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300000009

第9章 网络媒介中的国际新闻报道(4)

参拜靖国神社既然“伤人”也必然“损己”。中日政治发展的停滞不前谁都难以保证会不会将来影响到互补性极强的中日经济。如果日本真想成为“普通国家”,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想保持并扩大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就必须与中韩等国政府和民间实现全面历史和解,否则躲在美国的船舰下狐假虎威也只能被别人耻笑,尊严将无从谈起。小泉正在让整个日本为他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日本可能会逐渐被其他国家看做威胁而不是伙伴。由于小泉的恶劣行径,在日本需要借中国经济发展的东风的时候他却可能无法前往中国。拒绝面对过去的日本政府将面对一个越来越重的历史包袱,从而影响它的对外关系,甚至影响其经济发展。

小泉的拜鬼行为伤人损己,他在践踏自己国家的法律,正逐渐让日本人失去尊严。网友的评论有理有据地证明了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既“伤人”又“损己”,让人读后不禁拍手称快。而论坛中此类的评论又往往会引起无数的跟帖,对“小泉参拜”这一新闻本身的传播及深度理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除了这种语言缜密、逻辑性强的长篇评论外,网络论坛中更多的是网民针对某个事件随意而发的三言两语的看法。比如2011年2月16日,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之音”(VOA)向国会提出2012年年度预算,其中大删汉语普通话广播预算800万美元,裁员55%,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新华网网名为“diaoxiu”的网友说:“反华的叫嚣终于停了,真是中国人民的福音,快哉!!!”也有人就此反思了中国自身的媒体,如“思心浪人”认为“现在中国的媒体很有一些问题,看到中东特别是伊朗的游行示威,我们应该警觉一些中国的舆论的政治动机。中国共产党应该掌握舆论的方向,不能让其自由泛滥,变成敌对国家对付中国的武器。”还有的人对“美国之音”的本质进行了总结,如网名为“挖帝国主义墙角”的网友说:“中国有一本八卦杂志名为《知音》,里面都是些胡编乱造的绯闻和故事。美国之音为了达到某些政治目的,也极尽造谣之能事,其公信力早已荡然无存。在这一点上,美国之音是彻头彻尾的‘美国《知音》’。”还有人洞察了这一举动背后的原因,如“万里石塘”说:“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了,西方国家对外颠覆、渗透的手法也在向互联网倾斜,现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类网站,成为西方国家进行舆论攻势的主要武器,很多国家颜色革命以及反政府骚乱的背后,这些网站都是重要推手,当年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今天美国之音走了,Facebook来了,而且来势汹汹,其主旨就是要让不受西方欢迎的政权‘非死不可’!”网络论坛这种形式给了民众自由发言的机会,也激发了不同意见的鲜明表达。

“民众从对涉及国家利益的国际事务的关心开始,逐渐关心起整个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事务,这从另外一个更大的方面说明个人在社会中的主动性的确立。”网络论坛本身就要求民众的主体性的弘扬,一个对事物漠不关心、冷漠相待的民众群体难以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空间,也不可能对社会的改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除了对国际时事和重大事件进行评论外,有时网络论坛中的评论根本没有新闻由头,人们可能是从某处得来的小道消息,但在媒体正式报道前,已经在网上泛滥了。2004年第8期的《凤凰周刊》曾这样说:“传统媒介无法对某一事件开展报道时,往往会把消息透露给互联网,在网民中迅速产生巨大反响,引来无数跟帖和评论,在网络积聚影响力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会回归传统媒介,最终对各当事方和政府部门形成强大舆论压力,导致对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顺应民意。这几乎成了2003年以来互联网与传统媒介未经‘预谋’的合作模式。”这种网络论坛的存在形式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传统媒介所可能遭受的被权力制裁的风险。一旦将某些问题的讨论放置到网络中,那么发表言论的将是众多的网民,而网民在一定程度上所代表的是民意,民意的力量很多情况下远远超过了一种媒介的力量,网络媒介之论坛形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民意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学者彭兰这样谈到:“这样可以降低传统媒介的风险。传统媒介的报道往往是投石问路,放到网上后将事件置于民众的关注之下,而民意是一种任何力量都不能忽视的强大力量,它可以分担原本由一家媒体承担的责任。”

通过网络论坛来传播国际新闻必然与其他途径传播有着很大的区别,一般新闻报道只是将消息发布出去,而并没有在根本上形成一种广泛的自发的国际新闻传播局面,而网络论坛则在一个虚拟空间中实现了任何传统媒介都难以达到的目标追求。

首先,网络论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过讨论来进行传播,而在讨论中不仅评论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原本的新闻事件也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比如有人对某个国际新闻事件发表看法,一般比较激烈或偏激,从而引起大量新闻跟帖,大家表示或赞同或否定,而这些意见又产生新的读者,在这一过程中,原本的国际新闻被广泛传播。一项研究数据表明,网民要的不是“更多的新闻”和“更多的信息”。“他们要的是交流——不是与机器的交流,而是彼此交流。”网络论坛正是为网民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其实不仅观点激烈的论坛话题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就是那些分析合理的好文章也同样是论坛中百读不厌的佳作,自然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从而引发对于问题的深层次的把握和探讨。国际新闻传播在网络论坛中,以极为轻松便利的方式传播到千家万户,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其次,网络论坛在传播国际新闻方面具有高度的自发性。网民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主动发表看法,而回应的人也是有共同兴趣的,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双方都持有高度的热情,所以形成一个圈子,更容易传播。传统媒介中也有所谓的讨论,但那根本就不是自发形成,而是由媒介设计出来为某个目标服务的一种论坛方式。自发性的网络形态使得论坛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吸引力,只要你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你心中的话完全地说出来,而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这就极大地调动了网民的行动积极性,从而使得论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而参与精神正是人的主动性的表现。网络造就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其伟大就在于网络论坛广泛的自发性,同时也意味着广泛的自主性。

再次,网络论坛传播国际新闻具有随意性。网络论坛传播国际新闻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遵循,一句话也可以表达看法,大段的分析也更能折服人。这一点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在传统媒介中,你难以看到“一句话”的评论形式,而多数都是较为系统的分析。但网络的言论是随意的,它根本就不需要系统的分析与论证,这就能够吸引更多人参与。我们都知道,在网络论坛中,你可能只是看到一个表情,或者你仅仅看到一个感叹号,也许只是看到一种情绪,甚至只是看到一种谩骂。但这些形式都是一种符号,人是符号的存在,符号化的人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网络中发布,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表现。传统媒介只能让所谓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发表言论,但网络却可以让充满感情的任何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是,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以及网络上“把关人”作用的减弱将使有些评论失去控制,而得不到控制的评论则会失于庸俗、偏颇甚至反动。而且,论坛作为网络上自由集会的场所,在通过争论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情绪化蔓延,有时对某件事的争论容易走向人身攻击和谩骂,这时就需要网络管理员及时地进行清理整顿。对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指出,网络大众媒体的社会属性和其他媒体一样,在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网上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都有一个代表什么样的文化发展方向的问题。网络新闻评论有责任引导网民正确认识新闻事件,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

三、网络:一种公共话语空间

无论是网络国际新闻评论还是网络论坛,讨论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使网络在传播国际新闻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在网络上,各种观点得以发布、进行交锋并重新整合,从而使网络真正成为一个对国际新闻和事件进行评论分析和解释的平台。正是由于网络媒介的这种属性,才使得人类思想得到无限珍重。社会总是在向前不断发展,而其发展的过程中必须依赖于人类思想的进步,以及为人类思想谈论所提供的良好的思想空间。思想的创造不仅仅属于人们的内心,而且属于一个公共空间,若仅仅让思想停留于内心,思想就不可能获得任何现实的对象化价值。网络就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公共话语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具备以下特点: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自由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言论,网络的这一优势是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实现小范围的互动,给予部分受众以说话的权利,但从根本上而言,传统媒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新闻传播方式,其所形成的讨论空间也不是一种自由的论证形式,而是用一种声音控制其他声音的媒介存在形式。但是网络却是宽容的,媒介的自由本性在网络中获得了真正的实现。对一些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尤其需要表达的自由。在过去,“自从新闻机构本身成为一种社会力量,能够赋予汇集到公共领域中私人以特权并使他们各自隔绝,能够剥夺一切纯粹个人意见的权利,严格意义上的公共舆论的培育实际依靠的不再是每个人能自由地表达其意见和出版一份报纸。公众不再是一些形式和实质上都平等的个人。”但是,网络时代下的公共舆论已经不再完全被某个利益集团所控制,从而为人的自由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在参与着信息的发布以及信息的评论,在构造着不同的声音,在创造着各种有思想的主张。这是一种自主性的媒介生活方式,是一种独立性的信息把握方式,是一种主体性的国际新闻报道方式。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平等的。网络帮助消除了传统媒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实现了受众的平等表达。在传统媒介中对于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只能由媒介本身或者媒介背后的国家权力操控,任何个人都只能在同媒介所要表达的声音一致的前提下发表自己的观点,个人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根本就没有平等可言。虽然个人在传统媒介时代也可以有自己的声音,但只能在私下的场合实现自由的表达,在公共领域中却是沉默的。而在网络时代的新闻评论则摆脱了“受众”之“受”的特性。“网络新闻评论则突破了传者和受者的角色界限,互联网强大的实时交互功能,使网民可以积极而及时地参与讨论。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评论的提供者。他们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信息或意见传播给别人,还可以针对别人的信息来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论坛为国际新闻评论提供了平等的空间,无论你对任何问题有想法,都可以在这些不同形式的公共话语空间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比如,对于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你完全可以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站到国际性的环境保护的意义上去批评中国对环境问题的淡漠,也可以从人的生存的意义上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价值。

网络公共话语空间是开放的。网络国际新闻评论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运行的,正是因为网络媒介具有的公开的桌面化的特征,不同的声音在网络媒介上的传播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将任何一种媒介都看做一张桌面,这个桌面上所放置的东西,每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不同的声音就是要人们听到、从而感受到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所具有的意义。而在不同的声音中总有一种最强音,这个最强音也需要通过公开的媒介的传播为社会各个方面所认识和把握,从而为协调和巩固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即使最专制的国家也不会拒绝媒介的开放性价值,有所不同的是,专制国家的媒介不能容忍不同的声音,而民主国家中的媒介则容纳了不同的声音,从而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维度,为社会中的人们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广泛的公共空间。

正是由于这种网络评论的开放性,为网络国际新闻评论奠定了一个多元化评论的基础。“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上,新闻评论大多以单篇的形式出现,往往只能反映‘一面之词’或‘少数人意见’,无法真正实现‘观点的自由市场’。网络媒介的超文本、超链接等手段使之得以传播海量信息,从而为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目前,新闻评论正向专栏集纳化方向发展,它要求随着新闻事件向纵深发展,网络评论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跟进事件的发生发展,通过网民的互动参与实现新闻评论整体推进。”

同类推荐
  •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本书主要讲解了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史和发展规律、声画运用的基本原理、新闻和文艺节目、产品的市场营销、传播伦理等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广播电视媒介的路径,帮助读者拥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媒介背景知识基础。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的经验撰写而成,是一本非常适合新闻专业、广播电视专业使用的教材。
  •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

    《现代新闻写作:框架与修辞》出版以来,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同行专家与广大读者的好评,一些专业性著述甚至将它视为重要参考,征引观点与部分论述。这些都让作者颇受鼓舞,深感人性的温馨。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称:“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
  •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地理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热门推荐
  • 我的26岁俏老婆

    我的26岁俏老婆

    一场赌约,为我赢来了一个老婆!姚白,一个落难的修真外星人,为了生活在一个村庄为留守少妇看妇科十八年,为了离开地球,他必须要找到一个亿万中无一的女人做老婆,因此离开了村庄,却遇上了正义的女警姐姐,魅力的女法医,善良的单亲辣妈……她们多情、风韵,姚白蛋痛、菊紧,从此开启了一段与美女的传奇之旅!
  • 旅途之那个世界

    旅途之那个世界

    一切原来都是一场游戏!我想人生也是如此。我看见那个地方很美,像梦!(讲述的是一名高中生打游戏意外穿越到远古大陆,与各种精灵巫师等新颖的事物所发生的故事。)
  • 无限尽头

    无限尽头

    一张神秘卷轴开启无限世界,一尊玄奇仙鼎铸就万灵来朝。神仙妖魔,鬼灵精怪,尽入吾鼎;这个世界究竟是何模样!!!!!
  • 捉妖纪

    捉妖纪

    海贼来袭,如东城沦陷,城防兵丁震随同二哥无奈做了逃兵,走进了芒砀山。芒砀山是一片诡异的原始森林,没有人敢走进这片森林,只因都说这里有鬼,但丁震没别的路可以走,只能由此经过。一经踏入,他碰到了无数超乎想象的异常之物:糊纸人,血尸,九头蛇妖……故事悬念重重,情节跌荡,值得一看。
  • 剑仙之非同凡想

    剑仙之非同凡想

    不穿越,不狗血。出身大家族,却因特殊原因身份低贱如贱奴。身怀父仇不能相报。母亲在世不能相认。无奈挥剑斩红尘。一人持剑以天下妖孽为踏脚石一步步走上剑修之巅。以负薪之资入二流宗门,得天宝星玉悟剑道真谛。风云变幻,万宗归降。小人物成就剑仙之路。
  • 地球寻仙路

    地球寻仙路

    寻仙路漫漫,资源为重点,不求长生路,只为红颜醒,
  • 谋权男人:我只要你

    谋权男人:我只要你

    失去记忆的江越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某一天一个盛气凌人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霸道地宣布了她的所有权。傅远征:“无论何时,无论发生何事,你都是我的!”等等!这位仁兄,咱们认识吗?身居高位,却失去了她,傅元程无法容忍身边没有她的日子,更无法容忍她身边还有个形影不离的男人!
  • 科技武道

    科技武道

    一个从天而降的智能辅助系统,让本是平凡的小人物,陷入了众多阴谋之中。五千年前的灾难,让地球破灭,这其中,和辅助系统,有着必要关系。看小人物如何依靠辅助系统走上巅峰,查出地球灾难的起因。
  • 精选妙用中草药

    精选妙用中草药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草药宝库中精选出八十多种中草药,分别从简介、表源、采收加工,性味功用、功效主治、保健膳、验方精选等方面,对精选出的中草药进行了全方位介绍。
  • 平凡女与高冷校草

    平凡女与高冷校草

    她,一个平凡又倔强的女生,遇到他,一个高冷又寡言的校草。她总是在无意间碰到他。她人误解他俩在交往。随之,各种各样奇怪的事来袭,在她陷入困境时,他,如天神般降临,为她解除危机。“救命啊!有人吗?救命啊!呜呜……”“叫什么叫。”“哎,你怎么在这?”“怎么?不欢迎我?那我走了。”“哎!别别别!我开玩笑的!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