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700000004

第4章 作者介绍(2)

金冠军: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执行副院长,中外传媒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主要专业论文:《文化管理学研究中的文化视角》《国外文化管理体制与经营方式初探》《文化资源的市场机制配置和政府宏观调控》《当代西方公共广播电视体制的基本类型》《加入WTO对我国影视业影响研究》《十字路口:当代中国大众传播产业发展再思考》《解析大众媒介的他者定型》《制度转型与政策冲突:当前国际传媒发展的基本点》。

主要著作:《中外文艺经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市场经济与文化管理》《影视艺术技术丛书》(主编)《明天传播学丛书》(主编)《传播学通论》(主编)《明天影视艺术技术丛书》(主编)《冲突融合发展——关于文化全球化和WTO的思考和对策》(合著)《全球化视野:传媒产业经济比较研究》(主编)《中国传播思想史》(主编)《国际传媒政策新视野》(主编)。

姚德权:法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传媒投融资与传媒规制、公司治理与绩效评价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重点项目等课题研究。论文被《新华文摘》、《经济学文摘》等二次文献摘转40多篇次,被《经济学动态》、《现代传播》、《编辑学报》等刊引用160多次;成果获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首届社科基金课题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第九届和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现任《财经理论与实践》主编。

罗琴: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

曾在中国唱片总公司音乐编辑部从事民乐、民歌唱片,录音带的编录工作。后调广播电影电视部总编室国内宣传处,负责期刊编辑和在文艺处负责中外协拍合拍电影、电视剧剧本的审查及协调工作。1990年调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工作。

1998年任总编室宣传规划处副处长,2000年任宣传规划处处长。2004年任总编室副主任。长期从事电视宣传管理工作,多次参与全台大型宣传报道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工作。组织研究并负责实施《中央电视台节目综合评价体系》《中央电视台频道考察评估方案》和《中央电视台栏目警示及淘汰条例》。

叶皓: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兼任南京大学政府新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南京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

著有:《用人启示录》《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跨向新世纪的用人观》《领导班子团结问题研究》《党旗在社区高扬》《机遇属于强者》《西方国家权力制约论》《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政府新闻学案例——政府应对媒体的新方法》《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等书。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

近年来,专心于与媒体应对有关的政治学、新闻学、公共关系学等边缘交叉性学科问题研究。发表在《南京社会科学》、《南京大学学报》、《现代传播》等刊物上的《应对媒体——政府、媒体、舆论的新视角》、《试论公共行政中的媒体应对》、《政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的舆论引导》等论文,是我国学界最早从政府行政主体角度研究媒体应对的较高层次的学术论文;专著《政府新闻学——政府应对媒体的新学问》建立了政府新闻学的研究框架,在国内外学界与新闻界引起较大反响,并得到广泛认同。

黄勇:原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广播电视规划院院长、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1949年7月生于浙江省平阳县。196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曾任北京广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现代传播》主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办公厅副主任、法规司副司长,直属机关党委党务副书记,曾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规划院院长、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兼职有:中华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广播电视电影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李向阳:原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

江苏省张家港市人,1941年11月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干部。

1965年7月,中共江苏省委大学生队队员;1971年,东台县文教局教研室副主任;1974年10月,江苏省团校教员;1980年2月,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秘书、副处长、处长;1986年2月,中共淮阴(现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1989年9月,江苏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1999年7月,兼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台长;2001年6月,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巡视员。

作为一名实际工作者,多年注重理论学习与理性思考,坚持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有意识地将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以增强工作中的创造性与开拓性。曾对领导班子群体结构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进行过具有一定开拓意义的研究。到江苏省广播影视系统担任领导工作以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广播影视事业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的敏感问题方面来,又有了新的理论积累。提出了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具有产业属性、关于台长也是经营者、关于现行管理体制容纳不下广播电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关于媒体的产业化经营必然导致成本管理、关于广播电视的市场营销管理等观点,尽管在论证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完善,但在总体上是富有创见的,受到圈内人士的肯定。2001年11月被中广协会评为首届“十佳”理论工作者。

2006年12月《南方电视学刊》十周年特刊作为“最资深电视人资质作者”。

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所所长,北师大校级重点实验室“数字艺术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艺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戏剧影视广播委员会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高校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高教美育研究会副会长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史论、影视文化传播与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理论等。

近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30余次被《新华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摘引》《人大复印资料》等权威学术刊物全文转载。近年出版著作主要有:《从文学之隅到影视文化之路》、《中国影视艺术理论研究》、《新世纪中国电视文艺研究》、《跨世纪中国电影传统史评》、《中国电影艺术史》、《影视艺术史》、《中国电影艺术史教程》、《影视艺术理论》等十余部。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学优秀成果丁俊杰: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从学、从业于广播学院,专注于广告理论与历史、新闻传播研究,主讲广告概论,广告战略研究。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专著:《现代广告通论》、《现代广告活动的理论与操作》、《广播电视概论》;编著:《影响力营销》、《寻找广播榜样》、《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媒介经营与产业化研究》等。

胡智锋:1965年出生,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文科科研处处长兼《现代传播》主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是新闻传播及广播电视领域第一位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入选“新中国60年影响广播电视进程的60位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持国家级名刊《现代传播》与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工作多年,为推动中国影视教育与学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是中国电视美学、电视传播艺术学的开创者之一,以《电视美学大纲》、《影视文化论稿》、《电视传播艺术学》等近20部学术著作和200余篇学术论文,在影视学界享有盛誉,成为广播电视艺术学公认的学科带头人之一。

提出的中国电视应走“本土化”道路,以及“三品”、“五时”、“五种新观念”等观点在中国电视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国内最为活跃的电视策划人之一,参与了大量知名电视频道、栏目及大型节目的策划和主创工作,其中如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沧桑》和《再说长江》先后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多个奖项。

先后赴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

推崇的格言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影响成败,诗意提升现实,智慧改变世界。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

    《中国党政公文解疑全书》共四篇,第一篇公文文种解疑;第二篇公文格式与行文解疑;第三篇公文写作技巧解疑;第四篇公文处理规范解疑。所列题目,均是长期研究和讲学实践中积累的,是与公文工作者及教学人员广泛接触和交流中的经验总结。 这些题目反映的问题源自公文处理工作的第一线,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实用性。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全面地掌握公文写作中的规范与技巧,了解公文处理实践中的热点、 焦点和难点。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美言妙语

    美言妙语

    本书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取材,编选了古近名家高手的精美语言。本书又可像查工具书一样从各种角度,各个方面查阅行文写作中所要参考的资料。
热门推荐
  • 古原城

    古原城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功成名就时,回家伴娇妻
  • 这个寒冬阳光灿烂

    这个寒冬阳光灿烂

    灿,你说会一直保护我的寒,我从来没有放弃爱你
  • 巅峰霸主赖上野蛮校花

    巅峰霸主赖上野蛮校花

    她是学校里的校花;他是舞狼老大;他是雪狼老大;他是校草;他们都喜欢她;她却爱上了他,他也爱她,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和她分手了。从那以后,她变的高冷、冷血、无情。他们会怎样呢?他(她)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欢无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灾变之日

    灾变之日

    我们是普通人,我们要活下去
  • 心跳N加1

    心跳N加1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忘记了一切。连那个她曾经最爱的也是伤她最深的他也忘了。她去了另一个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新的生活,遇到了他。会是幸福吗?还是新的伤害?兄弟间的争斗,因为她。他的神秘身份?她的付出和他的付出.........当她恢复记忆后,旧爱和新欢?她会如何抉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一个人的生活

    我一个人的生活

    物欲横流的大都市,多少大龄剩女在下班路上看着路旁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想起青春年少时对生活的向往,想起迷茫的明天
  • 回眸一笑胜星华

    回眸一笑胜星华

    佟潇潇一个游戏宅女,磨尽嘴皮,说服好朋友一起共闯游戏世界。初进游戏,一天之内惨遭2次追杀,幸好偶遇大仙出手相救,害她心动、暗自犯花痴。拼命升级、同刷BOSS,游戏是如此欢乐。可现实中,公司竟要举办晚会,宅女只能暂放游戏,为晚会的表演猛做练习。学个跳舞还能遇上游戏里的大仙,一顿新朋友的饭局竟无意中成了网友见面会。大仙教潇潇跳舞、给她打气讲笑话、带她打BOSS...让她乱了阵脚。落花有情流水是否有意?还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是发生呢...
  • 任卷舒

    任卷舒

    一个武力值高且偶尔脱线的爹,和一个疑似双重人格具有研究天才的娘,加上一个誓死要把丈母娘拉下马成为京城纨绔之最的男朋友,这鸡飞狗跳的日子,关雎觉得,别说按正常的穿越攻略去开金手指,改天换地指点江山,她连开抽屉寻宝的时间都给耽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