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600000029

第29章 作为当代大众文化叙事的中国电视(1)

■施旭升

中国电视迄今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如果认真检视中国电视的历史发展,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国电视的文化属性究竟是什么?它是单纯的政治或政府的“喉舌”,还是文化市场上赢利的工具?它是属于个人或者小众的文化消费,还是属于公共的或者大众的文化叙事?而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处置与回答,也正体现了中国电视的现实的价值定位与历史走向。

本文乃是基于把电视作为当代一种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叙事形式来理解50年来中国电视的文化属性、价值取向及其立场选择的。

我们知道,随着当代叙事学的发展,所谓“叙事”,首先已“不是一种主要包括长篇和短篇小说的文类概念,而是一种人类在实践中认识世界、社会和个人的基本方式。”从而不仅在概念上,而且在实质上,“叙事”都已远远超出了以往有关故事讲述的技巧和表达的层面,而进入了一个涉及到人类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层面;或者说,叙事,已不仅是作为一种人们表述自我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文化生存的样式而建构起人类对自我的体验和对历史的认知。

故而,从当代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面对自己存在的世界时,既是作为受体而承受着整个历史叙事的影响,同时,更是作为主体通过文化的叙事来构建自己对于当下乃至未来的体认。也就是说,人类文化叙事的价值也正在于用来构建人们对于历史的认知以及对于当下的社会人生的体验;或者说,通过这种文化叙事而呈现出整个文化的形态与景观;一个由人类的社会文化叙事而构成的整体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每时每刻。

在这个意义上,在众多的大众传媒中后来居上的电视已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的角色。

众所周知,相对于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传播以其独有的视频与音频信号相结合的传送方式以及利用具体的场景与画面的呈现,刺激观众情绪的音响设计,直观与鲜活的镜头语言为受众提供着一种快捷且身临其境的信息管道。电视不仅以此取得了对报刊、广播等媒体的比较优势,更有甚者,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的迅速普及,它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千家万户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电视还因为人们根深蒂固的“眼见为实”的信条,而始终充当着大多数人认知世界的最普遍和最忠实的信息来源,成为人们接受和倾听的对象。从而,电视已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必需品,更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叙事媒介。

目前,“电视”一词不仅在社会语言学的维度上其外延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几乎已成为各种信息与交流的代名词,而且在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业已成为人们的一种表达和述说的方式。各类电视节目一方面因其直接呈现现实世界的特性,去掉了各种经验的、逻辑的、语言的遮蔽,有效地扩大了人们同外在世界的接触面,展示出万花筒般的社会事像,另一方面又通过电视传播的有效的栏目划分而延伸出无数的触角,就像人体当中无数的神经末梢,延展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正如罗杰·西尔弗斯通在《电视与日常生活》一书中所指出的:“电视融入日常生活的明显之处在于:它既是一个打扰者也是一个抚慰者,这是它的情感意义;它既告诉我们信息,也会误传信息,这是它的认知意义;它扎根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轨道中,这是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意义;它随处可见,这么说不仅仅是指电视的物体——一个角落里的盒子,它出现在多种文本中——期刊、杂志、报纸、广告牌、书,就像我的这本;它对人造成的冲击,被记住也被遗忘;它的政治意义在于它是现代化国家的一个核心机制;电视彻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础。”从而,可以说,电视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叙事媒介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中,而且已经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几乎是无处不在。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在中国,已经明显地表明了一个电视时代的来临:人们日常视听的空间,几乎都被电视播放的各种新闻报道、广告、肥皂剧、商业性的娱乐节目所笼罩,其中不仅充斥着各种真实的或虚构的故事,而且更显示出这些故事背后的人们各种各样的精神向往与价值诉求。

那么,当代中国的电视叙事究竟体现了怎样的文化品格与文化属性呢?

对此,曾经有论者以商业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者并举来界定当代中国电视的文化属性。这种界定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50年来的中国电视毕竟不是这三者简单的排列组合。事实上,在中国电视历史发展进程中,主流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三者从来都没有占有同等的地位。由于中国电视的特殊体制,所谓“主流文化”(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直占有主导地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电视,其次才是“商业文化”(服从于市场规则的消费文化)与“精英文化”(拥有启蒙话语权的知识精英)之间不断的博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消费文化在逐渐兴起,对于中国电视来说,意识形态控制也好,启蒙话语与市场规则之间的博弈也罢,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化浪潮之下的大众文化的博兴。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正是9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为中国电视带来了一场深刻的文化转型:从意识形态主导的“宏大叙事”转向以市场消费为特征的大众文化叙事。

由此,可以说,作为一种当代大众文化叙事的中国电视,既区别于传统的民间叙事,又有别于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国家叙事;或者说,它既是一种当代大众传媒中的历史叙事,又是为了满足大众审美娱乐需要的审美叙事。这种以大众文化消费为主导的电视叙事,与其说是一种全新的叙事文化形式,还不如说是在人类叙事文化传统之根上生长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叙事类型。

从具体的叙事形态来看,电视叙事的最直接的源头是广播和电影。广播,以其诉诸受众的听觉而见长,而电影则是基于诉诸人们视觉的摄影的发明。仅就其表现手段而言,电视叙事正是在综合广播和电影的媒介特质而体现为一种视听一体化的过程。事实上,电视叙事的视听一体化的特性也正使其有别于人类传统的单纯的视觉的(从古老的岩画、壁画到各种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或听觉的(从远古的口耳相传的史诗、音乐到近现代民间文学、讲唱文学等)叙事形式,而走向视听的再次综合,走向叙事情境的再现与再造。

进而言之,电视叙事所依赖的最有力的躯干也许还是人类古老的戏剧文化。从原始巫术中一路走来的人类戏剧文化,其精神内核就是PLAY,是观演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电视,虽然作为大众传媒主要功能还是在于信息的传达,但是,在古老的戏剧文化的浸染之下,不仅明显保留着观演的规则,而且更营造出一种现代的大众“秀”(SHOW)场。

然而,作为一种现代大众文化叙事,电视还是体现出更多的自身所特有的文化品格。

具体说来,首先体现为电视叙事的消费化倾向,在电视叙事诸多功能当中突出地体现出满足大众化的信息、服务、娱乐等多方面的价值需求。恰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大众文化是他律的,这种文化的生产受到外在的物质因素的控制,或者说它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的制作。大众文化是一种复制的活动。市场的需要是它的唯一准则,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标准。”电视叙事显然不能例外,虽然将市场选择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还有待商榷。这一点本文将容后再议。

其次是电视叙事的平民化姿态。作为大众文化叙事转型的最明显标志,就是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自觉地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为自己的目标定位,并且开始以平民化的视角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审视人们生活中的一切,从而在当代中国电视的发展趋向上,明显地表现出对于以往各种隐含的话语霸权的消解,使得电视的传播与接受形成良性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甚至随着电视栏目与频道的增加、数字电视的推广而更加强化了电视受众的主动性以及电视收视可选择性等等。

再次是电视叙事的模式化特点。惟其是作为大众文化叙事,所以电视根本上是非个性化的;并且就其具体的节目构成性质和方式而言,表现出显而易见的普及性、通俗性及平面化的特点,而其中更多地表现出对思想深度和历史感的消弭。恰如前文所述,与电视叙事的日常化相关,电视叙事的模式化与平面化适应着人们的感性需求,批量生产各类电视产品使得人们对于视听感官的快餐式享受替代了以往对于精神信仰的追求。

应该说,当代中国的电视文化叙事,更多的还体现出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雅与俗、崇高与滑稽、教化与娱乐等都可以在其中得以涌现。作为大众文化叙事,电视在整合大众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前所未有的复杂社会中感受着前所未有的孤独;电视在传播各种传统的文化遗产的同时,又在无形中改变着这一切;电视在拥有各种鲜活的、有着广泛的发展可能性的艺术表现手段的同时,其内容与形式又难免芜杂不精、良莠不齐。诸如此类,使得电视文化叙事拥有着一片拟像与仿真的领域,拥有一个跨越了地域文化界限的各种象征和各种观念的共同市场,并由此呈现出一种典型的以电视的普及为表征的后现代社会景观。

总之,当代中国电视虽然曾被赋予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成为社会统治的有效宣传工具,但是,电视叙事本质上却是属于大众文化的;并且作为当代消费社会的文化产品,电视最突出的品格就是大众文化叙事。它需要关注大众生活、形成社会舆论,也编织着大众的梦想,讲述种种现代大众生活的日常的神话和传奇。

同类推荐
  • 弓萧缘;石榴记

    弓萧缘;石榴记

    弓箫缘:从长安出发,筹建北庭都护符的四十万石粮草意外遭劫,“镜铁山五义”之一李波也卷入此案中。陈澌,一个神秘的武林人士,奉唐皇之命调查粮草遭劫案,不料行程伊始就收到戍边将军张武威麾下秘密高手“威武十卫”的追杀。李波的小妹李雍容被箫声吸引,意外目睹了陈澌与“威武十卫”的对决,少女情怀一发而不可收。然而,这一段恋情终究不能弓箫齐鸣,就像当初那一箭,终究不能射中那个人…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当代教育变革浅析

    本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当代教育所发生的重大变革为分析、研究主要对象,较为集中地归纳了变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发生变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原因,剖析了变革的必然性及其发展趋势。试图对当代中国教育变革有更为全面、本质的了解,对教育在现代化建设、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所具有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坚持把教育切实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动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 传媒实践力

    传媒实践力

    来自传媒一线学者的经验总结。内容涵盖新闻、传播、出版、公关以及广告等方面,描绘新媒体发展现状,阐述传统媒体的行业特色;探讨手机媒体的优劣,分析网络媒体的趋势;详解新闻传播理论,梳理伦理法规脉络。持论有据,案例经典,既可领略草根博客的犀利,又可触摸学术论文的深邃。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热门推荐
  • 绝色转校生

    绝色转校生

    她,是世界四大集团之首,上官世家的长姐,上官紫铭。因爷爷的逼迫,不得不从国外回来,被爷爷送进了一所名叫:兰熙。的私人贵族学院。而在这里,她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俊美男子!温润如玉的、腹黑毒舌的、性格火爆的。。。。。。最后,谁会成为她的最终归宿呢?
  • 红泪之殇

    红泪之殇

    那一天,天地翻覆,人类仅余三分之一。这一天,帝国皇室仅存的血脉在人民的欢呼中没有了呼吸。终有一天,犹大会从地狱里重生,鲜血般的火焰将会烧遍整个世界!
  • QQ侠

    QQ侠

    养一个Q宠很平常,但是在自己体内养一个各项能力值都爆表的Q宠呢?这种百年难遇的怪事儿,偏偏让纽约华裔警察齐鄂碰上了。于是,小游戏躲避老鼠成了躲避枪林弹雨的“凌波微步”,超炫电吹风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而小雨伞和陀螺自然也成了齐鄂拉风的座驾……QQ侠自此诞生!齐鄂身旁的队友有黑寡妇娜塔莎、钢铁侠、美国队长,阵容豪华,但面对的可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召唤师——光影星魔师,他从光影里召唤来的黄飞鸿、蜘蛛侠、蝙蝠侠、齐天大圣等人,哪一个又是好对付的呢?……这是属于我们华夏自己的超级英雄故事,您还不捧场吗?点击、推荐、收藏、打赏,在下来者不拒!
  • 逆天仙少

    逆天仙少

    一个集幽默、贫嘴、吝啬、善良、富有正义感的犯二傻缺青年,一不小心被叫花子老大爷相中,穿越到异界。于是乎要立志玩转异界,好色无能师傅,善良漂亮师妹,混蛋缺心眼的师兄们,来来都到碗里来,我来保护你们。我要斩妖除魔,一路强大。
  • 无论何时whenever

    无论何时whenever

    她与他青梅竹马却在分离那么久后发现爱情,在分别的青春里她却又遇见了另一个侵扰她心的人。直到他们都出现等着她的回答。。。你说她到底爱的是谁?呐,她很贪心吧。但最后她却不至于在爱情里输的血本无归。。因为有人在无数个黑夜轻喃着她说--有我在。爱情不是命定,而是时间,他庆幸抓住了时间,抓住了她。
  •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奥秘故事

    世界儿童故事经典:奥秘故事

    有一种东西叫做钻石,如天上的星星,风雨的岁月和空间,凝固成人类精神的永恒,它跨越了国界、语言、年龄。“注音版影响孩子一生的名著”系列图书,每一本都是你生命中不可不读的经典。
  • 无心尊上

    无心尊上

    道教掌门江无心,重生至天穹大陆,觉醒天命武魂......本书风格真实,不喜勿喷。
  • 龙血保镖

    龙血保镖

    保护校花,呵护美女老师;调戏警花,勾搭美女总裁。金牌打手刘逸,为保护美女老板,右手被废,隐退江湖,在学校当起了保安。一块神秘的龙血玉佩让他绝处逢生,从此,他走上了龙霸天下的王者之路。
  • 二十一世纪人类革命

    二十一世纪人类革命

    二十一世纪末,当一个年轻人走入书店后,他会为沈冲的不同传记感到困惑。其中一本的封面上写着:英雄,仿佛是新千年的一个死词。消费社会告诉我们,历史已经终结,现在是金钱的时代。但当真正的英雄出现时,我们才恍然发觉——英雄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变。历史的三峡远未终结,它在一段缓湾之后,涌入了新的激流。而另一本则声称:他是神棍、军阀和独裁者,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公众熟知,就是出现在通缉令上。他的崛起伴随着叛乱、战争和毁灭。人们对他的残暴发指,对他的私生活却充满兴趣。年轻人左右为难,他不知道,真正的英雄即使站在镁光灯下,也永远充满争议。只有被历史潮流推上浪尖的庸才,才能获得完全的批判或赞美。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