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900000004

第4章 作者介绍(2)

李向阳: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41年生。

1989年9月,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1999年7月,兼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台长;2001年6月,任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巡视员。

作为一名实际工作者,多年注重理论学习与理性思考,坚持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将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以增强工作中的创造性与开拓性。曾对领导班子群体结构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进行过具有一定开拓意义的研究。到江苏省广播影视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的敏感问题方面来,又有了新的理论积累。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具有产业属性、关于台长也是经营者、关于现行管理体制容纳不下广播电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关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必然导致成本管理、关于广播电视的市场营销管理等观点的提出,尽管在论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但在总体上是富有创见的,受到圈内人士的肯定。2001年11月被中广协会评为首届”十佳”理论工作者;2006年12月被《南方电视学刊》十周年特刊评为“最资深电视人资质作者”。

舒咏平:安徽徽州人、亦今黄山人;先后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广告与品牌传播方向博士生导师,品牌传播研究所所长。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中国广告》、《现代广告》、《南京大学学报》、《学术界》、《企业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这些文章写作中最难忘怀的是1997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的《广义灵感论》、以及2006年发表在《现代传播》上的《意见博弈:传播的内在图景》,从观点萌芽到最终发表,前者花费了我10年的时间,后者花费了5年时间。由此,我真正体会到做学问的甘苦与创新的愉悦。

著有《品牌聚合传播》、《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与管理》、《广告传播与公共信任》、《广告调查》、《新媒体与广告互动传播》、《广告创意思维》、《广告心理教程》等著作教材10余种。其中,本人所提出的“品牌传播”之概念,随着新媒体的滥觞和品牌主更多的传播自主,愈发充满着鲜活的魅力,也将吸引我迷恋地研究下去。此外,作为学院派的专家,主持或参与了160余家的企业咨询策划,包括:中国家俱CBD、阳光喔文化传播、黄鹤楼卷烟、北京曲美家具、上海金穗房产、江苏海澜集团、浙江德力西电器、浙江中捷缝纫装备、安徽傻子集团、新疆昌吉旅游、湖北仙居旅游等品牌。学术研究结合实践应用,我体悟到:凡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从学、从业于广播学院,专注于广告理论与历史、新闻传播研究,主讲广告概论,广告战略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专著:《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活动的理论与操作》、《广播电视概论》;编著:《影响力营销》、《寻找广播榜样》、《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等。

刘瑾:女,四川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1997级近现代英美文学文化硕士研究生。

2000年毕业至今,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参与过北京市的文化产业规划和外省市文化产业规划课题,个人主要研究兴趣集中在游戏产业领域。

葛岩: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学士(中国文学,1982),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文学硕士(美术理论,1985),美国University of Pittsburgh艺术及建筑历史系硕士(艺术考古,MA,1989),博士(艺术考古,P.H.D,1997),信息科学及电讯工程系硕士(信息科学,MS,1997)。曾先后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1985-1992),Birmingham Museum of Art(1990-1993),Philadelphia Museumof Art(1993-1996),Boston College(1998),Virtual China Inc.(1999-2000),JupiterMedia Metrix Inc(2000-2002),深圳大学传播系(2002-2006)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传媒研究中心(2003-2004)。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和认知与决策研究实验室主任,媒体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授,并在New York University的上海中心任兼职教授。

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考古人类学、艺术批评、媒体组织、广告研究和传播行为。近年来,兴趣集中于复杂事物认知过程与态度形成的研究。在认知与决策研究实验室,研究伙伴们试图借助神经科学的研究仪器,利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来观察和解释传播行为。

刘燕南: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受众研究所所长。

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博士学位。曾经在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先后获工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传播理论与方法、视听率研究、受众与传播效果、新闻理论与业务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哲学社科重点课题在内的十余项研究课题,多次参加电视(节目)传播效果评估、节目评奖和策划等工作。

近年来,出版了《电视收视率解析》《大众传播研究:现代方法与应用》《台湾报业争战纵横》《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受众研究》《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等多部著译作及50余篇论文。其中《电视收视率解析》系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收视率问题的专著,2001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

与人合作开发研制了三项与媒体运作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并取得国家软件专利证书。

曾经荣获第七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

胡正荣:1966年生于宁夏银川市。法学学士(北京广播学院,1986年),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委评审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委、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国际传播学协会(ICA)会员、中国传播学学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学术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界》编委、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编委。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客座研究员(2005)、英国西敏寺大学传播与媒介研究中心Leverhulme访问教授(2006)、新加坡《亚洲媒介》编委、韩国汉城大学《传播研究》编委、英国《全球媒介与传播》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研究(包括媒介发展战略、媒介政策与制度、媒介管理等)、传播政治经济学、新媒介等。讲授课程有“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理论”“媒介研究”等。

主持并完成国家发改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文社科项目多项。

主要著作有《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时代之印:中国媒介30年(1978-2008)》《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丛书》《世界电视前沿》《媒介管理研究——广播电视管理创新体系》“The Post-WTO Restructuring of the Chinese Media Industries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Capitalization”等,共发表成果近400多万字。

1991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5年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9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科学研究,课题为“我国大众传播媒介管理创新体系研究”,2000年列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罗青:五年前开始了自己“行万里路”的国际传媒考察和游学的旅程,调研足迹遍布欧亚澳20余个国家,完成近百个传媒机构的高层访问和深度访谈,组织建立起了一个能承担大规模国际传媒调研及发展合作的国际化传媒学术网络,联合组织建设“Changing Media,Changing China(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中国传媒)”的国际课程并成功在瑞、意、德等多国大学开展讲学,持续开展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联合研究项目,并为近十个国内机构的国际合作项目担任海外发展顾问,千余个日月来默默体会着其间孤独、艰辛和一个中国学者逐步走向学术国际化而“上下求索”的复杂与收获。

作者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国际学术网络”总监,受邀担任欧盟伊拉斯谟传播学客座教授,瑞士意大利大学传播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项目总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评论员;韩国旅游文化观光部、韩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传媒及文化政策顾问;法国互动电视协会中国区发展主任,新媒体精英俱乐部执行秘书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组委会执行副主任。是国内第一批获得欧洲传媒研究博士学位并赴欧盟及欧洲委员会影视传媒领域进行实地调研和担任博士后研究的学者,是第一位获得欧洲委员会视听传媒观察中心官方邀请的中国访问学者,欧盟传媒调研网络的中国组织人;应邀作为论坛发言人出席欧、亚、澳等国际论坛十八次。

作者同时为中国电信、赛迪顾问、央视网、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内机构的海外传播业务发展顾问及开展海外业务项目调研等十余次。

邢建毅: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影博·影响》主编(兼),北京校外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副研究员。先后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传播学专业)博士。从事传媒、文化领域的管理、运营和研究。历任山东淄博有线电视台记者、编辑,北京广播学院管理系(传媒经济研究所)教师(所长助理)、视听中心副主任,广电总局直属机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兼《广电党建》执行主编,广电总局规划院国际广播影视研究所所长。

2004年被评为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曾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征文一等奖,第九届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一等奖,中直工委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征文三等奖。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成果。

昝廷全:1962年生,安徽界首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学术委员。

在American Mathematical Review,Kybernetes,Applied Mathematics andMechanics,《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经济学动态》,《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了Systems Economics:Making a New Science,Industrial Systems Analysis和《系统经济学探索》等学术专著10部。 主持完成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改进研究”和“库存与拖欠的三种原因与典型案例研究”和10余项省部级项目。初步形成了“系统时代·系统经济·系统管理”三位一体的学术思想体系。提出了传媒价值定律和“传媒是经济系统的构造性元素”的学术论断,主编《中国传媒经济》3部。

支庭荣: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士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媒介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学术成果:

《媒介管理》(独著,2000/2004),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新闻事业经营管理》(参与,1999),教育部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媒介经济学》(主译,2005),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6);《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独著,2004);《大众传播生态学》(独著,2004);《外国新闻传播史》(主编,2004);《电视与新媒体品牌经营》(主编,2007)等。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好事也出门:一个地方党报记者的记录

    本书分时光碎片、县域观察、乡村走笔、青川纪行、人物素描、编采札记六部分,收录了《思念如潮慰忠魂》、《湖州工业园区完成“格式化”》、《长兴民企兴无限投资》等文章。
热门推荐
  • 神之试验地

    神之试验地

    你可曾想过,在那无边无尽的宇宙中,有这么一群人,为了生存的星系而游走在死亡的边缘。你可幻想过,在那万千世界中留下只属于你的传奇故事。修真,斗气,魔法,未来世界,看来自地球都市的林鹏如何化身为魔,只为了心中最后的执念。“只有染满鲜血,我才能托起那颗蔚蓝色的星球。”
  • 在开始的地方

    在开始的地方

    当罗一语撞上他的时候,“sorry”随口一句,心想快迟到了还挡我道,头也回的就往前跑。被撞的那个眼睁睁地看着罗一语跑远,楞在了原地,到底我是被撞啊,态度这么强硬,太拽了吧。后来相处才知道,其实,额,嗯对我挺客气的了。
  • 美男和丑女小巫女末跑

    美男和丑女小巫女末跑

    是你吗?可能吧!十分像我很想但愿吧!ILOVEYOU
  • 醉美三更时

    醉美三更时

    酒醉,人醉,醉美三更时,,,又是三更时分,又是这柔弱的背影,杜小九再一次摇摇晃晃的回到村子,背后好像传来传来讥笑声,“这小子又喝多了,嘿嘿,,,猴崽子,猴崽子,真不争气,可惜了我的佳酿!”
  • Cambridge Neighbors

    Cambridge Neighb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方之神之神魔夺剑录

    东方之神之神魔夺剑录

    上古世纪,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黄土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子民安居乐业,四海歌舞升平。后共工与颛顼争帝位,不胜而头触不周之山,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四极废,九州裂,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洪水泛滥,大火蔓延,民不聊生于是,女娲在天台山顶堆巨石为炉,取五色土为料,又借来太阳神火,历时九天九夜,炼就了五色巨石36501块。然后又历时九天九夜,用36500块五彩石将天补好。剩下的一块遗留在天台山中汤谷的山顶上,受日月精华造就奇石后被上古华夏族人获之,用其秘术,注入神力,铸造诛神剑,朝代更换,神剑被遗落民间,以妖力扰乱人间。后被三派之首蜀山封印藏剑阁。
  • 琴魔盲君

    琴魔盲君

    自开天辟地,清者上升为神仙,浊者下降为人畜,清浊不纯则为精,精分三族被人称之为“魔族”。自精人平等已有数千年,精早被常人淡忘,但“屠魔者”依旧存在于世,三族宛如惊弓之鸟,分崩离析。被遗失的秋宿宸开始了寻找身世的漫漫长路……【不定期更新,不坑】
  • 请叫我们演员

    请叫我们演员

    青春年少的他们怀抱着梦想,初入社会,在现实与梦想的夹缝中,疼了、哭了、也就累了。在现实与梦想摇摆的选择中坚持亦或放弃决定了他们的成败。横店是“中国好莱坞”也是他们梦想的开始与结束。(后来何军放弃了一切带着他的孩子离开,当五年后他们再次巧遇时,她是单亲妈妈,而他依然。只是比以前更加冷漠无情了,对她也更加残暴了……“妈妈,他竟然叫你妈妈,何军你居然为别人生了儿子,为什么?为什么……”她不能回答,也无法回答,五年前孩子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强暴并囚禁她,那时候他不相信那是他的孩子,看来现在依然。她还能说什么。“慕容寒……你放过我吧!”她哀求他。可他确问“何军,你果然无情,放过你,……哈哈那谁放过我?”
  • 原谅我会爱你永远

    原谅我会爱你永远

    进入了圣灵高中,和一个冷男同座?!还有比这更糟的?竟然。。真有。。刚放学就看见个脑残要跳楼。没办法,谁让自己是天使呢,救吧。救出个美少年来?还居然是自己学校董事长的儿子!……寒假过完,回到学院,可是,绯闻来了?自己的前男友也来了?还带着未婚妻。前男友来了是不是又使她的生活变得不一样。为什么他要背叛?……………………最终决定——离开这个令她伤心的城市。
  • 莫以生

    莫以生

    她默默跟随着他的脚步十年,最后却学会逼自己离开。当他转身回眸,她早已泪流满面。走过的一路上,他们互相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