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09

第9章 电视传播艺术:一个学术命题的新的整合(2)

为什么不用电视“传播内容”而用电视“媒介现实”来表述电视传播艺术的实践基础呢?的确,直观地看,“传播内容”可以包括“非虚构”类、“虚构”类甚至介于二者之间的全部传播内容,但由于“传播内容”本身的相对“静态”,很难将“动态”的电视传播、电视艺术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内涵包容进来,而电视“媒介现实”则可以视为电视传播内容的“动态”化体现,而且可以将电视传播、电视艺术更为丰富的层次、方面包容进来,所以我们还是以电视的“媒介现实”来作为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实践基础。

从理论研究的性质来看,电视传播艺术研究是一种“中介”性的研究,是介于电视新闻学、电视传播学与电视艺术学之间的中介性学术研究。“中介”性的研究,既有现实社会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存在作为事实、实践的依据,恰如列宁所说,“要真正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一切‘中介’”,同时“中介”性研究也是一种普遍的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方式,恰如恩格斯所说,“一切都在中间环节融合,通过中介过渡到对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在中外大量著名学术著作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中介”性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电视从初创至今才只有几十年时间,对于实践的研究也还远说不上深入。不论是电视的实践基础,还是电视的理论研究,都存在着大量的中间地带——中介性环节、领域,电视传播艺术研究的开展,只是这种“中介”性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也是电视“中介性”研究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至于电视传播艺术研究可以包容多少“中介”性元素、环节、领域,本文将在后面的论述中逐渐展开。

二、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与构成

电视传播艺术从表面来看,只是电视媒体内部“传播”与“艺术”两大部类中间地带领域的一种文字表述,但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我们可以发现:“传播艺术”并非只限于电视媒体,也不仅仅限于传播领域或艺术领域,而且有着更为丰厚的人类活动与实践依据。当然,电视传播艺术自身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外延和构成,同时也与相近、相关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

1.“传播”、“艺术”与“传播艺术”

“传播艺术”从字面上看,是由“传播”和“艺术”构成的。“传播”在中外学者那里有着丰富的解释,例如,从语言与符号的角度,将传播视为“用言语交流思想”的行为(J.B.霍本,1954年),或“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行为与过程(贝雷尔森、塞纳,1964年);从传、受关系角度来看,传播被解释为“传受信息的行为”(张国良,1995年),“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之间的一系列传播关系”(沙莲香,1990年),“是我们了解别人并进而使自己被别人了解的过程”(M.P.安德森,1959年);从传播的存在形态或状态来看,传播被解释为“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戴元光、邵培仁、龚炜,1988年),“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李彬,1993年);从传播的效应角度来看,传播被解释为“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即我们努力想‘共享’的信息、思想或态度”(W.施拉姆),“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A.戈德,1959年),“旨在从特定人物(或一群人)引出特定的反应”(D.伯格,1960年),“传者向受者传递信息旨在改变后者的行为”(G.米勒,1966年)。

因此,将传播视为“信息的流动过程”是可以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

而中外学者关于“艺术”的解释更是浩如烟海。这里,只择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解释。中国古代一般将“艺术”视为超越自然、改造自然的技艺、才能的表现,如“六艺”之说(孔子),有时甚至是虚幻的、超自然的术数技艺(《晋书·艺术传序》)。西方古典艺术学研究,大体沿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展开。唯物主义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艺术是对自然的“摹仿”),直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如通过劳动、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等论述。唯心主义从柏拉图的“影子”说、“灵感”说,到康德的“想象力的自由游戏”说,尤其是黑格尔的“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所引出的对艺术的判断:“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等论述。随着现代艺术的日益丰富,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和阐释,也更为多样。如克罗齐关于“艺术即直觉”的表述;科林伍德关于艺术是“想象与情感的表现”的论述;克莱尔·贝尔关于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观点;弗洛伊德关于艺术是人的“本能冲动”的“转移”与“升华”等论述;恩斯特·卡西尔关于艺术是“关于事物形式的直觉”、“一种符号表示”的论述;苏珊·朗格关于“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的论述。由于人们艺术活动、艺术实践不断推出新的内容与形式,因而关于“艺术”的认识也不断有新的表述。但无论有多少不同,以下一些元素是应当成为人们普遍共识的,这就是:主观性的、虚构的、情感性的、想象加工的、创造性的技艺、形式。这便是“艺术”的一些基本特质。

尽管“传播”指向着人类的信息流动、信息交流活动,“艺术”指向着人类的情感性、想象性、创造性的活动,但若将二者的特质进行组合,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交叉、中介地带领域——“传播艺术”。于是,我们便可以将“传播艺术”理解为对“传播”进行“艺术”的处理,或是“艺术”地进行“传播”。如果说“传播”(英文communication)主要指向“真”的“非虚构”的世界,而“艺术”(英文art)主要指向“假”的“虚构”的世界,那么“传播艺术”(可以译作:art of communication)则是可以同时指向“真”的与“假”的、“非虚构”的与“虚构”的所共同构筑的世界。再进一步讲,人类一切生活领域的“传播”行为的“艺术化”处理,或“艺术”地实施“传播”都可以称之为“传播艺术”。

2.“传播艺术”是一种普遍存在

“传播”与“艺术”都是人类基本的一种行为、活动与实践。从狭义上来理解,“传播”也许更多指向传播媒介的“传播”,而“艺术”也许更多指向艺术工作者的“艺术”,但从广义上来理解,则人类的每一个分子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传播”的和“艺术”的活动,因此,“传播艺术”便有了非常广阔的生存空间,也就是说,人类的每一个活动领域都普遍有“传播艺术”的存在。

在政治领域,“传播艺术”可能体现为“政治艺术”或“领导艺术”。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就已经把政治视为一种艺术了。苏格拉底即提出执政者不应靠世袭或选举,也不能靠暴力和欺骗,而应由掌握“政治艺术”的人管理国家。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进而提出“哲学王”掌握国家的理想(《理想国》),又提出政治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的思想(《政治家》篇)。此后,霍布斯、哈林顿、雅克布·布克哈特、马基雅维利等都论述过“政治艺术”问题。列宁在谈到造就无产阶级政治家问题时,也指出“政治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积淀中,“政治艺术”的财富也是相当丰厚的。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中,对于“德政”、“仁政”、“法政”等的论述,充满了政治艺术的智慧。而彪炳千古的《史记》、《资治通鉴》等著作中,也记录了关于“政治艺术”的许多深刻而生动的经验与故事。当然,这其中难免夹杂着封建主义的糟粕,如对于“权谋”、“权术”等的描述等(后世将其中一些整理为“厚黑学”之类)。现代中国的领导者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以史为鉴,站在时代发展前沿,积累了丰厚的、为人所称道、叹服的“政治艺术”财富。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政治艺术”、“领导艺术”的实践和理论,无疑是当代中国“政治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资源。

在军事领域,“传播艺术”便体现为“指挥的艺术”、“用兵的艺术”等。一部人类历史,也是战争与和平交互前行的历史。军事领域中的战争、战役与战斗,对应着战略、策略、战术等几个层面。中外军事史上积累起汗牛充栋的兵法、兵略、兵志,其中蕴涵了多少“指挥的艺术”、“用兵的艺术”,而被人们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字眼,如“战争”、“战斗”、“战役”、“战略”、“战术”等等,无不来自军事领域。可见,“传播艺术”在军事领域所能找寻的资源极其丰富,而“传播艺术”在军事领域当中的体现也常常是异常生动的。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少享誉世界的军事指挥艺术的经典之作,一部《孙子兵法》,经历了2000多年的沧桑,其精神思想至今依然闪烁着智慧之光。

在外交领域,“传播艺术”则可能体现为“谈判的艺术”等。在中外国家、地区的外交往来中,也留下了很多“化干戈为玉帛”、“起死回生”的佳话故事。这当中,如何运用高超的智慧与技艺,使濒临危局的国家、地区关系出现转机,以赢得和平,给人民带来安宁和幸福,是需要很深的研究的。中国历史上千古相传的“外交艺术”、“谈判艺术”的杰出案例至今仍是经典。从先秦时代的“纵横家”们或纵或横地穿行于各国进行游说的故事,到后来诸葛亮“舌战群儒”及后来与藩国进行“和亲”等术略,精彩纷呈。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团结第三世界亚非拉国家,使“黑人兄弟”们将我们“抬进联合国”,并通过“乒乓外交”的精心筹划,打破了封锁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坚冰”,从而改变了世界战略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略,造就了许多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双赢”的外交成果。所有这一切,都是“外交艺术”和“谈判艺术”的成功。

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教育艺术”。具体像“教学的艺术”、“育人的艺术”等。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成为“教学艺术家”,这需要调动许多资源,吸引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人才,也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受教育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开掘受教育者的潜力与优势,抑制其存在的弱点、缺点,扬长避短,使之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才。而如何发挥教育的整体优势,建设名校、名专业、名学科、名师队伍,这需要教育管理者懂得并施行“教育管理艺术”,这方面同样在中外教育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宝贵的思想。

在经济领域,“传播艺术”则可能体现为“营销的艺术”、“推销的艺术”、“广告的艺术”等。如何使企业、公司的产品有效推向市场,并获得较高回报,赚取足够的利润;如何借助广告塑造自己的产品的良好形象,赢得市场的青睐,这些都是千千万万生产者、商家感兴趣并努力探索的命题。尤其是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场培育比较充分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一方面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观念、方式与方法。

在科学领域,要使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为人所接受、理解并认同,同样需要“科学传播的艺术”。从人们熟悉、熟知的事物对象切入,将深刻的甚至深奥的科学思想、科学观念“深入浅出”而又生动晓畅地传达给社会,这需要相当的“科学传播艺术”水平。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传播艺术”也处处体现为“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语),诸如与人相处的艺术、交友的艺术、恋爱的艺术、婚姻家庭的艺术,再如家居的艺术、烹饪的艺术等,不一而足。

事实上,“传播艺术”就是通过特定的思路、方式、方法、手段,有效而成功地实施传播主体的某种意图的过程。表面看来,“传播艺术”体现为一些技艺、计谋、手段,而深层次上都蕴含着思想、智慧与哲理。因此,“传播艺术”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传媒等领域,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

3.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

电视本身融“非虚构”与“虚构”、“真”与“假”于一体,或融“新闻”与“艺术”、“信息”与“娱乐”为一体的独特性质,使得我们在对“电视传播艺术”进行界定之时,首先要同时考察电视所依托的两个系统——大众传媒系统与艺术系统。

从大众传媒系统来看,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各自都有其不同的传播方式、手段,也都各有其不同的传媒优势、局限,因而也都各自有其独特的传播艺术特征。

从大众传媒系统各种传媒“传播艺术”的共性来看,都有传媒主体按照既定目标,对特定传播内容作“艺术化”处理使之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共性。而各传媒“传播艺术”的不同或个性特征,则主要来自传媒自身方式、手段等的差异。

同类推荐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取向与实现路径

    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教师继续教育和教育思考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经济时代给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教师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对当下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追寻教育的乌托邦

    本书记载了作者的心灵成长、记录了作者变革的梦想,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及一种大教育的情怀。全书内容包括:走向讲台——在执著与坚毅中为人师表、享受课堂——让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舞台、学生观——你的心我永远会懂等七章。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鬼道纪

    鬼道纪

    “贫道自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求取真经。”“大郎,别闹。”二十一世纪吊丝,机缘巧合穿越异世,且看他如何游走于仙佛魔妖,穿梭于仙子魔女之间,谱写一曲可歌可泣的鬼道赞歌!
  • 斩赤红之瞳之双璧

    斩赤红之瞳之双璧

    这是斩瞳的世界,年少的相识拉近了两颗不一样的心跳。她,面容俊秀,性格严谨一丝不苟,却将所有的温情都给了她;她,残酷嗜血,冰冷孤傲,却唯独对她笑的甜美。她叫娜洁希坦,她叫她娜洁;她叫艾斯德斯,她叫她艾斯。时间流逝,残酷的现实将少年时的信念一次次磨灭,去追逐信仰的她要如何才能将黑暗中的她救赎?相爱相杀又究竟是开始还是终结?.......简介无能,亲们自行脑补,欢迎入坑
  • 名门盛婚:总裁宠妻无度

    名门盛婚:总裁宠妻无度

    “你……你要干什么?”黑暗的房间里,她退到角落,惊恐的瞪视着他。他轻笑着卸下领带解开纽扣,如恶魔般发狠的将她压倒在身下:“你!”他强势侵入她的生命,对她进行残忍报复。用三年的妻约,逼迫她忘记她最爱的男人。她气急败坏挣扎,“要怎么才能放过我?”他噙着笑,狭长的眼眸微微眯起,“跟我生个孩子!”
  • 魔兽世界之诅咒与大冒险

    魔兽世界之诅咒与大冒险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本书内容移至《魔兽之恶魔进化论》,请喜欢本书的朋友去新的页面观看。已经更新到这里没有的章节。
  • 老婆乖一点

    老婆乖一点

    十八岁生日的夜晚,他成了她永生难忘的噩梦,而这,却仅仅只是开始……两个月后,他挽着心爱的女友远渡重洋,而她手握一张化验单,茫然的站在街头,耳边回响起医生冰冷机械的声音:妊娠十周,做流产手术会有危险,回去和孩子的爸爸商量一下。孩子的爸爸?不,她的孩子,没有爸爸……一别六年,命运的捉弄。父亲为了利益,亲手将她推入他慕总裁的怀抱。温纯之后,他看着她,绝美的凤眸中是清晰的讥讽之色。的确,她不是完璧之身,她的第一次在十八岁那年就给了他,只是他不知道而已。他冷嘲着说:结婚吧,我会负责的。而她说,有一个小女孩,她爱了你整整十年,所以,她要你用一生来偿。只是,她的十年,比不过他们的十年,她注定赢不了。当他的初恋女友回归,她留下一纸离婚协议转身离开,只是,他霸道的不肯放手,又是想要怎样?没有爱情,故事怎么以幸福结尾。我以为给你的爱堪称倾城,可是,到后来才发现,爱情不过是我一个人的事。——沈天雪一直以来,我将你当做最亲爱的妹妹,哥哥和妹妹,又怎么能相爱。然而在这场虚假的复仇游戏中,沦陷的却是一颗真心。天雪,无论你相信与否,你都是唯一走进我心的女子。——慕东霆
  • 暗黑正统

    暗黑正统

    末日来临,X病毒横行,感染了病毒的人都会变成丧尸,失去人性,撕咬一切见到的活物!秩序被打破,混乱中如何生存下去,又如何抓住一丝危机四伏的进化机会呢?
  • 黄泉卖棺人

    黄泉卖棺人

    我被一个道士忽悠进了一家棺材店,这家棺材店可不普通。不仅白天有生意,夜晚的生意更多,而且晚上的客人竟然是鬼!!阴阳棺,双生棺,平安棺,石棺,,,,,,阳间用的棺,阴间用的的棺,本店全都有.我从此开始了与各种脏东西打交道的道路,恐怖惊悚、美女缠身、悬疑诙谐,看我为您演绎一个个生动而离奇的故事……
  • 奥特之传承羁绊

    奥特之传承羁绊

    光芒的传承,希望一代又一代的延续.....
  • 剑花飞花泪花

    剑花飞花泪花

    一曲《剑花.飞花.泪花》道尽人间悲欢离合。武林新锐独孤飞剑被金牌杀手暗算刺瞎双眼,负伤带走了天下武林梦寐以求的珑玲蟾蜍。一个天仙般的陌生女子甘愿奉上自己双眼,使独孤飞剑复明。独孤飞剑踏遍千山,终于在妖娆的万花谷与女子相逢,并互生爱意。不想这女子竟是金牌杀手所扮,骗得珑玲蟾蜍。入狱的独孤飞剑身遭酷刑,命在一线。突然金牌杀手舍命相救,她自己却在火海中面目全非。自己已爱上飞。生死不弃的爱情使二人共闯天涯终成眷属,感情真挚、催人泪下。其间梁王造反,消灭异己。独孤飞剑临危受命,率领群雄踏上了九死一生的逃亡之路,内忧外患屡遇奇险,惊心动魄。最后与官军一起反戈一击,消灭了梁王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