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900000010

第10章 台海问题的由来(7)

1992年9月2日,美国大选投票在即,由于在民意测验中远远落后于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布什孤注一掷,宣布他将授权向台湾出售150架F—16A型和B型战斗机,总价值达69亿美元。11月12日,美台在华盛顿签署了有关协议。布什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悍然打破美国政府售台武器禁令,严重违反中美《八一七公报》,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强烈反对。尽管布什走出险棋,以台海关系为筹码豪赌大选,还是未能扭转颓势,终于在选举中败北。

克林顿时期,美国台海政策几经调整,中美关系也几经跌宕起伏。在克林顿第一届总统任期内,美国进一步提升美台关系,而且在对台军售上一再违反《八一七公报》。1990财政年度美国售台武器是5.1亿美元,而1993财政年度是60.3亿美元。1994年5月,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为推行“实质外交”和“弹性外交”,出访中美洲途经夏威夷作“过境停留”。出于全局考虑,克林顿政府仅仅给予李登辉座机在阿拉斯加机场45分钟的加油时间。李登辉故作姿态,称其受辱而不下机,以期“借媒体对美国政府造成压力”。其后,美国国会借机兴风作浪,为李登辉鸣冤叫屈。76名参议员联名邀请李登辉访美,随后37名众议员再发联名信,向克林顿政府施压。

1994年9月7日,迫于国会的压力,克林顿政府宣布5项“调整对台政策”方案:1、支持台湾加入除联合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国际组织;2、同意将台湾驻美国“北美事务协调会”更名为“台北驻美国经济文化代表处”;3、允许经济和技术部门的美国部长级官员访台;4、在美国在台协会主持下同台湾进行次于内阁部长级的经济对话;5、允许美国国务院负责经济和技术的副国务卿级以下官员在非官方场合会见台湾官员。

1995年5月22日,克林顿政府同意李登辉赴美进行“私人访问”,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反响。这一事件导致中美关系迅速跌入建交以来的最低点。作为对李登辉之流的教训和对美国的警告,1995年7月和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两次在东海进行军事演习,让国际社会认清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坚定立场。

为打击“台独”势力和分裂势力,1996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海和南海进行实弹军事演习。美国“独立”号和“尼米兹”号航母编队随后开赴台湾附近海域,加剧了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中美在台湾海峡军事对峙,军事冲突大有一触即发之势。3月2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美国应帮助保卫台湾”决议案。为抗议美国干涉中国内政,3月22日,中国宣布取消国防部长迟浩田计划中的对美访问。5月17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华盛顿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讲时重申: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我们(中国和美国)有深刻的分歧。我们必须把重点放在长远目标上,必须通过接触而不是对抗来解决分歧。自1972年以来,加强中美两国接触的基础是“一个中国”政策,这体现在美中三个联合公报中。美国坚持认为,必须用和平的手段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之间的问题。美国重申台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来的关系必须由它们之间解决。克氏的演讲对美国介入台海危机进行了总结,也为美国对中国“全面接触”定了调。11月24日,中美元首出席在马尼拉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敲定两国元首互访事宜。围绕台海危机,中美关系得以暂时修复。

在第二届克林顿政府任期内,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在中美元首会谈中,克林顿强调美国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主张。中美两国决定建立面向21世纪的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克林顿访问中国。6月30日,克林顿在上海公开重申美国对台湾的“三不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一中一台”、“两个中国”,不支持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才能参加的国际组织。

2001年1月,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美国的台海政策再次进行调整。早在大选期间,小布什就攻击克林顿倡导的“中美战略伙伴关系”,提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者”。小布什上台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前,美国的亚太战略是针对中国的。当年4月,美国就抛弃了历届美国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的“战略模糊”概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小布什声称,美国将尽一切所能来保卫台湾,从而将“战略清晰”引入台海问题。小布什政府甚至为台湾列出了150亿美元的武器清单,敞开口子向台湾出售军火。

2001年,“9·11”事件爆发,小布什政府被迫调整对华政策。美国出于反恐目的,需要中国全力合作。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政策从“战略清晰”回归“战略模糊”。美国高官表示:美“协防”台湾必须以“台湾不会单方面破坏现状”为前提。据美国媒体透露,早在2003年底,布什就曾派当时白宫官员赴台北会见陈水扁,并面交布什私函,信中说,他担心台湾当局的激进言行可能让大陆方面感到被挑衅而做出不符合美台利益的举动;美国反对台湾任何可能改变现状的片面行动,要求陈水扁降温。

2004年11月,小布什竞选连任。要“民主”、不要“台独”,成为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布什政府一方面给台湾当局鼓气,使台湾的“民主”不至于在武力之后退缩。2005年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2+2”会议)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发表共同声明,首次将台海问题列入共同战略目标。另一方面,美国又抛出“台湾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应由两岸人民来解决”等话语,明确表示不愿卷入战争。

2006年农历大年初一,陈水扁就两岸问题发表讲话,声称要废除“国统委员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并在2007年举行新宪公投。次日,美国政府立即对此做出表态。美国务院发言人再次强调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美国压力之下,台湾当局没敢明目张胆地“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用的是“终止运作”(cease to function)国统会和“终止适用”(cease to apply)国统纲领。

2006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问美国。4月20日在与胡锦涛的会见中,布什就台海问题表示,美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

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结果揭晓后,布什祝贺马英九赢得选举胜利,并说这个结果提供一个让大陆与台湾和平解决歧见的“新契机”。

综上所述,近60年来,美国的台海政策不断调整,从1949年到1972年,美国奉行“一台无中”政策;1972年到1979年是“一台无中”到“一中无台”的过渡阶段;1979到1989年,美国政府奉行“一中无台”政策,但由于国会的介入,“一中一台”政策初露端倪;1989年以后,随着冷战结束,美国逐步放弃“一中无台”政策,“一中一台”政策逐步清晰。“大陆不武,台湾不独”是美国最理想的台海现状。

美国“一中一台”的台海政策的内涵是: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将得不到美国的军事支持。如果台湾在未宣布“独立”就遭到中国武力侵犯的话,美国决不会袖手旁观。2006年3月中下旬,马英九访美时也透露,美国官员向他表明,在台湾没有挑衅大陆的情况下,如果大陆对台动武,那美国出兵保护就具有正当性,但如果是因为台湾挑衅引起,美国将没有意愿,也没有义务出兵保护台湾。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都市中的青少年:发展危机与社会管理

    本书立足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积极的青少年发展视角,从人与社会协调发展出发,分析当前中国都市青少年成长危机的影响因素,探索青少年社会管理的路径与方式。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古剑弑神

    古剑弑神

    修真武林,翻云覆雨。龙吟天地,魔兽围城。江湖路远,携酒载行。凄凉少年,剑破苍穹,弹指之间,爱恨灰飞烟灭!
  •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当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随着晚婚晚育观念的普及,父母进入更年期时孩子大多也处在动荡的青春期,当不安分的“青春期”撞上了孩子们口中的“更年期”,当矛盾激化到难以调和时,一场场或冷或热的家庭“大乱斗”不可避免地上演。“青春期”VS“更年期”,碰撞出“火花”的两代人,在亲子大PK中,如何化解双方的矛盾,“两期”如何相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的现实难题。本书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分析了“两期”冲突的原因,为陷入冲突苦恼中父母提供建设性意见、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紧急救助员实用应急技术
  • 乞仙记

    乞仙记

    这是最强的时代,这是不朽的时代;诸子百家的终极奥义,秦皇汉武的长生之路,末世之凉的微叹;不屈的意志,成仙的传说;我辈之修,从未衰亡!
  • 首席很套路

    首席很套路

    冷血无情的投资专家经历一场换心手术之后就成了傲娇逗比。但是耍套路的手段却一天比一天厉害...她忍无可忍,“昨天你脚崴了,今天你发烧了,明天又是什么?”他沉闷的吸了口烟,深邃的盯着她,“心病。”秘书甲:我一直以为我们首席走的是高冷路线。秘书乙:原来我们首席心里住着一匹狂奔的野马啊。他有心病,一人可医。我不要脸,我只要你。
  • 朱扒皮

    朱扒皮

    我姓朱,职业扒皮。具体来说,就是扒掉所有人虚伪的外表,校花的假清纯,班长的假正义,老师的假道德,校长的假公正,女上司的假正经,男职员的假奉承,隔壁老王的假热心,隔壁寡妇的黑丝,通通扒掉!咦,好像混进来一个奇怪的东西。
  • 高冷总裁的抵债新娘

    高冷总裁的抵债新娘

    一场有预谋的车祸,成绩优异的妹妹成了替罪羊,不忍妹妹一无所有,她承担了所有的过错,成为了他的赎罪女奴。不仅被夺去了清白之身,还要不断地承受着他在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打击。洛映水,如水一般温柔的女人,以为用服从可以换到他的谅解,得来的只是无尽的心痛与伤害,无情的南宫寒野甚至在她刚刚生产之后,将她赶出医院。七年后,华丽转身,她顶着著名珠宝设计师的光环回到这座伤心之城,再见时,他怀中已经有了温柔可人的未婚妻,而她,身边也围着一位令人艳羡的钻石王老五。“三年的赎罪期还没满呢,我的女奴。”未婚妻就在隔壁,她却已在他的身下,承受着他的无情掳夺。嗜血残忍的男人,这一次,又将对她进行怎样的折磨?
  • 冒牌道士抓鬼录

    冒牌道士抓鬼录

    凭借着家传的风水术,混迹在城市里面,遇一土豪,本想借机赚一笔,谁知土豪要买的房子中真有古怪,想要除掉词阴鬼,结果还被阴鬼缠身,幸好有高人搭救,才幸免于难,也就在这一次走上了抓鬼的道路。
  • 冷情:温暖你心

    冷情:温暖你心

    父母在车祸中死后,从此她和大自己五岁的小姑相依为命,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反而更加坚强乐观。遇见他后,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她又能否与他
  • 天上飘散的那朵云

    天上飘散的那朵云

    从下笔的第一天到现在时间跨度很长,两年有余,虽然故事不长,但融入了我全部情感。是的,我爱她,爱她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对,是她,飘散的那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