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25

第25章 世界主要国家国际传播发展史(5)

一战初期,英国政府对战争抱有速战速决的幻想,因此,并没有动员媒介宣传政府的外交政策,为战争服务,而是利用政府部门接受采访或向外传递信息。但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英国政府意识到需要扩大宣传力度,消除德国宣传的负面影响。最初由外交部新闻司担任战时宣传任务,负责发布信息,进行对外宣传。1914年9月11日由内政部(Home Office)赞助成立的中立新闻委员会(Neutral Press Committee)也加入了对外宣传的行列。后来英国制定了《国土防卫法》(Defence of the Realm Act),成立了战时宣传与新闻检查合一的新闻局(Press Bureau,1914年8月至1919年4月),首任局长F.E.史密斯,1915年起由爱德华·库克和弗兰克·斯韦顿汉姆共同主持。1914年9月初,英国秘密成立了战时宣传局(韦林顿之家,Wellington House)。韦林顿之家迅速发展成为所有英国宣传机构中最具活力的组织。它负责安排书籍、小册子、期刊以及幻灯片的生产与海外传播。随着战争的蔓延,宣传工作开始展开,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宣传口径、内容等不统一,效率低下。外交部新闻司为了使外交政策语调一致,将从各政府部门获得的信息提供给各个宣传部门,并且对涉及外交事务的所有文件或信息进行审查。而战时宣传局则完成了其他的统一组织工作。

1914年到1917年间,英国宣传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争取联盟和中立国,其中对美国精英阶层的宣传被作为重点。战争初期,英国对美国的宣传政策并不明确,只是为美国民众提供相关信息。但由于德国也借助宣传拉拢美国民众,英国政府便加强了针对美国精英阶层的宣传,宣传的重点开始转向将美国纳入协约国同德国作战。此时期英国的宣传主要通过一些有名的作家从个人角度去描述战争,依靠当时依然流行的媒介——小册子,采用说理的手法进行宣传。到1915年6月,韦林顿之家已经用17种语言生产了大约250万个宣传项目。

此外在欧洲战场,战争开始之后,英国就开始了传单宣传,利用飞机把印制好的德文版4开报纸《公告》散发在德军阵地上。这一战术的发明者,就是战争史上因发明坦克而闻名的斯温顿中校。但是,斯温顿的传单宣传战未能继续进行下去,因为在协约国司令部里发生了分歧。多数人认为,根据国际法的规定,交战者选择害敌手段时,不得享有无限的权利,并且根据骑士精神来衡量,散发传单,扰乱对方军心,只能被看成是一种卑鄙怯懦的行为,因此他们决定停止散发传单。1915年2月,这一富有前途的宣传被协约国司令部下令终止。

1917年,劳合·乔治政府重新组建了新闻部,由约翰·巴肯负责。新闻部的建立反映了劳合·乔治首相想借用媒体动员大众舆论的意图。从他上台后,英国政府的宣传模式和宣传对象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英国政府的宣传重心转向敌对国家和英国国内,降低了对联盟国和中立国家的宣传。

1918年2月,英国建立了统一的宣传部门,由外交部长比维尔·布鲁克和报纸大王北岩勋爵共同负责,统筹战时的各种宣传活动。他们给这个组织起了一个暧昧的名字——“英国战争救济机构”,不过人们更习惯于称之为“克尔之家”。克尔之家成立的目的就是“向敌国宣告协约国胜利的必然性”,借此摧毁敌军士气,进行心理战的宣传。克尔之家成为英国对外宣传,特别是对德宣传的主要组织。实际上1914年9月,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北岩也建议用飞机向德国投放传单,但得到的回应却是,“宣传是小事,重要的是杀死德国人”。后来由于德国宣传对战争的影响,英国重启传单战,决定由战争部(War Office)负责战区内宣传资料的生产、传播。1918年6月份,用气球散发到德国的传单有1689457份,7月则上升到2172794份。到了1918年9月1日,战争部的传单战领导权转到克尔之家,北岩继续指挥这场生机勃勃的宣传战,他在前线用飞机和气球散发传单,9月份直接投到德国前线的传单有3715000份,到10月份则上升到了5360000份。在战争的最后10天,发放的传单高达1400000份。这场传单宣传战最终摧毁了德军的士气。德国将军鲁登道夫称:“我们的敌人已经建立了一个‘德国自信心破坏部’。它的领导人是协约国中最大的流氓——北岩爵士。”

不应忽视的是,与国家政策一体化的战争报道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良影响。战争刚一开始,北岩勋爵旗下的《每日邮报》,为了抨击德国对比利时的侵犯,而捏造了“库尔别克虐杀事件”。就连一向以客观准确著称的《泰晤士报》也刊登了如同亲眼所见的残酷报道——《被砍掉了双手的比利时婴儿》,1917年4月16日还刊登了《用战死者的脂肪生产甘油的德军尸体工厂》的报道。对于这一报道,原英军情报部查特里斯于1925年坦承为捏造,后来经英国众议院的调查也被确认为流言。可见,英国报纸在战时为了宣传,也不惜制造谎言,掩盖事实真相。

除了平面媒体,久负盛名的路透社也成为政府宣传的工具,为英国政府向其他非交战国和殖民地传递官方信息服务。在一战期间,路透社与外交部门合作推出了战时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每月发送到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新闻稿件有一万字,发送到加拿大的每月有两万字,每月还向美国发送高达100多万字的关于英国利益的宣传报道。英国宣传机关每周也准备400篇左右的文章,及时提供给外国报界,每月出版一期《战争实例》杂志,并拍摄几十部军事影片。

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对外宣传主要以印刷媒介为主,但无线电的威力也受到了重视。1914年8月15日,英国切断了德国通往美国的大西洋海底电缆,使得1917年1月17日由德国发送的齐默尔曼电报被英国军部“40号房间”截获。电报内容为德国将在1917年2月1日开始“无限制潜艇战”,用潜艇攻击战时包括中立国在内的海上商运船。为了阻止美国因此参战,德国建议墨西哥入侵美国。韦林顿之家向美国报界提供了由英国军部“40号房间”所截获的齐默尔曼电报,最终诱使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英国利用其著名的“红色网络”(All Red Network)全球电报系统,不仅拦截了德国的电报,而且美国等中立国家所获得的新闻多数是经英国筛选过的。

三、二战前及二战期间英国的对外宣传

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对外宣传

英国尽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在战争中其经济和军事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削弱,并失去了不少海外市场。英国在世界工业制品出口中所占的份额由1913年的29.9%下降到1937年的22.4%。此外,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国政局动荡,1930~1937年的短短七八年间,英国五次调换首相。因此,战后英国采取了一种不干预的绥靖主义政策。在此期间,英国媒体也主要被用来为其绥靖政策服务。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由于美联社以及得到国家支持的法国和德国新闻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新闻,这使得路透社面临严峻的挑战。1938年6月,路透社与英国政府签订了所谓的“君子协定”,英国政府对路透社在巴尔干半岛、中东和远东的海外服务提供资助,而路透社在这些地区进行报道的具体地点和方式则由英国政府决定。事实上,路透社这一时期已经成为英国政府海外宣传的代理机构。

在此期间,英国对外广播也得到了初步发展。1932年,英国开始用英语对英国海外侨民进行广播,取名叫“帝国广播”。开播几天后,英王乔治五世在圣诞节当天进行广播。他说:“借助现代科学的奇迹之一广播,使我能够在圣诞节对我整个帝国的人民发言,我现在就从英国本土发自内心地对你们大家,被大雪、沙漠或海洋隔绝的所有子民讲话,只有声音才能将你我拉近。”帝国广播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在这以前,苏联已经开始用外语对国外广播;1935年,意大利为了向阿拉伯地区扩张,针对帝国广播,开办了阿拉伯语短波广播;德国纳粹党上台后,也建立了短波电台,进行反英宣传。为了对抗纳粹法西斯的宣传,维护英国利益,英国当局于1938年2月3日开办了第一种外语——阿拉伯语广播。随后,为了维护英国在拉美的商业利益,又开办了西班牙和葡萄牙语广播。在二战中,英国对外广播虽然奉行“客观独立”的立场,但它仍然是英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一部分。

30年代末,英国政府和媒体掌控者之间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结盟——在传播内容上支持绥靖政策,姑息希特勒。BBC把来自保守党的批评绥靖政策的声音排斥在外,那段时间内上映的新闻纪录片也都大力支持绥靖政策。1938年秋,在捷克斯洛伐克危机期间,BBC于1938年9月24日开始用德语广播;三天后,英国政府还曾要求BBC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紧急广播张伯伦的讲话。

《每日邮报》在希特勒上台之初,就对希特勒大唱赞歌。它甚至为纳粹党宣传的“排犹主义”进行辩护,理由是“犹太人通过各种国际的联系,使用不正当的手段把持了许多重要的职位”(《每日邮报》,1933年7月10日)。1938年9月,《泰晤士报》发表社论,公开要求捷克割让土地给德国。德国驻英大使馆立即密电柏林,说社论可能是“根据首相左右给予泰晤士报编辑部的暗示”。慕尼黑协定缔结后,《泰晤士报》又刊登英首相张伯伦的大幅照片,对他倍加赞扬。这一时期的英国宣传,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光彩的记录。

2.二战期间英国的对外宣传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正式拉开帷幕。英国政府首先通过外交渠道向德国发出照会,要求其退出波兰。与此同时,1939年9月1日,在正式向德宣战之前,英国政府起用了战时宣传机构。其中情报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主要负责对国内、英帝国和中立国家的宣传。而电讯处(Electra House)直接受外交部支配,主要负责对敌对国家的宣传。后来政治战争行政部(Political Warfare Executive)取代了电讯处的任务,成为对敌宣传的主要负责者。战争之初,英国仍然采取绥靖主义政策,张伯伦甚至还指望通过与德国的谈判“恢复和平”。9月3日,英国正式参战。在希特勒政府拒绝英国的要求的情况下,英国皇家空军在汉堡、不来梅港市、鲁尔等城市投放了540万份传单,依然呼吁德国人民避免战争,维护和平。这和二战初期英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保持一致的。不过,战争一旦开始,英国的政府和媒体还是立即投入了更大规模的战时宣传。

第一,英国依然延续了一战中对媒体的管理和利用政策。

二战期间,英国仍然采取对媒介进行检查控制的政策。首先,英国成立了新的战时新闻控制机构——文讯检查局(Censorship Bureau),文讯检查的范围极广,报刊、商业或私人通讯,无论是通过邮件、有线或无线电报还是以电话的方式发出,都在受检之列。除了中央政府的机构外,英国远征军也相应成立了“公共关系处”,对战地记者实行战地检查。另外,在战争爆发之前,英国的情报部事先就制订了检查计划,主要包括电报、邮政、报刊以及广播。此外,二战中电影也成为主要的审查对象,查禁那些可能向敌方泄露战事信息的电影脚本。在当时的同盟诸国,英国的新闻检查是最为严密的。英国战时新闻审查制度包括:所有的广播节目在播出之前都必须寄往信息部进行审查,主要是用于保证国防军队的安全,以及对国家士气的鼓舞。在其中不可以包括任何军队的名称、番号或者具体地点,同时也不能泄露皇室、内阁成员的具体所在。甚至连具体的天气预报都不可以有——不可以为敌方的轰炸提供天气提示。

虽然英国政府的战时新闻管制引起了媒体的反抗,但不应忽视的是,媒体与政府的合作在英国的对外宣传中却十分突出。例如,英国政府对路透社海外广播进行资金援助。1941年以前,英国政府在路透社海外广播传送方面支付给邮政署的费用是路透社本身支付的三倍。路透社每年支付1.5万英镑,英国政府每年支付4.4万英镑。

同类推荐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大学生GE阅读(第3辑)

    本书是大学“大学生GE阅读”第3辑,书中具体收录了《20世纪西方美学的四个问题》、《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论苏轼的文学创作与禅宗之关系》、《“自由立兹”的周德伟》、《短语评点51则:中国古典诗词的另类品题》等文章。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热门推荐
  • 变异食人虫

    变异食人虫

    老刑警队长被食人虫吃掉,引来现任刑警队长破案。随着案情不断展开,发现食人虫不但吃掉多人,还吃掉牛羊和猪等大型动物。在几番捕获食人虫过程中,忠诚于主人的藏獒为救主人被吃掉,竭力为父报仇的老刑警队长女儿被伤害,最终在仿生机器人的帮助下,捕获食人虫,成为生命与基因科学家梅教授的研究活体。食人虫,原来是一只因工业污染基因变异的巨型蝼蛄。这是一篇揭露工业污染呼吁环保的悬疑、惊悚,并带有科学幻想元素的短篇作品。全文18000字,分为6个章节,每章节3000字,适合报刊连载。也可拓展至6万字,达到单行本出版的要求。
  • 强势倒追:腹黑总裁宠上瘾

    强势倒追:腹黑总裁宠上瘾

    她的初恋谈得可算是轰轰烈烈,不仅仅是搭讪男神,还成了他的女朋友。分手七年再次相遇,两人见面次数日益增多;童佳宜身边暧昧男性太多,他占有欲强看着碍眼,准备试求和她破镜重圆;曾经的她追他,现在他倒追她;男人使用各种方式助攻,她招架不住:“莫景宸,你到底要干什么?”男人邪魅的向她靠近,往她腰身一揽,将她禁锢在怀里,唇瓣凑近她耳边吹气调侃,“我要……把你追到手,接着娶进门,完美贴上莫太太的标签,让所有窥视你的男人都知道你是我的……”
  • TFboys之baby驾到

    TFboys之baby驾到

    美女baby惊艳登场,凯爷羞红脸,源源追爱baby,妹控雷霸气回归,,,
  • 无家可归:老师请收留

    无家可归:老师请收留

    半夜,某个女生下了出租车后就坐在没有什么人经过的街上,看着手机通讯录里,只有一个人,按下去做好了不接就挂掉的准备,突然一个小混混从一栋楼里出来,猥琐的表情一边走向她嘴里还说着“小妹妹怎么自己一个人在这要不要跟我回家啊”这时电话的另一边已经接通了听到这句话立刻就找到定位开车火急火燎的赶过去这边,只听见“咔擦”一声,小混混就灰溜溜的一边跑一遍喊了一句经典台词“你等着,有本事别走”等到小混混跑的无踪无影后她刚刚坐下看见一双鞋出现在她眼前,她顺着往上看,看见了一张她日思夜想的脸也正是电话另一头的主人
  • 卡术世界

    卡术世界

    卡术,这片大陆的绝对主宰。这里没有异彩纷呈的故事,没有激烈炙热的战斗,有的仅仅是召唤魔法“call”,因为这里是属于卡术的世界!磅礴的灵力自卡灵破体而出,身前淡淡的卡印浮现,“call,圣战元素使”。
  • 守护甜心之悲恋的回忆

    守护甜心之悲恋的回忆

    全文修。——无论曾经心有多痛最后记得对自己微笑。——那年那天,那颗心曾经碎过——“为什么你们都不相信我!?”一向单纯的她看破了事实……泪水在她精致的小脸上肆意流淌。他们却不在乎,因为有了另一个女孩夺走了她的全部……那句话曾给过她生活的勇气——“姐姐,不哭。无论怎么样,我都会陪着你的。”或许她还是幸运的,至少她还有郗莹(璃茉)。三年后,当她们又回到圣夜高中部时,早已不是当初任人宰割的绵羊,化作华美的蝶……冷艳注视着眼前的一切。鲜血……染红了纯白的裙角……她们,回来了!“我要你们……全都……跪在我的脚下……”她残忍地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最后请记得微笑,纪念曾经的疯狂和执着。
  • 凌凡录

    凌凡录

    ”你的梦想是什么?““走过是凌凡路,修成帝王!”“不可能,自从凌天大帝失踪之后,凌凡大陆再无人皇!如今凌凡大陆再出人皇,也只可能是魂使,或者元素使,不可能是神徒。”“可凌天是神徒的王,我身体留着凌天大帝的血脉!”
  • 不是我兄弟

    不是我兄弟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闹市之中有那么多的普通人,谁会知晓谁是这个城市的主宰者。乡野中那么多平民百姓,谁又会知晓谁是下一个王者。从初出校门的毛头小子,到兢兢业业的都市白领,走到最后却是永不回头......从当初莫名其妙的喜欢,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从兄弟情义似海深,却背叛的遍体鳞伤,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兄弟,不知道你的选择是一辈子还是下辈子……不是我兄弟,莫进我家门.....
  • 大帝

    大帝

    又是一个穿越在混乱空间的故事``````
  • 玛尔扎哈

    玛尔扎哈

    大地终将隐去,汪洋终将干涸,苍穹终将陨落……他们都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