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300000036

第36章 参考文献(2)

刘学:《中国网络新闻媒体研究》,载《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

鲁宏等:《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第1期。

陆银味:《不同视角下国际新闻报道之研究》,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年第4期。

毛玉西:《〈纽约时报〉国际视野中的文化报道》,载《中国记者》2008年第1期。

彭兰:《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载《新闻与写作》2006第9期。

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载《国际新闻界》2006第7期。

彭兰:《主流化与边缘化——网络新闻发展的双重轨迹》,载《中国记者》2004年第5期。

钱克锦:《国际新闻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中国记者》2002年第2期。

饶丽娜:《网络三剑客谁主沉浮》,载《新闻知识》2006第1期。

唐颖:《CNN国际新闻的传播策略》,载《新闻前哨》2004年第4期。

陶富源:《哲学、人学与人》,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11期。

田智辉、黄楚新:《1995-2001:中国网络新闻的发展状况研究》,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屠忠俊:《网络多媒体传播——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载《新闻大学》1999年春季号。

王浩:《用足用好国际新闻资源服务我国外宣报道宗旨》,载《新闻战线》2004年第9期。

吴廷俊:《互联网络成为大众传媒的社会环境》,载《现代传播》1998年第2期。

吴晓龙、陈洁:《速度和原创:网络新闻的生命线》,http://cjr.zjol.com.cn/05cjr/system/2002/05/09/001018737.shtml。

席伟航、霍志静:《政府参与新媒体管理的动因和原则》,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项玉林:《国际新闻报道断想》,载《新闻知识》1999年第8期。

肖珺:《建构我国网络新闻评价体系》,载《网络传播》2006第8期。

邢玉红:《马克思人学研究的新视角——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载《理论界》2007年第2期。

徐倩、王利军:《“灰色贵妇”外衣下的〈纽约时报〉网络版》,载《传媒》2006年第6期。

杨聪:《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杨琳桦:《博客时代的“公众新闻”》,载《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7月13日。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衣俊卿:《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载赵剑英、叶汝贤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于周秦、陈金应:《透视国际重大新闻盲区——如何使国际新闻走出同质化困境》,载《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4期。

张超:《VOA,BBC华语广播“中国本土化”策略初探》,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55469/4990329.html。

张化冰:《西方话语霸权与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策略》,载《青年记者》2010年11月(上)。

张雷:《我们的注意力流向地球的何方?——我国网络国际新闻地域分布实证研究》,载《新闻界》2005年第5期。

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性解析》,载《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

张允若:《美国报纸网站巡礼》(上),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9期。

张允若:《美国报纸网站巡礼》(下),载《新闻实践》2003年第10期。

周渡:《第四媒体的兴起对大众传播理论研究的影响》,载《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赵志立:《互联网:媒介与新闻融合正当时》,载《网络传播》2006第1期。

赵志立:《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使用与满足”——一种新的受众观》,载《当代传播》2003年第1期。

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

周海英:《我国博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载《当代传播》2006第4期。

朱丽丽:《从播客、维客等新现象重新审视网络传播的话语空间》,载《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3期。

祝文燕:《论网络时代的历史定位及其内涵》,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英文著作和文章:

James Glen Stovall:Web Journalism:Practice and Promise of a New Medium,Boston:Allyn and Bacon,2004.

Hamid Mowlana: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Longman Inc.,1986.

William A.Hachten:The World News Prism:Changing Media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Third edition),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7.

Abbas Malek&;Anandam P.Kavoori ed.:The Global Dynamics of News: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News Agenda,Stamford,CT:Ablex,2000.

Norman Bryson:Tradition and Desire:From David to Delacroix,Cambridge,Ma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

Victor C.Strasburger,Barbara J.Wilson:Children,Adolescents,and the Media,Sage Publications,2002.

Habermas,J.: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rans.by F Lawrence,Polity Press,1987.

Philip Seib:“Weaving the Web:The Internet's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News Coverag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illennium-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Dec 2003,Vol.32.

H.Denis Wu:“A Brave New World for International News?Exploring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verage of Foreign News on US Websit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Dec 2007,Vol.69.

H.Dennis Wu:“Homogeneity around the World?Comparing the Systemic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News Flow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Feb 2003,Vol.65.

Daniela V.Dimitrova,Lynda Lee Kaid,Andrew Paul Williams,and Kaye D.Trammell:“War on the Web:The Immediate News Framing of Gulf War II”,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Jan 2005,vol.10.

Hong Cheng:“An Armchair Surfing of a New Global News Medium:The Web's Coverage of Hong Kong's Handover”,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Oct 2000,Vol.62.

Stephen D.Reese,Lou Rutigliano,Kideuk Hyun,and Jaekwan Jeong:“Mapping the Blogosphere:Professional and Citizen-based Media in the Global News Arena”,Journalism,Aug 2007,Vol.8.

Randolph Kluver:“US and Chinese Policy Expectations of the Internet”,China Information,Jul 2005,Vol.19.

Lisbeth Clausen:“Localizing the Global:‘Domestication’Processes in International News Production”,Media,Culture&;Society,Jan 2004,vol.26.

Carla Passino:“A Time to Catch Up”,http://www.ojr.org/ojr/business/1018028642.php.

J.D.Lasica:“Weblogs:A New Source of News”,http://www.ojr.org/ojr/workplace/1017958782.php.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国际传媒整合营销传播的教材。编者立足于传播全球化的背景,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传媒贯彻“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实践中的应用。本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基本理论,分析了国际传媒品牌内涵与构成要素、实施整合营销传播的必要性及整合营销传播主客体构成,并从战略、策略、手段、保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国际新闻或国际传播专业教材,也可以为国际传播工作者提供参考,还可以为国内传媒的营销实践提供借鉴。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热门推荐
  • 相府大小姐

    相府大小姐

    特工穿越异世,生母离世,祖母重男轻女,父亲眼里只有功利,恶毒后母处处为难。斗嫡妹,玩姨娘,开酒楼,嫁王爷,混的是风生水起。纳尼?赐婚太子妃,还被人抢了亲,史上最悲催的王妃。帮着夫君打天下,一朝成帝就翻脸。一怒之下离家出走。。。。。。
  • 神启时代

    神启时代

    感觉自己在不断练开头了,还有救么,天啊,写几张就没思路了
  • 惹上一群妖孽:坐拥七夫

    惹上一群妖孽:坐拥七夫

    她是现代刺客,专做杀人生意。一朝穿越,邪魅妖娆,睿智腹黑,笑看妖魔人三界!烟雨魅:除了善良、热心、正义感之外的所有反面性情。格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烟雨妖、烟雨娆:双生花,痴情阴柔。等待千年,只为那千年前守护他们的女子,今生永不离弃。重楼:魔王,腹黑邪魅,早在第一眼见到她时便扬言她是他的女人,就算血流成河,也要得到她!断情:九尾狐王,无情冷血,却被那脸皮极厚的女人给缠上了,既然霸上了他,就别想在吃干抹净后闪人!
  • 医手遮天:傲娇冷王少吃醋

    医手遮天:傲娇冷王少吃醋

    云国一年一度的樱花祭上,她以仙人之姿强势回归,并以大陆第一神医的身份夺回属于她的嫡女之位。惩庶妹,治恶奴,揍皇子……她只有一句至理名言:姐姐一向以德服人,不服打到你服为止!……“拜托!你不要再叫我娘了!”某女抓狂道。“可你就是我娘啊,娘,娘…”某魔尊死死抱住她。某男咬牙切齿,”放开她!她是我的人!”“我不!她是我娘!“”她是我的人!”……“啊啊啊!把魔尊一石头拍成小孩,怎么破!!!”某女仰天长啸…
  • 毒步天下:嫡女御夫有术

    毒步天下:嫡女御夫有术

    庶女重生,侮辱,算计,陷害都将成为过去式,抓鬼,除恶,治疗流行一时的男人病;宅斗,宫斗,复仇,在一大群变态的女人堆里鹤立鸡群!天底下最奇美最绝情的王爷殿下,为她不惜颠覆朝纲,与天下人为敌!
  • 舰娘攻略

    舰娘攻略

    可选任务一:爱抖露战争目前业界内突然涌现出了一大批人才,像是lovelive,765,v家……等等知名偶像团体层出不穷,为了证明我等圣教(划掉)的强大影响力,登上爱抖露的巅峰吧!人物:昆西,青叶,欧根亲王可选任务二:猫娘咖啡店最近隔离老王开了家猫娘咖啡店,借着自己养的两条名为香子兰和巧克力的猫娘肆意攫取路人钱财,为了避免人们肝船时出现无钱可氪的状况,开启一家咖啡店,用自己培养的猫娘堂堂正正的击败她们吧!人物:俾斯麦可选任务三:万恶之源鬼父秋月孝三居然胆敢将魔手伸向爱丽,是可忍孰不可忍!用提督的爱感化即将沦陷的女儿吧!人物:安德烈亚·多利亚可选任务四:斩舰少女可选任务五:隔壁家舰娘……
  • 妲已再话封神

    妲已再话封神

    万年前,一银一红两狐,于菩提树下得道,然银狐醉心于修炼,而红狐贪恋于人世间的情欲,于是乎,情劫暗生。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备注:请先看女主角,这故事是以女主角为主线发展的!此书女主角由一模特写成,此后会更新COS照,男主角由本人写成,也会更新COS照!】
  • 绝色倾城:鬼王魔妃

    绝色倾城:鬼王魔妃

    她上官血儿,前世是嗜血阁阁主,遭背叛被灭门。一朝穿越,成了总所周知的废物草包大小。惨遭同父异母的妹妹欺凌,下人仆奴的辱骂与白眼,她一一百倍奉还。要杀害她的,她要他们身败名裂,生不如死。废物?不能修炼?她要她偏偏不信邪,成了天才中的天才。他是鬼殿的鬼王,身份神秘莫测,邪魅霸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万年不出的天才,却只独宠她一人。且看她与他如何强强联手傲视天下。
  • 我家的妖精大人们

    我家的妖精大人们

    李沐白推开家门,便看到一群奇形怪状的家伙坐在自家客厅里。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干咳了一声,用力敲了敲桌子。“肃静肃静,现在开始第七届妖族全族代表大会,后面来的自己找位置坐”李沐白愣了一秒,几乎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卧槽!你们谁啊?跑到我家里来干嘛?谁允许你们进来的?还动我的茶叶……靠!那是我刚买的啊!你们信不信我报警啊?!”莫名其妙的闯入了一群上古大妖开会的会场,然后又莫名其妙的被选成了所谓的妖族之主,李沐白表示很蛋疼。拜托,既然是妖族之主,好歹也送两个猫耳娘兔耳娘之类的美女侍从吧?你这什么美女都不送,还说是妖王……妖个棒槌啊
  • 梦除非

    梦除非

    本身为上神,只因误会与最爱反目,她转身跳下诛仙台。不料,这竟只是她对亲族最爱的赎罪,亦或是对情感的逃避。然而,那个独居十三重天的清雅男子却毅然追随,只为换得她与自己的一世情缘。机缘巧合,她忆及前世所有,这一次,她选择再次逃避,亦或是直面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