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600000014

第14章 中俄传媒转型的进程比较(2)

如197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新闻工作的中心如何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来新闻工作座谈会;1980年2月,北京新闻学会成立大会,胡乔木在会上发表讲话,阐述邓小平提出的报刊要成为巩固安定团结、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思想中心,促进这个政治局面的发展的观点。会议提出,要把加强同实际工作和人民群众的结合抓起,从抓重大主题、新生事物、重大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入手作为新闻改革的突破口;1980年5月在兰州召开的西北五报新闻学术讨论会;1982年5月,传播学鼻祖施拉姆在他的学生、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陪同下来华访问讲学;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次传播学座谈会,提出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的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态度会议等,均对我国传媒观念的拨乱反正,产生了重大影响。

传媒观念的拨乱反正,也使我国传媒发展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新闻业务上提倡新闻写作散文化,报纸报道的信息量、及时性增强,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报纸对农村包产到户的改革报道表现突出,广播电视要求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开始出现新华社报道山西昔阳县水利建设中,由于领导人错误导致劳民伤财的西水东调的蠢事,《工人日报》关于渤海2号钻井船翻沉事故等典型批评报道等。

经营管理方面,1978财政部转批《人民日报》等首都8家报社要求试行企业化管理的报告。同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全国报纸经理会议上正式宣布了报社企业化经营的决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开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新闻单位性质和特点的代名词。

产业发展上,1979年广告市场重新开放,1月4日《天津日报》率先恢复了商业性广告,刊登了天津牙膏厂的蓝天牙膏广告,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第一个报纸广告。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参桂养容酒广告,这是中国最早的国内电视广告。

5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明确肯定了报刊恢复广告的做法,并作了具体规定。同年,财政部颁发《关于报社试行企业基金的管理办法》,再次明确报社是党的宣传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企业管理的方法。1983年,财政部对中央大报实行利改税,税后利润全部留报社支配,为报社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同年,我国第一个电视节目市场——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网成立。

传受关系方面,1982年6~8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在北京做了首次大规模新闻受众调查,同年11月,《新民晚报》社长赵超构提出我们的报纸决不是专办给领导同志看的,受众意识在国内传媒界萌动。

这一时期,媒介结构与内容多元发展方面也动作频频。1978年《新闻联播》开播,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1979年《人民日报》创办第一张彩印经济类报纸《市场报》;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时事政策性刊物《半月谈》创刊;1981年《中国青年报》创办《星期刊》,开中国新闻界星期刊、周末版之先河;同年3月,中国第一大刊《读者文摘》创刊等。传统的媒介格局已经开始松动,传播内容开始多元。

二、传媒转型初步展开时期(1984-1991)

如果说拨乱反正时期传媒以观念变革为主,实质性的变化并未体现,那么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特别是以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等指导思想的贯彻实施为标志,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全面探索阶段,围绕经济改革建设民主政治,实行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等政治改革不断配套,我国传媒转型也从酝酿进入实质性的展开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传媒转型主要表现为对传媒功能认识逐渐改变,及其所引起的传媒结构、传媒性质、传播内容、传媒经营等各方面的实质性变革。首先是各类传媒广泛发展,实力进一步壮大,结构继续多元。1984年《南方周末》创刊,标志着周末版的市场开发由专门的版面转向专门的报纸。同年《今晚报》创刊。1987年1月1日,《广州日报》在地方报纸中率先扩为对开8版,触发了全国报纸的扩版潮,直接导致了厚报时代的来临。1990年4月18日,首家省级有线电视——湖南有线广播电视台开始试播,打破了无线电视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有线电视发展进入快车道。到1988年,我国基本形成中央级、省(市)级、地(市)级三级新闻媒介网和报纸、广播、电视三足鼎立的三纵三横的媒介结构。1978年,我国共有广播电台100座,发射台和转播台487座,农村装置有线广播喇叭的农户占总农户的66%;电视中心台32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237座。全国性和省一级地方性报纸全年发行109.4亿份。到1992年,全国广播电台共有812座,是1978年的8.12倍;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714座,比1978年增长46.6%;电视台591座,比1978年增长17.5倍;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18座,比1978年增长3.3倍。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92亿份,比1978年增长了75.5%。随着信息概念的引入并进一步深化到新闻传播领域,对传媒性质认识更加全面,传媒功能多元化的理念逐步成为共识,由注重传媒单一的宣传功能,转变为注重新闻、宣传、信息、舆论、表达、娱乐、广告等多种功能。新闻事业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对传媒功能和性质认识的全面,也反映在这一时期媒体的传播内容上和形式上。传播内容涵盖了各类经济、社会信息,报道领域扩大,特别是经济改革从农村转入城市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也使经济报道成为这一时期媒体报道的重点,各种关于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典型报道、深度报道、预测性报道在媒体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报道在时新性、可读性、可听性、可视性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1990年12月,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的热播,更是作为中国电视剧传播的转折点,同时也成为我国传媒文化走向繁荣的代表作品,成为我国文化转型、大众文化兴起的标志。

经济先行,我国传媒经营理念也发生了显著变化。1987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媒体管理进入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由邮局代发改为自办发行,引起中国报业的连锁反应,对中国报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1985年,我国开始把广播电视业列入第三产业进行统计;1988年2月,文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使用了文化市场的概念;同年3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了《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正式规定报社等出版实体可以兼营广告,可以利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卫生、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为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进一步扩大报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自主权等,各种新的提法以及传媒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变化,均标志着我国传媒转型将发生历史性的转折。

三、传媒转型全面推进时期(1992-2001)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发表以后,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多种所有制结构,加强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转换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十五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等,均标志着我国社会转型进入全面推进时期,同一时期的传媒转型也不例外。之前的传媒转型,尽管已提出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权形式的新闻机构,传媒是第三产业的提法也已出现,但事业性质的强调是最主要的,传媒转型主要表现一些非实质性的修补和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无疑是发动了传媒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另一引擎,从此,我国传媒在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属性基础上,传媒的产业属性被激活,传媒从此正式走向市场,经营管理成为主要的改革方向,传媒业很快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时期,是我国传媒十年的黄金发展时期,传媒的转型是深刻而富有成效的。

首先,传媒结构进一步完善,传媒类型进一步丰富,形成了综合性日报、都市报、专业报为体系的报业,综合台、经济台、专业台为体系的广播,无线、有线、教育为体系的电视的传统媒体架构;中国期刊协会成立,《时尚》、《新周刊》创刊,期刊的发展规范化、多元化;1994年实现因特网链接,此后《中国贸易报》实现国内第一家日报网上发行,1998年搜狐、新浪门户网设立,1999年腾讯QQ推出,2000年百度创建,以网络为主的第四媒体兴起并快速发展。

其次,市场化的运作使赢利成为媒体发展的关键,传媒内容的丰富性,满足受众需要的程度成为媒体发展关注的焦点。媒体出现了细分市场,包括报纸周末版的热潮、厚报热潮,《财经》杂志创刊,广播专业台出现,电视频道专业化,分为体育、少儿、农业、军事、戏曲、音乐等。

此外,《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电视舆论监督评论节目开播,电影《大话西游》掀起社会和文化的经典对话,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火爆等,均表明这一时期媒体功能与内容的多元化,内容为王、受众中心成为共识,传媒文化进一步大众化。

最后,这一时期最深刻的变化,莫过于在外部断奶,内部搞活方针指导下传媒内部管理和对外经营模式的变化。一方面,国家政策给予传媒产业发展大力支持,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把广播电视归属第三产业;1994年5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书报刊音像出版单位成立集团的通知》,在政策上为传媒集团化开辟了道路;1995年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正式出台实施;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党的中央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00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若干意见》,提出要从组织结构调整入手,积极推进文化产业集团化建设,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文化集团,实行多媒体兼营、跨地区经营等等。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下,各媒体对内以调动各机构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对内部行政、人事、财务、绩效等管理环节进行了大量改革,强化经营管理部门职能,实行编营分离等,对外则加强媒体的市场化运作程度,以市场为核心,开展多种经营,实行跨媒体经营,拓宽融资渠道,传媒产业转型取得突出成绩。

这一时期,我国传媒产业迅速发展。2001年,出版全国性和省级报纸216亿份,各类杂志29亿册,图书63亿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2.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4.1%,全国有线电视用户8803万户,网民达3300万人;1991年,我国媒体广告经营总量为35亿,2001年则达到794.8亿,增长22.7倍;到2002年初,我国已成立文化集团72家,其中报业集团38家、出版集团10家、发行集团5家、广电集团12家、电影集团5家;东方明珠、歌华有线陆续上市,新浪、网易、搜狐登陆纳斯达克,传媒资本市场开始建立。种种数据表明,传媒作为朝阳产业,这一时期在我国得到了全面发展。

同类推荐
  • 教研感悟

    教研感悟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有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课题报告、教学评价、教学分析等。选文围绕教育研究,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质量评价,课题研究四大板块,集中展现了作者对教育教学热点、语文学科教学等的独特思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理论指导意义。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历史视野中的大众媒介公信力

    本书以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史为线索,从政府、媒介、受众三方视角,对自1872年《申报》创刊至今一百多年内,我国大众媒介公信力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内政府的新闻政策、大众传播媒介的自我定位、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使用和认知这三个层面进行的观察和梳理,探讨了不同时期响大众传播媒介公信力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热门推荐
  • 全职匠师

    全职匠师

    这个世界有一个神秘的职业——匠师,其中铸剑师,宅师,炼药师和符师为最主流的四脉。而唐宋在机缘巧合下获得了老爹的遗物,从此成为了唯一一个获得完整传承的匠师。何以解忧?唯有暴富!读者群:593459388
  •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青春是什么?是心中的那个TA:怀着一颗懵懵懂懂的心,去爱去恨!不管一切,不计后果!只要心中的那个TA能看你一眼;去做一些事,只为夺得TA的注意,博TA一笑。青春就是如此简单,如此美妙,如此甜蜜........
  • 南城吸血鬼杀人事件

    南城吸血鬼杀人事件

    如果你发现了你身边最好的朋友是吸血鬼你会怎么做?韩峰是一名警察,然而一件杀人案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朋友身上的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然而最终他还是做出了选择......
  • 八荒镇仙录

    八荒镇仙录

    意气凌霄扫六合,八荒无匹镇诸仙!一个身世飘零的少年。一座隐藏在指掌之间的楼台仙阙。一处淹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古迹。一只以山岳为阵封印的上古凶灵。当这所有一切,偶然又必然地交集在一起之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八荒镇仙录》!
  • 初雪之校园萌恋

    初雪之校园萌恋

    她,成绩不错,但颜值比起校花还是太远。可就是这样的她,被全校公认的校草看上了。。。
  • 星野下的不眠人

    星野下的不眠人

    事业刚刚起步,他却接到噩耗,生与死的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他该如何选择。
  •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流年已至,夏日未央

    童话只存于安徒生的世界最后的结局又有多少是最初料想之中那一年的他们正值青春不然间错过如期而至她说——我不念旧最后他们都清楚——所有欺骗中自欺欺人是最为严重的
  • 王俊凯我的梦

    王俊凯我的梦

    接连不断的梦,梦里陌生又熟悉的男孩,让她措手不及。这个由梦开始的爱情,结局会是怎样……
  • 黑兔

    黑兔

    “讷,我还能做什么呢?”“你是神,想做什么都行。”“那我想紧紧抱住她呢?”“可以的。”“但她不见了。”“那我们就去找她吧。”——为大家献上轻小说风格,请多多支持。
  • 书图江山

    书图江山

    河图洛书传人,本欲逍遥人世间。却因战火纷飞卷入其中,一步步扯开野心权谋。逍遥?拯救?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