肿么办?她修灵力,驭万兽,炼丹药,绘铭符,逞恶人,九幽大陆皆握她手,九重天神境任她来去,上可入天地,下可掌鬼神,上天下地,为吾独尊!身后什么时候来了个跟屁虫?愣是要拐她回去,打不过,她跑还不行吗?帝修影!你这个变态!
  • 夜车鬼事

    夜车鬼事

    我,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我,从一出生就被人逆天改命,修改了生辰八字。我,究竟是谁?我叫张小军,这里有人鬼恋,有盗墓,有捉鬼,还有悬疑推理。总之,别人有的我都有……
  • 快穿之女主魅力未减

    快穿之女主魅力未减

    自此,系统和莫离是她唯一的支柱他们一起过了丧尸群,一起闯荡娱乐圈,一起修仙入魔,一起称霸世界。“如果在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早些遇见你们”要分别了吗他不许。天道?呵呵,他偏要逆天而行!
  • 一笑绣冬

    一笑绣冬

    想到你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我就愿意忍受一切。你的存在对我很重要。——外国诗人
  • 拿破仑的故事

    拿破仑的故事

    本书选取古今中外40位有代表性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在各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对人类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传奇人物,以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编写成10万字左右的传记,并配有少量插图。
  • 绝代妖仙

    绝代妖仙

    它是一只猴子,却是只聪明的猴子。他得到老妖传承,踏上修妖之路。既然修妖,就要做妖仙。什么?修真者要杀我?先问我手中的棒子再说!
  • 倾尘叶帝

    倾尘叶帝

    带着滔天仇恨穿越,逆着命运峥嵘。前世她惨遭背叛,今朝光芒焕发,强势出击,狂战天下,横推四方,脚踩伪君子,拳轰心机男,怒整白莲花。自穿越以来,还没有什么奇葩到能让她栽跟头的,却不幸喜欢上了一个不能以奇葩理喻的面瘫。这年头,追一个人不容易,让一个情商为负数的人开窍也不容易。什么时候能把男神睡到手啊!【小剧场】“我喜欢你。”某面瘫从后面轻轻环住某女。“噫~你什么时候这么坦(不)率(要)了(脸)?”“……我看到你括号里的字了。”“嗯哼那又怎样雾草你要干嘛!”
  • 性转之初三

    性转之初三

    一觉醒来,寒假已结束了,可是我自身却发生了某些超乎寻常的事,居然莫名其妙的变成美少女!也不知何因?家人却不知道这现象,但学还要上啊,于是到班级之后,不仅让全班大吃一惊,也给自己的好基友们,虎躯一震。(书友群:754022576,一起进来讨论吧!)
  • 天地重启

    天地重启

    日月星辰,人魂重生,觅那来世今生。天地万物,帝皇再现,镇这过去未来。
  • 冷情殇爱

    冷情殇爱

    从大学到社会,生活总是枯燥平淡,有人生,有人死,有人快乐,有人悲伤,而尹小深,什么都没有。曾经的曾经,尹小深是不相信爱情的,在她的眼里,世上根本就没有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虽然她想要嫁一个自己爱的人,却很怀疑有没有这样一个人的存在。直到,她碰到了洛非石,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去验证爱情的真实性,可是,她却在洛非石的假象和冷漠中,越走越远。当她飞身从30层的高楼上跃下的时候,她微笑如花,如此,同赴黄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