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形式刚一出现,就为自身赢得了广泛的市场,从而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从国际新闻的报道而论,这些新形式恰恰是国际新闻报道多样化的表现。虽然其中也包括了社会整体的价值渗透,但从本质上说这些新形式都提升了人,尤其是担任“受众”角色的人,在传播中的作用。当我们点击新闻、参与讨论、阅读他人的博客时,我们其实都在表明自己的看法,正在创造一种新型的传播理念。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是“草根思想家”,在无数个体所创造的这种公共空间中,每个个体都不是消极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传播者,这是一个以个人而不是以外在的强势权力为中心的新闻传播与新闻评论的渠道。
哈贝马斯当年曾经表达过对于公共舆论形式化的担忧。“公共批判的趋势依然存在。所谓的对话有了正式的组织形式,并且成为成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宗教学院、政治论坛和文学组织的存在依赖于对可讨论的和需要评判的文化进行评论。电台、出版社和协会举办公开谈论,发展出繁荣的副业。如此看来,讨论似乎得到了细心的培植,扩展其领域时似乎也不存在桎梏。实际上,讨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讨论本身具有消费形式。尽管文化商品的商业化在过去曾经是批判的前提,但批判本身却根本不处于交换关系之中。批判是私人财产所有者作为‘人’,而且仅仅作为‘人’的交往领域的中心。粗略说来:过去,人们为了书籍、剧院、音乐会和博物馆是要付钱的,但是,为了讨论所读的、所听的和所见的,在讨论中才真正获得的信息,却无需花费。今天,讨论本身受到了管制:讲台上的专业对话、公开讨论和圆桌节目——私人的批判变成了电台和电视上明星的节目,可以圈起来收门票,当作为会议出现,人人可以‘参加’时,批判就已经具有商品形式。”哈贝马斯所表达的担忧实际上也存在于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中,在传统媒介占主导地位的时候,国家是国际新闻报道的主体,即便存在讨论式的公共参与也往往是事先设计好的讨论,真正的私人对话很难存在。社会总在发展,中国的国际新闻报道也在发展,这种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个人作为一种个体化的力量向公共领域的渗透,而网络恰恰实现了人们的这一伟大的梦想。有专家指出,“如果说电影、广播和电视宣示了大众社会的盛宴,那么互联网则宣告了大众社会的消解。群集的共同聆听的物理的大众不复存在,媒体环境彻底地‘碎片化’了”。
中国民众中热爱思考的个体甚多,他们关注中国的命运,也关注世界的命运。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网络新形式中得到公正的讨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从而以个体主体性的行动来解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以说,国际新闻报道是在世界各国及其人民之间达成共识的一种手段,而网络报道的新形式为达成共识提供了基本的论证前提。举个例子加以说明,现在整个世界都面临环境问题,人类很难解决自身生存环境的有限性和自身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如果环境问题不解决,则很可能导致整个人类的集体死亡。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一般的国际新闻报道也很难表达这样强有力的呼声。而网络媒介新形式却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性价值,在每个个体的积极参与下,人们将可能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从而才可能在自己的行动中坚持合理的行为尺度,谋划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球环境。环境问题是个国际问题,无论中国还是外国都面临环境的改善重任。而要想改善人们的生存状况,就必须使人们在保护环境方面达成共识。中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鲜明的意识,中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非常有价值的理念和原则,这些原则不仅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重要精神支柱,而且也是解决世界问题,也包括环境问题的根本指针。我们只有树立了人的观念,充分意识到人在生活中的核心地位,才能够感受到科学发展以及和谐发展的重要价值。但是这种观念需要在国际新闻报道的各种形式中获得展现,尤其应该在网络媒介新形式中充分地讨论,让更多的人在公共空间讨论中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这样的中国国际新闻报道,才算是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而也才可能在根本上推动世界环境的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也应该坚持一种人的生活化的价值理念,人的缺席将使得国际新闻报道失去最重要的价值依托。
在传统的国际新闻报道中人们普遍存在着一种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觉得这些新闻报道被一种意识形态所控制着,而个体的价值被遏制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国家的新闻报道都不可能完全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由政治意识形态的属性所决定的,中国只不过是具有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态而已。哈贝马斯也曾经批判过资本主义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塑造出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所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域,也同样是幻象。18世纪,市民阶级阅读公众在私人信件交往过程中,在阅读从中发展出来的心理长篇和中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能够培植一种具备文学能力,并且与公共性相关的主体性。私人正是用这样一种形态,来阐释自己建立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自由主义关系之上的新的存在形式”。也许传统媒介还在用固有的方式进行着国际新闻报道,但网络已经开始打破这种局面,哈贝马斯所担心的“假象”虽然在网络中还存在着,但私人的介入对于国际新闻走向争论共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认为,网络所提供的国际新闻报道的新形式将构成哈贝马斯所说的交往行为的一种重要的形态。
在网络媒介的新形式中,也许规范性和审美特质缺乏良好的表现,但其主观的真诚性是非常突出的。有理由相信,每个人在网络论坛和博客中的表述都应该是真诚的。网络中的个体充分地表达对于国际问题、国际信息的看法,这对形成共识,并使问题的讨论逐步深化起到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介的个体化是一种真正的自主性的声音表达,是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不断获得民众的重要途径。
三、中国网络国际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的理论思考
网络媒介实现了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不仅体现了技术手段的进步,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一次巨大挑战,也可以说在根本上就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一次改进。传统媒介虽然也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其多样化是存在局限性的。在传统媒介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形式是单调的,信息的获得总量相比网络媒介而言也存在着明显的匮乏。从一个人存在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这个人的生活方式。网络媒介首先使得一个企图了解和把握国际新闻的主体获得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所能拥有的最大的信息量,而这恰恰改善了一个人的生活。对于拥有多种多样的国际信息的人来说,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可以在对各种信息的综合把握中实现对于整个人类生存的体验,感受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发展,并且在比较中切实领悟人自身的世界性的生存环境。信息的拥有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个拥有着世界各地信息的人和一个自我封闭的人相比,无疑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样式。他能够享受到别人所享受不到的乐趣,也能够感受到他人难以感受到的幸福。
但是,网络媒介对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并不单纯地在于国际新闻的多样式传输,更为重要的是,网络媒介帮助实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主体参与模式。“网络中,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人们在瞬间就能进行角色转换。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又都是受众。这是由于网络的互动性造成的,它的互动性给予了人们转换角色的自由,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掌握和控制信息,并参与到信息的提供和传播之中。”传统的媒介是一种统治方式,在传统媒介影响下的人们完全被一种话语所控制,而难以产生不同的声音,个体的力量更难以在传统媒介中获得发展。但是在网络媒介中个体能够积极地参与信息的传播和评论,每个个体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主动的创造者。每个人都是主动的存在,没有人愿意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听凭媒介及其所承载的信息的支配。网络媒介就像是一个民主的舞台,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表演节目,从而形成不同的声音。在网络传播中,传播过程始于传播者,经过媒介到达受众,但并没有终于受众。受众的第一轮反馈相当于第二轮的原始传播。比如上一章提到的博客、播客、维客等的传播,它们首先就是受众或者普通网民的主动传播,而在传播过程中又有新的受众参与进来,在互动中实现了新一轮的传播,最终达到传受主客体合一的局面。如果说最初形成的网络公共空间的话语权是由两大力量即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所垄断的话,那么随着博客等的活跃,以个人为中心的公共力量则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国际新闻报道来说,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得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多样化的势态,它充分地调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参与意识。我们从网络中能够看到,对于一些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不仅中国政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中国民众也倾注了十分的热情。他们发表各种各样的观点,对国际新闻事件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从事件的本性而言,虽然它的发生是唯一并且是确定的,但对事件的看法却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主体必然在对事件进行评论的时候附加上了自身的价值标准。当中国将一些大的工程建设的信息传输到世界各地的时候,单就这一事件自身而言是一种客观事实,但对这个事件的评价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人在网络上发表观点表示赞扬,而有人则认为这些巨大的工程项目虽然体现了高科技的内涵,但却有可能在多年之后对人类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关于在中国所进行的巨大的工程项目最为显赫的自然是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这两项工程均体现了人类强大的主体能动性,表明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这却值得人们反思,中国已经提出了合理的发展理念,那就是科学发展,而科学发展的核心必然是以人为本,对于如同中国这样的大国到底是不是适合建设这样庞大的工程,会不会给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大的破坏,这好像是一个很难定论的判断,但我想过去的类似实践好像并不支持如此庞大的工程。如此国际新闻的报道中意见的多样化对中国政府的各种决策行为是一种良好的启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际新闻报道中不同的声音中所包含的合理性价值,为我们国家与社会的合理化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各种决策者虽然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但网络媒介的崛起告诉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个人的判断力!网络媒介让每个人的主体性价值都得到了延伸,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个体在新闻信息传输中的自主性地位。
随着网络的兴盛,通过交互作用的方式发布国际新闻的渠道也在增多,并且产生了良好的互动机制和现实的互动局面。在互动的交流机制中,参与网络传播的主体不再感到孤独,当网络给了人们一种交流的平台的时候,网络最合理地满足了人们内心的期待,克服了人类的孤独感,让整个世界的人们充分享受到了沟通的乐趣。比如网络聊天(包括前文所述的网络即时通讯),也是国际新闻传播的重要途径。通过聊天,我们不仅实现了信息的传递,而且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期待。虽然有人认为网络是一种虚拟的交流,反而让人更加孤独,但是也同样有人认为在网络的交流中人们其实恰恰获得了其他途径难以企及的境界。“关于网络,我觉得是个好东西。我并不认同有些人的这种说法:数字化时代让我们越来越孤独,其中网络是罪魁祸首。孤独不孤独与这些都没有关系,我想这只是人对于现代的恐惧。对于孤独,这是自己的事情,它不同于寂寞,你孤不孤独在于你愿不愿意。网络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当然,这是广义的,对于大洋两岸的人,也可以轻松交流——如果语言没有障碍的话。人们之间的认识变得轻易,在线上你可有很多聊得来的朋友,轻松愉快,不必考虑对方的容貌、地位、利益、生活圈,也许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但这种关系很纯粹,合则聚,不合则散。”这是一次关于网络生活的讨论,题目为《我们的网络生活——关于网络交往的讨论》,这里所引用的一段话是讨论中的化名为Mint的参与者所发表的言论。大洋两岸之间的交流是国际新闻传播的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方式,这种路径满足了人们心灵世界的期待,而在网络传播中只有实现对于心灵期待的满足,才可能真正地促进网络事业的发展。网络媒介给人们提供了一种组合的空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在拉近而不是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