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700000009

第9章 广播电视节目分析(6)

2.叙事结构——逆故事化的选择

整体而言,《幼儿园》采用的是现代叙事的方式,展开一个完整的事件,从送幼儿入托到长大毕业,文本叙事本该到此结束。但在整个作品中,这种叙事结构所占的比例却是非常小的,更多采用的是一种后现代的碎片式的叙事策略,导演把片子的叙事权力交给了观众,与观众共谋故事逻辑发展的几种可能性。这种片段式思维即开放式、思索式结尾甚至无结尾,体现了后现代叙事理念:反同一性、反整体观、反目的论。 从整个片子的结构来看,两条平行的剪辑轨道共同推动着影片的进程——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和超常儿童的“智力问答”。第一轨道,画面尽量“琐碎”;第二轨道,场景极为单一,似乎是一种“设局”,让琐碎为单一作铺垫,让单一为琐碎作回答。单一里,显映着清晰的社会事像;琐碎里,“原生态”映现着惯见的习以为常。而如果说第一轨道是由“入学第一天”、“第一顿饭”、“第一次午觉”、“寄宿第一晚”、“第一堂课”所组成的一部“成长交响乐”的话,那么第二轨道的“智力问答”则是这个乐章的华彩和高潮。第一轨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为第二轨道做着耐心的铺垫和预设,使得我们每每在捧腹大笑的同时,能有机会陷入冷静的思考。

由此,尽管《幼儿园》表面上缺乏所谓故事中悬念和高潮所带给我们的跌宕起伏,但是在动静的转折中,在时间的推移中,在一个个看似顺手拈来的画面中,我们所受到的震撼,可能比听一个故事所带来的感受更加强烈。

3.镜像元素——乘着歌声的翅膀,让能指尽情播撒

影像作品通常都包含着声音和画面两种元素。在声音方面,纪录片为了达到纪实的效果,往往采取同期声来配合长镜头。从《幼儿园》一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三种形态的声音元素:一种是对象在生活中的原生态音响,如人声,环境声,孩子们的哭声、吵闹声,老师的呵斥声以及种种环境的声响,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众声喧哗的声音流,并和记录对象的行为举止一起形成动态的力量;另一种形式的声音就是对孩

子们的采访,即在片中多次出现的“神童问答”,这是一种简单的对话交流形式,无论是画面构图的静止还是交流形式的单一性和固定性,都使得这种声音形式具有静态性;再一种声音是作者嵌入的具有主观性的音乐旋律,如五次响起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然而与传统的纪录片强调的声画对位不同的是,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声画错位的现象,如第一堂课中,伴随着孩子的号啕大哭的并不是孩子的眼泪,而是喧嚣的教室和一脸严肃的老师。第二种形态的声音更是只闻问声,不出问者。这样刻意为之的声画不对位,其实正是对传统的同期声手法明目张胆的背叛和挑战。至于第三种形态的声音,即童声合唱的《茉莉花》,总共在片中出现了五次。这后期加配的歌声,是一种具有作者强烈主观倾向的乐声,隐含了作者的价值判断。纯净的童声表现出作者想象中的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却也在忧伤的婉转里透露出无奈的伤感。主观的音效和现实中繁复的声音,构成强烈的反讽般的对立,从而与结构形成一种同构关系。此外,在具体的叙事层面上,《茉莉花》的旋律往往在动静转换处响起,非常圆熟地将对立的叙事单元连接起来,强化了对立处的统一性,可见声音在叙事的结构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为了追求画面的真实感,在很长一段时间,纪录片创作都是拒绝任何形式的摆拍、补拍、搬演和扮演的,更排斥对画面进行艺术加工。而在《幼儿园》中,我们可以看到,片子虽然也大量采用了长镜头和跟拍的手段,但它并不排斥对画面的技术性处理。在《幼儿园》中存在着两种对比强烈的镜头语言,即实镜头和虚镜头。尽管虚镜头所占比例很小,但它却起到了连缀结构的关键作用:打断实镜头的连续性,既让实镜头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又将不同意义的实镜头单元连接起来。是否具有一个完整的事件和一群具体的人物,都已经不再重要。因为画面和音乐所激发起来的观众的想象,乘着歌声的翅膀,能够飞得更远!

大凡没有解说的片子,要比有解说的片子难几倍,而若是连黑场字幕也不出则更难。《幼儿园》走的正是一条“不归路”,旁白解说、黑场字幕全弃之不用,只让生活的点滴积攒、揉团、聚散、弥漫、凝练,化成行云流水般“流水账”一篇。作者似乎极力削弱自己在故事进程中的影响,把自己限定为一个“弱智”的旁观者,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生活中的碎片拣拾起来,不加修饰地呈现给观众。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整个文本意义的重担落在了观众肩上,观众获得了新生。然而事实上,那些看似凌乱、前后毫无联系的碎片,哪一块不是意蕴深远呢?每一次对神童的访问,每一次看似平常的哭泣和等待,无不是意味悠长的精工之笔。看似不在场的作者其实是更深地隐藏在碎片背后的无形之手。

4.叙事风格:如小河般的明朗、清新而流畅

从整部片子的叙事风格来看,《幼儿园》兼具了技术美学和诗化哲学的意蕴,在刻意保持素材原生态性质的同时,也注重艺术的再现。既强调用细节说话,如对一个孩子搬凳子的耐心观察;也重视蒙太奇的象征隐喻作用,如将孩子们骂日本鬼子的镜头和他们学习日语的场景组接在一起;同时也彰显了故事性或戏剧性,加入了颇具趣味性、观赏性的一些场景,如洗澡的时候小男孩去掐小女孩的屁股,孩子们错误推算星期几的场面,以及小女孩给身边的男孩子夹肉丸子,等等;而且还在片子中适时地加入一些新闻元素,如美国“9·11”事件、“非典”和世界杯足球赛等,通过访谈和追述的方式反映了孩子们对当今世界的认知;并且格外重视音乐的提升与阐释,使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另一种作者的声音,诗意而委婉地表达出作者对片中所涉及问题的看法。各种叙事风格的巧妙融会,让片子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节选自侯洪:《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例文2:成长的灿烂把我们照亮

——观纪录片《幼儿园》有感

幼儿园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国”,其实在作者的心中,完全就是一面镜子、一滴水,映射着整个太阳的光辉,并蕴涵着对国家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总体反思,同时更映照着当前整个中国的社会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采用了一种全景式的观照。

1.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反思

幼儿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最基础的部分,它的状况和质量无疑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高低。福柯对权力的批判就追溯到作为关系网的学校,他曾指出:学校是一个更谨慎、更隐蔽和有效的禁闭场所。在现代社会下,幼儿园是尚保有纯真状态的孩子进入社会后不断被规范化和仪式化的场所。它用一整套方法、知识、描述、方案、数据训练和诱导着孩子。纪律和规范化的行为,以最潜在的隐秘力量,不断改变和修正着孩子身上最自然的状态。因此,进入幼儿园,意味着作为自然人的孩子被抛到一个全然陌生和不断被规则的既定社会框架之中,而我们的大众媒介、家庭教育、学校等因素都是这个框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幼儿园中,在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随时都可以看到这些因素存在的痕迹。作者便以极其敏锐的目光,牢牢地捕捉到了它们的“蛛丝马迹”:

——老师摆平孩子们的纠纷打闹的手段:威胁打架的孩子到小班去……

——骗孩子们喝下去大瓶的汤药……

——马玉兰的“多动症”多次被强行“抑制”……

——“为什么你会长这么高?”“我是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帮助下长高的。”

——“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这样我们可以紧玩紧玩紧玩。”

看着一个个再平常不过的情景,作为大人的我不得不想到,那童稚的天性会不会早夭于含苞?“每个小朋友都要反省一下”……朦胧的专制意识,强制性、一律性、灌输性教育,兼着“技巧”,有时是自觉,有时是无奈,就这么增添着“烙印”。这分明是对当前学校教育弊端的声讨!那一声声“紧玩紧玩紧玩”则分明是孩子们被压抑已久的天性所发出的呻吟!智力与稚气不相和谐的小人们,难道还只会唱那“我们的祖国是花园”?除了“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还应怎样做?面对一个个或许可“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的雏鹏,我们的规则是不是还只是让其成为转不出百尺的家雀?在貌似成功的教育模式里,是不是也内含着另一种“救救孩子”的题义?素质教育的口号在我国喊了这么多年,而我们的教育现状究竟是怎么样的?《幼儿园》无疑为我们对这么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提供了一个生动而现实的参照。

2.公共领域表象下的社会学反刍

幼儿园,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童年情景,最让人留恋。幼儿园,也是一面折射社会的小圆镜,是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形态的特征、阶段性发展的触点以及观念价值多元化的体现。当下世界与中国的热点,悉数浓缩在里面。

——我的爸爸是警察,是管收钱的。

——爸爸忙房地产,妈妈忙美容。

——如果我有了钱,我要分给领导一部分,领导没有钱怎么行呢?

——爱就是去抱着一个人,但是“又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抱一个人”。

……

金钱、权力、民族仇恨……这些社会性的话题,出自极稚气却神气自信的幼儿之口,我们除了震惊,除了感到时代的进步、资讯的发达,自然也会想起,同在这个年龄时,我们知道些什么,我们的视野在哪里。面对一个个在优越家境熏染下的“小皇帝”,传统教育已经在新的社会课题面前难堪。“警察可以挣蛮多钱”,钱“给自己留点,给领导分点”——那个说话的孩子,其实也透露出太多的信息:关于暴力、关于权威、关于世态炎凉、关于爱的缺失,同时还透露出当今中国社会的某种现状,如特权、安全需要等。而所有这些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没有给出一个武断的定义,他留下一个空白和对话的空间,让观众去思考,这是一种存在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民主。此外,在这60多分钟的影片里,还涉及了普通人的根本性价值的形成过程,像人的羞涩观念的形成、男性与女性的性别认知,凡此种种,又具有了人类学的价值。面对着看球赛时孩子们狂热的球迷打扮,爱国和民族情感弥漫于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但这样的狂热会不会同时也滋长着幼小心灵里民族主义的极端思想?

3.民族观念与国家文化认同

只要人被置于一个群体之中,就会产生对自我身份认定和归宿的需要。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国民教育与国家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初始痕迹。这种现代性的命题概念,其实也在规定人的外在特征,它和人的本性无关,而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种同谋关系。孩子们已经陷入这种被整合、规定的语义之网中,无可逃脱地被抛入现代社会的种种核心概念之中。纪录片在无形之中捕捉到孩子们对国家、民族概念的初识过程以及对这一概念的判断与主流社会趋同的惊人场面。

“我当然恨日本鬼子,恨得都流鼻血了!”“他们侵略我们,还改动了教科书,想不承认。”“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日本鬼子。”这就是孩子们对日本的印象。

“开飞机,丢炸弹,炸死个美国王八蛋!”“他们真可怜,跑都跑不脱”一个孩子描述了对“9·11”事件的感受,但这感受是前后矛盾的。一方面,他表现出了他对这个灾难性事件的幸灾乐祸,理由来自成年人向他灌输的理由;另一方面,他又对这一事件表现出爱的悲悯情怀,而这一情怀更符合一个小孩的本性。以小孩之口折射中美、中日关系及其未来的民间话语。对美国的价值判断的矛盾性的感受表现出了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对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力量远远超出西方文明倡导的普泛价值。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孩子们对不关涉自身的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他们单纯的理解和善良的意愿。这种单纯性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出现了一种断裂,而这种断裂可谓意味深长。正是通过这种断裂将会被弥合的必然性,揭示人在进入生活世界后所面临的普遍命运:人将最终被社会的规训机制规划成单面人,人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随之被剥离,海德格尔所谓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成为一个复古的想象。

(节选自侯洪:《感受经典——中外纪录片文本赏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二、王海兵《藏北人家》:中国人类学纪录片的主流意识形态代言人角色

作品概况

出品年代:1991年

导演:王海兵

片长:47分34秒

作品类别:人类学片

获奖:199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纪录片“金熊猫”大奖1992年入围法国国际音像节(FIPA)

1993年全国电视对外宣传节目荣誉奖

内容简介

辽阔的藏北草原地处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的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筑成了一道厚重的屏障,使今天的藏北文明得以保持同几千年前基本相似的形态。牧民过着游牧生活,一座帐篷就是一个家庭。本片向观众详细介绍了牧人措纳一家人怎样在藏北草原上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与大自然的抗争和适应中所建立起的一种和谐关系,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们创造出的独特的游牧文明。

例文:纪录片领地藏北高原的异军突起

《藏北人家》这部作品诞生于中国纪录片及西部纪录片的崛起时期,可以归属于当代的优秀作品序列。作者站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立场上,以人类学的视野建立起他对边缘文化与少数民族叙事的高地,弥补和丰富了我们这一现代民族国家对地方性知识的渴求和文化认同的凝聚力。其独具一格的叙事策略,解说词配画面的主导性叙事模式,散文式的叙事风格和经典的叙事结构等成就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同类推荐
  •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市场营销学(21世纪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详细阐述了市场营销学的最新理论及其发展实践。具体内容包括营销理念、市场分析、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
  •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小学生满分作文分类大全

    本书精心挑选了三百多篇优秀小学生作文,分为“成长新天地 ”、“人物你我他”等八个大的类别,每一类别前都有对症下药的“写作小提示”,每一类别下又细分为两到三个小的栏目,基本囊括了小学生作文的题材和体裁。每篇作文后面都附有编者精心撰写的点评,为小学生学习满分作文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与指引。
  •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鲁滨逊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茶花女(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

    《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作者与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众多专家对北京大学本科生200个样本、清华大学本科生280个样本,进行了连续6年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学习能力的强弱、学习品格的优劣、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以及学习自觉不自觉、是不是让家长和教师费力操心等,都可以追溯到学生是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上来。《决定学习成绩的三大习惯》精心选择了其中三个决定他们学习成绩最为关键、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习惯——将课本读活,悟透每堂课内容,用心做题, 进行详细分解与阐述,旨在从根本上为青少年打开一条自我发现之路。
热门推荐
  • 木黎花开

    木黎花开

    夏历9978年,故事从这里开始。在这个万物皆由炁而生的世界里,在这个动荡的风云末世里,一群不同命运的人将在绯红色的木黎花下交织出怎样的爱恨情仇。
  • 妖纹

    妖纹

    林凡是修真界一个小门派中彻彻底底的小人物。他有一亩灵田,饲养灵兽十几只,但每月只有可怜的一点晶石。可是有一天一觉醒来,他发现自己从小佩戴的一块玉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此以后,凡是被他杀死的妖兽,魂魄竟然都会莫名其妙的被吸入到珠子之中,而且林凡竟然有了奇怪的能力,就是能够施展出那些妖兽的法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身体竟然有妖化的现象!玉中世界,种仙草,养灵兽,从此逍遥快活。
  • 怎么会遇到他

    怎么会遇到他

    他说:“你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不及我第二次遇见你。”
  •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0个法则

    成交赢在心态:成功销售心态的50个法则

    在销售行业中,决定你的销售业绩的不是你学会了什么销售技巧,而是你拥有什么心态,你以什么心态来做销售,就会有什么样的业绩。你想做一个成功人士吗?你想成为销售中的强者吗?只要你想你就一定可以做到,你要相信自己,自己一点都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你就一定也能做到。想要改变自己的一生,就让自己先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有拥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不管在什么时候就再也不会被挫折打倒,你不再是一个弱者,而是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生活的强者。让你一步步改变自己的生活,让你成为销售中的强者,看本书怎样为你解答,相信你的选择,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 准圣归来

    准圣归来

    作为人教二弟子,圣人之下第一人,经历天地破碎,我只愿看天上云卷云舒,看庭前花开花落,做一平凡快乐的小农民!
  • 21世纪网络文学排行榜

    21世纪网络文学排行榜

    精选了新世纪十年来的网络文学佳作,梳理了网络文学这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反映了我国新世纪十年来网络文学的创作趋势和整体面貌。书中收录了《性感时代的小饭馆》、《鱼为什么不在天上飞》、《一个寻找天堂的人》等故事。
  • 两万年以后

    两万年以后

    武道至极可为仙!相传武圣关羽,一把青龙偃月刀。破天,砍地。一刀山河破碎,一刀日月夺晖。杵刀而立,擎天于天地之间。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灵脉破碎,灵气流失,武者盲失,至一朝群英落幕。朝起朝落,时代变迁,有多少英豪迟暮当年。两万年以后,天地变迁,灵气浓郁,群英荟萃。且看主角如何以现世之躯,前世之魂,在这实力为尊的世界,脫凡入圣,争得那一丝仙机!新人新作,望大家多多支持!
  • 危情韩国

    危情韩国

    队长苏艺45度仰望天空,风吹起她齐肩的短发,乱了思绪。“哟~我的小苏苏在思考什么人生哲学呢?”突然天空中响起吴亦凡轻佻的声音。只见吴亦凡悄然把苏艺搂入怀中……权志龙站在天台,远眺着四下的高楼耸立,不自觉之间已经叹出了一口气。天下之大,何处为家?“龙宝宝?”顾君的声音在权志龙的背后响起,“别看了,我一直都会在。”她的眸子,格外清澈。鹿晗从背后轻轻拥住了林岚,她的腰身几分轻柔。林岚轻声笑了笑,不说话,就这么让他平平静静的抱着。鹿晗笑。这样的时光,岁月静好…
  • The Red One

    The Red On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朝之妖

    朝之妖

    为了他,她放弃做妖,寻她前世情郎,混入官场,与他再续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