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400000023

第23章 对外报道的选题与策划(1)

曾担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的赵启正先生说,对外传播应该有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场,就是着眼于传播真实的中国这个立场;二是艺术,传播可不是说笑,应该让读者受到影响,这是需要用艺术的方式去沟通的[1]。对外报道的选题与策划就是对立场与艺术这两个基本点的体现。

第一节 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原则

选题与策划涉及到报道的内容与形式。

就报道内容而言,宏观层面的含义就是选择哪些方面的话题来报道,既能体现我们的立场,又能让国外受众有兴趣接受;从微观层面来说,一篇报道中题材的选择同样重要。

就报道形式而言,主要包括诸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来传播,让我们的报道真正成为有效传播,真正让国外的受众准确地获得关于中国的信息等等方面的因素。

一、“有效传播”: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核心指标

对外报道的选题与策划,目标指向在于如何有效向世界传播关于中国的信息。有效传播,就是传受双方达成沟通与默契,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你说了半天对方理都不理毫无反应。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一书中提出有名的“传通契约说”,他指出:“从某种意义说,参加传播的人是由于某种支配他们的表现的契约而进入传播关系的。”[2]

丁柏铨教授从传播效果的角度将传播现象分为三类:第一类,传者和媒介向受者传播新闻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传播渠道畅通,一路无阻,受众对此不仅已经接收到而且乐于接受,即所谓“通而乐受”。第二类,传播渠道畅通,即受众接收到了传者和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受众对这些新闻信息并不认同和接受,即所谓“通而不受”。应当说,在新闻信息的传播通道上往往并不存在什么障碍。受众对新闻信息不认同、不接受,原因较为复杂,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受众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与传者、媒介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由此产生了观念上的抵牾。抵牾,可能出现两个方面的结果:或者是受众和媒介的影响改变原先的态度,或者是受众始终坚持原有的态度,将传者和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拒之于门外。后一种结果无疑属于无效传播。二是新闻信息的表现形式与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老一套、慢半拍、俯视式、八股调、说教味、宣传腔等等,都是受众所厌恶的报道方式和传播方式。因此,对于传者和受众来说,为了实现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就应当努力寻找使新闻信息进入受众心灵空间的通道。第三类,传播渠道不畅通,传者所要传播的新闻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未能传达到目标受者那里。受者并没有接收到传者和媒介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其接受问题无从谈起。此所谓“传而不通”[3]。

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第二类现象“通而不受”。一些对外报道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通常不是传播渠道的不畅通,而主要是受众对信息不接受及至抵牾。施拉姆特别注意这一现象。他引用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杜布的一项研究说明之:“一部在尼日利亚拍摄的指导母亲如何给婴儿洗澡的教育片,冒犯了乌干达的妇女。她们说,一个孩子不能光着身子让人瞧,而且他的头必须先洗,而不是在最后。甚至看来被全世界接受的卡通片也会引起麻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刚果士兵第一次看到唐老鸭时,向银幕上扔石头,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正在被人取笑。‘动物不会讲话’,他们喊道,‘谁见过一只穿军装的鸭子?’”杜布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不适合当地的观众”[4]。

所以,我们认为,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核心指标就是“有效传播”的问题。

当然,所有的传播都应当追求其“有效”,避免无效。但对外报道中尤其应特别重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过去的对外传播有相当部分实质上是“传而不通”的。不仅是传播的信息不被人接受,连传播者的身份都受到影响。如西方的受众就老是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我们花了那么多的唇舌,花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不仅没有产生积极效果,反而损坏了自身的形象,岂止是一个“费力不讨好”可以了得!

对外报道中的“有效传播”,应当有两重含义:一是报道内容体现了我们的意图;一是让对方接受了。此二点,不妨概括为“于我有利”和“于他有趣”。

于我有利,这应当是一切传播活动的起点。所有的传播都不同程度体现着传播者的利益。新闻报道中,传播者的利益往往是广义的,即不一定是狭义的传播者个体的利益,但通常体现了他所处的媒体的利益,他所代表的集团利益、国家利益。尽管这种利益的体现不一定是直接的,但一定是有的。包括服务性的报道,说是为受众服务,但“服务”中一定同样有他的利益体现。也就是说,受众就是他所代表的国家和人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中心的张霁苍先生说:“‘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也好,‘以我为主’的原则也好,它们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任何手段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目的,所以,在我们的报道中,在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和‘以我为主’的原则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强调的是坚持‘于我有利’这个更为根本性的原则。”[5]

于他有趣,这是站在传播活动的终端来考察的。这里说的“有趣”,是指受众对信息的欲知之望,这是信息传播的归宿点。对外报道中,特别要研究的是国外受众的欲知何在,同样特别要研究的是,如何引起受众的欲知之望。

2004年初,中央召开外宣工作会议,并推出10号文件,提出了“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不仅是对国外受众的贴近,更是向“有效传播”的贴近。

“于我有利”和“于他有趣”,此二者,构成有效传播的必要因素。在对外报道的选题与策划中,必须以此作为核心指标来追求。

二、自信:对外报道选题与策划的必要心态

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正以一个大国的形象在世界崛起。作为一个大国,我们认为首先应当培养一个大国的心态。大国心态,不是霸道的心态,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大家风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一点点成绩夸耀,也不为一点点灾难吓得不敢出声。在对外报道中,业界不少有识之士都提到,我们应有自信的心态。

有了自信的良好心态,不仅选题时不惧负面内容,反而能自如驾驭这些题材。2008年前后一系列的突发事件的报道,特别是“5.12”汶川地震的报道,都证明了这一点。正如《人民日报》文章所说:“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公开,越是坦诚,便越能得到理解,这是处理公共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样做,可以集中民智民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反而有利。最好的例证就是‘5·12’汶川大地震。由于媒体及时全面连续地报道,不仅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了灾情和救灾进展,同时,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一个众志成城、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博爱亲民的国家形象,从而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在奥运来临之际,我们公开及时报道一些突发事件,并没有影响中国的形象,反而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自信各级政府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自信媒体能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并引导舆论,自信读者观众有充分的判断力对事件作出客观的判断。因为,透明也是一种力量。”[6]

有了自信的良好心态,就不会喋喋不休地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夸耀。过去的对外报道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经常有过度表现。不仅国外受众反感,连我们自己也觉得不妥,一些有识之士就作出了自我批评:

我们经常会说中国人含蓄,但我想国外受众从我们的对外传播中不可能得出这样的印象。我们的对外传播太习惯于一上来就说成绩,习惯于非常直白地、露骨地、不厌其烦地自夸,总是怕成绩说得不够,拔得不高,似乎恨不得通过一天的节目、一篇稿件就让受众爱上中国,爱上中国共产党。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夸耀他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好,有合适的由头时说,没合适的由头时还说,那么,这个人该是多么令人讨厌啊!我们会喜欢这样的人吗?我们会相信他对自己的夸耀吗?我们会一忍再忍地听他絮叨,受他折磨吗?[7]

中国有句俗话:再好听的话也只能讲三遍。在传播上,见好就收,让受众意犹未尽,那么他们以后会乐意继续听取对方的传播。喋喋不休地就同一内容的事情说得没完了,使受众厌烦,可能就会走向反面。鲁迅小说《祝福》里的祥林嫂就犯了这一毛病。当她第二次到鲁家帮佣的时候,一次无意中向邻里讲起她的悲惨遭遇:丈夫劳累而死,孩子被狼吃掉。邻居们惊愕之余对她表示深深的同情,她的心灵也得到安慰。于是,她逢人就讲,第二次、第三次,人们还听着,为她掉泪,逐渐地,听者越来越少,最后,人们见她就躲。在传播上,如果也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没了,受众也会躲之唯恐不及。[8]

此处之所以大段引用他们的见解,是想表明,这一现象的确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了!

有了这种自信的良好心态,我们面对世界舆论对我们不利的声音,不管是误会,还是偏见,我们都会冷静对待,不会“过度反应”。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辩若讷”。有时我们真要有点“走自己的路,让人家去说吧!”的勇气,不要把西方媒体的一些不实之词太当回事。事实上,“美国媒体并不总是在与政府配合,有时还和政府吵吵闹闹。而美国政府也曾希望媒体在中国问题上不要这样煽情,因为这给行政当局的‘接触’政策带来很多麻烦。美国政界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如基辛格、前驻华大使尚慕杰,以及一些著名学者都批评过美国媒体片面报道中国,误导公众舆论,而且做法过分。”[9]多行不义必自毙,西方媒体对我国报道的偏见,久而久之必然会自伤其公信力。像2008年西方一些关于西藏“3.14”事件的不实报道,激起了中国网民和世界华人的强烈抗议,比起我们组织媒体去反驳,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节 对外报道选题

对外报道的选题,首先当然是应遵循新闻规律,即按新闻价值大小来选择。但对外报道的选题与对内报道的选题也有其特殊性。

一、“以正面报道为主”不应作为对外报道的选题原则

“以正面报道为主”是我国的新闻传播观。不管是对内报道还是对外报道,都有这一要求。那么什么是“以正面报道为主”呢?“正面报道”的准确含义究竟是什么?

一般认为“正面报道”就是指的报道题材的正面性,主要是指成绩、好的形势等等,通俗地说,就是“报喜”,而不是“报忧”。

但这一观念与西方的新闻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人认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坏消息就是好新闻”。飞机在天上正常飞行不是新闻,失事掉下来了就是新闻了。一些研究表明:对于西方受众而言,负面内容的新闻报道似乎比正面内容的新闻报道更有吸引力。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以正面内容的新闻报道为主,是一个非商业性的广播电视公司,有很多重要新闻及高质量的教育节目。但是作为非主流媒体,其受众还不到全国的5%。实际上,美国媒体也报道了一些有关中国改革开放的正面新闻,只可惜这些报道在公众中引起的共鸣远不及那些耸人听闻荒诞不经的负面报道[10]。请看下面一则报道:

美国国内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2005年美国普通民众最为关注的十大事件中,卡特里娜飓风和一路飙升的油价排名第一、二位,而紧随其后的则是伊拉克战争和亚洲海啸。

据路透社发自纽约的消息,美国信息调查公司LexisNexis在对1500名受访者问卷调查后发现,约有97%的美国人认为,2005年度他们最为关心的十大新闻事件分别是新奥尔良飓风、飙升的油价、伊拉克战争和亚洲海啸,而伦敦地铁爆炸案则位居年度关注度排行榜的第五位,排在第六位的是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任命,排行榜的最后两个位置被娱乐明星们瓜分掉,他们分别是陷入娈童案泥潭中不能自拔的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以及《老友记》中的“万人迷”詹妮弗·安妮斯顿和她明星老公布拉德·皮特,他俩上榜的理由是曾经被誉为“金童玉女”的一对鸳鸯如今已形同陌路。

此外,这次调查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在关注度排行榜中,“坏消息”总能胜过“好消息”,像汤姆·克鲁斯和他的新婚妻子就没能胜过已经分手的安妮斯顿和皮特,屈居第十一位,从而被挤出了十强的行列。[11]

可见,如果将“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提法,单纯理解为报道内容上的“报喜不报忧”,那么在对外报道时就基本上无法同受众兴趣说到一块去,只能是你说你的,说了等于没说,甚至令人反感。

同类推荐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走进互联网时代

    走进互联网时代

    聚焦两会,走进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对我们到底有多深的影响?时代在变,我们如何改变自己,拥抱未来?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王者宝座

    英雄联盟之王者宝座

    LOL青铜玩家王奕,是一位钟爱英雄联盟的玩家。他向往的不是所谓的游戏微操,而是瓦罗兰的英雄传说。就在他浏览着恕瑞玛陨落的一刻,他穿越了!到达了那个他所向往的世界!征服所有的英雄,坐上属于他的王者宝座!
  • 配角也有春天

    配角也有春天

    当一位一直认为自己是配角的地球女孩遇到了突然转学而来的帅气神秘的校草时,一切的命运改变了。与神秘的黑衣人缔结魔鬼签约;通过时空倒退杀害了自己最亲密的闺蜜;意外看见转学校草与另一个帅哥用魔法战斗;转学校草与我倾诉秘密``````一切都改变了。她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自己的使命,自己未完成的事,也知道了,自己不属于这个地球,她的归属,是魔法大陆。去魔法学院学魔法,没想到开学仪式竟然是魔法厮杀;地下城集结伙伴一起勇敢杀怪竟迷路跑到地下1000层;上街买个契约纸竟遇上神秘占卜者预测我是通灵体,完全不需要占卜纸;找个公会加入竟被告知是没落家族公会“幻灯”的后继``````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没有找到答案?
  • 傲世飞鹰

    傲世飞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一个人如果不想做退后的懦夫,那么就要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所以...我不可能在退后...我本鹰雄,傲视苍穹!——辰伦语...
  •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做我的妻:紫梦阑漪

    要青梅吗?要竹马吗?要深情吗?要霸爱吗?要温情吗?要虐心吗?通通有,包邮的亲!他情深难自抑,心碎亦无悔,可她今生爱已付;他孤独,他冷峻,却唯独为她火热,没有什么可以拯救坠落的心,爱的痴狂;命运播下的种子,谁来承担?他霸道,他温情,他为爱交出了灵魂,就一定要得到等价回报,哪怕毁灭,也要挽留;为了爱,他们不肯放手,煎熬着自己,也伤害着别人,然而选择在多年以前就已明了,内心深处的悸动只为他,而心却不知......
  • 岁月印

    岁月印

    一样的色彩,一样的青春,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百世轮回为了谁?千年等待换来怎样的宿命?万古红颜又为什么沉睡?草原少女,他又为哪般要扼杀?他又面临着怎样的命运,能否力挽狂澜,仙魔之间命运怎样纠葛?拓羽凡将如何抉择,身份的诡异,仙魔一念间,带你走进涯之美的《岁月印》,一个魔幻言情世界。
  • 绝世妖孽:极品小冤家

    绝世妖孽:极品小冤家

    穿越而来的染染表示:嚣张又如何?人家有皇上姑父和皇后姑母护着,太子表哥爱着,义母昭歌长公主念着,丞相爹爹宠着,一品诰命夫人娘亲疼着,上头有三个超级妹控哥哥,自己还混了个圣染郡主的名头玩玩,这日子要多悠闲就有多悠闲,简直就是可以横着走的小霸王。唯一的不悦之处,就是府里头还有个处处心机的白莲花庶姐。害死嫡姐不说,竟然还妄想害死我们女主光环大开的染染?一日,太子表哥登基,翌日,染染被封皇后,新任皇帝为爱废除后宫的消息传遍大陆,让多少少女碎了芳心?本文欢脱,文笔略白。这是我们染染玩转修仙界,呼风唤雨的故事。欢迎加入作者读者群428631759,进群验证:作者在文末通常自称什么?
  • 穿越之末世录

    穿越之末世录

    在遥远的灵界,流传着无数故事。有一个人,屠尽十万大军,只为红颜一笑;有一个人,破灭数百星球,只为知己一诺;传说,再这个世界不断被创造。当一名普通的游戏从业者,因为职场的失意,误入这个世界,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再等待着他呢?
  • 婚宠99次:腹黑BOSS的出逃娇妻

    婚宠99次:腹黑BOSS的出逃娇妻

    “林小梦!从这刻起,你被全H市通缉了!”因为一只戒指,黑色联盟突然下发通缉令,使得林小梦东躲西藏。不幸被恶魔抓回身边,又遭受百般折磨。顾辰南——自私、冷漠、坏脾气加完美变态。林小梦——乐观、积极、小聪明加完美爱财。小剧场一(折磨篇):啊!救命!等等,“这……这是什么?”“这是我的宝贝甜心,叫小蟒。”变态顾辰南勾起漂亮的红唇,玩味的说道。这么大的蟒蛇,居然叫小蟒!小剧场二(虐恋篇):“林小梦,离开我,再也不要回来。”那夜下着滂沱大雨,顾辰南站在伞下,不带感情的望着地上的人。“顾辰南,你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爱!你是个胆小鬼!”林小梦哭喊。
  • 破城

    破城

    风沙漫延扰乱晴天丹心照明月遥望城外兵戎相见浮生又一劫城墙破开登高望海一片烟火海无能为力尸遍满地故人心已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