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14

第14章 当代国际传播发展现状及趋势(2)

手机媒体对国际传播的影响更为深远。可以说,手机与网络的结合拓宽了国际传播的方式,增强了时效性和覆盖面。手机改变了受众和传播者的概念,使国际传播的成本迅速降低,接近性增强。在空间上,由于移动通讯网实现全球覆盖和全球漫游,手机媒体彻底打破了媒介的地域性和疆域性,让地球上的距离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减小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无论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手机用户愿意,都可以获取需要的信息,实现超越空间的沟通。2001年,美国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实施军事打击后,手机在反恐战争中迅速扮演了报道的重要角色。虽然手机传递的画面信号没有卫星电视画面信号稳定,颜色也有偏差,但是它小巧方便,能够在枪林弹雨中发挥最机动的功效。而对于突发新闻,手机可以将之在第一时间向全世界发布。2008年11月底印度孟买遭受恐怖袭击时,一些现场的人员通过手机在Twitter上发布了这一消息以及现场的情况,从而成为最早的关于袭击事件的报道。2009年6月的伊朗大选,政治斗争引起了民众抗议活动,最终引发了流血镇压事件,伊朗政府13日一度中断了手机通讯,14日屏蔽了众多境外网站,16日禁止驻伊朗外国媒体记者上街采访,即便是在这种消息封锁的情况下,伊朗的年轻人还是通过手机将信息发出,向世界直播了当时伊朗游行和冲突的现场。

概而言之,互联网与新媒体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国际信息交流成本不断下降,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网络的信息流动不受时空的限制,做到了全球覆盖,实时共享。网络传播的服务内容快速、及时,除了大量传播新闻和各类信息外,还提供极为广泛多样的服务,诸如影视、体育、娱乐节目和电子游戏,通信、通话、短信服务,文档、图片、数据、声像资料的传递或下载,网上购物、网上交易、电子商务,网上论坛、网上教学、学术交流,等等。互联网络把国际的新闻信息交流和多种服务融会交织在一个平台之上,已成为国际范围内信息传递和精神交往的重要新领域。各种各样的网络新媒体在国际新闻流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受众变为用户,不再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选择、主动参与国际传播活动。此外,很多国家领导人也纷纷利用新媒体进行对外宣传,利用网络力量增强自身的影响力。2008年1月“皮尤人研究中心”题为《互联网在2008年竞选运动中更广泛的作用》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四分之一的美国人定期从互联网了解竞选活动,这几乎是2004年竞选活动时的两倍。大多数人已转向诸如MSNBC和CNN的在线新闻,3%的人将Drudge Report或My Space作为其主要的在线竞选新闻来源。

第二,国际传播的互动性逐渐增强,网络的出现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使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1998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关于美国总统克林顿绯闻案的调查报告在网上公布,这次事件的受众之多,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确立了网络新闻在公众心中的地位。1995年诞生的民间新媒体“德拉吉报道”网站也借势而起,“9·11”事件更确立了它与新闻巨头一样的影响力。2001年9月16日,“德拉吉报道”首次跻身网站访问量的前20名,一举超过了《今日美国》和《华盛顿邮报》网站。如今,网站每月的访问人次稳定在6亿左右,成了不少人了解新闻的首选。还有人说,Twitter的出现使国际电视受到严重冲击,从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伊朗绿色革命、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事件、迈克尔·杰克逊逝世到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建大楼大火等事件,微博客发挥了传统媒体所不能企及的新闻传播作用。Twitter让每一位互联网用户都有可能成为记者,它已经成为消息传播最快速、便捷的通道。

第三,网络新媒体的国际传播削弱国家的控制和垄断性,国际传播的政治功能被弱化。以前国家可以控制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对进口报刊、电影进行控制,对敌对国家电台进行干扰,以阻止国外电视信息的接收。但是网络时代,国家很难控制信息的流入和流出,所控制的媒体也不能再左右公众舆论,传播主体日趋多元化,对传播治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国际广播的调整与变革

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广播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国际广播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潮。90年代中期,很多西方国家大幅缩减广播经费,如德国之声、荷兰之声、澳洲广播电台、加拿大国际广播电台、英国BBC、美国之音等等,播出时间也在下降。苏联解体之后,原来风光无限的莫斯科广播电台于1993年更名为“俄罗斯之声”国家广播公司,影响力大大下降。与此同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广播力量则在不断增长。中国国际广播电台80年代后由面向亚洲扩展到面向世界,周播出时间从1985年的1412小时上升为1995年的2340小时,成为世界上播出时间仅次于美国的国际电台。印度、埃及、古巴、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国际广播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世纪之交,随着恐怖主义的兴起和国家对软实力的重视,国际广播拥有了新的任务和存在理由,在新世纪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开始了新的发展。例如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的自由电台和自由欧洲电台合并,统一归美国新闻署领导。为了节约开支,两家电台的总部从慕尼黑搬到了布拉格,一度前途不明。但是“9·11”事件发生后,由于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的信号可以到达阿富汗、伊拉克和其他中东国家,美国又开始重视国际广播对外宣传的作用。2007年,美国对国际广播增加拨款,主要用于美国之音和中东广播网的反恐广播,加强了豪萨语、斯瓦希里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与反恐密切的语种的播出。同时,美国仍通过它的马蒂电台和电视台继续向古巴报道有关古巴的新闻和世界新闻,而这些内容依然带有冷战时期的外宣色彩。俄罗斯之声在90年代后期的播出语种也恢复到25个,全球听众达到1亿人。

虽然国际广播信息传播的功能明显增强,日益成为国际间信息、文化交流及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但国际政治思想领域的斗争仍在继续,世界各国在国际广播方面的斗争和较量仍在延续。对处于信息下游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继续加强国家广播,在国际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有可能降低或抵消西方国家国际广播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国际广播在新世纪以来获得了较大发展。在非洲等一些不发达国家,许多调频广播电台已经私有化,政府对电台播出的新闻不再干预。这种趋势直接导致了政治性节目数量的下降,公共事务、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的增多。

20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有105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对外广播,其中有18个国家开办了环球广播。国际电台总数有160多座,播出语种140多个;每周播音总时数为25000多小时,使用的短波和中波频率2000多个;总发射功率达到30多万千瓦,用于传送节目的卫星线路约有450条。这些国际广播电台一般为政府所办,也有一些是媒体公司、宗教团体和商业机构所办。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主要国家的国际广播电台扩大了自己的国际传播业务,由单一广播媒体发展成为集广播、电视、网络、移动信息为一体的跨媒体传播机构,开始了自己的多媒体、全业务的复合型媒体之路。20世纪90年代,各国际广播电台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随后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多媒体业务。如美国之音的网站创办于1994年,但是当时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电台节目的网络版,即刊登节目稿件、节目表和频率表,提供在线收听服务,以弥补短波收听之不足。新世纪以来,美国之音在发展网络广播的同时,也开始开办电视节目。2003年至2005年,美国之音的电视观众从1000万增至2000万,中东电视网已经实现24小时用阿拉伯语播出,美国之音2006年6月还推出了移动新闻服务。再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网站国际在线,在1997年推出之后,已发展成为61种语言的使用语种最多的网站。自2007年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拓展手机电视业务,手机广播电视分别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平台顺利上线。除集成国际台自有的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多语种信息等优势资源外,还整合了地方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致力于打造最具特色的手机广播电视品牌。

当前,在世界广播的网络化、类型化、专业化、数字化、商业化、规模化和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广播又开始重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四、全球通讯社的发展与调整

90年代以来,通讯社的发展也进入到数字化、网络化、视频化阶段,全媒体、全覆盖、全天候的全球化传播也成为世界著名通讯社所追求的目标。世界通讯社被称为“世界新闻的脊梁”,尽管受到了媒体变革的冲击,世界通讯社也仍力图保住这样的地位。

从90年代开始,世界通讯社开始开发电视新闻报道,国际新闻进入电视传播时代。1992年,路透社买下维斯电视新闻社的全部产权,建立了自己的电视新闻部(ReutersTV),每天通过卫星向世界各国传播电视新闻;1994年底,美联社成立了电视部(APTV),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都配备了电视摄制设备,每日通过卫星传送全球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俄通社—塔斯社从1990年起开发电视报道,现在它的电视新闻部每周为俄罗斯电视台提供经济专题报道,并进入了“CNN欧洲新闻”节目。

由于网络新技术的冲击和跨国媒介并购的加剧,“国内”与“全球”新闻通讯社的界限日益模糊,通讯社之间及其订户之间的兼并与收购不断,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到世纪之交,所有大型通讯社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困难。例如路透社曾经连续数年出现利润滑坡,2000年的税后利润还有5亿英镑,2001年只有不到1亿英镑,2002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4.93亿英镑的亏损;法新社的年度预算在2到3亿欧元,而2002年的赤字就累计达7100万欧元;合众国际社一直状况不佳,濒临崩溃边缘,在多次被转手之后,2000年又被美国“新闻世界传播公司”买下。进入21世纪之后,经历了报纸时代、广播电视时代,进入网络时代的通讯社不断探索新的传播策略,进行着调整、变革和转型。

总而言之,世界通讯社的调整与变革主要表现在大力推进新技术、管理改革和进一步全球化几个方面。通讯社在网络信息时代,开始把传统的优势和新兴的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提供的内容不断丰富,方式不断增多,渠道不断增多。现在通讯社主要的业务方向,是提供集图文与音视频为一体的网络产品、数据库产品,向手机运营商提供新闻信息打包服务等等。新闻内容除了政治、经济、社会等新闻之外,还大量增加了科学、体育、气象、经济信息等内容。例如美联社的网络化。2006年,美联社与Google签署内容特许协议,Google News的新服务将采用美联社的内容,Google此前还从未对刊登在Google News网站的内容付费。这个协议对于正在被Google和雅虎等互联网巨头侵蚀广告收入的通讯社和新闻机构而言,意义重大。2007年4月,美联社又推出以年轻受众为主要目标的新闻博客“纵横”。这个新闻博客通过美联社驻世界各地的记者,告诉人们最新发生的事件。美联社新闻链接的博客帖子与美联社原始新闻一起,显示在由美联社供给新闻的440家成员网站上。再如路透社在实现互联网化的过程中,2003年与美国微软达成协议,将路透社的资讯服务与微软的MSN系统相连接,双方联合开发出了一种提供及时信息服务的项目——“路透社信息”;近年来,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遍使用及功能的不断提升,路透社又开始开发针对个人用户的“个人信息服务”。在管理和经营方面,世界通讯社通过制度调整、裁减人员、改善服务、扩大国际市场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例如路透社的人员从2002年的近两万人减少到了2004年的15000人左右,而目前美联社的海外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美联社还改变传统的打包式服务而转向菜单式服务,2007年10月10日,美联社推出所谓“给成员更多选择”的新服务模式,美联社的客户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付费标准,获得不同的新闻服务内容,新的定价服务系统在2009年的1月1日开始生效。通过改革和调整,世界通讯社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基础。

目前,通讯社依然是国际传播的主渠道和重要力量。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很多国家把拥有大型通讯社作为该国传媒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所以,很多国内通讯社在政府力量的扶持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日益增强。

同类推荐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牛津和剑桥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和剑桥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经典超译本)

    《爱弥儿》是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1762年此书一出版,便轰动了法国与整个西欧,影响巨大。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表达了他从自然人性观出发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这些对今天的儿童教育依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经典超译本:爱弥儿》在尊重原著内容与结构的基础上,采用语录体形式,直接呈现原著中的经典段落与概括性结论,省却了繁复、冗长的论证过程。译者在领会原著者思想脉络的同时,于编译中巧妙加入了现代理解,缩小了阅读中的历史距离。行文简洁、有力,一改以往译文的晦涩拗口。
热门推荐
  • 木锡镇

    木锡镇

    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只有六间客房的小旅馆里突然失踪;性格木讷的老警察在给眼科专家打过一通电话后,同样在这家旅馆消失了;一个女人为了寻找自己丢失的猫,匆匆来到旅馆,又神秘离去。木锡镇,这个人口不足千人的小镇。因为这一系列的失踪案,变得不再平静……偶尔来小镇旅游的法医谷平。在木雕店店主狄亮的帮助下。凭借在旅馆房间内找到的一片皮肤组织和大量血痕,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 明夜旧歌

    明夜旧歌

    何谓武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不过第二境界何以忘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此为武道
  • 极品魔龙

    极品魔龙

    一个大陆,强者如云;一段情仇,谁主沉浮。修炼之极,无不经历磨难,困苦,机缘而造就。看一个拥有龙族血脉的人类如何挑战大陆的巅峰强者,险中求生。到底谁给了他这么大的勇气,难道是嘬死吗?其实有时到了一定地步,那就由不得自己了。PS:一、这本书很强大二、这本书不会太监三、点击,收藏,推荐,这些都是大家对我深深的鼓励,希望大家在书评区留言不管您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阴乐师

    阴乐师

    我是民间丧乐队的唢呐手,从事着一份赚死人钱的职业。受家族遗传,我能看得到鬼,所以,在我当丧乐队唢呐手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难以解释的事情。
  • 荡之什

    荡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使不曾落泪》

    《天使不曾落泪》

    这是作者笔下真实的故事,它记载了作者情窦初开之际的浪漫故事,全文笼罩的淡淡的忧伤,却又有许些励志,适合叛逆期的女孩欣赏。
  • 诛仙圣路

    诛仙圣路

    他曾是修真界大名鼎鼎的三大家族之首的叶氏家主,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一切的一切都被黑暗侵吞当昔日高高在上辉煌无比的家族被诛当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地离开当自己修炼千年的灵力一下子被抽空变成一个废人当倾心之人手起刀落间的毫不留情他就已经将自己的心尘封此时此刻的他,在凡界与前世敌手的后人相遇会撞出些什么火花呢?
  • 绝色狂妃:至尊五小姐

    绝色狂妃:至尊五小姐

    31世纪强大得只能让人仰望的她,仍然在追求着更为强大的力量!当她穿越到一个以灵力为主,以强为尊的世界时,当她在不断变强时,是谁,能一直陪在她左右,又有谁,能将她冰冷的心融化呢?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残书世界

    残书世界

    修命是接近天道,触碰天道,撕破天道。改天命,转世几个轮回,涅槃重生之时,必是大道入简,我将据为己有,看尽天下游动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