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200000038

第38章 附录(3)

2.关联事件分析:多关联以中国为主体的危机事件

在路透社的报道中,除了“7·5”事件本身,还涉及很多其他的事件。其中被提及最多的是2009年6月发生在韶关工厂指2009年6月26日凌晨在大型外资企业韶关旭日玩具厂宿舍区内发生的一起群体斗殴严重治安事件。的冲突事件,这次事件导致两名维族人死亡,路透社的报道普遍认为这次事件是导致“7·5”事件爆发的原因,因此在报道中被多次提及;西藏事件也是被提及次数较多的关联事件,因西藏在2008年3月同样发生过一起严重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冲突事件,且也有境外反华势力的介入,因此在报道“7·5”事件时,西藏“3·14”事件常作为对比事件出现;天安门事件是出现在历史背景资料回顾性报道中。

除了这三个提及较多的事件,还有一些其他关联事件被提及,比如力拓商业间谍案指2009年7月5日上海市检察机关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澳大利亚力拓公司上海办事处胡士泰等4人作出批准逮捕决定。2008年东突公交爆炸案指2008年7月25日,一自称是“突厥斯坦伊斯兰党”的组织25日(美国时间)在美国一家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录像,威胁要对即将召开的北京奥运会发动袭击,该组织还宣称对近期发生在中国城市的爆炸案负责。对此中国警方26日回应说,没有证据表明这些事件与恐怖袭击有关。H1N1甲型流感事件,等等。

(四)报道的态度和立场分析

上文从信息源和信息内容方面考察了路透社在选择信息时的偏好和倾向,通过信源的选择,间接地反映路透社报道的态度和立场。这里从路透社报道中对三个主体的描写,更直接地来看报道的态度和立场。这三个主体分别是中国政府及媒体、动乱分子和境外反华势力。在89篇报道中,对这三个主体几乎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正面词汇描写,但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面词汇描写。

在报道中国政府和媒体时,多次形容中国政府打击暴乱分子、维持地区秩序的行为是“追捕(a hunt down)”或者“严厉打击(a harsh crackdown)”,军队进入新疆被形容为“冲进(stormed)”或“压碎(crushed)”;在说到新疆少数民族政策时,认为少数民族“不满被北京方面控制(resent controls imposed by Beijing)”,认为即使在平时,新疆维族居民也处于“警方严密的监控下(under tight police security)”。对中国媒体,路透社这样描述:“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信任中央——在这些天操纵媒体,并且特别对维吾尔族人不满(Few in China trust central state-run media these days,and that applies especially to the discontented Uighurs)。”

路透社的报道很少直接援引暴乱分子为信源,对暴乱分子的直接描述也比较少。比较明显的负面描述有以下几次:一次称之为“被驱逐的分裂主义者”,一次称之为“暴民”,一次称之为“反华暴乱者”。大多数时候,极少有直接描述“7·5”事件当天的施暴者的内容,而对其后的事件参与者多称之为“抗议者(protester)”。

对反华势力的负面描述出现的更少,仅有的两次,一次称之为“好斗的群体(militant group)”,一次称其“煽动建立一个独立的东土耳其斯坦(agitating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East Turkestan)”。

此外,借鉴美国新闻社会学家爱德尔曼(Edelman)和新西兰政治学家赫什博格(Hirshberg)的“冷战思维”的三要素,本文还从“自由”、“民主”和“共产主义(共产党)”三个方面考察了路透社报道的态度和立场。在所有的报道中,共有11次提及“独立(independence)”或“自由(freedom)”,多为境内外分裂分子妄图分裂国家,建立“东突厥”的言论。有3次提到“民主(democracy)”,2次在提到“天安门事件”时出现,1次在提到台湾时出现。有2次出现“共产党(communist)”,1次是热比娅称“‘共产主义的阴影’可能在民主的台湾失败(the‘shadow of communism’could fall on democratic Taiwan)”,另1次是在报道《亚洲各国普遍担心,哈萨克斯坦对中国发出旅游警告(Asia Worried as Kazakhs Warned Against China Travel)》中提到“共产主义的政权(communist regime)”。

四、图片报道分析

在89篇报道中,只有12篇报道有配图,但是路透社的图片报道呈现出数量集中的现象。这12篇报道共出现了157幅图片,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2009年7月和9月,与文字报道高峰相一致。

(一)图片来源分析:自采为主,同时与多个媒体联合发布

报道中出现的157幅照片共有7个不同的来源,其中以路透社自采的图片最多,有131幅,占总数的83%。其他来源的照片比较分散,数量也较少。其中中央电视台新闻报道的截图有14幅,与《中国日报》联合发布的有5幅,与乌鲁木齐地方政府联合发布的有2幅,与新华社联合发布的有1幅,与Twitter国外的一个社交网络及微博客服务的网站,它利用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即时通讯。共同发布的有3幅。

(二)画面主体分析:以表现军事力量为主,对少数民族有所偏好

根据统计,路透社对“7·5”事件的图片报道中共出现了10种不同的画面主体。其中以中国军事力量或救援力量为主体的图片最多,占46%;以当地维族居民、汉族居民为主体的图片也较多,分别占18%和10%;有一部分图片中,主体的身份不能辨别是维族还是汉族,这部分被归为无法直接识别主体身份;关于损毁场景,同时出现维汉居民的图片也有一部分,数量不多。

在出现较少的主体中,反华势力或领导人主要指热比娅,图片为肖像照片和一些政治活动照片;关于动乱分子的图片一种是打砸抢现场的新闻截图,另一种是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场景;关于中国领导人的图片来自胡锦涛主席出席G8会议的报道;另外有少量以记者为主体的图片报道。

在这些图片报道中,画面主体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最多,占总数的近一半,这在以中国军事力量和救援力量为主体的图片中表现最显著;以个体和少数人群出现的画面主体相当,在每种主体类型中都有单独以个体或者少数人群出现的图片。

按照图片中主体及主体间表现出的不同状态,将画面主体的状态分为正面、负面及无明显情绪。正面状态主要指合作、快乐、成就、满足、分享、祝福、原谅等积极情绪,负面状态主要指对立、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消极情绪,无明显情绪指画面主体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情绪。

通过统计发现,在157幅图片报道中,无明显情绪的画面主体最多,且多表现在以军事力量为主体的图片报道中。在这些图片中,画面呈现的多是武装军事力量集结、维和、驻守等情景,大多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积极或消极情绪。负面情绪在当地维族居民、汉族居民、军事力量和无法辨别的主体这四者中表现得比较多。正面情绪的照片几乎没有,总共只有3处,主要是警民合力救助伤员的场景。

(三)画面主题分析:主题多样,但以军队驻守为主

157幅图片报道经统计有13种主题,其中以军队驻守为图片报道主题的最多,有80幅,占总数的51%;军民对峙、当地居民生活场景、损毁破坏的场景、受伤及恐慌群众和维族群众抗议的主题比例相当,这几个主题合起来共占总数的40%左右;剩下的六个主题构成余下的9%的内容;其他选项只涉及一幅图片,是关于反华分子热比娅的一幅电影海报。

在这些画面主题中,无明显情绪状态的主体主要表现在军队驻守的主题中,这和上述画面主体状态的分析相一致。而负面情绪主要在军民对峙、被损毁破坏的场景和受伤及恐慌群众这几个主题中。在军民对峙的图片中,以维族群众和军事力量对峙的画面最多,这其中又有多幅以妇女等弱势群体为主体的画面,这里的负面状态多为主体表现出的焦虑、对立、愤怒和紧张等情绪;在被损毁破坏的场景中,常出现被焚烧、破坏的房屋、汽车等,这里的负面状态主要为消极的环境信息;在受伤及恐慌群众的主题中,有暴乱当场致死的居民,也有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群众,这里的负面状态多为主体表现出的痛苦、悲伤、沮丧等情绪。

在这些图片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以特殊主体为主的画面,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在军民对峙中,妇女出现了6次,大多为维族妇女和军事力量发生冲突。在其他一些主题中,也偶尔出现妇女主体。整体来说,在冲突比较明显的主题中,妇女的形象时有出现。儿童形象出现了6次,在军队驻守主题中出现了2次(如军队从几个坐在家门口的小孩面前经过),损毁破坏场景主题中出现了2次(如一名男孩从被砸坏的汽车前跑过),受伤恐慌群众中出现了1次(一个头部受伤的小女孩特写),生活场景主题中出现了2次(如几个女孩从门缝里往外看)。同时出现妇女和儿童的图片有5幅,多为母亲带着孩子出现。

妇女、儿童这些弱势群体形象出现在这里,一方面容易与军事力量这种“强势”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另一方面更易使读者产生同情心。因此,出现这些弱势群体的一方在图片报道中更容易获得认同和传播优势。在路透社的图片报道中,维族妇女和儿童出现的比例要大于汉族妇女和儿童,并且在数量上经常以个体或少数人群出现,与之相应的是以群众形式出现的汉族居民和政府军事力量。

五、结论

通过从报道的基本情况、文字报道情况和图片报道情况等方面对样本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路透社在对“7·5”事件进行报道时体现出以下特点:

集中性。不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报道,都呈现出时间高度集中的特点,这说明事件发生后的短期内是国际危机事件传播的关键时期,传播者在这一时期的决策和行为对此后的传播状态至关重要。在这一时期如果能对信息流通进行适当的调节,将有利于舆论环境向好的方面转化,从而有助于为危机解决营造更好的信息流通环境。因此,在这一时期内,传播的主体应更加关注传播“议程的设置”和“舆论领袖”的引导,从而使信息在扩散传播中能够更有效地流通。

扩散性。与传播时机的集中性相应的,是传播对象和传播内容的扩散性。从上述分析得知,国际危机事件在传播时,其信息来源、信息内容、涉及对象和关联事件都表现出不断延伸和扩展的趋势,也正是因为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效应,使国际危机传播在应对和管理上更加困难。这种扩散性也使人际传播在国际危机传播中尤其应该得到重视。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经常存在地域文化差异,危机在从国内到国际再到国内的传播过程中,往往需要把关人或舆论领袖作为桥梁进行“沟通”,因此,对二级传播进行研究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国际危机传播管理。

偏向性。路透社的报道对于特定的主题和主体,仍不免出现一些主观的偏向。至于像路透社这样的国际媒体在对国际危机事件进行报道时是否会因为事件本身的地域属性(如发生在英国的国际危机事件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国际危机事件)而在报道态度和立场上有所差异,还需要进一步地对比研究,这也是本研究所欠缺的地方。

关于国际危机传播的研究应该是一个从内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系统过程,本研究仅从国际危机传播在媒介上的反映入手进行思考,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考察国际危机事件在传播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研究内涵上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仅旨在为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同类推荐
  •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超越非洲范式:新形势下中国对非传播战略研究

    中非致力于建设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非传播史中国对外传播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媒体如何报道非洲,为中国对非传播提供了生动范本,从中可选择中国的对非传播战略和外交战略。本书以西方媒体中的非洲形象为研究起点,详细剖析西方媒体与非洲形象建构的关系,认为非洲形象是西方媒体坚持“非洲范式”报道非洲的产物。进而提出中国对非传播实施精英化与大众化起头并进的传播战略,从而巩固中非关系,提升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从事国际新闻报道、非洲问题报道、非洲问题研究、媒体传播技巧研究、对外传播研究等工作和学习的读者能从本书收益。
  •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FBI身体语言密码(插图版)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误会和 摩擦,是因为我们没有读懂对方的真实想法。而观察 和分析一个人的身体语言,则是读懂人心的利器,当 我们能够通过一个人的身体语言读懂他内心所想时, 我们与人的交流一定能够*加顺畅。《FBI身体语言 密码(插图版)》教你美国FBI超强的识人术,让你能 够**时间探知他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人真实想法的往往并非人嘴里说出来的话, 而是身体语言。一个手势,一种坐姿,一个眼神,一种声音,并 非偶然,都是内心的外在呈现。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中国人为什么看不起中国人

    张鸣杂文集。从历史与现实的细节着笔,观察、分析中国政治体制与官僚制度,评论当前官场风气与时事风气,拆解出其中的文化因素,继续批判国民性。
  •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优秀教师的十大标准

    教师职业精神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它应该包括多个层面。本书的宗旨在于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创新、更新知识、培养教学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热门推荐
  • 遇见你从未后悔过

    遇见你从未后悔过

    甜美系少女韩初乔和恶魔美男凌以轩的第一次见面,竟是自家妈咪不小心失误所促成的,正是这样,韩初乔莫名的被选中为一场戏的女主角。淩以轩狂风暴雨般的追求向她袭来,她又是否会接受?殊不知这场所谓的追求大战全是精心策划好的,但是两人却动了真感情,这不是皆大欢喜吗?为何韩妈妈要不顾一切的阻拦,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秘密?在韩初乔看穿一切后,仍选择相信他,坚信他们的爱情。可就在这个时候,淩以轩狠心的抛开了她的手,这又是怎么回事?望着空空的手心,什么时候能再次被他紧握呢?
  • 白色海洋

    白色海洋

    我们认为生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梦,我们认为死的世界,其实也是一个梦,在梦中之梦,我们真实无虚地活着。本书将带你一起穿越了生死海及存在的海洋,揭示我们心灵之海,在真实与虚无中清醒地忆起。
  • 与撒旦同眠:替身王妃

    与撒旦同眠:替身王妃

    简介:一个意外的穿越,她竟然掉在了一个酷似她丈夫的男人的浴池里,被人家以为她是投怀送抱的丫鬟…差点被非礼,拼命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却又被当成携宝的逃犯…在被审问的过程中,竟然又被误认为是厉王爷那莫名失踪的王妃如烟…被害受伤,太医诊治之下竟然已有3个月的身孕,结果又引来一场滔天误会…本书分三部:第一部:替身王妃第二部:真假王妃第三部:绝代王妃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无上穿越

    无上穿越

    穿越现在大家还在穿越着,可方一阳对穿越已经习惯了,因为他又一次穿越了,一个对穿越有着小怨念而习惯穿越者的故事……
  • 异族江湖风暴

    异族江湖风暴

    江湖不小,侠士当可舍身取义社稷之重,匹夫岂能袖手旁观建议从《困兽之斗》章节读起,虽然可能会剧情,但是作者后面都有补叙,十分精彩,不容错过!
  • 求生之路:救赎

    求生之路:救赎

    以游戏求生之路为基准写出的不一样的官方背景故事,四人组会在末世的压力下发生些什么样的有意义的故事。
  • 永恒梵神

    永恒梵神

    上天斩破苍穹破炎阳!入地震山移海定乾坤!日月星辰皆为吾生!时间万物吾为共主!力破万界!势可梵天!不朽之灵移日月,破星辰!人有非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粉身碎骨又如何吾以不朽!我为永恒梵神!
  • 兵主记

    兵主记

    天罗大陆,三国鼎立,各个部落相互交战。为了生存,和天斗,和地斗,和妖斗的部落人们。为了逍遥长生,历三灾九劫,纵死无悔的修灵者。而一天,邹南意味着邹氏宗门的独子,屹立在这混乱的大陆上。
  • 力量的天空

    力量的天空

    生活是一片天空,我是海洋中一粒虔诚的沙子……。一个70后追求的路上,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