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400000039

第39章 对外报道的编辑与内容制作(5)

2.针对特定的读者群,精心编辑制作内容

《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提出海外版的办报特色应坚守:“定制、精制、雅制”。“定制”就是定制给海外读者看的、海外同胞阅读的。“精制”就是相对于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纸媒体的刊载量非常小,必须精制,否则无以立足。“雅制”就是既要讲政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又要讲传播艺术。因此,要不低俗、积极向上。在此基础上,《人民日报·海外版》在栏目设置上进行了创新,如2007年开设了一个“微观中国”的小栏目,派出年轻记者到中国社会的最底层去进行体验式的采访,写出了诸如:“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我在新疆收棉花”、“我在上海当空姐”等新闻报道,深受海外读者喜爱,纷纷表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很可爱的中国。”[20]从2003年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相继走上改版之路,特别是2006年、2007年以来改版力度更大,较之早些年栏目设置,在不失庄重的情况下,更多了一份活泼,多了一份市场感。在文章内容方面注意多用事实背景作说明,做到内外有别。

以2007年9月15日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为例,排版由原来的两栏改成了三栏,这不仅是与海外报纸风格靠近,同时也可增加头版的信息量。当日头版中间大标题《退耕还林绿染中国》、《前门大街诚邀“中华老字号”》,右栏是《温家宝电贺祖布科夫就任俄总理》、《贾庆林继续在日本访问》、《曾庆红会见林强事迹报告团》、《李长春在国家大剧院调研》、《罗干出席依法治国方略座谈会》、《世界华商大会今日在神户开幕》。可以看出,对会议消息、领导活动在头版作了简化处理。华人、华侨、海外学子、海外人士台湾问题等各种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都给予了突出提示。为落实“三贴近”,使海外版办出自己的特色,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王晨亲任海外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提出海外版要“用心研究海外,精心介绍国内”,走改革创新之路;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张研农提出,海外版要与《人民日报》“大同大异,神同形异,各展风采,相互辉映”。海外版的改革得以强力推进,砍掉了一些周刊,取消形象广告,选调版面主编,净化版面、净化稿件,海外版编委会要求“把有限的版面,用于真正的新闻”,“上对中央负责,下为读者着想”。为读者了解真实中国的某一侧面,海外版还开办了“微观中国”栏目,这也是海外版改进报纸的一项重要举措。[21]另外,针对国内外受众希望了解发生在中国的重大事件,以及世界体育盛事的需求,《人民日报·海外版》及时收集国外媒体信息,编发了相关报道,反映奥运会比赛期间和闭幕后各国舆论的评价,用外国人的话来评价中国的事,特别是用国外主流媒体评价中国,更加有说服力。

主流外国媒体盛赞北京奥运会

美国《体育画报》——这是一届非常令人满意的运动会

美国著名媒体CNN旗下的《体育画报》赞扬北京奥运会创造了多项纪录,其中包括一共有87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奖牌,比悉尼奥运会要多出7个国家,同时有12个国家赢得了他们在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或者奖牌。

而中国代表团所获得的51枚金牌,以及在25个不同项目中取得的突破,也被《体育画报》认为是值得美国去学习的。“虽然不能遮蔽美国代表团在夏季奥运会努力的功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夏季奥运会上的主角。”《体育画报》这样评价。

路透社——北京奥运会具有划时代意义

路透社在评价本届奥运会时这样表示:中国在这届奥运会中向世界展示了现代中国的精神风貌和卓越的体育竞技能力。

路透社指出,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人表现出更多的自信,中国运动健儿一共获得51块金牌。这是1988年之后第一次有国家能获得50枚以上金牌。中国从火炬传递开始就展示了让人惊叹的凝聚力。在过去两周内,北京已经用让人吃惊的场馆、迷人的微笑、畅通无阻的交通以及毫无瑕疵的组织能力感动了全世界。

同时,路透社也谈到了伦敦奥组委所面临的压力,甚至指出他们觉得没有办法赶超北京的成功,无法将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奥运会推向新的高度。

BBC——中国完成前所未有的壮举

BBC着重谈到了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他们认为开幕式和闭幕式都让人永世难以忘怀,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在描述闭幕式时,BBC这样评价:北京奥组委用让人叹为观止的烟火拉开了闭幕式大幕,之后精妙的表演又让人回想到两周前的开幕式。但是,闭幕式更加值得庆祝,因为盛装的运动员、舞者和音乐家真正地走进了欢乐的氛围中。

《纽约时报》——中国为举办这届奥运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倾注心血用于首都基础设施和场馆的建设,筹办只有中国人才能够创造出的伟大开幕式和闭幕式,数以千计的表演者为全世界的电视观众呈现了一场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盛宴。这是《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的总体评价。

该报还提到,第29届奥运会原本就被看做是一场中国进行对外展示的盛会,一场展示其经济发展成就和政治影响力的表演。从很多角度看是这样。但是这届奥运会也成了中国展示其巨大体育实力的梦幻表演,中国总共获得了51枚金牌,名列金牌榜榜首。

《联合早报》——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

经过7年精心筹备,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北京奥运会顺利落幕。中国运动员以超出外界普遍预料的气势、以51枚金牌的成绩荣登金牌榜榜首,北京也证明其实现“平安奥运”目标的能力。世界媒体力图通过奥运会了解中国的全貌与各个方面,对本届奥运会的关注程度空前。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8月27日,林丰)

3.学习西方新闻报道的长处,遵循对外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

西方新闻媒体惯用的手法在于客观、平衡、快速地报道新闻,这也是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这是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我们的对外报道在进行信息加工与内容编辑制作过程中也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尽量避免以宣传味、主观性主导我们的对外报道。除此之外,趣味性、人情味、故事化等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也是西方新闻报道常用的手法。新华社高级编辑徐学江在谈到当年新华社报道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时的特色时说:“多引用外国人的话,既有发展中国家与会者的话,也用一些发达国家代表的话,多用联合国官员的话,而较少引用中国人的话,所有报道都是摆事实,讲道理,少有宣传味。”会议期间,新华社突出报道了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声音(领导人的讲话、活动);发展中国家的声音;联合国的声音;全世界妇女共同关切的12个重要领域;大会的积极评价;东道国对大会的贡献;友谊等[22]。有学者指出:我国主流媒体新闻调查节目采用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的报道手法恰恰符合西方观众和读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期待。

客观地说,这种报道技巧原本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强化人情味,注重细节,关心人物的命运。举例来说,当我们报道洪水带来的灾害,一般都重点突出政府组织的防灾抗灾措施,行文中充满了数字、会议发言、领导指示等较为宏观的、“面”上的信息,用的是概括性语言,而更具体的信息则有待于读者观众从“字里行间”和“画面之外”去推测。如果是西方记者来做此类报道,他们往往会捕捉“汪洋中的一条船”之类的细节,从人物的命运开始写起,从细节人手,引导读者和观众关注洪灾中某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的命运,进而对更多的灾民的命运产生兴趣和关怀。[23]一位多年在北京工作、居住的外国专家说,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位出租车司机发现乘客遗失了8万元钱,找了半个北京城才找到失主的故事,觉得这个故事能够让他接触到真实的北京人的脉动。他说,每一个故事都要有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受众。上述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对外报道要遵循的是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不能用习惯性的宣传、说教以及简单的引导舆论的手法进行内容的编辑制作,而应适应西方受众的口味和兴趣。

[1]丁峰:《2006年世界主流传媒报道中国数量成倍增长》,《北京青年报》2006年12月20日。

[2]以上案例材料参见潘文功:《电视对外宣传应内外有别》,《东南传播》2007年第4期。

[3]段鹏、周畅:《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政府对外传播的不足——〈中国日报〉对外报道阶段性抽样》,《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4]黎海波:《对外传播中的共同价值观问题初探》,《对外传播》2008年第2期。

[5]段连城:《对外传播学初探》,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56页。

[6]以上案例材料参见:《特色突出效果显著——记中国网“非典”时期的对外报道工作》,《对外大传播》2003年第7期。

[7]《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61页。

[8]《人民日报》2004年4月22日头版。

[9]邢志刚、王素芹:《对外宣传应该重视议程设置》,《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8期。

[10]邓冲:《对外传播的“入脑”问题》,《视听纵横》2007年第2期。

[11]以下案例节选自岳飙:《发挥对外报道优势——〈中国新闻〉“申博”报道圆满成功》,《电视研究》2003年第2期。

[12]单凌:《中国声音的国际表达——〈中国日报〉和〈南华早报〉人民币汇率报道比较研究》,《新闻记者》2008年第1期。

[13]黎海波:《对外传播中的共同价值观问题初探》,《对外传播》2008年第2期。

[14]王增丽:《对外报道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

[15]唐佳梅:《从香港回归十年报道看对外报道策略》,《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9期。

[16]沈苏儒:《对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128页。

[17]钱慰曾:《搞好对外报道之我见》,载于刘洪潮主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18]颜为民:《怎样当驻外记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210页。

[19]段鹏、周畅:《从微观层面看目前中国政府对外传播的不足——〈中国日报〉对外报道阶段性抽样》,《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20]曹晓娟:《提升传播艺术,让中国故事引起国际共鸣》,《对外传播》2008年第4期。

[21]案例材料参见于淼:《贴近,再贴近些——〈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谨谈对外报道中的“三贴近”》,《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10期。

[22]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170页。

[23]转引自陈燕如:《跨文化传播原理在我国对外宣传中的运用》,《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热门推荐
  • 子书传

    子书传

    四位中医学本科毕业生,一次泰山毕业旅行,遭遇天文奇象,转世异大陆,一个人与妖兽并存的大陆,一个各国纷争,门派林立的大陆,一个残酷而充满传奇的大陆。小说以三个主角不同的主线展开,一个从小一无所有,一个从小光环笼罩,而另一个来自皇家内院,通过三人的成长讲诉异大陆的发展、变迁和人性的正能量;小说同时也采用通过讲诉一个个独立故事来串联整个小说走向的方式描写剧情发展。
  • 最后的一片叶子

    最后的一片叶子

    母亲去世后,和父亲艰难的生活着。结果不幸接踵而来,之后父亲发生意外事故离我而去,我,彻底变成了孤儿。世界亿万的人,有几个也和我一样。孤独的活着,找不到活着的方向,生活的希望。而我在遇到这个人的时候,我的整个人生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北国的他

    北国的他

    一朝穿越最强的她遇上了腹黑的他一次意外相逢他的心里住进了他从此便相缠到底
  • 元神

    元神

    既然注定不能做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那么就做个俯视众生的大魔头吧!…………新人一枚,求各方老大广施援助之手,完成我大魔头的伟业!
  • 量子魔力

    量子魔力

    这世间没有与生俱来的力量,千雕万凿的不光是大神像,也会有砧板。这世间没有神乎其神的魔法,绚烂的光芒下面,其实无非也是灯芯。砧板对菜刀,灯芯点大炮,罗浩恒手举法杖大喝:看我量子魔力,兀那小子,别跑!那人转身道:楼主别急,刚买切糕,忘记带刀,就回。言罢扬长而去,音调高亢地唱:我自横刀向天笑,笑完我就去睡觉;睡醒我又拿起刀,我自横刀向天笑。罗浩恒手捂胸口,内伤严重,嘴角留下血丝:这招我不会,这人比我狠。
  • 那易杯源味白凯水是否还在原处

    那易杯源味白凯水是否还在原处

    倪梦琪,曾经让三个少年心动的女孩。倪梦琪,却狠心离开了那三个少年。“我倪梦琪回来了,肉源子...小胖凯.....高冷千.....你们是不是还在原地等我?”
  • 【校园完结】从俏千金到衰玩偶

    【校园完结】从俏千金到衰玩偶

    【原名【校草的玩偶】落魄少女PK邪魅男,现在改名哈】一夜之间,家境没落,千金小姐沦为了一无所有的穷女生,失恋了又转一个全新的三流学校,遇到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极品男生,其中一个竟然是那非礼过她的色狼耶!并且因为一次误会,被这这个极品家伙死命地纠缠、敌对啦!更没想到的是,离开她的未婚夫竟然带着新欢转到这家三流学校……
  • 三小只的恋爱

    三小只的恋爱

    这一部小说是写,3位少年和3位少女的爱情故事。在阴差阳错下,成为情侣。
  • 水灵源

    水灵源

    人类是一种极其可悲的生物。他们渴望着自己无法得到的,却从不珍惜已经拥有的。他们可以轻松看到敌人的邪恶,却从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他们用美丽的面具伪装自己,却厌恶他人的虚伪。爱与恨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当一切的奋斗与挣扎结束之后,他们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小露儿,其实看不见,挺好。只有看不见,才能让你对世界最美丽的幻想永远都不破灭。”
  • 兽族时代

    兽族时代

    这是一个属于兽族的时代。当时代不在属于人族,兽族逐渐崛起,演化出属于他们的时代。兽族拥有属于自己的文明!经过上万年的繁衍生息,在这个百兽争鸣的时代里,又将有怎样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