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600000004

第4章 新闻发布会产生发展(3)

1945年5月1日,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在美国旧金山举行新闻发布会,有外国记者及中国记者300多人参加。该团团长为宋子文,团员中有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和无党派人士胡霖。《大公报》驻伦敦特派员萧乾在报道中写道:“中国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举行完毕后,记者即分访由伦敦、纽约及巴黎来此的名记者,他们都一致承认,这是任何代表团新闻发布会中最满意的一个。记者再问理由,其中一位说,招待会之所以显赫一时,因为它既机警而又敢说话。另一位认为这是很民主的,因为宋子文答复每一个问题前,必征询其他代表的意见,甚至有一次说,他不过是各代表团的发言人。又有一位称赞招待会的机断与迅速,虽然遇着些极端微妙的问题,都能很快地致答。……有一个记者问:‘董先生是否是一个危险人物?’于是宋氏请董氏起立,以示其无损于人。另一个问题是直接问董必武的:‘这个会对于中国内部团结是否将有直接的影响?’董氏答:‘然,但不是直接的。’董氏的答复由翻译员译成英文后,宋氏再高声复述一次,博得不少的掌声。”

由于记者到抗日根据地采访受到严重限制,中国共产党举行新闻发布会的主要机构是驻重庆办事处,举办规模相对较小,举办次数也相对较少。但是,中国共产党对新闻发布会的宣传作用相当重视,一直密切关注国民党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并对其破坏团结、不利抗战的言论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3年7月11日,毛泽东为新华社撰写电讯,揭露国民党新闻检查机关无理扣留中共中央“七七”宣言:“当日国民党中宣部招待外国记者席上,纽约时报记者询问周恩来回延安之任务。国民党宣传部长张道藩发出挑拨性的回答,诬称:‘共产党分为两派,一派主张与政府合作,一派反对。’关于此事,日本法西斯通讯机关同盟社立即于八日将张道藩之挑拨的诬蔑的声明给予传播,帮助张道藩鼓吹。在七日的外国记者席上,合众社记者又问:听说最近陕北形势很紧张,中央派遣大军包围八路军,是否确实?张道藩态度甚窘,只得用中国话小声地说了一句:‘没有的事。’另一美国记者问:每年‘七七’共产党都有宣言,何以今年七月七日的《新华日报》没有看见宣言?张答:‘这是新闻检查所的事,待我去查查看。’”1945年3月8日,毛泽东还为新华社撰写评论《新华社记者评王世杰谈话》,揭露了国民党中宣部在外国新闻发布会上不利于抗战、不利于团结、不利于进步的言论。

三、解放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结束后,在与国民党谈判期间,周恩来多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揭露国民党政府假和平、假民主的面目和蓄意发动内战的阴谋,争取舆论支持。周恩来的新闻发布会,议题都是当时时局最紧迫的问题。1945年12月18日,周恩来在重庆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声明说,“中共代表这次来渝,一方面是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另一方面是要继续进行国共之间的谈判。我们抱着很大的愿望,要同政府和各方协商解决关系中国民族前途的诸多重要问题,首先待解决的是停止内战问题。”1946年7月,西南联大著名爱国教授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四天内相继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身亡。周恩来立即在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书面声明,指出中国最严重最紧迫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内战,二是暗杀。

1946年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揭露国民党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关闭和谈之门,宣布中共代表团即将撤回延安1946年11月15日,国民党完全撕毁政协决议和一切协定,不顾共产党、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和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召开了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11月16日,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17号举行中外新闻发布会,指出“和谈之门已为国民党当局一手关闭了”,并宣告:“假和平假民主绝对骗不了人,我们中国共产党愿同我国人民及一切真正为和平民主而努力的党派为真和平真民主奋斗到底!”在新闻发布会上,记者纷纷问道:“你们还回来不回来?”周恩来满怀信心地说:“我们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四、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新闻发布会作为新闻与宣传结合的有机样式,仍然受到政府的重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新闻秘书工作初步经验的通报》指出,“举行新闻发布会,或座谈会,是团结记者、提高记者、集中使用记者力量之比较好的组织形式。根据内务部经验,其方法系由新闻秘书负责召集、由该部负责人主持,每周末举行一次。会前由部长根据本部需要决定内容,指定与该项内容有关之负责同志于会上发言,并事先审阅发言人之发言提纲。由于方法之正确,与会记者逐次增多,因而有关该部之报道亦显著增多。中央各部门,如能根据其本身之实际情况,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发布会或座谈会,作关于发布重要新闻的说明,当有助于该部门之新闻报道工作。”

我国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的次数虽然不多,但已经具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1954年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开幕,讨论朝鲜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等国都派代表团参加,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在近两个月的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举行了六次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以及两次晚会招待各国记者。熊向晖担任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联络官,负责组织新闻发布会,接待外国记者。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对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作了五条指示:来者不拒,区别对待;谨慎而不拘谨,保密而不神秘,主动而不盲目;记者提问,不要滥用“无可奉告”,凡是已经决定、已经公布、经过授权的事情,都可以讲,但要言简意赅,一时回答不了的就记录下来,研究后再回答;对于挑衅,要据理反驳,但不要疾言厉色;接待记者时,要有答有问,有意识地了解情况,有选择地结交朋友。就在我国代表团在日内瓦举行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时,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熊向晖拒绝了王家松的要求,并于事后向周恩来作了汇报。熊向晖还向周恩来建议说,应该向“新闻之家”交涉,追回王家松的记者证,要警惕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周恩来说:“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但他坚持的是只有一个‘中华民国’。美国顽固派支持蒋介石,一直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现在怎么样?瑞士早就同我们建交,杜勒斯不得不同我们一起开会,这里哪有‘两个中国’的影子?来了一个中央社记者,怎么就会造成‘两个中国’的假象?”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政治民主化的加强,特别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新闻发布会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1980年9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曾涛就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决定成立特别检察厅和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10名主犯的问题举行中外新闻发布会,介绍判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同年,发生“渤海二号”石油钻井船翻沉事故,我国政府召开了又一次影响较大的中外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公众公布事故调查的情况和处理的结果。1980年,中国记协举行了中外记者吹风会,为新闻发布会制度的正式建立揭开了序幕。天津市政府是最早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地方政府,从1981年5月起,他们就经常举行新闻发布会,仅1982年一年间就举行了25次,平均一月两次。1983年,中国记协开始组织记者到新闻现场开新闻发布会,把新闻发布会和参观访问结合起来。

1987年,中宣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等部门联合发文,规定:“国务院会议作出的可以公开报道的重要决定,由国务院新闻发言人定期(每月一次或两次)举行中外新闻发布会或新闻发布会加以介绍,还可就一个时期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发布新闻并答记者问;并建议中央在转折关头举行的一些重要会议和作出的一些重要决定,可由领导人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主要问题作介绍;也可以考虑就一个时期国内外读者普遍关心的敏感问题,选择适当时机召开中外新闻发布会,由中央领导同志或有关部门负责人作权威性解答,电台、电视台播发实况或录音、录像剪辑。”198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新闻改革座谈会纪要》,对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会议消息发布工作的制度化,健全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举行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等提出积极建议。

2002年12月22日,广东地区发现第一个“非典”病人。2003年2月10日,《羊城晚报》出现了第一篇关于“广东发现非典型性肺炎病例”的新闻,来源是广东省政府新闻办发布的新闻通稿。第二天,广州市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确认广东有SARS病例305例,认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这一消息被新华社当天转播后,广东媒体才开始跟踪报道。一直到4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还声称,“在我国工作、生活、旅游都是安全的”,“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4月12日,原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宣称:“对于1300多万人口的北京市,22个病例所占比例并不大,而且已得到有效控制,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4月20日,两人因失职被撤职。直到此时,SARS信息才被完全公开,“非典”新闻发布会每天举行,我国媒体开始全面报道。“非典”事件被称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也称“SARS危机”。事实上,抗击“非典”之所以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媒体和公众进行广泛的社会沟通,最终得以共渡难关。客观地说,“非典”事件是我国新闻发布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对新闻发布会的迅速发展和新闻发布会制度的创新、完善,具有重要的突破意义。

同类推荐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我国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五十多年里,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加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地位、功能及素质要求也不断变化,并向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以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发展为研究主题,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首先回顾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程、西方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发展及其启示,使我们对中西方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专业素养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职责、任务和专业素养结构;最后论述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并提出了实施策略。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热门推荐
  • 酷冷灵少

    酷冷灵少

    一场意外,让他具备了异能,他开始了对这个世界的报复!而在报复的过程中,他慢慢的恢复了原有的本性,重新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
  • 禁咒之灼莲之剑

    禁咒之灼莲之剑

    上古年间,鬼怪作祟人间,百姓受之疾苦,隐世大能出山,借神秘力量撰写一十八咒,封印十八大鬼王,平世间之乱,得人类和平生活几千年,封印随时间渐渐残缺,十八禁咒却早已失传,人类危机即刻降临……
  • 查理九世之鬼影人之谜

    查理九世之鬼影人之谜

    DODO冒险队听说有一个小岛,有着一种黑影人,前来一探究竟。有什么等着他们呢?
  • 九曲神墓

    九曲神墓

    百万中难得一见的古墓,万千中的人才,谁能脱颖而出,探索这道古墓,使其重现人间。谁又能阻挡这重重迷雾,阴狠毒辣,使其万人死亡。每一步都是重重杀机,谁能站在巅峰没人可知
  • 东时城传说

    东时城传说

    现如今不过创世之初,距上次席卷天下的纷争淡去仅数十年。值此人心思静之际,暗流却涌动不止,硬是将一位风云少年激现,背负起众生行走于蛮荒大地间。
  • 嫡兄承孕

    嫡兄承孕

    作者只是搬文的。安阳元卓,天下第一富商的嫡子,十四岁掌管家业,眼盲,心明,对亲弟暗生情愫。安阳元拓,庶子,十二岁从军,八年奋斗从一个小兵爬上将位,为人果断,阴狠,断情绝爱不对任何人动情,因为这是那个人教给他的,他亦要把自己身上的一切还给他……分别再聚首,囚禁事件之后,元卓得到了短暂的光明,却发现自己的腹中多了些东西,怅然若失,原来于世不容的不仅是他的感情,还有他的身体。婴孩呱呱坠地,他再次归来,带来了另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家破人亡,元卓身上所有的光环,顷刻之间陨灭,飘泊江湖,受尽欺凌,原本以为会这样离开人世,却被他所救,这再次的相遇,让两人之间的纠葛,重新连在一起,再难断……
  • 追世之爱

    追世之爱

    她是为爱苦苦追寻的妖精,他是她前世挚爱的大将军,带着残破的记忆,看他为追求他的爱头破血流。。。她却只能当个旁观者。
  • 贵女恣雅

    贵女恣雅

    重生为大汉霍氏嫡长女,霍雅表示鸭梨山大作为一个谈判专家,她其实就是嘴皮子溜些,斗斗继母虐虐渣男她还行可是让她拯救一个注定被诛九族的霍氏岂不是强人所难?当她勉为其难接受时,晴天霹雳来了诛她九族,虐她身心的渣男皇帝竟然也是重生的?!已有百万完结文《我的极品师兄们》《重生之末日逆袭》坑品有保证,各位看官放心跳坑新书求怜惜求包养~
  • 混在古埃及

    混在古埃及

    十九岁的少女索雅被莫名其妙的扔在了神秘遥远的古埃及。命运仿佛漩涡:她越是挣扎,越是被卷入爱恨纠缠的斗
  • 神墓天道

    神墓天道

    苍天晓,事难料,睡一觉,穿越了。离山派,天师道,斩妖魔,灭鬼邪。神秘玉,金字墓,即葬天,也葬神。古儿女,自情长,择一人,缘长久。我求道,天之道,终有日,任逍遥。终有一日,你我都会穿越到另一个世界,虽不知你们会如何,但我会持剑丈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