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000000043

第43章 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2)

三、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

行文至此,我们对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的宏观分析已经完成,在对广告信赖度偏低的同时,人们对广告依然不离不弃,这和西方国家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西方学者认为“人们对广告作为信息来源的功能都是肯定的,但是对于广告操纵、误导和欺骗以及导致物质主义等结果则持消极态度”。但是,在20多年前的中国,即改革开放初期,受众对广告态度意识的好感度和信赖度都要大大高于现在的水平。日本学者山本武利先生在《现代中国的消费革命》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受众对广告有较高的好感度和信赖度,人们喜好电视广告的程度甚至要超过电视节目。为什么在20年后的今天,广告反而变得不那么可爱了呢?尤其是在近几年中国广告业界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似乎越来越难以用商业的概念加以解释。这就不得不让我们从社会意识的表象背后去找寻更深层的原因。

(一)广告态度意识的镜像功能

在当今社会,广告一方面承担着基本的信息功能,向消费者传递了品牌、企业的“情报”;另一方面,广告正是通过视觉符号和文字符号来传播信息,并因其符号功能成为这个变动社会的重要表征。所以广告就是一幅时代镜像,对于广告的时代辨认从来都不是一件难事,从遣词造句到背景安排,可以真切感受到所谓“时代的烙印”,而这个。

“烙印”是动态的、深刻的且带有情绪反映的,所以广告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社会史。体味过中国数十年计划经济挤压之下物质生活极度困窘的滋味,就会明白广告在一开始诞生之初受到喜欢的原因。当时的广告意味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人性物欲的解放,文明开放的标志。20年后的今天,调查数据却显示,人们对广告的态度变得含混复杂,爱恨交加。消费者开始埋怨广告、讨厌广告,广告信赖度走低,越是在公众场合,人们越是表明自己对广告的厌恶之情。

学者何辉曾对中国报纸广告(1987~2001年)做过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广告作为镜像反映记录了各个阶段中国消费文化的变迁。如1988-1991年受到以日本和美国文化为主的冲击;1991-1997年是中国文化和欧美、日本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共生阶段;到1997年以后,广告更多表现了中国人对多文化、多价值观念格局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同样以20年来中国的电视广告为例,广告的背景安排就是当时社会情形的客观反映,而它核心的诉求,就是社会价值观的表白。广告诉求与主流媒体的宣传是两码事,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实行三包”、“享誉全球”;90年代的“贵族标准”、“皇帝享受”,它比主流媒体更加真实地表露了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欲望追求。

(二)镜像背后的“碎片化”问题

在广告五彩纷呈的镜像背后,是多歧的欲望诉求,纷乱的社会情绪。大众的、分众的、平民的、贵族的、平和的、暴力的,受全球化、网络文化的冲击,广告作品成为后现代消费主义与娱乐大潮席卷下的滩涂阵地。解构、拼贴、戏仿,各种创意表现屡屡突破甚至颠覆了原有的规则。

于是我们尝试用“碎片化”去解释镜像背后的问题。“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或零块,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常见于“后现代主义”研究文献中。在社会学领域,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机制及其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分析、解释,大致有三种不同的判断,即陆学艺的“层化论”、李强的“碎片论”、孙立平的“断裂论”。李强认为,当今中国社会各个社会利益群体正在“分化”、“解组”和“重新组合”,他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及社会分层结构呈现碎片化,尚未层化、定型。在社会阶层分化的同时,各个分化的阶层内部又不断分化成社会地位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的群体。社会阶层“碎片化”产生的直接影响是消费群体“碎片化”。与此同时在阶层“碎片化”的基础上,品牌、媒介、生活方式也正朝着“碎片化”方向发生着相应变化。

随着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化,社会观念意识形态也有“碎片化”的趋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体化倾向明显。广告作为社会态度意识形态在消费领域的一面镜子,自然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

五彩的镜像背后,涌动着社会的流变。“存在决定意识”,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阶层的裂变与之相伴的种种民意冲突需要寻找宣泄的出口,西方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阵痛在中国也无法避免。

(三)广告的泛政治化:消费意识和主流政治意识的冲突与碰撞

从广告表现史来看,广告如同一个标志符号,反映社会变迁。开放改革之初,是商业经济的标志,与计划经济物质匮乏形成对照。广告所表达,是一种生活理想,一种消费前瞻,是为多数人所接受的一个共同愿景。那个时期以及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二十年,整个国家的社会意识和政治意识是温和的,是以四个现代化迈进的,政府对于商业行为更多的是鼓励和倡导,同时广告的播出量也没有现在那么大,所以广告没有引起受众太多的反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社会急速发展,社会分化逐步显现,在社会学家眼中,就是贫富差距悬殊,阶层断裂;而在营销经营者眼中,则是市场细分的机缘。“富人”、“穷人”“族群”之类登场,在具体物质商品和广告意识形态方面均有反映。于是不和谐之声出现。当社会政治出现转型,国家提出“科学发展观”,“关注弱势群体”以及“建构和谐社会”的时候,标志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于是乎,以广告为先锋代表的市场消费意识形态和主流的政治意识形态出现了碰撞与冲突。

原本只是广告创意人很纯粹、单纯的艺术表现手法却被受众更多地用政治意识形态的视觉解读了,人们对广告文本解读的宽度和深度都扩大加深了。有社会学者为此批评这是广告人在误导受众,但责任可能是双方的,广告的诉求往往是受众的反馈,形成呼应。只不过这种反馈和呼应,有些时候是和平的,但也有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

20年前围绕广告所发生的冲突,这两年也开始屡屡出现。2005年底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中国房地产广告语新现象的文章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一时间,广告“炫富”成为一个带有很强贬抑性质的词汇贴在广告身上,更有人认为广告破坏了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民族问题在广告中也开始抬头。立邦漆、丰田“霸道”余波未消,耐克“恐惧斗室”又惹事端,闹得沸沸扬扬,从符号的错用到最后导致民族间文化的冲突。

随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这种反映在广告表现的冲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矛头指向广告,一时间,广告成为社会问题的替罪羊。这些种种都是广告被泛政治化的表现特征,应当警醒。

事实上当前出现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出现过。其实,任何社会,追求共同和推崇差异的根本分歧都会存在,问题是随着社会气候的变化有所显现和有所潜伏。在中国这样一个意识形态色彩浓重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最初通过改革开放的国策植入,社会始终包含着不同意识形态潮流的暗涌和交锋,而广告作为一个风向标永远存在。

结语

早在1917年,英国小说家诺曼·道格拉斯就曾断言过广告在全球的蓬勃发展:

“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不管是作为商业艺术或者纯粹艺术本身,广告总是要呈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的中国,由于资本化运作还不充分,因此对广告等大众文化展开全面批判的时代尚未到来,分析应该多于批判。“消费并没有使整个社会更加趋于一致,它甚至更加剧了分化”。在中国社会面临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发达国家所经历的“集中—分化—断裂”的漫长过程,浓缩在中国就是短短十年。我们从受众广告态度意识中反观到的或许仅仅是一点点社会态度意识光与影的镜像,“看到破碎,所以希望和谐;目睹分离,所以力求聚合”。在聚与和的社会意识形态博弈中,不论是从广告本身的符号镜像功能,或是社会阶层结构的裂变,还是政治经济形态的微妙变化,都有很多研究等待我们去考证。

同类推荐
  • 教师医疗预防手册

    教师医疗预防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

    在广大的通讯员队伍中,有些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新闻专业教育,他们工作热情高涨,但对新闻理论和新闻报道采访写作规范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我国的新闻纪律和新闻职业道德也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加强对新闻通讯员的正确引导,通讯员有意识地自学,对于提高新闻通讯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新闻理论素质和采写业务水平,显得十分重要且紧迫。在这种形势下,《通讯员写作精要与范例实用全书》的出现,就显得十分及时了。
  • 鸿雁高飞传忠诚

    鸿雁高飞传忠诚

    我是普通城民糊涂三毛,谨以工作之余拙作《鸿雁高飞传忠诚》(网络名《高端建议》),开启向党中央、国务院及部门高层真实反应当前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现象并拙诚可行性建议,力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推波助澜、锦上添花。充分反映自我实事求是、客观民意、公正建言的诚实秉性,又不乏正直坦率、直言不讳、好管闲事的好汉作风,并着力充当社会热点、难点、焦点现象的优秀自由评论员而尽心尽责。
热门推荐
  •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故事背后的故事

    《西游记》可谓妇孺皆知,因其故事结合玄奘法师取经历程和元杂剧部分剧目改编,所以故事中前后矛盾颇多,细看如雾里观花,水中望月,不能拨云见日,现其本来面目。主要人物取经途中心态有没有变化,降妖故事之间有没有关联,部分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很多故事和元杂剧中发生较大改变,那么作者为何如此改编,那些隐藏的故事又是怎样,本文将详细还原一个完整的取经故事。
  • 盛宠女相:王爷滚下榻

    盛宠女相:王爷滚下榻

    据说天凤岚家的“小公子”是天下第一美男纸!据说还是个断袖,搞弯了离王、皖西太子、当朝世子、墨家家主等等某男终于不满,下令:今晚把传言中的那些人衣服扒了送万花楼。某日,两军交战:——报相爷,敌军距我城已近五百米!岚祁:来人可是着黑甲的九云军?——全部未着寸缕!看不出是哪支军。岚祁:噗!是哪个丧心病狂的当主帅?——清俊秀逸,从未见过。岚祁:我呸!兄弟们,谁冲在最前面就将敌军主帅赏其玩弄一个月。——可是对说如果您不冲在最前面他就把您的肚兜挂城墙上。爷岚祁:啪!冲啊,小爷我誓要冲到最前面砍死他!其实这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惊世权臣与一个极度腹黑的王爷相爱相杀又狼狈为奸的故事。
  • 姚总入赘

    姚总入赘

    小镇上颇具威望的小爷在施工队对面开张营业,垄断街市的同时应工地姚老板要求,把膝下待嫁的独苗红艳派去工地务工,始终沉浸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自喜之中的小爷对姚老板的用心浑然不觉。妻子的出现让好色的姚老板措手不及,饱尝入赘豪门苦涩滋味的他为了保全既得利益,不惜移花接木,导演了一幕儿子姚健与红艳同床共枕的闹剧。在成功瞒天过海之后,利欲熏心的姚老板又将心思对准了红艳二伯。在姚健与红艳的婚礼现场,命运多舛的红艳让所有的如意算盘落空,那些曾经的自鸣得意,曾经的机关算尽都落得个一了百了的草草结局。
  • 黎与夜

    黎与夜

    一场异常的车祸,不是一场人生的悲剧,却是一段路途的转折。截然相反的人生……北冥夜:“我不懂为什么我就不能好好的生活!非得去弑神!神又跟我们没仇!”原来!我们生来便已被命运选定----我们是一群将来要弑神的人……
  • 三国风云决

    三国风云决

    星空之中拥有九条星河,一条星河代表着一个星辰天界。九星九天界,天梯神龙榜: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无悔!风云大帝,逍遥世间,得最强的灵器,修最强的武学,战最强的敌人,有最真的兄弟,上最美的女人。“春秋一剑荡青冥,风雷一剑破青云,山海一剑凌青天!”一句古谣蕴含着六柄绝世神剑,风云大帝一一收取,从此战诸王,斩各路帝、皇,斗天地双君,吞圣主,灭诸神,斩神尊,成就无上至尊之路!(ps:《三国杀传奇》手游参赛小说作品,精彩不断,敬请观看……)
  • 穿越到动漫

    穿越到动漫

    又要重新开始生活了。四个身份,在这四个身份中不停的变换。魔法任务完成任务后又该何去何从?
  • 乖乖就范:染指总裁A计划

    乖乖就范:染指总裁A计划

    “纪舒染!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当小三你很得意?!”某女大街上咆哮着。纪舒染云淡风轻看她:“这位小姐,注意你的措辞,我可担不起‘小三’二字。这是你的专利,侵权会负法律责任的。”腰间一暖,低沉的声音耳边响起:“这位小姐麻烦借过,我来接我老婆回家。”……“傅北宸我们离婚吧!”“嗯?你饿了?”“我要离婚!”“这几天我都有时间,可以好好陪陪你。”“……老公我错了,你忙吧,我面壁去。”……
  • 琉璃斋

    琉璃斋

    琉璃斋,存在于三界之中,却改写天道,一系列你听过或没有听过的奇谈,在这里你都将重新倾听,每一个故事可能都会打破你的认知,不要惊讶,在这里每个人都将会找到那些不存在于书中的故事。
  • 古墓穿越之情

    古墓穿越之情

    21世纪,两个不学无术的少年为了生活,做起了盗墓的行当,在其中一个古墓里发生的“怪事”让这两个少年回到了古代,见证了一个在杀戮中成长的国家……
  •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另一个世界的人生路

    谁说重生就要站在巅峰,重生也可以柴米油盐谁说重生就只会看遍人间的冷漠,重生也能看到人世间久违的温暖,我的重生不一样,我的重生很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