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900000047

第47章 参考文献(2)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国良:《新闻媒体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张静、王欢:《政府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研究——以手机媒体为载体》,《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22卷。

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版。

张宽:《话语》,《读书》1995年第4期。

张满生、刘晚梅:《媒体因素在恐怖事件中的地位和作用》,《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6期。

张朋飞:《中美健康传播研究的不同与启示》,《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第1期。

张鹏洲:《传媒信息安全策略与实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润彤:《信息安全:意义、挑战与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张维华:《新制权理论:制信息权的几个问题》,《情报杂志》2007年第12期。

张一弓、高昊、崔俊富:《中国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演进及内涵》,《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

张咏华、曾海芳:《德国和法国大众传播领域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赵成根:《国外大城市危机管理模式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金:《关于新闻立法几个问题的探讨———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青年记者》2008年第12期上。

赵联果:《新闻立法的必要性研究》,《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1期下。

赵星、高婵娟:《对手机媒体分众化传播的思考》,《青年记者》2008年第11期下。

郑先武:《安全、合作与共同体》,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郑先武:《人的解放与“安全共同体”——威尔士学派的批判安全研究评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6期。

支庭荣:《试论21世纪国家传播安全》,《中国广电学刊》2001年第4期。

中国泰安政府公开网站:《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有哪些优点?》,http://www.taian.gov.cn/xxgk/zwgk/zxhd/200804/t20080428_110947.htm,2009年11月20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钟晓书、魏超:《美国健康传播研究回顾》,《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第1期。

钟新:《危机传播:信息流及噪音分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红灿、陈能华:《基于掖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业的信息公开方式研究——政府网站、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的比较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9年第11期。

朱清华:《从开学第一课谈生命教育》,《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4期。

朱睿:《从“虚假新闻”管窥我国新闻立法———兼谈各国新闻立法》,《滨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庄猛:《由“媒介失语”谈新闻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新闻知识》2011年第1期。

二、中文译著部分

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阿什德·大卫:《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巴雷特·奥利弗博·伊德等:《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巴瑞·布赞:《新安全论》,朱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贝克·乌尔里希:《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贝克·乌尔里希:《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波兹曼·尼尔:《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伯顿·约翰:《全球冲突:国际危机的国内根源》,谭朝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伯恩斯·汤姆·R.等:《结构主义的视野》,周长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布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布赞·巴里:《人,国家与恐惧——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议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蔡汀·沙达:《库恩与科学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大卫·帕金瀚:《童年之死——在电子媒体时代成长的儿童》,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福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菲利普·萨拉森:《福柯》,李红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费斯克:《解读电视》,台北远流出版社1996年版。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福柯:《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富里迪·弗兰克:《恐惧的政治》,方军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戈布尔·弗兰克·G:《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宫泽浩一:《青少年问题——以少年违法犯罪为中心》,《现代社会问题与法》,日本筑摩书店1978年版。

洪德里奇·泰德:《恐怖之后》(增订版),汪洪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基尔克郭尔:《概念恐惧?致死的病症》,京不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卡普费雷·让-诺埃尔:《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凯尔纳道·格拉斯:《波德里亚:批判性的读本》,陈维振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凯文·威廉姆斯:《一天给我一桩谋杀案:英国大众传播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康德·伊曼努尔:《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康德·伊曼努尔:《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克里希那穆提:《恐惧的由来》,凯锋译,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库兰·詹姆斯:《大众媒介与社会》,杨击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拉斯韦尔·D·哈罗德:《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张洁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莱维·鲁道夫:《恐怖主义与大众媒介》,《军事情报》1985年第5期。

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普曼·沃尔特:《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露西·金—尚克尔曼:《透视BBC与CNN:媒介组织管理》,彭泰权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宾·柯瑞:《我们心底的“怕”:一种政治观念史》,叶安宁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基雅维利:《君王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中央编译出版社1975年版。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迈克尔·帕伦蒂:《反恐陷阱》,贾宗谊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林文益译,台北风云论坛出版社2001年版。

麦克奈尔·布赖恩:《政治传播学引论》(第2版),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麦库姆斯·麦克斯韦尔:《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梅蒂·莫利纳罗等:《麦克卢汉书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米尔斯·赖特:《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莫斯科维奇·塞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墨顿·罗伯特:《勒庞掖乌合之众业的得与失》,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诺丽诺曼:《民意:沉默螺旋的发现之旅》,翁秀琪译,台北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

乔姆斯基:《恐怖主义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塞尔·约翰:《社会实在的建构》,李步楼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塞伦·麦克莱:《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译,台北远流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

史蒂文森·尼克:《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顾宜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托夫勒·阿尔文:《权力的转移》,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温卡塔拉曼:《媒体与恐怖主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温卡特·艾伊尔:《恐怖主义与媒体:自律是解决之道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媒体考古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席勒·赫伯特:《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刘晓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伊恩·莱塞等:《反恐怖主义》,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泽莱兹尼:《传播法判例:自由、限制与现代媒介》(第4版),王秀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三、英文部分

Alan.B&;S.Jonathan.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Routledge,2005:377.

Alex Schimid.Terrorism and the Media:Freedom of Information vs Freedom from Intimidation.

&;Lawrence Howard.Terrorism:Roots,Impacts and Responses.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s,1992:108-109.

Andrea M.&;.G.Robert.News Organizations and Information Gathering 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Lessons from Hurricane Katrina.Journal of Contingencies and Crisis Management,2009,17(4):266-273.

Andrew Hoskins,Temporality,Proximity and Security:Terror in a Media-Drenched Age,.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6;20;453

Anne Applebaum,Finding Things to Fear,Washington Post,September 24,2003

Ariel Merari,Terrorism As A Strategy of Insurgency,Gerard Chaliand and Arnaud Blin(Edit),The History of Terrorism,from Antiquity to Al Qaeda,New York:Wiley,2007:32

Arthur Marwick.British Society since 1945,London:Penguin Books,1982

Arthur Schlesinger.The Virtal Center:The Politics of Freedom,New York:Da Capo,1998:250

Aswathanarayana.Food and Water Security.London:Taylor&;Francis Group,2008:166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玩的就是调侃:打造你的金牌博客

    本书主要介绍现存的思想,情感,娱乐,艺术等八大类博客与其佼佼者的成功经验,集欣赏性,实用性于一身,为普通博客与准博客们提供指导与借鉴。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掌控领域

    掌控领域

    地球上的大学青年在死后穿越到一个叫真武大陆的世界附身到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废柴身上,但偶或绝世武魂,从废柴到天才,从天才到妖孽,金币多到富可敌国,武技都是绝世。让人羡慕嫉妒恨。请多多支持本书,第一次写,多多关照
  • 弃天道尊

    弃天道尊

    他,本是皇室公子,原本应该地位显赫,可是却阴差阳错的了流落尘世,在生存的路上挣扎,可是命运不打算放过这个可怜的人,他失去了所有。他要拿回来属于自己的一切,一步步走出来,打遍诸天万界,只为追逐飘渺的希望。一路走上了绝巅!
  • 菜鸟辅导员生长记

    菜鸟辅导员生长记

    作品记述一名一直生活在象牙塔的男主人公柏牧,从大学生转变为辅导员的心路历程,书中全息展现了校园生活景象、高等教育问题、高校腐败现象、师生代沟关系等。一改象牙塔生活向来的清新笔调。
  • 玄极传

    玄极传

    太极生阴阳,阴阳为四象,四象出八卦……看异界太极之道,威震宇内,玄界无极为太极!
  • 足球女前锋

    足球女前锋

    城北中学运动会,学校组织以班为单位进行足球比赛,高二年级的236班是一个由10个男生和1个女生组成的球队,这个最不被看好的球队,克服种种困难,最终踢进了总决赛……
  • 天魔神纪

    天魔神纪

    王者至尊,霸者至强!天魔者,魔中之魔,魔界至尊至强之所在!承妖神之血,修逆天之力,横行人妖魔三界,成一代天魔!
  • 奇幻穿梭

    奇幻穿梭

    他,一个现代文弱学霸,结果却是千年一现的异世奇人,她,前世被尊称美杜莎,今世却成为他的奇幻女友,欲知详尽,且看我的奇幻女友……
  • 火焱昆岗

    火焱昆岗

    从汉匈和亲到五胡乱华,一个青年身上有多少前朝和他类似的青年的影子。融合的不仅是武功,更是习俗。冲突的不仅是民族,更是观念。传承的不仅是侠义,更是情感。(这可能和这里别的武侠不大一样,也许是我发错地方了)
  • 众人皆知的秘密

    众人皆知的秘密

    我们都在现实的残酷里挣扎、长大,就像蚕蛹破茧成蝶的过程,疼痛难耐却又不得不经历,最终,蜕变成我们想要的模样。却失了最初的美好!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三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