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生
摘要:通过介绍和分析南锣鼓巷保护与发展的实践展示了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其矛盾与问题表现为旧城的保护任务十分繁重,保护工作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以北京东城区南锣鼓巷为例,目前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街道历史风貌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三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的经验是确定科学发展战略、积极保护战略、文化兴街战略以及和谐惠民战略。科学编制规划,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重点,稳步实施。详细介绍了项目建设、文化促进在产业发展上的举措和经验。最后,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即坚持科学的保护观,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兼容并举,还需应用生态学理念组织区域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交融的南锣鼓巷地区,更是迎来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古都风貌保护发展的一个最佳机遇期。挖掘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文化繁荣与发展,将成为街道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
一、历史与价值
南锣鼓巷地区东至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地安门外大街,南至地安门外大街,北至鼓楼东大街,面积0.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8万人。在南锣鼓巷地区的中央,南北贯通的是长约786米的南锣鼓巷主街巷。1990年,南锣鼓巷列入北京市政府批准的第一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南锣鼓巷是元大都的同龄人
据考证,南锣鼓巷地区与元大都同期建成,至今已有740年的历史。元大都在建造时沿袭了《周礼·考工记》中都城建制的思想:“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元代曾是繁华的商业街。南锣鼓巷得名于南北低、中间高的“罗锅”形地势变化,称之为“罗锅巷”。乾隆十五年(1750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改称“锣鼓巷”。
(二)南锣鼓巷是古城民居的活化石
南锣鼓巷地区是目前唯一保存着元代“八亩院”式严谨规整胡同院落肌理的民居区,其架构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两侧各均匀分布着8条平行胡同,呈“鱼骨状”,即民间所说的“蜈蚣”形。因此,南锣鼓巷也被称为“蜈蚣巷”。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在我市胡同、四合院保护区中,是北京市可考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资源最丰富、品级最高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文化底蕴十分浓厚。
(三)南锣鼓巷是城市历史的活档案
南锣鼓巷地区在元大都初建时,沿用了古代“里坊制”的思想,在元朝以南锣鼓巷为中心线分为昭回坊和靖恭坊,明朝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管辖的灵中坊,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为内五区。南锣鼓巷是历代达官贵人居住之地,历史遗存丰富,名人故居、文化单位集聚,国家级、市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1处、11处、10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也记载着740年的城市发展。
二、现状与反思
(一)历史上对旧城的冲击
没有元大都,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北京的胡同活着,元大都就活着。元大都从1267年开始兴建,到1285年才全部建成,历时18年之久,建筑规整,气势恢宏。但明朝统治者对元大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尤其是将元大都的精华——元故宫尽行拆除,以消除前王朝的“王气”,致使当年金铺朱户、丹楹藻绘、辉煌至极的元宫城荡然无存。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仿项羽焚烧阿房宫之举,放火烧了明宫殿。紫禁城中“宫殿悉皆烧尽,惟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玉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蔽天而飞”(《朝鲜李朝实录》)。这应是元大都遭到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作为元大都后市的南锣鼓巷,也受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冲击。
1957年到“文革”期间,是南锣鼓巷破坏巨大的另一个时期。雄伟壮丽的北京城墙被推倒,城门楼被拆除。政府号召居民将自己的房子腾出来出租或由政府经租,然后是产权上交,私产变为公产,再后来是四合院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多,房屋失修迅速朽坏。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南锣鼓巷遭受了历史上第二次较大规模的破坏,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建筑、四合院、胡同墙面被拆毁,元大都的记忆又一次减少了。
人口膨胀带来的影响,是南锣鼓巷面临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的风貌破坏。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是构成北京旧城风貌的基本元素,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居住形式方面的体现。但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南锣鼓巷原来一家一户居住的四合院逐渐演变为多户居住的大杂院,院内私搭乱建严重,加之体制和资金方面的原因,造成大量四合院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四合院的格局不复存在,一些传承老北京文化底蕴的影壁、回廊、砖雕、匾额、楹联、上马石、吻兽、瓦当等等,都受到较严重的破坏。
(二)近现代保护史
南锣鼓巷是北京旧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旧城在不断延续、变动、发展着的,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可以说,北京旧城的保护史,也同样是南锣鼓巷的保护史。纵观民国以来北京旧城的保护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以前,属于自然保留阶段。这个时期北京旧城最大的改动有三项:一是袁世凯开南海新华门;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和平门,辟新华街;二是开辟景山前街,拆除了故宫的北上门,把故宫和景山分开,修通了北京旧城东西城之间的交通孔道;三是抗日战争时期于内城东、西城垣南端开建国、复兴两豁口。虽有改动,但古都风貌依旧。当时的南锣鼓巷是处在一个自然发展的原生态阶段,仍保留着元大都完整的棋盘式格局,胡同、四合院风貌依旧,街巷肌理、实物遗存、形态特征和历史信息丰富,是一个自然循环的胡同、四合院系统。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属于抢救性保留阶段。此阶段对北京旧城的保护存在着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是对北京旧城进行改造;另一种是以梁思成、陈占祥为代表的保护北京旧城,另建新市区的城市规划。两种意见针锋相对,最后采纳了前一种意见,于是开始拆牌楼、扩街道,拆除棋盘街、千步廊等等,北京旧城开始遭到破坏,并又随之遭受了“文革”期间的破坏。同样,南锣鼓巷也没有躲过这场变革,但庆幸的是,当时一些重要的历史遗迹得到了抢救性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