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29

第29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9)

尽管法国政府积极鼓励法国国际传播的发展,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能够维持法国的文化大国地位,使自己的文化不被美国文化湮没,成为法国政府和传媒界一个长期的任务。

第四节 俄罗斯(苏联)国际传播史

俄罗斯的国际传播同这个国家一样,经历了非常曲折的过程。十月革命以后,其国际传播在反西方封锁和促进莫斯科在世界各国共产党中的影响力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国际传播也成了苏联与美国争霸的主要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地位,由于采取了激进的改革,对西方传媒门户大开,俄罗斯对外传播的影响力日渐削弱。21世纪以来,俄罗斯开始遏制西方传媒的渗透,重塑新闻传媒大国的形象,国际影响力才开始慢慢恢复。

一、俄罗斯早期的国际传播

俄罗斯的历史从建立于1328年的莫斯科大公国开始。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以莫斯科大公国为中心,逐渐形成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547年,伊凡雷帝改大公称号为沙皇。1721年,彼得大帝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的帝国。直到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俄国400多年来一直处于王(皇)权的高度集权统治之下,其新闻传播业也处于典型的专制制度控制之下。

俄国最早的新闻传播,有据可查的是1600年出现的为沙皇及政府要员手抄的官报。当时西欧处于文艺复兴后期,沙皇为了了解国外政治动向,开始让驻外机构提供西欧各国的情报,由专人编辑成手抄《钟声报》,不定期出版。

俄国长期处于高度集权统治之下,俄国最早的现代报刊是由沙皇直接钦命创办的。1702年12月,为了报道俄国与瑞典的战争,沙皇彼得一世下令出版一份印刷报纸,于是开启了俄国的现代新闻史。1703年1月2日,该报以《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他事件新闻》为报名出版,后改名为《圣彼得堡新闻》,简称《新闻报》。由于俄国皇室与德国王权的姻亲关系,该报还在1727~1914年出版了德文版,该报于1917年停刊。在通讯社方面,俄国1872年建立的国际通讯社和1882年建立的北方通讯社,由于与德国沃尔夫通讯社(俄国属于该社报道的势力范围)竞争十分激烈,存在的时间都不长。1894年建立的官方通讯社“俄国通讯社”与1902年建立的“商业通讯社”,于1904年合并成官方通讯社“圣彼得堡电报通讯社”。1914年该社改名为“彼得格勒通讯社”。1912~1914年,是俄共《真理报》的创刊初期,在宣传俄共思想的同时,报纸重点在于粉碎帝国主义的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顽抗。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至二战前苏联的国际传播

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的对外政策

世界大战加深了帝国主义的危机和各种矛盾。1917年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1917年十月,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举行武装起义,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十月革命成功后,俄国迅速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布尔什维克着手创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时在对外影响方面,促使了其他交战国人民反战情绪的高涨。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一个险恶的国际及国内环境:退出战争、击退列强的武装干涉、粉碎国际帝国主义支持的国内叛乱、恢复国内经济是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十月革命胜利的第二天,列宁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和平法令》获得通过。该法令谴责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性;宣布“废除秘密外交,立刻着手公布地主资本家政府从1917年2月到10月25日所批准和缔结的全部秘密条约”。1917年12月3日,苏维埃政府发表《告俄国和东方全体伊斯兰教劳动人民书》,宣布苏维埃政府放弃沙皇政府对东方各民族的帝国主义政策。与此同时,苏维埃政府着手组建外交机构,成立了外交人民委员会。协约国极力阻止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蔓延,在1919年至1920年期间,组织了苏维埃俄国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在这种形势下,苏俄面对着粉碎武装进攻、突破经济封锁、打破外交孤立的任务。1924年2月,英国政府宣布承认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苏联的西方主要大国。随后,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法国等都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1925年1月,苏联与日本建交。在当时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仍拒绝承认苏联。苏联成功地打破了外交上的孤立。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之后,随着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活动的不断加剧,苏联同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改善。这主要表现在苏美建交以及苏联加入国联。苏联在改善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的同时,还力图建立集体安全体系反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动。战争爆发前,苏联同多国缔结了反法西斯侵略的双边或多边的互助条约。比如,法苏两国签订了《法苏联盟互助条约》;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联盟互助条约等。

虽然苏联是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它的努力却因英法坚持的绥靖政策而付诸东流,英法国家的绥靖政策主要是为了“祸水东引”,不惜牺牲小国的利益来维护自身的安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署,标志着苏联外交政策完成了一次重要的转折。这一条约的签订粉碎了英法绥靖主义的险恶用心,打破了德日法西斯的反苏联合阵线。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条约也宣告了此前建立反法西斯联合阵线努力的失败,使欧洲力量发生了有利于希特勒法西斯的变化,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德国于1939年9月发动了对波兰的入侵,从而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苏联的对外传播

苏维埃成立到二战,苏联一面进行国内建设,一面开始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采用的宣传途径,更多的还是通过广播。广播在二战前的苏联对外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国土广大,苏联很早就开始利用短波进行国内广播,这样便很容易就将短波广播拓展到国际领域。最初苏联进行国际广播的目的是希望将其革命拓展到其他国家,从而使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联的短波广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进行的广播,也可以对德国或英国工人阶级进行。1919年,苏联利用无线电呼吁“法国、英国和意大利的劳工组织”敦促所在国政府放弃对苏联的封锁,和苏联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苏联还于1919年、1920年和20年代中期利用无线电广播播出了其他非常具有‘革命性’的讯息。但这些讯息的出现是零星的,且大部分广播均采用莫尔斯电码播出,并不能算是国际广播电台的真正出现”。

从1922年11月7日起,苏联境外的听众可以收听到苏联共产国际电台的短波广播节目,尽管该广播的目的是为苏联境内的听众服务的。1925年11月,苏联电台以英语、法语和德语报道了十月革命周年纪念日的消息。1927年,苏联电台又播出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外语节目。因此,苏联被认为是第一个利用广播从事“政治意识形态”活动的国家。但是随着庆祝活动的结束,其外语广播节目也停止了。不过从国际上来看,真正大规模的国际广播也正是从1927年后开始的。从1929年开始,苏联开始连续播出外语节目。不久,苏联又成立了莫斯科电台,提供德语、法语和英语节目。到1930年,苏联被认为是唯一真正了解外语在国际广播中的作用并加以运用的国家。

这一时段的重要报纸主要是《真理报》。从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报纸的宣传重心主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揭露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阴谋破坏、反抗法西斯侵略以及调动人民的爱国热情等等。

另外,塔斯社于1918年成立(最初名为ROSTA),该通讯社一直是苏联政府对外传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整个两次大战期间,塔斯社一直作为苏联政府和共产党的宣传机构,免费向苏联的友好国家及各国共产党提供新闻服务。

三、二战期间苏联的对外宣传

1.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苏联

二战期间,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推动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合作,促使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在希特勒的称霸欧洲的计划中,征服苏联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法国投降之后,希特勒试图先侵占苏联,再集中力量击败英国。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正式下达了代号为“巴巴罗莎”的侵苏计划。战争初期,苏军未做好应付突然袭击的准备,受到了重挫。之后,苏联党和政府动员全体人民紧密团结,英勇地进行卫国战争,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来抵御德国的进攻。在苏联军民的努力下,希特勒陷入了代价沉重的消耗战中。希特勒被迫放弃了最初采用的全面进攻战略,集中力量对莫斯科实行重点进攻。从1941年12月6日到1942年1月7日,苏军在西部战略方向上实施了反攻,消除了对莫斯科的直接威胁。随后,苏联又在三个战略方向上同时开始了总攻,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尽管在莫斯科会战中遭受严重挫折,希特勒并不甘心失败,并于1942年6月28日发起了对苏联的夏季进攻。前四个月为苏军的防御时期,由于苏军在人员和武器装备方面处于劣势以及缺乏战略协调,德军推进迅速。苏军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并将防御重点转移到斯大林格勒。从1942年7月中旬到1943年2月初,经过200多天的战斗,苏军终于赢得了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1943年底,苏军制定了战略进攻计划,连续对德军及其仆从军发动了“十次突击”。苏军在东战场、盟军在西战场的一系列胜利使希特勒完全处于被动局面。苏军于1945年4月中旬,开始了攻占德国老巢的柏林战役。法西斯德国的战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的结束。

2.二战期间苏联的对外宣传

这段时间,苏联的对外宣传主要是卫国战争中对德国的宣传。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媒体全面进入战时状态,集中进行保卫祖国、反击侵略者的宣传鼓动,为夺取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当时主要使用的媒介是报纸和广播。

战争伊始,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搞好军事宣传,根据联共(布)中央的决定,苏联对原有报业结构做了重大调整。首先,停办、合并了一批专业报纸和政治、社科、文艺类刊物。其次,减少原有报刊的篇幅、期数和发行量。再次,大力发展军事报刊。除了两种已有的军报和几种理论杂志,又创办了《斯大林之鹰》和《红色的鹰》等。军事报刊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卫国战争结束后,苏联全国共有821种军事报刊,发行量超过300万份。另外,苏联陆海军总政治部是对敌宣传的主要实施机构,二战期间总共发行了3300多种印刷物,总数超过20亿份(不包括有关前线和军队政治机关的自行印刷品)。

在对战争的宣传中,许多报纸都做得十分出色,《真理报》做得尤其成功。在报道战争进程方面,报纸不仅迅速、翔实地报道了战况,而且饱含激情的报道内容,展示了苏联红军从莫斯科走向柏林的光辉历程。同时,《真理报》在许多文章中批判了法西斯的种族主义理论,种族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日耳曼民族才是“高贵的种族”,叫嚣“应当采取各种手段,使德国成为世界的征服者”。报纸又通过大量事实指出法西斯德国入侵苏联是蓄谋已久的,他们早就把苏联看做是征服世界的最大障碍,希特勒早就说过,消灭布尔什维克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的基本思想。这使苏联人民加深了对德国纳粹反苏本质的认识。随着战争的扩展,苏联的其他报纸也不断报道法西斯侵略者在苏联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刊登他们大批杀害平民、毁灭村庄和城镇的照片,及时揭露法西斯宣传中夸大战果、蛊惑人心的谎言,从而使苏联人民同仇敌忾、信心百倍地迎战来犯之敌。

二战宣传的主要特点是以新兴的广播为手段的国际电波战、广播宣传战。在20世纪30年代末,苏联的对外传播开始实现了针对德国的广播。战争开始后,苏联的广播宣传有两个新颖之处:一是受到日本的影响,在进攻期间安装相当于过去的战鼓的扬声器,有力地对敌方前线进行广播。二是对德军士兵的亲人进行广播,尤其是宣布战俘名单,这使得焦虑的德方家庭开始收听用德语广播的苏联电台。另外,苏联很多党政领导人通过广播发表讲话和号令,及时发布来自前线的战报和后方的群众来信。据统计,全苏电台一共播出2000多份战报,2300多条最新消息,8000多封信件以及7000多篇战地通讯。这期间,苏联的对外广播对象有四类:对敌国广播、对盟国广播、对纳粹占领国家广播、对中立国广播。苏联的广播给全国军民带来极大的鼓舞和精神力量。

在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媒体在团结人民、打击敌人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在苏联新闻对外传播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也在世界新闻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

同类推荐
  • 泉州湾大讲堂

    泉州湾大讲堂

    内容包括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的“民间信仰与两岸交流”、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的“两岸关系纵横谈”、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三规划两方案’与福建经济发展愿景”、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斌的“微博与生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莹的“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泉州师范学院原院长黄子杰的“领袖素质——卓越人才应当具备的潜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的“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参与两次南极科考的戴聪杰教授的“南极科考和海洋文化”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科学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热门推荐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4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4

    《安全教育综合读本4》随着科学发展,人类发明了许多利用电磁能工作的设施。这些设施大量向环境中发射电磁辐射或产生电场、磁场,使环境中的电磁能水平极大增高。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电磁产品的辐射呢?
  • EXO之当女配来临

    EXO之当女配来临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梓兮冒着被电死的危险打开电脑坐在床上看小说,看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男女主正在····忽然之间,一道雷劈向梓兮,梓兮正一脸陶醉的看着小说,没错,作为一名资历博深的腐女,她正在看少儿不宜的画面,等她发现时已经上西天取经去了。【欲知后事,请看正文】
  • 全能透视高手

    全能透视高手

    “十岁发高烧而意外拥有透视能力的刘文,他可以透视敌人携带的武器,轻松躲避危险。在边缘村上安稳过日子的他,被家里的老爷子威逼利诱来到金山市,保护一个小歌手美女学生,斗智斗勇打到富商、阔少,进入娱乐圈,潜入黑帮势力……开始史上最牛全能保镖高手之路。”
  • 庶女无毒:厉害了我的大小姐

    庶女无毒:厉害了我的大小姐

    赵晓沫一睁眼便来到这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方,没事!好歹也是相府大小姐。啥?要嫁给个不受宠的六皇子?还是个瘸子?我这是什么命啊!我都没嫌弃你是贱婢所生,你倒是嫌弃我了。一个小小的庶女,能嫁入皇家,是你百年修来的福分。大哥,这样的福分我不要可以么。
  • 随着祭台去穿梭

    随着祭台去穿梭

    算命,算人,算地。算天。大势一张网,各个人杰在网中搅动着。牵扯着。编制着大势这张无法摆脱的网。一段奇遇,是成就了少年?还是让少年步入到了深渊?命运的安排,谁又能说的清呢?
  •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

    (【蓬莱岛】作品)一个爱看帅哥的女人,在生日上见到自己的干哥哥也能幻想一番。用通俗的话说她就一个“小花痴”,可是在穿越后却对眼前的美男豪无兴趣。哦,不!她不是没兴趣,她是怕嫁给他后人生不再自由。她爱帅哥,但不一定要嫁与帅哥。想知道她如何穿梭在众多帅哥之中的,且由《囧穿命犯桃花:新娘不上轿》慢慢道来。
  • 网游之绝对输出

    网游之绝对输出

    一支穿云箭,八方惊战乱。运筹帷幄之中,谈笑间尔等灰飞烟灭,军师级的人物拥有了绝对输出却依然轻笑“我不是高玩,只是个来娱乐的菜鸟。”============================================================本书网游《八方乱》世界观来自《征途》,但绝对不是征途的模式,请大家细心观摩点评。
  •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多面骑士

    网游之多面骑士

    一个能力平庸的游戏玩家,获得了穿越的机会,他该怎样把握。是做闷头发展,韬光养晦,一心一意搞建设的独行侠玩家;还是做张扬肆意,全球出击,矢志攻城略地的霸主玩家。不过已经不需要他思考选择了,游戏进程却在不断的推动他向前走。这是一个穿越者的奋斗史。
  • 药武神尊

    药武神尊

    三十年前,神迹大陆七大天帝之一的炎天帝意外陨落古神战场,震惊大陆。宿命来临,炎天帝重生化为一个没落皇室的王子,一代强者逆天再战。传承太古最强剑诀,以东方之名再战天地,一剑斩出,乾坤无敌。天池回眸定姻缘,万年画沙终成骨。九帝剑录纵古今,炎神传承登巅峰,吾为药武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