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300000004

第4章 绪论(3)

与此同时,专门研究“网络新闻”的著作也相继问世,如雷跃捷、辛欣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概论》和金梦玉主编的《网络新闻实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杜骏飞的《网络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5月),屠忠俊、吴廷俊的《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仲志远的《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董天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彭兰的《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3月)和《网络新闻编辑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蒋晓丽的《网络新闻编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秦州的《网络新闻编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以及张咏华的《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等等。

各书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论架构和侧重点,笔者认为董天策主编的《网络新闻传播学》相对来说比较全面而且实用。首先,该书着重研究的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而不包括网络新闻经营、网络新闻组织机构的设置等,以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为研究对象,这样有利于各个章节的纵深挖掘。其次,该书沿用了传统新闻学的架构,即新闻历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的理论架构;同时,不同作者的不同视角、观点也正是借力于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和理论而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再次,该书还提供了新鲜、贴切、生动而丰富的实践例证,如新浪的北航空难新闻,社会、娱乐新闻的列排展示等,它们在给了我们理性审视和概括的同时,也让我们可感、可触、可联想。

而国际上,波因特学院(Poynter Institute)的图书馆主任大卫·谢登(David Shedden)曾列出过一个“新媒体参考书目”,本书以此为参照。在1993年之前,有14本关于新媒体的书,其中大多是关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的;而自1993年至今,相关书籍的数目达到了78种,其中包括已经翻译成中文的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的《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New York:Alfred A.Knopf,1995),约翰·帕夫林克(John V.Pavlink)的《新闻业和新媒介》(Journalism and New Medi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罗兰·德·沃尔克(Roland De Wolk)的《网络新闻导论》(Introduction to Online Journalism:Publishing News and Information,Boston:Allyn&;Bacon,2001),丹·吉尔默(Dan Gillmor)的《草根媒体》(We the Media: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Sebastopol,CA:O’Reilly Media,2004),等等。

在尚未翻译过来的著作中,仅以“网络新闻”为名的就有七种,即凯思琳·维克汉姆(Kathleen Wickham)编著的《网络新闻面面观》(Perspectives:Online Journalism,Boulder,CO:Coursewise Publishing,1998),吉姆·霍尔(Jim Hall)的《网络新闻初级教程》(Online Journalism:A Critical Primer,Sterling,VA:Pluto Press,2001),麦克·沃德(Mike Ward)的《网络新闻》(Journalism Online,Woburn,MA:Focal Press,2002),凯文·卡瓦莫图(Kevin Kawamoto)的《数字新闻:新生的媒介与变换的新闻视野》(Digital Journalism:Emerging Media and Changing Horizons of Journalism,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2003),詹姆士·格兰·斯多维尔(James Glen Stovall)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实践与展望》(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4),理查德·克雷格(Richard Craig)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采访、写作与编辑》(Online Journalism:Reporting,Writing and Editing for New Media,Belmont,CA:Thomson/Wadsworth,2005)以及詹姆士·佛斯特(James C.Foust)的《网络新闻:原理与实践》(Online Journalism: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News for the Web,Scottsdale,AZ:Holcomb Hathaway,2005)。

而最近两年又有一些新作问世,包括阿兰·斯图亚特(Allan Stuart)的《网上新闻:新闻业与互联网》(Online News:Journalism and the Internet,New York:Open University Press,2006),斯蒂芬·库柏(Stephen D.Cooper)与吉姆·库伊珀斯(Jim A.Kuypers)的《监视看门狗:博客作为第五阶层》(Watching the Watchdog:Bloggers as the Fifth Estate,Spokane,WA:Marquette Books,2006),马克·特里梅因(Tremayne Mark)的《博客、公民身份与媒体的未来》(Blogging,Citizenship,and the Future of Media,London:Routledge,2007),斯蒂芬·奎因(Quinn Stephen)和斯蒂芬·兰勃(Stephen Lamble)的《网上搜集新闻:研究与采访》(Online News gathering:Research and Reporting for Journalism,Burlington,MA:Focal Press,2008),等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亚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的詹姆士·格兰·斯多维尔(James Glen Stovall)教授所著的《网络新闻:新媒介的实践与展望》一书,它被誉为美国网络新闻学的定型之作。该书具有以下特点:(1)明确使用“Web Journalism”一词取代“Online Journalism”,“Internet Journalism”和“Digital Journalism”,标志着美国网络新闻学研究的成熟。(2)结构完整,全书分为14章。第1、2章分别对因特网、新闻网站进行定义与现状描述;第3章先对网络新闻进行定义,随后研讨网络新闻的特征,重点研究网络新闻的三大特征,即非线性、受众发布新闻、新闻的个性化,并以克林顿与实习生绯闻案作为案例研究;第4章阐述从因特网收集信息进行报道的方式与特点,重点研究网络新闻报道的迅速性与灵活性;第5章论述网络新闻写作,特别强调网络新闻写作的简洁性;第6章阐述网络新闻编辑,论述了网络新闻编辑的语言、原则与标准;第7章论述网络中的摄影新闻学,概述数码摄影的技术、相关伦理问题,并列举了著名的摄影新闻网站作为案例;第8章研讨在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的应用;第9章研究网络新闻报道中声频与视频信息的应用与处理;第10章简要概括了新闻网站的设计、布局原则,但是没有去触及HTML等纯技术问题;第11章是对网络新闻受众的分析;第12章由Amelia Parker教授对网络新闻法规进行了重点研究,构成了该书的精华之一,研究了网络著作权保护、网络诽谤、色情等问题;第13章是以MSNBC新闻网站为案例进行分析;最后一章则是全书的总结。(3)简明扼要,该书虽然涉及面广,从各方面、多角度研讨了网络新闻实务,并进行案例分析,但是全书仅240页,语言十分流畅、简洁。同时,作者在每一章后面均列有不少精选的参考书目,供读者进一步学习研究之用。此书为笔者进行网络国际新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研究视角

目前对网络新闻所做的研究,多是从传播学和新闻学的角度来进行的,而对网络上国际新闻的研究偶尔涉及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范畴。本书在对网络国际新闻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从网络本性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及从人学的理论出发的视角,即紧紧围绕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质,审视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给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冲击,从而传达出新条件下国际新闻报道中对人的无限尊重。因为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为本书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而在对外传播时,因可能出现新闻被误读的现象,所以还会用到解释学的有关概念。对于国际新闻学这样的学科而言,跨学科的研究是必然要采取的一种进路,也许这种研究进路不需要直接的话语表述,但已经蕴含在整个文本的叙述之中。

1.探索事物本性的研究视角

关于事物的本性的思考是一种研究的出发点问题,但它未必就是客观主义,因为客观主义是一种本质论的思维方式,而对事物本性的研究则是一种实践论的研究路径,也就是说坚持从事物本性出发的研究思路就是要坚持事物在动态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性。本书所要研究的是网络国际新闻报道,而这里最关键的事物本性就是网络的本性,如果不对网络有一个合乎本性的把握,那就很难真正理解网络国际新闻报道的特质。

网络是一种媒介,这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特质。这话听起来很简单,但的确是一种最本质的概括。网络作为媒介所依赖的是电脑,但在人类最初发明电脑的时候,并没有想到电脑会成为一种传播工具,而无非是企图以电脑为基础克服人脑的有限性。但当电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时,人们对电脑的态度就从敬重变为了亲切——对电脑的敬重是因为电脑在最初只是科学研究的工具,而对电脑的亲切是因为电脑成为千家万户传递信息的媒介。网络作为媒介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与以往媒介的根本区别,虽然同为媒介,但媒介的形态以及媒介的属性乃至媒介的精神都是有区别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媒介上获得信息,但获得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并且发布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当然媒介所表达的精神也是有区别的。

同类推荐
  •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不吐槽不快乐:生活就是一场脱口秀

    本书内容面极广,所谈论的都是社会的焦点问题或最即时的热门事件:首都房价、中央反腐、公款吃喝、炫富哈韩、精英移民、过度医疗、食品安全、物价飞涨、饭局应酬、有关部门、网络红词……犀利的文字,幽默的吐槽,深邃的思想,难能可贵。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写丑态百出的社会;用最淡然的调侃,说最艰辛的生活。吐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脱口秀不是愤青,而是智者。这是一本有趣味、有思想的书。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跨越之路

    跨越之路

    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打造一批讲政~治、有思想、作风正、肯吃苦、能打硬仗的领军人物;必须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人才;必须充分调动每一个社会成员投身建设、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形成强大的力量源泉。宁夏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任重道远,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人、凝聚人、激励人,努力形成全民创业、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充分运用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救世捉鬼

    救世捉鬼

    22世纪中,平稳的生活开始混乱,莫名其妙的我开始了救世之路,鬼仆,妖仆?鬼王,尸魁,地府管理不当。鬼怪横行。
  • 亿万萌妻:腹黑老公晚上见

    亿万萌妻:腹黑老公晚上见

    醉后一夜,他说:“该发生的,不该发生都发生了!”她不信,他说,你会信的……最后,她果然信了!她怨:“豪宅太贵,住不起!”他答:“包吃包住,陪玩陪闹!”她惊:“什么阴谋?”他笑:“条件简单……只需今夜无眠……”她泪奔:“是夜夜无眠……”他果断拖走:“刚刚只是练习,现在是正式的……”世界那么大,独宠一个你,足矣!
  •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四辑)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 恋爱脑的形而上学

    恋爱脑的形而上学

    恋爱脑的最突出症状,认为自己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结果到了晚期,喜欢自己的人自己不喜欢。这种发展太过于形而上学,两情相悦难度太高,所有的结局都变成一厢情愿。错过、重逢是从来演不厌的戏码,一段细密而温柔的暗恋混含着暧昧,还有那些或明朗或晦涩什么都还来不及开始的青春。所有悲欢离合都抵不过心动时的万物复苏,她瞒着所有人继续爱他动魄惊心,不负他说过对她刹那的动心。
  • 血缨枪

    血缨枪

    复仇之路,鲜血漫漫。小乞丐苏明是一个破落家族的幸存者,他的身上,肩负着家族被灭门的血海深仇与传承的使命。凭借着骨子里的骄傲与傲人的血脉,他能否在长夜之中等到光明到来?——“支撑我活下去的,是手里的长枪,与心中的火焰。”
  •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比尔盖茨给中国学生的11条忠告

    成功并不是无因的,也不可能完全是运气所致,背后一定有他成功的条件。即使是天才,他的第一声啼哭也绝不会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颂歌。因此,比尔·盖茨的成功,绝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得益于他的一些做人做事的准则。这些准则,就是每一个有志追求成功的人所应该学习的。
  • 遗落在凡间的天使

    遗落在凡间的天使

    如果我可以选择,我一定不要遇见你,我也一定不会喜欢上你。每次看到罗成浩跟其他漂亮女生亲亲热热的时候,她都会这样后悔。虽然她经常告诉自己,他天性就是喜欢那种像电影海报那样妖娆的女生。可是就是管不住自己喜欢他的心怎么办呢?每次看到他弹钢琴,看到他在人群中闪闪发光时,看到他在球场上英姿飒爽时,看到他骑着机车在风中自由地奔跑时,她的心就融化了。后来罗成浩消失不见了,再后来她又遇到了很多人,他们一起成长一起旅行。突然他回来了,手捧着九百九十九朵红玫瑰像个天使那样来到她的身边..........
  • 小美女穴位养颜经

    小美女穴位养颜经

    现今社会人人减肥、美容不稀奇,在日本,美人脸才是蔚为风潮的全民运动!所谓“美人脸”,指的是以后天的方式让脸蛋看起来更小巧更美丽,从身长和头部的比例、脸型面积与肩宽的比例,以及五官分配比例上制造视觉效果,让你也能拥有青春靓丽美人脸的梦幻模样!你也希望拥有一张小巧精致又上像的脸吗?从脸蛋与身材的比例,到关脸的秘招,不但让你的脸美得均匀且皮肤适合自己的定位,且美得更有自信! 在年轻的女性中,穴位按摩开始备受关注。刘长江的《小美女穴位养颜经》配合详细插图解说,让你用最健康的方式获得最意想不到的美丽。《小美女穴位养颜经》是第一本塑脸、美颜兼造型的全方位美脸的书,是真正为你量身定做的美脸教程!
  • 后缘异闻录

    后缘异闻录

    这部小说融入了东方的玄学道教佛教和邪教的种种相遇。正义和邪恶的斗争
  • 血霓裳:魔狱罗刹

    血霓裳:魔狱罗刹

    当她毫无记忆的出现在武斗场,当她驯服了远古凶兽,历经几百万年的半阙画卷被展开!她淡漠慵懒,看不清命运的齿轮。月圆之夜的天火焚烧,她痛得撕心裂肺,陌生的梦魇,熟悉的面孔,她到底是谁?十二凶兽封印神凰血脉,十二次异世穿越,十二次万年之后,她在生与死之间穿梭!一步步接近巅峰!化羽为神,她将重登王位!一袭血色霓裳,迷乱万世!三世追恋,万年赋情,最终谁又能获那抹绝尘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