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300000058

第58章 评论性报道(1)

本章要点

评论性报道的功能、意义及话语权设置

评论的不同类型、风格与功效

评论性报道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评论是带有政论色彩的新闻体裁,主要是通过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以及与新闻事件有关的历史事实的叙述、分析和评价,揭示问题的实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国际传播中的评论性报道,主要是要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体现中国对重大国内国际事件、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同时,评论性报道还需要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相适应,体现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做好话语权设置,并通过恰当的评论模式、类型和风格,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一节 加强评论性报道的必要性

一、加强评论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

评论通常被认为是媒体展示个性、风格甚至是体现媒体价值和实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上的重要媒体,像美国《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德国之声”等,无不以各种方式,通过评论性报道来表达特定组织、党派、利益集团以及整个国家的利益主张和权利主张。即便是一些小的媒体,也经常通过评论性报道,发出特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主张和权利主张。

中国国内媒体目前在报道上,评论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加强。除了传统的《人民日报》社论这样高屋建瓴、反映重大问题的评论作品,更多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评论作品和栏目也越来越多地在媒体上出现。像《人民日报》的“人民时评”、新华社的“新华时评”都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评论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广电媒体现在也加强了评论性报道。而一些地方性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等,也都十分重视评论,并且开设了专门的评论版面。

重视评论报道,除媒体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快捷化,媒体想通过播发独家新闻或者是首发新闻来提高知名度和竞争力已越来越难,通过加强深度报道,通过独特的视角或新颖的观点来强化媒体的竞争力,已日益被众多媒体选择和采用。而在这方面的竞争中,既能发出声音又能表达立场的评论无疑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加强评论是适应国际舆论激烈竞争的需要

今天,媒体的竞争已远远超出了国内的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在国际传播中,媒体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国际传播中的媒体竞争,其表现是多方面的。而在主权国家仍然存在的背景下,这种国际范围内的媒体竞争就不仅是发出媒体自身的声音,更重要的是要发出国家的声音。比如“美国之音”就一向重视评论性报道,向世界发出美国的声音。

因此,中国在国际传播中也应该通过加强评论性报道,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体现中国的利益主张和权利主张。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利益关联度和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多。很多情况下,中国已不得不从模糊的外交立场中走出来,加强向世界阐明自己在众多国内国际问题上的主张、立场、观点和态度。比如在台湾问题上,在西藏问题上,在人权问题上,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在中国向海外投资问题上,在中外贸易磨擦问题上,在武器扩散问题上,以及在关系中国重大利益的国际热点问题上,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话不得不说,并且还要努力从被动地说转变为主动地说。

中国现已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既要遵循国际惯例,也要努力改变国际惯例中一些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中国提倡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也是主张要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现有秩序中的一些不合时宜的内容。当中国的国际交往由于受到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规则的影响而利益受损时,我们绝不能一味地忍气吞声,而是要坚定地在国际传播中表达中国的权利主张和利益主张。“韬光养晦”固然需要,不失时机地“有所作为”也必不可少。

中国已提出要建立与自身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体系。而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评论,就是这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中国在国际传播战略上已日益清晰地认识到了主动报道及发出声音的重要性。而这样做,也有利于加强中国媒体在全球舆论竞争中的主动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和谐友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第二节 评论性报道与话语权设置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是局部的纷争和冲突却时有发生,国际关系仍然错综复杂。各国除了积极利用政府外交维护国家利益外,也努力通过公共外交为本国内外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国际传播作为公共外交的一部分,在媒体发达的今天,已越来越成为国家之间表达权利主张和利益主张的重要手段,国际舆论斗争也变得日益复杂和多变。

总体来说,国际舆论之争,实质上就是利益之争,其表现形式是话语权之争。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就需要做好话语权设置。在国际舆论竞技场上,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国际传播的力量,就是需要通过话语权的设置来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家形象。而话语权设置的重要依据就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一、话语权与中国的外交政策

在国际传播中,评论性报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体现中国在重大国内国际问题上的立场、主张和态度。而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需要和中国整体的发展战略相适应,需要和中国整体的外交政策相适应。

中国的国际传播,总体来说是为中国的外交战略服务的。因此,要在国际传播中做好评论性报道,掌握话语权,就必须首先了解中国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

围绕着和平共处这一基本的外交政策,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外交重点又有所不同。“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就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灵活奉行的两个外交策略。

(一)“韬光养晦”作为外交策略的提出

“韬光养晦”作为一种外交政策和策略,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1989年政治风波后,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中国施压和制裁,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处境十分孤立。随后,苏联解体,东欧发生剧变。从苏联阵营里独立出来的国家以及众多的东欧国家纷纷放弃原有的社会主义制度,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中国作为仅存的少数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国家,面对国内外的压力和冲击,在对外关系上何去何从,这不仅关系国家的发展,也关系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面对这一复杂的情况,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纵观全局,高瞻远瞩,果断地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二十八字外交应对方针。

在这个应对方针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核心的思想,而“韬光养晦”又是首要选项,这是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中国的国情国力相适应的。即使在今天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仍具有它的现实意义。

自“韬光养晦”外交策略提出并实践以来,这一策略为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和外交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国际社会认识和了解中国,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赢得了时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尽管“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在其实践过程中也曾遭遇一些误解,有的人认为是中国在外交上忍辱退让的表现,但是,如果放眼全局,着眼长远,就会看到,“韬光养晦”绝不是中国外交政策上一时的权宜之计,也绝不是为了未来的发展而忽视眼前的利益,而是从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出发,在外交上做出的智慧的选择。

总体来说,“韬光养晦”作为一种外交策略,有三个相互关联的基本思想:

第一,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全力发展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二,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不主动设置批评议题,不对别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所谓的人权不良状况等进行干预和攻击,少管“闲事”。

第三,不干预别人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当中国的国家利益,特别是国家核心利益受到损害时,要坚决予以回击。

因此,“韬光养晦”是一种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它寻求长远目标和眼前利益的平衡。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为了长远目标,有时候需要有选择地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不可因小失大。同时,对于一些有损中国利益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要善于审时度势,等待参与规则制定或改变的时机。而在一些事关中国国家安全以及主权、领土完整的重大问题上,则坚守原则,绝不让步。

(二)“有所作为”是中国发展的必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最多的外汇储备,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军事、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方面的力量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与上个世纪90年代相比,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伴随着这些变化,中国已越来越难以隐藏其巨大的身躯和影响力。当中国制造的产品布满世界各地的商场,当中国的旅游者、经商者、学生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当世界各地的人们以羡慕的、惊讶的、怀疑的、片面的甚至是误解的、敌意的眼光看待中国,当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从中国的发展中获得利益而仍有一些国家想方设法对中国进行遏制和围堵的时候,仅仅采取“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已经显得力度不够了,很多时候,在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国家安全以及海外中国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问题时,中国都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外交策略也将不得不有所改变。

比如,在事关国家核心利益的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上,从“有所作为”的方面看,中国已不满足于只在境内解决问题,还要不断将触角延伸到境外,积极通过国际合作等方式打击分裂势力。对于台湾问题,中国也不局限于不放弃使用武力,对“台独”分子加以威慑,而且还将主动出击,对那些给“台独”分子以支持的外国势力进行有力的制衡。

而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在全球的不断拓展,中国在全球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也将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以往那些似乎与中国无关的事情,也将由于中国利益的广泛存在而变得关系密切了。比如,中国近些年来在非洲、拉美地区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因此,这些地区的安全状况和投资环境都不再与中国无关。而随着中国在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水上航运是否安全等问题也变成了中国日益关切的事情。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就是中国为保障贸易安全而主动出击的一项重要行动。

此外,国际关系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不仅要扮演国际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更要成为国际关系新规则的制定者和国际新秩序的缔造者。目前,中国已加入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国际组织。这些组织中的现有规则大多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的,其中的许多规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不利影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为“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铺路,是中国整体外交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韬光养晦”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同样,即使中国强大了,能“有所作为”了,也并不等于一味逞强,不再顾及“韬光养晦”的外交策略。

二、话语权与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与中国国际传播整体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国际传播中的评论性报道也是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树立国家形象服务的。因此,在国际传播的评论性报道中,特别是在话语权的设置上,一定要以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准则。因此,核心价值观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从事国际传播的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是指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所信奉的基本的价值理念。这一核心价值观包括宗教价值观和民主价值观两个方面。自由、平等、博爱是西方价值观最基本的体现,它的最高追求是自由,其立足点是人权。

自由、平等是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核心理念。1776年7月4日,北美原13个英属殖民地一致通过的《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独立宣言》是美国最重要的立国文书之一,被马克思称为人类第一个人权宣言,它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同类推荐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无限:微时代娱乐景观管窥(“微时代漫步”系列丛书)

    “微”风所向,无限精彩;本书以“微文化”的精神流脉为纲,以“微娱乐”的发展肌理为目,引领读者管窥一个异彩纷呈的“微家族”。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热门推荐
  • 上古之再起之风

    上古之再起之风

    “即使一切都被毁灭,风也会再次吹起。”一个由现实世界穿越而去的人类灵魂,在猎鹰高原的风迹部落中降生,那一天,风雷掠地,十七名古老的酋长,单手捂胸跪地行礼,对婴儿的兽灵英雄塔阳血脉献上最高的敬意。婴儿名为鲁德斯·图灵,猎鹰高原风迹部落酋长的儿子,是一个来自于现实的人类。古老的预言中,兽灵两千多年的血泪历史将在塔阳的后人手上终结,古老的塔弥帝国将重现辉煌,在预言中的天选者之门开启之时,塔阳的后人将带着兽灵一族重回原大陆。然而,鲁德斯点开自己的人物属性面板,看着自己身前来自于“现实”名为【天选者】的玩家们,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为什么我是个拥有玩家面板的NPC?”作为一名拥有了发布任务权力、影响世界剧情、无视装备佩戴等级的NPC玩家,鲁德斯觉得这个感觉真是让他酸爽的六体投地。
  • 玄天志

    玄天志

    一个无名乞儿将死之时意外获得了“上古传承”。本以为这一世可以逍遥自在,却又阴差阳错卷入了一场天下纷争之中。为摆脱困局,苏竟不得不在绝境中挣扎求生,反而陷入一个更大的乱局之中。”老天,你真的不是在玩我吗?“
  • 末日魔王

    末日魔王

    传说。先有魔,后有神。世间要有主宰,有且只能有一个。于是,神与魔分别选中十人,大陆变成修罗场,无尽的斗阵蔓延。其中一名被魔族选中的“死士”汉克斯因误入“轮回之门”,回到了2015,与生活在中国某三线城市的堕落青年唐明调换了身份。失去了肉体的唐明被要求夺取一个少年的肉体。神秘的少年,离奇的身世,光与影,罪与罚,忠诚与背叛。在阳光的爆嗮下一一为你讲述。
  • 鬼道神劫

    鬼道神劫

    天地乱、正气始,大道废、仁义出。道门少年,本是纨绔子弟,骄奢跋扈,却遭人暗害,被逐门墙,流落凡尘。本欲浑噩度日,却连遭迫害,生死垂危;本无心对人,却种错情根,剑断情殇。是谁,傲然孑行,满天神魔皆惊,却不知,转身顾,愁煞蚀骨钻心。是谁,千年修行,不及花前一尺,却不知,到头来,相思终是虚化。是谁,黑夜红裟,人间万载屠戮,却不知,终不及,心头一念情伤。
  • 江山锦瑟

    江山锦瑟

    漫天大火,终结了她十八年的梦。复仇并不是我真正的目的,只因为找个人来恨,心里不会那般难受而已。上一世你错爱了我,才会有悲剧。这一世我却爱上了你,依旧是悲剧吧。还好我还有个爱我的人当我的念想,所以爱不爱已经没有关系了。我讨厌那座冰冷的宫殿,像是囚笼一样,也讨厌那把更冰冷的龙椅,像诅咒一样。但那是你所向往,我便一定替你拿到。然后,我只愿替你守好江山,护你一世无忧。
  • 异魂战纪

    异魂战纪

    自由?其实我们都是被囚禁的可怜虫。千山为狱,众生囚徒。异魂世界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囚牢把人类困在里面,当现代科技衰落,异魂武装盛行,这个世界将会是怎样的呢?阿米豆腐,大兄弟,我和你有缘,不如进来喝杯水酒你买单?PS:新人新书不妥之处,见谅。
  • 冷酷王爷毒蝎妾

    冷酷王爷毒蝎妾

    宁颖是前世受过亲人背叛的人,这一世她再也不会相信任何人,宁可我负天下人,莫让天下人负我。韩木飞是明国的战神,冷酷无情,却只对一个女人动情,没想到这个女人毒若蛇蝎。一个毒妇,一个暴君,最后是谁征服了谁,两只带刺的刺猬能有幸福的生活吗?冷酷王爷毒蝎妾,带你领略别一番的柔情。爱是冰,是火,是你的选择,冷酷的王爷怎样才能夺得毒妇的心,考验的是爱情还是心,或者两者都是,他们能够拨开重重迷雾,走到一起,我们一起来看是否是幸福的结局。
  • 迷航

    迷航

    本书是全球航空运输业公认的一部管理“圣经”。全世界多家航空院校将其作为必修教材,还有很多院校将其列为课外参考读物,其在业界的影响可见一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划、市场营销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是航空运输专业学生,以及所有与航空运输行业相关的人员的一本难得的参考书。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我的灵魂有魔王的一半

    我的灵魂有魔王的一半

    十二生肖魔之中的兔魔在一场宇宙战中被一股未知力量偷袭,肉体被摧毁且灵魂受到了重伤,不得已而逃离到了一个星球,灵魂附到了一个警察身上。灵魂连同精神和记忆和与这警察慢慢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