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700000028

第28章 构建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3)

(四)国外受众信息需求和接受渠道差异化明显

国际传播是跨国、跨文化、跨语言的信息交流。受众的国际性意味着文化的国际性。不同民族都有着自成一体的文明形态,各自形成了适应社会发展阶段的制度体系和伦理规范,有着各不相同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趋向、价值观念乃至民族性格等。国际社会的多元文化,使得世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也增加了国际传播的困难程度。当一种文化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必须适应受众的文化背景,入乡随俗,否则就可能引起受众的反感甚至产生排斥心理。

国际传播面对的受众,也具有多样性和差异化。西方国家的受众由于长期受西方媒体对中国负面议题设置的影响,加上对中国的情况缺乏了解,或者了解中国的渠道较少,一般对中国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过去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半敌对状态,西方媒体关于中国落后、贫穷、野蛮的抨击性报道在西方社会中影响很深。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西方社会特别是没有到过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中国的看法,基本上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许多人只有诸如武术、中国餐、旗袍、黄皮肤等表面的印象,而对中国的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却知之不多。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召开,中国与拉美国家经贸外交关系的持续升温,都为中国媒体赢得了良好的国际传播资源环境。因此,国际传播作为跨文化传播,必须注意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差异性、多样性的客观存在,根据受众所处的地域、社会条件、文化传统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才能让受众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并认同传播中蕴涵的人生观和价值导向,最终实现国际传播的价值。

同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于当地受众在通讯手段、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差异很大,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和平台也明显不同于国内受众。调查研究发现,境外受众通过多种平台和渠道,包括网络视频、博客、社交网站、移动终端、口头传播、搜索引擎等,全天候持续获得新闻。与国内受众相比,在发达国家的受众中,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用户较为普及,他们对移动多媒体内容的需求大于国内受众,对网络视频也有更多的需求。因此,在媒介使用习惯上,我们也要重视国外受众与中国人存在的差异,并在媒介技术上采取相应对策。

可见,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境外受众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中国信息的新需求。

四、政治背景

构建国际一流媒体战略的提出,适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有根本改变,新闻舆论领域的斗争更趋激烈、更趋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宣传工作任务更为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国际传播媒体是党和国家重要的舆论阵地,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投入支持,实现我国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和实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国际舆论形势不容乐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上,经济总量在2010年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且依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外汇储备已稳居世界第一。在政治上,中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和20国集团成员之一,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高,发展道路和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尤其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应付危机中的表现,又大大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世界对中国作为大国的期望快速提升,对中国模式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当然也需要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西方媒体在国际舆论竞争中依然处于强势地位,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等领域的优势地位,现代国际传播媒介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它们无论是在数量、覆盖面、信息量方面,还是在社会影响等方面,均掌握着主导权,在国际传播中处于优势地位,美国更是独据霸主地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只能被动地接受西方强势媒体的国际传播信息。一个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要进入国际社会和国际传播界,在目前来看将面临许多困难。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要赢得国际级竞争,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样需要强大的文化实力。尽管我国的软实力资源丰富,但是我们对其的认识和运用却远远不够,这从国际舆论所炮制的一个个对中国形象“妖魔化”的议题中可见一斑: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从“中国殖民论”到“中国间谍”,近期又将全球金融危机的责任变相地归结于中国。

党的十七大将提升以文化建设为核心的软实力置于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当前的国际舆论环境中,“西强我弱”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西方媒体挑起的对华舆论战是在显示西方世界的话语霸权,并由其他国家的媒体加以转载,进行二次传播,从而将其意志和价值观念扩散到世界上广大的地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关问题的认知和评价。直面这样的“软实力之战”,如何提升自身话语权,增强中国价值观的表达和传播能力,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当务之急。

中国既是世界上的传媒大国,又是传媒弱国。这样的传播地位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硬实力是极不相符的,同时,这样的传播境况对于培育和提升国家软实力也是极其不利的。因此,探讨如何借助传媒力的极大提升来突破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瓶颈,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的传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做支撑,就没有足够的舆论影响力。没有实力强大的传媒集团,就难以积极参与国际舆论竞争。因此,国际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中缺乏话语主导权

新闻舆论的竞争说到底是话语权的争夺。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际利益为核心,就国际事务和国家事务等发表意见的权利,而这些事务是与国际环境密切相连的,并体现了知情、表达和参与权利的综合运用。就其内涵而言,这一话语权就是对国际事务、国际事件的定义权,对各种国际标准和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以及对是非曲直的评议权、裁判权。话语权应该是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叠加,影响力更是能否赢得话语权的最主要因素。

在当前的全球化时代,新闻媒介及新闻产品是建构国家形象的主要渠道。中国有必要增进与国际社会的了解和沟通,消除误解,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然而,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报道和分析常常是带有偏见的、歪曲的和不公正的,它们通过有意识地歪曲中国的“人权”状况,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不断“妖魔化”中国,这对我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极为不利。比如,在新加坡和东南亚地区,“中国威胁论”也颇有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希望与中国合作,实现互利互惠,但也受到国际社会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对中国的崛起存有疑虑。

在西方占据传媒话语霸权的格局中,中国的形象并不理想。提升中国在新世纪的国家形象,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课题。这是由中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和国际战略目标决定的。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凭借其在综合实力、技术装备、品牌人才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牢牢掌控了国际突发事件报道的话语权。有研究专家作过粗略统计,目前,国际新闻尤其是国际突发事件的报道和后续报道,大约90%来自西方媒体,其结果往往是是非颠倒,或者是非不分。值得指出的是,西方媒体往往凭借“话语霸权”,把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突发事件与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敏感话题挂钩,歪曲事实,欺骗、误导各国受众。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在国际上引起不同程度的关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我们有关部门和媒体能够及时提供权威、充分的信息,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就有可能避免境外媒体的负面炒作,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在关键时刻“失语”,境外媒体就会对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非权威信息大肆炒作,这样势必混淆视听,加剧公众的恐慌或质疑心理,加大事件处理的难度,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

总之,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就是控制权,这既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当前的现实。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背后,是其强大的综合实力。我国媒体与西方主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差距,主要在于综合实力的差距,突出地表现为规模不大、手段不多、品牌不响、理念不新、资源不足、投入不够、机制不活。在国际舆论中掌握话语主导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的传媒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还很不相称,要尽快转变我国在国际舆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成为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极,当务之急是必须发挥体制优势,体现国家意志,集中优势资源和主要精力,打造国际传播旗舰,通过一个或几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媒体,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正因为如此,构建国际一流媒体的战略构想应运而生。

第二节 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原因

一、国家力量是重要基础

国家作为国际传播的主体之一,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国家的相关制度、产业政策等都会对媒体组织产生实时或潜在的影响,国家力量成为推动国际一流媒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一)媒介法

媒介法是有关规范传播活动的法律,媒介法调整媒体和其他主体在传播过程中的相关权利、义务关系,保障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的相关合法权益。媒介法是一个民族国家传播政策的基础。媒介法律体系为传播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依据,也为媒体发展提供了空间。比如,美国关于网络媒体的信息法规十分庞杂,包括行业进入规则、数据保护规则、消费者保护规则、版权保护规则、诽谤和色情作品抑制规则、反欺诈与误传规则等,已接近20部。在这些法律的规范下,美国的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涌现出了众多国际知名的网络媒体,如谷歌、亚马逊以及在web2.0时代引领潮流的YouTube、Face book、Myspace等视频与社交网站。

(二)行政手段

由于各国的文化与历史不同,对传播活动进行管理的行政手段也很多元。这些行政手段往往配合相应的产业政策,直接或间接地为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1.机构设置

各国对传播活动的管理机构设置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国家都以媒体产业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管理机构的建设,设立相应的出版业(报纸、图书、杂志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新媒体产业等的管理部门。运转高效、信息公开的管理机构,不仅能保障媒体运营的相对独立性,还能协助媒体争取政府资源,从而推动一流媒体的建设。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一词,最早在1993年9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动议》这一文件中正式出现,它更为通俗的说法是一个比喻——“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美国倡导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高水准的目标,是一个整合了设备、技术、信息、标准与人的体系,这一体系在其颁布的《国家信息基础建设法案》中得到详细诠释,其后得到众多发达国家响应,各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随之开始融合。

对媒体发展来说,合理的信息基础设施配置不可或缺,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体现着一国政府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前瞻性。总体说来,国家力量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是基本设施的搭建与相关信息标准的确立,如卫星的制造与发射、信号塔的建立、光缆的铺设、公共场所内多媒体终端的设置、无线网络的共享协议的确定等。目前,在英国、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已初见成效,这一方案正是建设综合性媒体的有力保障。其次,是信息基础设施内含的新传播技术的研发,如遥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许多新传播技术开始都是政府投资,在军事上使用,后来才转为民用。新传播技术作为媒体发展的助推器,直接加速了媒体向国际传播领域前行的步伐。再次,是政府对信息基础设施在使用方面的引导。一般说来,人们对这些设施的使用,往往受到经济承受能力、媒介界面友好性、知识或技术获得途径的限制,因此,只有打破这些限制,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新设施、新技术的优势,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从而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现代新型综合媒体提供稳定的受众。

同类推荐
  •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诺思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长期纯净的根本因素。国际竞争说到底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出版业要稳定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关键要靠制度。本书以转型期中国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背景下的出版业转型,对三十余年来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从制度层面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我国出版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提出了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殛现实意义。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梁晓声说:我们的时代与社会

    自20世纪80年代,梁晓声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整体思考,这也是他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之外另一个重要写作路径——具有作家个性化特征的梁晓声式的政论文和杂文的写作。在本书中,梁晓声站在平民的立场,以作家、思想者、学者等多维视角谈论和分析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状况和社会生态。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将各种格式的讲话稿的写作技巧罗列出来,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列举最新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范例。
热门推荐
  • 天造之才

    天造之才

    “我喜欢你……”“我真的喜欢……”“其实我一直爱着你……”看着她那忧郁的眼神,林之风的心在动摇,难道她以前真的是迫不得已?但是面对几位绝色美女,林之风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一位普通少年,遭受女友的背信弃义,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后,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神秘力量在召唤一样,想要引导自己。得到神秘的转变,在历尽了艰辛苦难,一步步走到了人上人,不,应该说是神……看似普通少年,却有着不普通的命运。难道这就是“绝世?”
  • 深山里的一家人

    深山里的一家人

    架空时代,土匪横行霸道,很多村庄遭受突袭,一个名为小静的女孩从土匪手中逃脱,途中救了很多人,他们为躲避土匪,逃到了一座谁人也不敢去的深山老林,财狼虎豹横行,从此展开的一系列故事。。。。
  • 翻滚吧,女配!

    翻滚吧,女配!

    是谁说,女配一定是恶毒的?又是谁说,女配一定非得是绿茶婊,白莲花的?又是谁说,女配一定是衬托女主而存在的?所以,女配系统聚集所有女配怨恨,应天运而生。苏音,就是那个被女配系统‘幸运’选中的女人。苏音,二十二岁,哈佛学院的双博士,一家即将上市公司的执行CEO。就是这样一个汇聚了所有好运的女人,据听说,居然在一天下班的时候,被一个酒驾的男人给撞死了?而且还很狗血的契约了一个什么什么女配系统?最后还就那么稀里糊涂的就开始进行了做任务?苏音表示,她真的是很无辜的,不就是因为加班回家的晚了点吗?怎么就那么倒霉的被人给撞死了呢,而且还好死不死的开始做了女配任务,这真是狗血的不能在狗血了好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三国之君临异界

    三国之君临异界

    穿越到异界的陈霸先,在一次大战失败以后正准备造反,却突然发现无后的汉帝竟然把他当做他的子嗣了?常山赵子龙在手,徐庶徐元直为谋,一个空壳的汉帝有什么好当的,大汉早就诸侯割据了好吧!魔王董卓你敢不敢用?屠夫公孙瓒你敢不敢用?三姓家奴吕布呢?曹操、刘备、袁绍、袁术呢?有什么不敢用的,黑人,白人,魔兽,异族那么多,有能耐我给人给钱你去给我开疆扩土啊!
  • 当高冷特工碰上腹黑男

    当高冷特工碰上腹黑男

    此书讲的就是一个未来世界的高冷特工穿越到21世纪被自家外表温润如玉纯良无害实际腹黑傲娇鬼畜的哥哥拐走的故事。此书又名《养成萌妹的三百六十种方法》《论如何将鬼畜哥哥改造成忠犬》。总的来说欢脱向,不过后期悬疑较多。绝对甜宠无虐。注:此书除了高冷妹妹和腹黑哥哥之外,还有不少配角。如果出现配角抢戏,也请不要惊讶。毕竟这部小说已经想好的很多番外都是关于配角的。此部小说作者脑洞较大,看了就知道。
  • 我和我的皇后老婆

    我和我的皇后老婆

    黄埔军校独立团团长龙飞,在中缅边境遭遇突发事件穿越到古代,成了大明亡国之君崇祯帝。皇兄新丧,留下四大美后张皇嫂;魏忠贤称九千岁,把执朝政……名将还未长成,奴蛮已寇边,看我手掌皇座,一手挽青天,正我汉家衣冠,继我炎黄文化,再开中华盛世!黄埔魂,此世犹烈……
  • 龙骧卫队

    龙骧卫队

    特工楚言在一次行动中意外失手,队伍被撤销了编号,而他也被安排带制药大亨家中当保镖,这种安排是有意为之还是楚言就此从特工沦落为一个“保安”?当初究竟是什么行动能让楚言失手?这个大亨究竟是什么人?这种安排究竟意欲何?表面华灯璀璨的S到底藏着什么?且看楚言如何一一应对!PS【QQ群号43249872,欢迎大家进群讨论!】
  • 六条腿的爱情

    六条腿的爱情

    致尊敬的读者:很抱歉!因为红袖添香网站未按签约合同办事,作者本人在此声明:与红袖添香网站签约的合同无效!!!故已经发的作品内容要删除,希望读者理解和原谅!同时敬告红袖添香签约责任人:本人从2011年8月开始联系你们,至今未见你们的任何处理措施。我很抱歉,也因此请你们同意我的撤销签约合同的要求!如有疑问,请联系作者本人(本人电话和QQ,你们知道)。附:律师的解答:要看一下协议的内容,有几种情况可以解套:一、可变更、可撤销的合同,种类有:①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②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二、无效合同。无效合同的原因有这些:①订立合同主体不合格;②订立合同内容不合法③意思表示不真实三、看看是否存在对方违约的行为(约定给钱,没给等)。这时可考虑解除合同。
  • 梦境厮杀

    梦境厮杀

    穿越一个个游戏,闯过一道道关卡,踩着你的血与骨,铺垫我前进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