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现代传播》“新闻学与传播学”栏目1998至2008年新闻学类文章选辑。全书共收录25篇文章,占所有已经发表的新闻传播学类文章的近二十分之一。
“新闻学与传播学”是《现代传播》的核心栏目之一。过去十年,这一栏目见证了中国社会媒介化的进程,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与完善、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它承载了本领域学人的探索和积累的丰硕成果,并伴随着业界实践不断成熟和完善。
1998到2008年,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对于时代主题、社会问题和学术话题的关注与研究应时而动,新闻传播学是较敏感的学科之一。本辑文章彰显了这种敏感性。
上个世纪末,“舆论监督”成为社会上的时髦词语。但是,对于“监督”的目的,众说纷纭。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新闻媒体、普通受众与党政部门之间的误解和矛盾。时统宇先生《舆论监督的建设性立场》一文,提出了舆论监督应当在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性立场上展开,体现了他对于中国媒介传播现实一贯的敏锐与独特的思路及视角。
2008年,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究竟如何看待中国新闻30年的变革?中国下一步的新闻改革又当何去何从?李良荣先生《论中国新闻改革的优先目标——写在新闻改革30周年前》一文提出了中国新闻改革的重要目标,指出了这一进步的观察重点,在业界与学界均引发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曹璐教授《“盘活”频率资源的“金钥匙”》是过去十年来广播评奖的一篇总结发言。文章体现了我们新闻广播评奖的一些基本原则,体现了作者对于新闻传媒发展现实、社会现实和专业精神的智慧把握。
民生新闻以及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是中国新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它影响到媒介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息公开,社会的程序民主与正义的实现。孟建、董天策两位教授分别针对新闻传播中民生新闻,以及新闻发布制度进行辨析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新闻传播学在1997年成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进一步推动了学科、学术和相关学人的发展与进步。这与本辑图书选择文章的时段(1998-2008)几乎不谋而合。也恰恰是在这十年之中,多元视角成为新闻学科研究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
新闻学科的合法性在过去十年遭遇到“新闻无学论”等多次冲击。郑保卫教授因为多次在公开场合阐述新闻学科合法性,被誉为“保卫新闻学”。《“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是作者近年来专业见解的一次重要升华。
这十年中,研究者从多视角对新闻学科相关理论进行了拓展和创新研究。陈作平教授《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刘建明教授《新闻的认识论哲学》试图寻找新闻学理论的认识论和哲学源点。尹韵公先生《试论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则站在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新闻学中一个核心问题进行了新的诠释。
新闻学研究群体始终密切关注着中国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各种变化,并很快转化成为思想成果。杨保军教授《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童兵先生《政治文明建设:新闻信息资源的富矿——再论新闻理论研究的新课题》、杜骏飞教授《被解放的新闻价值观》是这些成果的代表之作。方延明教授《理论新闻学学科体系论纲》则以其独特的学科理论背景成为新闻学本体研究多元化的重要标志。而罗以澄先生的《挑战现实理性构建浪漫真实——解读新新闻主义的价值观及其叙事结构》、雷跃捷教授《简述新中国媒介批评的发展历程》则体现了新闻学人对于本领域理论反思的高度自觉。
研究方法的突破是新闻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本辑选择柯惠新教授《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试图窥其一斑。新闻历史研究领域,本辑以陈力丹教授《新启蒙与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丁柏铨教授《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新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丁俊杰教授《简论弥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试图反映历史研究对于当代新闻学发展的借鉴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新闻传播学者对于新闻实践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张振华先生《辩证取向与新闻报道》、周小普教授《〈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涂光晋教授《从“济天下”到“持论公正”——从史学视角考察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传承》、朱羽君教授《电视新闻直播的现代品格》、叶子、李艳《质疑:新闻媒介不可或缺的品格》、陆晔教授《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王武录先生《新闻规律要遵守——兼谈党报评论》、蔡翔教授《论大学出版的目标与价值观》分别在报道思想、新闻栏目本体、新闻从业者、新闻规律之于新闻实践以及编辑出版等不同视角展现出新闻学研究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对于文章的选择具有绝对的不完整性,不能够涵盖到新闻学科所属的各个分支;由于篇幅等原因,有很多优秀文章并没有被编选进来,难免存在“遗珠之憾”。
本书文章作者多是老一辈的新闻学研究专家和本领域研究中的顶尖专家。多年来,他们用心血捍卫着这个学科的合法性,推动学科不断创新发展,也促成了本栏目的成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我们期待着老一辈的学者专家继续关注、关心、支持刊物的发展,更期待着目前学界的中坚和新生的力量能够在新闻学研究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在刊物即将改为月刊之际,“新闻学与传播学”栏目愿意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与大家共同成长、进步。
本书中内容排序是根据文章在《现代传播》刊出的先后顺序。个别文章中的内容根据作者要求有小的调整。由于各种原因,作者简历未及请作者审定,考虑不周之处,敬请作者海涵。且编选时间仓促、编者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一些不当之处,对于各项内容处理定有不周的可能,还请专家学者原谅并不吝赐教。
张毓强
二〇〇〇九年十月于传媒大学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