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900000012

第12章 现代国际传播发展历程(6)

四、关于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20世纪70年代,多元化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初步显现,多种政治力量开始在各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诉求,其中发展中国家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在1972年联合国贸发会议上,“77国集团”提出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在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争取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也成了发展中国家所追求的目标。早在196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讨论会上,就第一次提出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闻和信息传播不均衡、不平等问题。197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6届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代表又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要求。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召开,该会议通过的《阿尔及尔宣言》称:“现存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存的传播渠道。”1976年,不结盟国家印度首脑会议又发布了《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宣言提出信息流动严重不合理和不平衡,少数国家掌握了信息发布权,而所谓信息自由是少数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它意味着其他国家客观、准确的传播和获得信息的权利事实上受到了剥夺和否定。争取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也逐渐进入了高潮。

国际传播不平衡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传播力量不平衡、信息流向不平衡和传播内容的不平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80年代的材料,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报纸发行量的四分之三,发达国家广播发射台的数量占世界总数的75%,占有世界收音机总数的78%,电视机总数的82%,亚洲、非洲仅占15%和11%。发达国家几乎都有通讯社,有些国家甚至有数十个,可是发展中国家还有30多个国家没有自己的通讯社。发达国家占用的全球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运行轨道的份额达90%,而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却很难被其他地方收到。70年代,有学者提出了几种国际新闻流动的模式,虽然形式各异,但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而从后者流向前者的则微乎其微。西方四大通讯社播发的国际新闻占到全世界国际新闻报道的80%,而其中只有10%~30%的内容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美国的电视节目在七八十年代占到全世界电视节目流量的75%,广播节目的60%。发达国家在播发发展中国家的新闻时总是依照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来筛选,带有主观偏见和强烈的政治倾向。比如刻意渲染阴暗面,以较多笔墨报道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暴力、灾荒、动乱等,给人毫无希望的印象。这些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对于上述情况,发展中国家和国际进步新闻界一直持批评态度,要求予以改变,并且开展了争取建立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总部在欧洲的机构成了这场斗争的主要舞台,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则是发展中国家的主要阵地。197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代表进行了交锋,前者认为要限制所谓的“新闻自由流动”,而发达国家则持对立态度。在1976年3月印度会议不结盟国家发布了《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之后,在同年8月召开的第5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上,又明确把建立政治、经济新秩序与建立新闻传播新秩序联系起来。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19届大会,组织了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16位学者、新闻工作者和前政府官员组成的“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并由诺贝尔奖和列宁和平奖获得者、爱尔兰学者肖恩·麦克布赖德担任主席。由此,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进入了高潮。在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1届大会上,“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提交了《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并获得通过。这份报告以大量的材料论证了世界新闻传播确实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状况。报告指出: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不管是公是私,过度垄断都会产生消极效果,必须加以消除;为了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与平衡流动,必须消除内部和外部障碍,保证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应保障媒介中的新闻自由,但是自由与责任是不可分割的;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向其他民族传达自己利益和文化价值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应提高自己的传播能力,发达国家应提供援助。报告支持建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并提出了82条具体建议。教科文组织召开的这届大会据此通过了决议,决定制订“国际传播发展计划”,并且设立指导机构,以促其实现。

对于这场建立新闻传播新秩序的努力,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国家十分不满。它们以保护信息的自由流通为理由,反对改变现存的不平等状况,以维护它们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支配地位。于是,在历次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总是贯穿着激烈的争论和斗争。1981年,20多个发达国家代表在法国召开会议,通过《塔鲁瓦宣言》,重申“新闻自由”的重要性,抨击《多种声音,一个世界》的报告,认为对新闻的控制将导致影响传播自由。1984年12月,美国甚至以教科文组织充满了反西方的论调、危及新闻自由和“过于政治化”为由而退出了这一组织,停止交付费用,导致该组织费用减少了四分之一。第二年,英国也随之退出。英美两国的退出,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空前的困难。这一斗争陷入僵局。

这场在冷战时期的斗争虽然没有明确的胜负,但是结果仍然令人瞩目。首先,“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概念建立了起来,并不是停留在书本阶段,而是迈出了实际行动。其次,发展中国家在斗争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通讯社和广播电视系统,增强了国际新闻传播能力。最后,西方的新闻垄断被打破,实现了有效的地区新闻交换并建立了新闻合作组织。例如不结盟国家通讯社于1976年成立以来,成员国由最初的30个增加到80年代后期的80多个。其他组织还有加勒比通讯社、亚太新闻交换网、泛非通讯社等等。区域性的广播联盟有亚太广播联盟、非洲广播电视组织联盟、阿拉伯国家广播联盟等等。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放弃了世界信息新秩序的口号,提出了“交流新秩序”,其主要内容包括:(1)鼓励国家间的信息自由流动;(2)促进信息广泛、均衡的传播;(3)在发展中国家开发一切有利于加强通讯能力的手段,提高交流能力。1991年5月,在纳米比亚的会议上又通过了《温得和克宣言》,提出促进媒体独立、经营自由和多元化。这种政策的转变有适应传播全球化和媒体商业化的倾向。虽然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商业化的改革的确在此后也有了快速发展,但在国际传播领域这也可以说是对美英的一种妥协,传播秩序的不平等和不均衡愈演愈烈。

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同时,国际学术界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研究也值得注意。文化帝国主义是60年代出现的许多激进的社会批判术语之一,文化帝国主义是指“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他国的过程,是文化先行,由帝国主义国家向他国输入支持帝国主义关系的文化形式,然后完成帝国的支配状态”。这一术语的流行,与发展中国家的斗争形成交相辉映之势。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旗手、美国学者席勒在1969年出版了《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开启了美国政治军事体制和商业传播体制之关系的研究。他指出,“资本主义一直以来都是一种国际体系”,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与美国的军事和政治利益紧密相连,在美国的“传播体系的全球商业化”过程中,美国公司不仅获得了利润,而且摧毁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1976年,他又出版了《传播与文化霸权》,明确地阐述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思想。席勒认为,现代传播媒介成为美国实施全球政策的工具,而战后帝国主义的扩张,不再以国家而是以跨国公司为单位,不再以军事而是以文化为手段,随着跨国传播的兴起,商业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强化了现存的国际的不平等关系。在文化帝国主义之后,西方学者又提出了类似的媒介帝国、传播帝国主义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先后论述了美国及发达国家的文化统治和媒介统治。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追捧,是因为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甚至连发达国家也在遭受着美国的文化侵蚀,美国的电视节目充斥着欧洲各国电视台。“电视越是私有化,就越是美国化”,美国电影在60年代挤入非洲,70年代占领拉美,80年代垄断日本的同时,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和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到了1990年,美国电影甚至占到当地电影收入的90%。保卫国家的文化主权及民族文化的重建,几乎成了所有国家的任务。

思考题:

1.一战之后的国际传播环境有哪些变化?

2.二战中的宣传战有哪些特点?

3.冷战时期的国际传播有哪些特点?

4.从宣传到传播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5.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发动建立国际传播新秩序的斗争?

同类推荐
  • 你才神经

    你才神经

    这是一本颠覆你世界观的非常态人群心灵访谈书。书中收集了国内最离奇的非常态人群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22个经典案例。包括透视眼、多重人格犯罪、不眠人、潜意识训练、楔齿蜥眼、世界末日论、自我变性人、灵魂存在、智商转移、心脏移植与记忆跟随、阅读强迫症、四维空间的蚂蚁、人卵说、梦境控制、预测学等许多目前科学无法解答的行为和现象。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社交文书写作大全

    这是一套以促进现代应用文写作规范化为主要目的,以当代常用且新颖的应用文写作为主要内容,以企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的文书写作者和使用者、普通高校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具教材性质的工具书。
热门推荐
  • 金箓祈祷午朝仪

    金箓祈祷午朝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法战纪

    魔法战纪

    迷茫人生,未知的荆棘道途,我们在“命运”与“宿命”之间彷徨……英雄之途,挥洒剑意豪情。异世大陆,剑与魔法诗史篇章;战争的世纪,英雄的年代。标签:奇遇,魔兽,魔法,剑士,帝国争霸
  • 阴阳半仙

    阴阳半仙

    公元617年7月,李渊率兵起义……公元617年11月,李渊拥立隋代王杨侑为帝……公元618年6月,李渊逼位,长安称帝,改国号,唐……这是一个阴阳师的故事,故事直接从公元617年讲起……
  • 武破万障

    武破万障

    武魄大陆,成千上万个国家在此。一个小国--雾水帝国的二王子。意外的得到了机会进入宗门......
  • 神龙霸天决

    神龙霸天决

    黑夜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降临的,黑云阴沉的遮住天空。一股不知名的风,阴冷吹过,令街边一盏昏暗的路灯吱啦吱啦的左右摇摆。抬眼看去,似乎昏暗的路灯下,未被灯光照射的地方外好似潜伏的一只恐怖吓人的幽鬼,正注视着远处的猎物。
  • 逆转未来之时空领主

    逆转未来之时空领主

    进化圣子,无边无际的时空之中,先天觉醒、后台觉醒、人为改造觉醒,希望与绝望,所有生灵沉沦,末世里,等待只有毁灭,努力试图改变,还有一线机会;逆转未来,越圣时空领主,穿越各地,依然站在巅峰中,屹立不倒,失控而绝望的历史的洪流,被一次次挽回,时空猎人的征途就此开始,铠甲的时代,时空的时代,即将被引领……领主之位终将被成就!!---大概一个星期一章,空余的时间稍稍移步到银色终焉&银色系列的小说世界里支持吧~谢谢~(交流群:141079222)
  • 墓盗影踪

    墓盗影踪

    随着时间步伐,朝代的更迭,战火硝烟带走了太多东西,但同时也留下了许多宝藏,这些宝藏或被发掘或仍被掩埋,也许在不经意间,你就成为一个不经意的发现者,而我们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 恋上复仇的冷血三公主

    恋上复仇的冷血三公主

    她们的父母被其他豪门突如其来的刺杀双亡,无奈之下只好背井离乡;十几年后,男女主再次重逢,他们会摩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饮膳正要

    饮膳正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秘海洋与生物

    神秘海洋与生物

    海洋到底在什么年代产生,又因何种原因产生?是人们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实际上,对于海洋的身世,自古至今,一直是人们苦苦探索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