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研究》,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鲁宏等:《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1期。
陆银味:《不同视角下国际新闻报道之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毛玉西:《〈纽约时报〉国际视野中的文化报道》,载《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
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载《新闻与写作》2006第9期。
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载《国际新闻界》2006第7期。
彭兰:《主流化与边缘化——网络新闻发展的双重轨迹》,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5期。
钱克锦:《国际新闻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中国记者》2002年第2期。
饶丽娜:《网络三剑客谁主沉浮》,载《新闻知识》2006第1期。
唐颖:《CNN国际新闻的传播策略》,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4期。
陶富源:《哲学、人学与人》,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田智辉、黄楚新:《1995-2001: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状况研究》,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屠忠俊:《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载《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王浩:《用足用好国际新闻资源服务我国外宣报道宗旨》,载《新闻战线》2004年第9期。
吴廷俊:《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2期。
吴晓龙、陈洁:《速度和原创:网络新闻的生命线》,http://cjr.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09/001018737.shtml。
席伟航、霍志静:《政府参与新媒体管理的动因和原则》,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项玉林:《国际新闻报道断想》,载《新闻知识》1999年第8期。
肖珺:《建构我国网络新闻评价体系》,载《网络传播》2006第8期。
邢玉红:《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角——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载《理论界》2007年第2期。
徐倩、王利军:《“灰色贵妇”外衣下的〈纽约时报〉网络版》,载《传媒》2006年第6期。
杨聪:《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杨琳桦:《博客时代的“公众新闻”》,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7月13日。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载赵剑英、叶汝贤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于周秦、陈金应:《透视国际重大新闻盲区——如何使国际新闻走出同质化困境》,载《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4期。
张超:《VOA,BBC华语广播“中国本土化”策略初探》,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55469/4990329.html。
张化冰:《西方话语霸权与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策略》,载《青年记者》2010年11月(上)。
张雷:《我们的注意力流向地球的何方?——我国网络国际新闻地域分布实证研究》,载《新闻界》2005年第5期。
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析》,载《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
张允若:《美国报纸网站巡礼》(上),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9期。
张允若:《美国报纸网站巡礼》(下),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10期。
周渡:《第四媒体的兴起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影响》,载《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赵志立:《互联网:媒介与新闻融合正当时》,载《网络传播》2006第1期。
赵志立:《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与满足”——一种新的受众观》,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周海英:《我国博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载《当代传播》2006第4期。
朱丽丽:《从播客、维客等新现象重新审视网络传播的话语空间》,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
祝文燕:《论网络时代的历史定位及其内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英文著作和文章:
James Glen Stovall: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4.
Hamid Mowlana: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Longman Inc.,1986.
William A.Hachten:The World News Prism:Changing Media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Third edition),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Abbas Malek&;Anandam P.Kavoori ed.:The Global Dynamics of News: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News Agenda,Stamford,CT:Ablex,2000.
Norman Bryson:Tradition and Desire:From David to Delacroix,Cambridge,Ma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Victor C.Strasburger,Barbara J.Wilson:Children,Adolescents,and the Media,Sage Publications,2002.
Habermas,J.: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by F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
Philip Seib:“Weaving the Web:The Internet's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Dec 2003,Vol.32.
H.Denis Wu:“A Brave New World for International News?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verage of Foreign News on US Websit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Dec 2007,Vol.69.
H.Dennis Wu:“Homogeneity around the World?Comparing the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Feb 2003,Vol.65.
Daniela V.Dimitrova,Lynda Lee Kaid,Andrew Paul Williams,and Kaye D.Trammell:“War on the Web:The Immediate News Framing of Gulf War II”,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Jan 2005,vol.10.
Hong Cheng:“An Armchair Surfing of a New Global News Medium:The Web's Coverage of Hong Kong's Handove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Oct 2000,Vol.62.
Stephen D.Reese,Lou Rutigliano,Kideuk Hyun,and Jaekwan Jeong:“Mapping the Blogosphere:Professional and Citizen-based Media in the Global News Arena”,Journalism,Aug 2007,Vol.8.
Randolph Kluver:“US and Chinese Policy Expectations of the Internet”,China Information,Jul 2005,Vol.19.
Lisbeth Clausen:“Localizing the Global:‘Domestication’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Media,Culture&;Society,Jan 2004,vol.26.
Carla Passino:“A Time to Catch Up”,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18028642.php.
J.D.Lasica:“Weblogs:A New Source of News”,http://www.ojr.org/ojr/workplace/1017958782.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