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400000005

第5章 广播媒体主持人的基本素质(2)

主持人要具备根据主题和实际情况组织适合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举个例子说明:某个节目请到一位德高望重、但是年岁很高的专家做访谈,主持人见到老专家后,既可以说:“看到您精神矍铄的样子,真感到高兴。”也可以说“看到您精神这么好,身体这么硬朗,真感到高兴。”两种表达内容都可以,但是如果是一个电视栏目,第一种说法更为合适一些,因为“矍铄”这个词偏书面化一点,电视栏目有字幕,即使没有字幕,还有老专家的画面——一个精神很好的老人,健步走上舞台——各个层次的观众基本上就知道“矍铄”的意思了。但如果是广播节目,似乎第二种表达内容更适宜一些,因为广播只能用声音来传达内容,用书面气息较浓的语言可能造成个别听众的不理解,所以说“精神好”,又补充说“身体这么硬朗”,实际上是主持人把老专家的精神面貌通过语言描述,传达给听众,这样听众就会有人物的形象感。

再举一个例子:在某广播节目结束时,主持人想请参加节目的歌唱家演唱一段,他应该怎么说?说:“请您展示一段,让我们的听众欣赏一下。”这个说法完全可以。但是也可以换个词语:“请您演唱一段,让我们的听众欣赏一下。”这种说法也可以。其实仅仅是“展示”和“演唱”一个动词的不同,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没有区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则更倾向于后面的说法,因为“展示”大部分时候是指平面作品,而且“展示”有点主动表演的意味在里面。如果请参赛选手“展示”才艺,就比较贴切,因为选手就是要主动表现自己。但是如果请“歌唱家”“演唱”,这里面有一个主持人“请”、歌唱家“应邀”的过程,那么这个演唱有点“被动”的意味,所以用“请您演唱”更加适宜,同时也比较符合歌唱家的身份。

这么说有些咬文嚼字,我万万没有掉书袋的意思,只是举一个稍微“极端”的例子,为的是说明中国语言搭配方式之精妙——同一个含义,用不同的词语,就会产生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当然,主持人不是语言学家,把内容说清楚是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目标,在清楚表达的基础之上如果能用更为贴切的元素表达,则更上一个层次。

上面举了两个“极端”的例子,着实是为了说明在语言表达的内容层面,是需要主持人用心去思考的。如果“说什么”没有弄清楚,那主持人还能“说什么”呢?总体来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在表达内容方面要达到如下几个要求:

第一,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采用经过加工的口语,力求平实、生动,少说套话。

第二,用语要规范、合乎主题环境,用语的感情色彩要明确且得体适度。

第三,主题要明确,一段话的内容要集中,换言之,主持人思路要清晰。

第四,特别是广播媒体主持人,用语尽可能生动,主要是语感方面要真诚、亲切。

主持工作对主持人的具体要求,不论是语音语感方面的,还是表达技术层面的,或是表达内容方面的,实际上都建立在主持人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上,所以,对专业基本功的训练要引起主持人足够的重视。

2.专业知识要丰富

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主持人而言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通过学校的学习和训练来掌握主持节目的专业知识;第二阶段,与媒体平台结合,特别是真正主持节目的时候,从工作中直接领悟和积累专业知识。

第一阶段的专业知识基本上是在学校或在学习阶段获取的,我们称之为“播音主持学科知识”,比如发声方法、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情声气结合、准备稿件的方法、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节目主持理论……这些知识是主持人必须掌握的,是从业基础。

播音主持专业教材教授的理论知识,我们不再重复。

第二阶段的专业知识是我们要论述的重点。在具体岗位上习得的专业知识大部分是自己“悟”出来的,每个人“悟”的角度和程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由结论引导的具体的主持态度和呈现风格也就不同。这个阶段,也就是“具体实践阶段”,主持人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能够从与电视媒体的比较中,认识到自己服务的广播媒体的特性,尤其是广播媒体传播的“伴随性”和“服务性”特点。除此之外,“专业频率细分”下节目所涉及的专业领域的知识也是主持人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

(1)认识广播媒体的特性

主持人要从与电视媒体的比较中认识到广播媒体对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以及广播媒体传播的特性。

电视媒体依托“画面和声音”结合的方式进行传播,而广播媒体没有画面,只能通过以有声语言为主的声音进行传播。

电视节目是综合包装的产品——构建画面的元素有舞美布景、灯光、观众、节目情节、表演者、字幕等,甚至主持人有专门的形象设计师、服装师、化妆师等,构建音响的元素有有声语言、特殊音效、环境音效等。可以说电视媒体主持人的有声语言是与多种表现手段配合出现的,这种传播方式弱化了观众对主持人的语言面貌的关注。而广播媒体主持人则主要依托有声语言跟观众交流,在交流手段比较单一的情况下,主持人的语言面貌被“收音机”给放大了,它成为衡量广播媒体主持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所以,广播媒体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更为重要)。

我们还要认识一点,如果某些受众单纯需要声音,或是只能由声音来陪伴,广播媒体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我们在观察受众收听广播的状态时发现,绝大部分人在收听时还在干别的事:开车、干活、散步……因为广播不占用受众的眼睛,使受众“干活”与“收听”不冲突。有人会说: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干别的事情,虽然不能开车、散步,但干点家务是可以的。没错,这就是受众的选择问题了。还有人会说:开着电视只听声音也可以。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保证:只要某个人在电视旁边,绝不会只听电视的声音,而不去看屏幕。除非他是为了创造某种纪录而刻意管束自己的视线。

举一个例子:某一位嘉宾参加电视和广播两种形式的访谈节目。

在电视节目中,说到动情处,嘉宾落泪。电视主持人此时一定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因为他知道,摄像肯定已经把画面推到嘉宾的脸部特写。嘉宾落泪的镜头经过特写画面的渲染是会感动观众的,主持人不用出声音,只要保持沉默,把这种情绪的渲染交给画面去处理就可以了。观众在看节目的时候,看到这样一个落泪的特写画面,不用主持人说话,就会受到感动。如果一位观众在忙别的事情,突然听到电视里没有声音了,自然会抬头看一眼电视屏幕,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嘉宾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没有声音了?这就是电视的传播特性:声音和画面各有各的功能,组合起来产生效果。那广播节目呢?同一位嘉宾,说到同样的地方,落泪了。广播节目主持人一定要马上进行解说——“嘉宾落泪了,我们相信这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同样会让很多人感动,但是坎坷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您说是吗?”因为嘉宾不说话了,主持人再不说话,听众就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主持人要马上用语言填补时间,并且给嘉宾调整情绪的时间,以便继续进行话题。

如果一位听众在收听节目,他根本不必转移视线,因为主持人的声音就告诉了他节目出现了什么状况。

同样类型的节目,放在不同媒体,就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拥有不同传播特性的媒体,各自服务着有不同需求的受众群体——这就是虽然电视兴起,却不能取代广播的根本原因。

做一个假设,如果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只能收听到声音,面对“电视的声音”和“广播的声音”你会选择哪个?如果你选择前者,恭喜你,你将会十分的郁闷,因为你听到的内容是残缺的,由电视画面表达的内容你是无法“收听”到的。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似的假设。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的发展,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目前我国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地方越来越少。受众选择哪种媒体,完全由受众个人的需要和喜好决定。当然,受众选择的多样化也给包括广播媒体主持人在内的所有主持人带来了“压力”。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按照媒体传播特性和规律做出更多优秀的节目,才能被更多的听众或观众所喜爱。

(2)广播媒体的“伴随性”

主持人要认识到“伴随性”是广播媒体的一大优势,由此要不断调整语言状态以符合广播媒体的整体定位。

我们发现,电视屏幕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除了家庭电视以外,还出现了安装在楼宇内的小电视屏、户外的大屏幕等,需要排队或等候的地方一般都有电视来给等待的人消磨时间——电视屏幕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空间里。

在家庭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情景肯定有,但是一家人一起听广播的情景现在很难见到(这并不代表广播媒体没有人接受,我们看看广播媒体占有率的市场调查就知道,广播媒体现在发展得很好)。

酒店的包间里有电视,一群人聚餐的时候没有人会仔细看,但是电视也开着,为的是“热闹”,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获得声音,为什么酒店包房里不播放广播节目呢?

在车上,车里有一到两人的时候,广播总是开着。车里一旦超过三个人,广播大部分时候是关掉的。

那么,现在的听众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才听广播呢?

在车上,某位司机在听广播;

在家里,某位家庭成员边干家务,边收听广播;在单位,某位白领一边浏览网页,一边在网上听广播;在路边,某位大爷边散步边听广播;

在宿舍,某位学生躺在床上听广播……

通过这些观察,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是在独处的时候听广播,小型收音机、手机、mp3……越来越多的便携设备让广播离听众越来越近,耳机的大量使用让声音直接进入听众的大脑,甚至连“空气的传播”都省略了。由此可见,广播的伴随性越来越强,它主要为“个体”服务。在与电视媒体共存情况下,广播更多的是被受众主动选择接受,换言之,是听众主动选择接受广播。

而电视呢?在公共空间(比如餐厅包房)、在多人空间(家庭)、当然也在个人空间(一个人在家)……主要在为“群体”服务。人们已经下意识地把电视当做“休闲填充物”——不看电视好像缺点什么。在这种潮流文化心理影响下,电视对于受众,接近于半强制性的传播。

电视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管它是为群体服务,还是为个体服务,它和受众之间必须要有距离。电视机的尺寸越大,观众离电视就越远,否则会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近视眼。这种由于物理原因或技术原因造成的电视媒体与观众的距离逐渐转变为传播心理上的距离——即便观众再喜欢某个节目,这个节目跟观众也是有距离的,不管是空间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我们没有证据证明跟受众产生距离是电视媒体的缺点。但是,广播媒体通过技术手段和内容改善,日益缩短和受众的距离,特别是心理上的距离,已经成为它的优势特色之一了。

综上所述,让我们看看这几个关键词:“个体”、“私密空间”、“主动接受”、“需求”以及“休闲”——这些关键词共同注解了广播媒体的一个优势——“伴随性”。

广播媒体伴随性的实现主要依托两个方面:技术层面的和内容层面的,这两个层面对主持人均有要求。

先来看看技术层面。直播技术、短信方式和网络应用实现了广播媒体与听众的“零距离”互动。电视节目大部分是“录制播出”,电视节目即便是直播也必须按照预定好的流程进行,几乎是要避免临时的改动。而广播节目大部分是“直播”。这就决定了广播媒体在“观众交流”方面比电视媒体更具有实时、直接、互动的效果。电视节目主持人要依据审定通过的稿件来把控节目录制的进程,而广播节目主持人则要在当期节目的主题之下,根据电话、短信、网络留言等观众即时参与方式,寻找更具有听众关注度的话题进行语言的组织,根据听众“热议”的话题深入交流下去,以便使节目更具有实时交流的效果。以北京交通广播的名牌节目《一路畅通》为例。

《一路畅通》节目的直播间设在交管局指挥中心,节目播出时间正是早晚车流高峰时间。《一路畅通》的主持人可以直接看到指挥中心的电子大屏进行实时播报,哪里堵车,哪里可以绕行,哪里有交通管制措施……所有交通信息都是即时的,给驾车听众带来了丰富的实用信息。

而且,《一路畅通》节目每期设置一个话题,由听众发短信参与讨论。话题的选择上,与交通有关的《新手特色》、《我的泊车经历》、《副座你在做什么》;与家庭生活有关的《爸妈语录》、《我的拿手菜》;与政府政策相配合的《我家的节水高招》、《停电经历》等等。这些话题很好地引导和稳定了司机的情绪,疏通了心路,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也让听众从被动的收听者变成了一个参与者。

电视节目由于受到技术限制,还没有大规模采用直播形式。但是,广播的直播技术已经趋于完善,广播的“直播”已经相当普遍,再加上“短信”、“网络”——主持人一边在电脑上挑选短信、在节目论坛里搜索话题,一边主持节目,跟听众达到实时交流。这种“伴随性”是电视媒体在现阶段无法比拟的。

同类推荐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麻辣典故(世界典故汇编)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儒学与人生

    儒学与人生

    本书内容包括:儒学概论、天人之论、人禽之辨、心性之学、人伦之理、做人之德、修身之方、为政之要、处世之智等。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热门推荐
  • 天煞玄尊

    天煞玄尊

    炼修煞之功,行仙侠之举,术无正邪,唯因心定。我若为侠则魔道必灭,我若为魔则正道焉存。江湖侠士燕寒机缘巧合获得一本无名功法而意外步入修真,这本无名功法非但没有让燕寒逆天,反而为他引来了滔天的杀身之祸,“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无论正魔两道都想将他除之而后快,阴谋诡计,强大的敌人,万般的诱惑,且看燕寒如何在修真界生存下去。
  • 某科学的绝对侵蚀

    某科学的绝对侵蚀

    当你得道一个主神系统时候。恩,你NB了。当得知这个主神是残版的时候。恩,你哭了。当得知可以获得一个辅助系统时。恩,你笑了。当得知这是一个黑心主神加上腹黑系统时。恩,你悲剧了。当然这是个在综漫的故事,坑爹是常有的,腹黑是必须的,黑心是一定的,不幸是不确定的。当然谁也不想当枪兵,自古枪兵多苦逼,幸运全都是-E。本书书群221902791
  • TFBoys之蒲公英的约定

    TFBoys之蒲公英的约定

    在拥挤的粉丝堆了,她们替他们解围,并对彼此互生好感,答应过四叶草25岁之前不谈恋爱的他们,这次,会否遵守诺言呢?他们说在经历了种种以后会否有情人终成眷属呢???
  • 老公欠调教:乖乖等我来宠幸

    老公欠调教:乖乖等我来宠幸

    “怎么,想吃我做的饭菜了?”“老婆,我错了。”“怎么,想让我陪你去宴会?”“老婆,我错了。”“怎么,想爬我的床?”“老婆,我错了。”乖乖洗白白等我来宠幸。围观学生时代万人敬仰的男神,苏市有名的青年才俊,被调教成妥妥的妻奴。“白先生,请问您有什么想对您太太说的吗?”“我老婆是全世界最好的女人。”
  • 豪门孤儿:欧巴你背后

    豪门孤儿:欧巴你背后

    出海旅个游遇到海怪,老妈去世了。开个生日派对遇到杀手,老爸又挂了。位居亚洲首富的唐力之女两年内成了孤儿。老道士说:事不变则命,人不死则逆。强行开她天眼,让她对鬼完全免疫。繁华都市,上流社会,一个豪门孤儿如何拯救即将被黑暗吞噬的真相。叔叔卑鄙,把她培养成挥金如土的废物。表姐无耻,处处和她作对。直到她遇到了他,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只为他,或喜或怒或痴狂!某果:我们一起养只鬼好伐?(本文男多女少,好坏随意,抱走不要钱昂~)
  • 夙月黛梦:宫若有情

    夙月黛梦:宫若有情

    沈毓秀,户部侍郎之女。初入宫门的她会在后宫掀起怎样的一场火花?千辛万苦为皇帝生下公主,却又屡次遭遇他人陷害,被打入冷宫,她将何去何从?
  • 庶门闺秀

    庶门闺秀

    生生斩断双腿,被爱人赐毒洒一杯,却意外重生!一朝为后,风华正盛时她却被打断双腿,幽禁冷宫。前世爱人赐下的一杯毒酒,意外使她重生府中。内有嫡母长姐伪善,外有前世渣男纠缠,她如何愿意再继续纯真良善,重蹈覆辙?青稚的外表下是早已古井无波的心,柔驯的眼眉后藏匿着锋利的爪牙。何为天命?何为定数?她统统不信!既已重生,她便誓要让这天下都明白,有她司蔻在,定能扭转这所谓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流年不语殇盛夏

    流年不语殇盛夏

    最初,我们相遇;用手挥霍着青春和梦想;最后,我们离开;将我们许下的美好埋藏;原来,青春一去不返;我们的誓约也随风飘逝;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完美的爱情是互相相爱;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纯粹的友情是互相信任;曾经我以为;世界上最温暖的避风港是家;然而,这一切都不是;流年不语殇盛夏;盛夏和古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曦恋歌

    冷曦恋歌

    冷宅的书房:“粑粑,今天我要和麻麻睡~”一个萌宝拉着一位帅气的男人的手臂撒娇。“浅儿,今天你妈妈要和我睡!”“为什么?”萌宝把水灵灵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奶声奶气的说。那男人嘴角上扬,露出妖媚的笑容说:“浅儿,你不是一直想要一个弟弟吗?”“嗯嗯。”萌宝点了点头说。“那今晚我就和你妈妈造一个弟弟给你玩好吗?所以浅儿今晚把妈妈让给我好吗?”“好的,粑粑加油!”萌宝边说边蹑手你脚的走出书房。房内的男人露出一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笑容后,沉思着。。。。。。
  • 白色梧桐雨

    白色梧桐雨

    初中,懵懂伊始,他在她身后,她不曾发觉。白色的梧桐雨,逝去的伤痛。沉默的高中,樱花落后的六月天,她独自一人迈向了未知的南城。他对她一见钟情。火车上是谁护着谁?她到底是喜欢樱花树下的身影还是法国梧桐的温暖湿意?